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好书就是好老师好妈妈(学习卷)
13094900000020

第20章 第20种好习惯:培养孩子珍惜时间的习惯

习惯点滴

树儿枯了,有再青的时候;花儿谢了,有再开的时候;鸟儿去了,有再来的时候。然而一个人的时间过去了,就再也不复返了。种子吸收着阳光雨露,一天天生根发芽;小树迎接着微风朝阳,一日日长高长壮。小朋友在一分一秒之中慢慢长大,遇见更多的人,知道更多的事儿。

但是,我们珍惜过在我们身边流淌的每一分钟每一秒钟吗?我们听着秒针滴滴答答地走过,有过放下手中的事情,好好思考一下,我们在做什么吗?祖逖闻鸡起舞,说的是他珍惜时间,拼命学习。我们现在的小朋友是不是都是妈妈在喊太阳晒屁股的时候,才揉一揉朦胧的睡眼,不情愿地从床上爬起来呢?珍惜时间,不是一句空话。我们的生命有限,所拥有的光阴也十分的短暂,如果不能在这有限的光阴里,利用好我们所拥有的每分每秒,那么我们岂不是白白来这世上一遭?

古人有诗云:“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都是告诫人们:人生有限,必须惜时如金,要趁青春有为之时多学一点,多做几番事业,切莫把宝贵的光阴虚掷。那么,一个人怎样才能在有生之年的时间内生活得更有意义,作出应有的贡献呢?这就是应该珍惜属于自己短暂的时间。

习惯故事

玛丽·居里,世界著名科学家,研究放射性现象,发现镭和钋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一生两度获诺贝尔奖(第一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第二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作为杰出的科学家,尤其作为一名成功的女性,她的事迹激励了很多人。

玛丽·居里的父母,都是有见识的人。父亲学习祖父,在圣彼得堡大学研究高深的科学,后来回到华沙教数学和物理学。母亲成功地经营着一所收寄宿生的女校,城里最好的人家都把女儿送到这所学校来。1867年,玛丽·居里出生了,她的妈妈亲昵地叫她玛尼雅。

童年时的玛尼雅十分聪慧,姐姐读了好久还读不顺的课文,她听过几遍,就可以朗朗上口。到了上学的时候,玛尼雅又非常的勤奋,勤奋加上超人的记忆力,让她的学习成绩一直非常优异,任何科目都不觉得困难,永远是第一:算术第一,历史第一,文学第一,德文第一,法文第一,教义问答第一。

少年时期的玛尼雅渐渐知道了生活的艰辛。恋爱结果的不幸,对梦想的失望,物质的情况极其困难。玛尼雅试图忘记自己的命运,忘记自己陷进去的这个泥淖。她转向家里的人,不是请求他们帮助,也不是向他们诉苦;每一封信里她都尽量提出劝告,答应给予帮助。她愿意家里人都过上很好的生活。

玛尼雅很快来到了巴黎,她很兴奋,她觉得事事无不稀奇:在人行道上逍遥散步的人们能用他们愿意用的言语说话,是稀奇事;书店能不受限制地卖世界各地的书籍,也是稀奇事;而最稀奇的,乃是那些微微斜向市中心的平直大路引着她,走向一所大学敞开的大门。这次经历简直就是一篇神话,那辆缓慢、颠簸而且寒冷的公共马车,无异于一辆魔车,正把这个可怜的金发公主由她的贫寒住处送到她梦里的宫殿去。这个青年女子,用她一卢布一卢布积蓄起来的一点儿钱,取得了听课的权利;她可以由布告上的复杂时间表里列着无数课程中,选她愿意听的课。她在那些“实验室”里有了自己的位置;那里有人领导,有人指导,她可以不必盲目摸索着运用各种仪器做简单试验了。玛尼雅现在是理学院的学生了。

玛尼雅和皮埃尔·居里结婚了,这是一个把身心都献给科学的男人,勤恳扎实,治学严谨。婚后的生活没有让居里夫人停下靠近科学真理的脚步,为了不使来访者拖延拜访的时间,会客室里从来不放坐椅。她把每天的时间都安排得满满的,走路、做饭、看孩子……无论什么时候都在想着科研上的问题。甚至在医院治疗时,居里夫人都在不停地思考着,她节省所拥有的每一分钟。

在居里夫妇发现镭元素之前,人们刚刚知道有一种稀有金属叫作铀,能发出具有穿透能力的射线,这就是X射线。居里夫人知道这个消息后,马上想到也许还有别的物质也具有类似铀的放射能力。为了证实这种猜想,他们开始做实验。居里夫妇克服了实验条件的艰苦,一年、两年、三年地坚持下去,丈夫想暂时停止工作,可是居里夫人说:“不,我决不会放弃,相信我们一定会成功的!”他们想象着镭会有一种美丽的颜色,工作累了他们就会坐在一起聊聊这种新元素镭,这让他们激动而兴奋。

