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闽都文化与中国现代化
13066400000071

第71章 弘扬闽都海洋文明加速闽都现代化进程(1)

黄柽

一、闽都海洋文明灿烂辉煌

(一)闽都独特的面向海洋的地理位置

闽都文化,也称福州文化,滥觞于古代闽江下游出海口,覆盖领域包括福州市及周边的福州语系方言区。所记范围包括首郡福州的闽县、侯官、古田(含屏南)、闽清、长乐、连江、罗源、永福(永泰)、福清(含平潭)县,以及福宁(秦州)的福安、宁德地区。现有以福州方言为代表的闽中方言人口约为1500万。本文说到闽都,也就是说到福州。

闽都有独特的地理位置,为闽都海洋文明创造优越的条件。福州海域总面积11.09万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1137公里,占福建省海岸线总长的三分之一。沿海天然良港多,尤其福清湾、罗源湾久负盛名,是全国少有的深水港湾。东部的平潭岛面积209平方公里,是福建沿海最大的岛屿,全国第五大岛,也是闽江口外南翼的防御屏障。其他较大的岛屿有江阴岛、琅岐岛、粗芦岛、川石岛、大练岛等。这些岛农作物一年三熟,盛产稻、麦、油菜、甘薯。淡水养殖鱼类有120种,海洋鱼类500多种,闽都人面对海洋又利用海洋,给闽都带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二)闽都海洋经济的长足发展

福州具有悠久的海外交通史,是“海上丝瓷之路的重要门户”。距今1900年前的东汉时期,就和东洋、南洋有交通往来。福州港可直达越南,是交趾七郡(包括粤、桂、滇及越南等地)朝贡的必经之地。三国时期,吴国派人由此远航夷洲(今台湾)、宜洲(今菲律宾)。

唐代,福州和泉州都是国际贸易港。五代时,王审知发展海外交通,开辟黄岐半岛的甘棠港,从此出发的海船,北至新罗(今朝鲜),南达南洋群岛、印度、三佛齐(今苏门答腊)等国家,后来,此航路延伸到日本、阿拉伯诸国。

宋代成为“大治海舟至千艘”的全国造船业中心,海外贸易进一步发展。

明代,外贸鼎盛,郑和七次下西洋,促进福州和南洋的交往,福州成为全国对外贸易中的重要港口。

清雍正七年(1729年)全面开放海禁,“西南洋诸口咸来互市”。鸦片战争后,福州被辟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全国特产从这里输出,洋货从这里转运,西洋的文化、宗教也随之输入。

改革开放以来,福州成为全国首批14个对外开放沿海港口城市之一,拥有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台商投资区、高科技园区、出口加工区、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软件园区等一批国家级对外开放平台与产业基地。

(三)闽都社会制度促进向海洋发展

文化制度、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共同构成了社会制度的体系。闽都历代的社会制度体系都鼓励和促进向海洋发展。

秦汉时期,闽都海外交通起步。越人以水上生活为主。社会政治、文化、经济制度崇尚“水行而山处,以船为车,以楫为马,往若飘风,去则难从”。

晋至五代闽都海外交通的初步发展。王审知治闽时,致力发展海上交通,开辟甘棠港:“黄崎镇先有巨石屹立波间,舟多覆溺。王审知为福使,尝欲凿之。”闽王致力开辟甘棠港并引导民众奔向海洋。

宋代海外贸易进一步发展,成为“大治海舟至千艘”的全国造船业中心。先进的航海导航技术发达,海商的崛起,令整个社会醉心海外

明代,外贸鼎盛,郑和七次下西洋,促进福州和南洋的交往,奠定福州在全国对外贸易中的重要地位,社会以蹈海为荣。

清雍正七年(1729年)全面开放海禁,“西南洋诸口咸来互市”。鸦片战争后,福州被辟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全国土特产从闽都输出,洋货从这里转运,西洋的文化、宗教也随之输入,使整个社会崇尚海洋文明。

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福州成为全国首批14个对外开放沿海港口城市之一,海峡西岸经济区设想,从地方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鼓舞人们向海洋进发。

(四)闽都海洋文明的思想观念

闽都海洋文明的历史渊源:远古壳丘头遗址、昙石山文化遗址、黄土仑遗址都在海边,先民沿水而居,与海洋关系极其密切。后来闽都海洋文明又融合了越文化、中原文化,以及西洋文化,形成闽都海洋文明的思想观念。

