书城文化棋与道
13107300000011

第11章 吊唁加藤正夫先生

中和道长

发表时间:2005-01-24

加藤先生已经仙游了,对此我常怀惋惜。

我二十岁刚开始学棋时,被我那擅长乱战的舅爷杀得落花流水找不着北。所有我认为的棋理,在我那凶猛的舅爷手里都成了空谈,所有我认为的无理手,在他那里都成了有理,明明是两分的定式在乱战中也成了一边倒的局面。每每被他调笑欺凌的时候,我一直在思考着几个问题:为什么专家说两分的定式却成了一边倒?为什么他的无理手都成了有理?

换了今天,我从另一个角度理解到:明白通达万物本性,觉悟了真理智慧的佛陀,能把所有的无理变成有理,有无不二。在实力面前,无理也是有理,因为境界不一样。

我相信专家讲的两分是对的。可是在那个时候,我并不能明白我失败的原因,也理解不了为什么围棋的第七品境界是“斗力”,我理解的围棋理论在乱战面前全变得苍白无力。乱战完全是赤裸裸的贴身肉搏,完全是不讲道理的一种走法。

人在书本中可以学到很多的知识,用很多圣人讲的道理来丰富自己,甚至自己也可以“之乎者也”地讲一番大道理。但在社会实践中,会发现很多知识仅仅是他人的知识,并没有通过你自己的社会实践来真正把知识转变成为你的智慧。人学习了书本与圣人的知识,只有投入到社会实践之中,在人欲横流、你争我夺的近身肉搏之中去检验,去修证,看这些道理是不是真道理。只有把书本与圣人讲的道理真正变成为你自己的智慧,你才能真正成为你思想与世界的主宰。

孔夫子讲:“博学、审问、慎思、明辩、力行。”我们从中看到,博学只是一切社会实践的开始,如同全面了解围棋技术与理论一样。知道了技术与理论,如何在力行的过程中去体现它并提出问题,全盘分析机理变化,透彻明了棋局中阴阳即相生又相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正理,在实战中把技术与道理转换成自己的智慧,而且一定是一层一层地提高理解,这就是“斗力”的来由。“斗力”的过程是把理论转化成你的真实智慧的过程,“斗力”的过程是围棋技术全盘运用和体现智慧机谋的过程,“斗力”不是傻杀、傻吃、傻喝,“斗力”也绝对不是讲杀棋力量那么狭隘。直到有一天,你的一手就代表了棋理,无理也是有理,俗手也是绝对的真理,因为俗手能成为最佳手,力也就成了绝对的实力。“若愚”与“守拙”只是修饰“力”的过程,将棋手的道德修养与品行性格融入到“力”中,“力”也就成了“水平”、“段位”。我看吴清源先生的一手就代表和符合了棋理,我们因此看到了现代围棋。

在我舅爷那里,我无意中看到了加藤正夫先生所著的《围棋攻防技巧》一书,那是一本并不高深的围棋技术书籍。我在欣赏加藤先生棋道品行的喜悦中,也明白了围棋的攻与防有深刻的棋道在里面。围棋之美就在于任何形势下都体现阴阳相生相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直至相互和谐的正道。能在乱战肉搏中生存下来,强大起来,放下自我,技术才会完美起来。

正是阅读了加藤先生的《围棋攻防技巧》之后,我将我的舅爷打败,并且使他再也不能翻身。这个时候,我看他的乱战,都是无理手。

以后每一次参加市里的围棋比赛,以及迎接一些朋友的挑战,我都会像武士一样先静静地阅读加藤先生的《围棋攻防技巧》一书,去体会那些棋道中最初级的攻防。这本书给了我极大的力量,是因为我在阅读之时,已经与对手在心中构思了一盘棋,至今无一次失败。

我有至少十年没有下棋和看到这本书了。当我前几天刚刚注册新浪围棋大厅用户名,准备来下棋时,又一次寻找加藤先生的这本书,希望自己不至于输得很惨。书没有找到,第二天竟然看到加藤先生仙游的消息……

仅以此文吊唁加藤正夫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