几十年来,居里夫人由于长期从事放射性物质的研究工作,加上恶劣的实验环境和对身体保护的不够严格,时常受到放射性元素的侵袭,使她的血液渐渐受到了破坏,患上白血病。她还患有肺病、眼病、胆病、肾病,甚至患过神经错乱症。在居里夫人看来,科学研究要比她本身的健康更重要。1934年7月4日,居里夫人病逝了。她最后死于恶性贫血症。她一生创造、发展了放射科学,长期无畏地研究强烈放射性物质,直至最后把生命贡献给了这门科学。她一生中,共得过包括诺贝尔奖等在内的10次著名奖项,得到国际高级学术机构颁发的奖章16枚;世界各国政府和科研机构授予的各种头衔多达107个。但是她一如既往地那样谦虚谨慎。

伟大的科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评价说:“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做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教育良方

自古以来,大凡取得成就的人,他们没有一位是不珍惜时间的。大发明家爱迪生,平均三天就有一项发明,正是抓住了分分秒秒的时间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单是寻找用什么材料来做电灯丝就做了一千多个实验。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有句格言,“哪里是天才,我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他为我们留下了六百多万字的精神财富,正是由于他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了写作上的缘故。

要让孩子知道生命的可贵,时间的重要,爸爸妈妈可谓煞费苦心,巴不得天天跟在孩子的屁股后面督促着学习、督促着睡觉、督促着起床……小孩子却还是每天快快乐乐做自己的事,或许会花上好几个小时坐在那里一动不动,不知道在想什么。父母会很着急,口里会唠叨着,“你看看其他小朋友,都在学习,你呢?”其实,越是这样,越可能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我们给您如下小建议:

让孩子学会集中精力做事情

有的孩子,做事情时三心二意,甚至边玩边干,这是最浪费时间的。家长应教育孩子明白,做事就做事,玩就是玩,而且事情要一件一件地做,不可一心二用。为此,家长要指导孩子养成做事有头有尾,善始善终的习惯。比如写作业,有的孩子一边写作业一边听音乐,有的孩子甚至打开电脑玩起了游戏,等到时间已晚,准备睡觉的时候才发现,老师布置的作业还没有完成。居里夫人对孩子就不是这样,在布置任务时总是告诉女儿:“干完了你随便玩。”这样,不但有利于调动孩子完成任务的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养成孩子在规定时间内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的习惯。

让孩子品尝耽误时间的苦果

孩子早上会赖床,家长怎么叫也叫不起来。那就某一天,让孩子赖一次床,体会一下结果——起床晚,吃不上早饭,迟到,被老师批评。让孩子知道不珍惜时间的后果,有时比正面的教育效果更好。

当然,还可以通过阅读讲故事的方式,让孩子了解生命的可贵,时间的宝贵

爱迪生为人类做出了一万多项发明,为了做实验,甚至在新婚之夜忘记了新娘和前来祝贺的客人。又如,毛泽东在青年时代在长沙求学时,每逢节假休息日,总是到图书馆去读书,早晨最早进去,傍晚又是最晚出来,他就是这样珍惜时间来学习,从而为日后领导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积累了丰富渊博的知识。在阅读的过程中,孩子会慢慢萌发出模仿的意向,这时候家长朋友们要好好引导小朋友,让小朋友不但体会到阅读的快乐,更知道眼下的分分秒秒是多么的可贵。

延伸阅读

《居里夫人传》是居里夫人的小女儿艾芙·居里在母亲去世? 3?年后写成的。该传记详细叙述了居里夫人的一生,也介绍了其丈夫皮埃尔·居里的事迹,并着重描写了居里夫妇的工作精神和处事态度。书中引用了居里夫妇的许多信札和日记,书的最后还附有居里夫人一生所得奖金、奖章的情况以及她所得的名誉头衔、居里夫人年表,是一本很详实的个人记录。全书文字生动流畅,一出版就深受读者欢迎,被译为?27种文字在世界上发行。

这是一本教人淡泊名利的书

居里夫人闻名天下,但她既不求名也不求利。她一生获得? 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但她却毫不在意。有一天,她的一位朋友——爱因斯坦来她家做客,忽然看见她的小女儿正在玩英国皇家学会刚刚颁发给她的金质奖章,于是惊讶地说:“夫人呀,得到一枚英国皇家学会的奖章,是极高的荣誉,你怎么能给孩子玩呢?”居里夫人笑了笑说:“我是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看得太重,否则就将一事无成。”

这是一本品格教育的书

培养女人们节俭朴实、轻财的品德。居里夫人对女儿的爱,表现为一种有节制的爱,一种有理智的爱。她对女儿生活上严加管束,要求她们“俭以养志”,她教育女儿说:“贫困固然不方便,但过富也不一定是好事。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谋求生活。”

为了从一吨工业废渣中提炼出镭,居里夫人要将废渣一锅一锅地煮沸、一刻不停地搅拌;一瓶瓶地倒进倒出、一丁点一丁点地结晶。她每天穿着沾满灰尘和酸液染渍的工作服,站在大锅旁,烟熏火燎,眼睛流泪,喉咙刺痒……就这样,她整整奋斗了35年,这是多么繁重的劳动,需要何等坚韧不拔的毅力啊!她既是世界闻名的学者,又是名副其实的工人。

推荐版本:《居里夫人传》,(法)艾芙·居里,九洲出版社,? 2009年。

(卞晓雯编写)

习惯箴言

正当地利用你的时间!你要理解什么,不要舍近求远。(“德”歌德)

时间应分配的精密,使每年、每月、每天和每小时都有它的特殊任务。(“捷克”夸美纽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