这思想观念是在与海洋的交往中逐步形成的。它与闭关锁国重农轻商、因循守旧、四平八稳等保守观念天壤之别,它强调的是求新求变的开创意识,求富重商的竞争意识,睁眼世界的开放意识,劈波斩浪的进取精神,发挥专长的人文精神,这些比较内陆思想观念显然更显得先进和进步。

闽都海洋文明的思想观念融进中原儒家的忠君报国思想,海外文化的民主意识,海上奔波的冒险精神,形成其精神内核。(1)爱国精神。闽都文化首要的是爱国思想。民族英雄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2)牺牲精神。为正义事业,不惜赴汤蹈火。清中法甲申、中日甲午海战中,福州籍海军将士喋血海疆;林旭戊戌政变法凛然就义;辛亥起义黄花岗一役福州籍烈士视死如归;中国工人运动先驱王荷波英勇就义。(3)冒险精神。闽越人“善操舟,习水斗”,勇于进取,敢于冒险。(4)开拓精神。为生存,奔向他乡,至今遍布世界各地的福州籍海外华侨和港澳台同胞有350多万。他们受海洋文化的熏陶,易于接受西洋文化的影响,又善于接受新事物,“得风气之先”。这正合乎严复翻译的《天演论》提倡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精神。

当代闽都海洋文明的思想观念可以用闽商精神概括为“善观时变,顺势有为,敢冒风险,爱拼会赢,合群团结,豪爽义气,恋祖爱乡,回馈桑梓”。

(五)闽都海洋文明灿烂的文学艺术

由于闽都对外贸易鼎盛,经济繁荣,推动闽都文学艺术发展。作为“海滨邹鲁”美誉的福州,为祖国、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晋代、唐代先后著作有《闽中记》。唐末闽都诗教渐昌。五代闽王王审知大兴“四门学”,使闽都文风大振。

宋,闽都文风昌盛,甲于东南。有蔡襄、程师孟、李纲、陆游、朱熹、辛弃疾、文天祥等名人、文名和理学名家“海滨四先生”,闽学主要传播者和奠基人黄幹,豪放派词人张元干,音乐理论家陈旸,画龙名家陈容,民族诗人、画家郑思肖等。宋代科举中福州永福县(今永泰)人连中三状元。两宋间福州地区共举进士2247人,居全国各省城第一。宋佛教盛行,诗人形象地描绘福州佛教寺院:“湖田种稻重收谷,道路逢人半是僧。城里三山千簇寺,夜间七塔万支灯。”

宋元之际有一位富有民族气节的诗人郑思肖,著《心史》,这是郑思肖将一生伟大气节融汇此书中。郑氏自35岁宋亡后便离家出走,浪迹天涯,40年间写下了大量抒发爱国情操的诗文,共收诗250首,杂文4篇。所有文字都饱含血泪,郑思肖讴歌了南宋的爱国志士,痛斥了奸臣佞徒,控诉了元军的暴行,充分表述了自己的爱国与忠诚。元代著名诗人萨都剌在福州留下不少壮丽的诗篇。

明代永乐年间,“闽中十才子”中的王偁、王褒、王恭等数人都参修《永乐大典》,以林鸿为首的“闽中十才子”活跃于诗坛。晚明,邓原岳、徐熥、徐、谢肇淛重振闽中风雅。曹学佺是万历中期至崇祯年间全国诗坛的名家。明代著作有《闽都记》。

明末清初。福州文化兴趣。闽剧、评话、伬艺异军突起。清代康熙年间,闽县人陈梦雷编撰成《古今图书集成》3600余卷。同期,闽县人林云铭(字西仲),精心编注《古文析义》。清代著有《闽都别记》。清代福州有四大书院:鳌峰书院、凤池书院、正谊书院、致用书院,培育如林则徐等众多英杰。

鸦片战争后,福建船政兴起,推动海洋文化,使近代海军和近代科学的迅速发展,形成“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高等教育、中西文化传播交流等方面做出巨大贡献,给世人留下极其宝贵的精神境界和思想文化的遗产。船政文化是近代中国洋务运动的产物,是中华民族开放、革新、自强、复兴的缩影。采取了建船厂、造兵舰、制飞机、办学堂、引人才、派学童出洋留学等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活动,推动近代中国产业,如造船、电灯、电信、冶金、铁路、飞机制造。

由于船政学堂创办,出现众多海军人才,民国时期,全国29任海军部长、海军总司令中,有25任是福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