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闽都文化与中国现代化
13066400000066

第66章 谈福州海洋文化的三大特色(1)

刘锡涛

福州地处中国东南沿海,滨江吻海,河道纵横,是一个典型的水乡城市,有“环山、沃野、派江、吻海”之称,也是一个水文化较深的城市。闽江是福州的“母亲河”,人们生于斯,长于斯。闽江,流经全省16个县市,流域面积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一半。上游有建溪、富屯溪和沙溪,中游汇合有尤溪和古田溪,下游含吞大樟溪和梅溪,干流总长约577公里。河流经福州盆地时,为南台岛分割为南、北港,称乌龙江和白龙江(又称台江),至马尾时,与马江汇合,共入大海。

福州附近郊区的河流有三条,它们都是闽江与敖江的支流。日溪,发源于闽侯大湖东梯岭,经北郊日溪镇,与华林溪汇合,注入畲山湖,后流入敖江。桂湖溪,发源于郊区红寮的牛场山,由西向东,纳入青石溪、东兜溪、红庙溪,汇入敖江。耐眉溪,发源于郊区宦溪镇的大帽山,由西北向东南,经亭江白眉、康坂、东盛、闽安,流入闽江。

福州市区,河道纵横交错,又多为人工穿凿。主要有白马河、晋安河、安泰河、湖前河、化工河、凤坂河、瀛洲河、达道河、东西河、东河、屏东河、五四河、洋下河、茶亭河、新河、演江、大桥河、义溪、焦溪、善溪、洪塘江等。晋安河,1951~1959年修成,由北向南,流经新店、台江,流入闽江,为市内最大的内河。福州的河道多由古代的旧城护城河转变而来,分左右两翼,左翼一侧的内河,闽江江潮从台江大铁港,流入直渎新港,再从河口尾经南水关(今称水部门闸),进入城内河道。这一翼又分为两派:一派从古仙桥(今侨联大厦左侧),经武安桥(秀冶巷口)、津门桥(即古罗城兼济门桥)、福枝桥、新桥(二桥在朱紫坊)至安泰桥(古城利涉门桥),又经澳门桥(古罗城清远门桥)、虹桥(旧称板桥,又称老佛亭桥,在光禄坊南),向北行,经仓前桥、金斗桥(旧罗城金斗门桥,在文儒坊西口)、馆驿桥(在衣锦坊西口),在观音桥与西水关来的闽江潮交汇。另一派,从古仙桥折向西北,经德政桥(新桥)、通澳桥(旧称去思桥,东大路福州旅社处)、汤水关桥,向西经庆城寺前延庆桥、达狮桥(井楼门南),又经院前桥(三牧坊北口)、仁爱桥,至杨桥(杨桥路)、双抛桥,衔接北水关水,汇流于浦尾。右侧一翼的内河,闽江之水自西河口,经西禅浦三十六曲,柳桥西水关(西关),流入城内河道,再经太平桥、观音桥、仓前桥,到澳门桥,与南水关来的闽江水交汇。

正因为福州的水多,桥和船也就成为人们常见的东西,如今福州的桥和船不少,给我的印象仿佛是东方的威尼斯。据统计,清朝以前,福州地区有古桥797座,到1994年底还保存398座,其中名古桥39座。福州内河的古桥很多,造型多样,仪态万千,主要有浮桥、石磴桥、石构平桥、石拱桥、木构桥、亭桥(屋桥)等。小桥玲珑,大桥壮观,深涧之桥,险峻恢弘。如位于仓山区盖山镇阳岐村的“午桥”,俗称“五门桥”,宋元祐四年(1089年)造,南北走向,石构平梁建筑,4墩5孔,桥墩为船形,桥墩上部采用悬臂墩办法,层层重叠,出挑5层,桥墩之间架以巨大石梁,全长34米,面宽3.25米。桥面两旁设栏杆,栏柱有“黄州八娘”等楷书题刻。据民国《福建通志》载:阳岐午桥“每石俱有刻字,笔势似蔡君谟”,今字已磨损。又如“多亭桥”亦名“店板桥”,位于晋安区日溪与罗源县霍口乡交界处,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建于飞水溪上,相传为清朝雷姓书生朝思所建,是福州市保存较完好的大型单孔瓦廊木撑式风雨桥,桥亭屋脊上装饰有别致的双龙戏珠。福州“万寿桥”,是闽江最早的跨江大石桥,据明代王应山《闽都记》载:“万寿桥,横跨台江,旧为浮桥,屡修屡坏。宋元祐间,郡守王祖道置田一十一顷七十二亩备修桥费。元时田入头陀万岁寺。大德七年(1303年),头陀王法助奉旨募造石桥,酾水为二十九道,上翼以石栏,长一百七十丈有奇,南北构亭二。至治二年(1322年)落成。学士马祖常为记,刻‘万寿桥’三字于右。”“万寿桥”前身是浮桥,始建于宋元祐八年(1093年),时为知州的王祖道征集工匠以楞严洲为中心,南北各造浮桥1座。北桥江面宽154米,用船20只,南桥江面宽约785米,用船100只,以粗大藤缆紧固于江中所植的18根石柱上;船上铺盖木板,作为桥面,高与沙洲平,宽3.4米,两旁设有栏杆。两座桥总长为1000米。为方便江中行船,在江心的浮桥口还留有两个高门。整个建桥工程于宋绍圣元年(1094年)完成。宋崇宁二年(1103年),楞严洲与仓前山之间又出现一个沙洲,即中洲,江面被割为3条水道,因之浮桥也相应改建为北、中、南3座。北桥(今小桥桥位)用船16只,中桥(万寿桥位)用船73只,南桥(江南桥位)用桥13只,共用船102只。陆游《渡浮桥至南台》诗云:“客中多病废登临,闻说南台试一寻。九轨徐行怒涛上,千艘横系大江心。”由于江阔水急,浮桥无力抵御风浪的袭击,时多损坏,两岸交通经常为之中断,元代时改建为石桥,即“万寿桥”。“万寿桥”于元大德七年(1303年)始建,元至治二年(1322年)落成,是元代福建最大的建设工程,它与后建的江南桥合称为大桥。全长570多米,29孔立28个舟状石墩,承托石梁。桥上铺石板,砌以石栏。桥栏石柱雕有形状各异的石狮。桥南北各建有风雨亭。“万寿桥”在桥梁技术上的一个创新,就是对桥梁基础采用“睡木沉基”法,即:用木笼填石为基。先在桥墩处下木笼,然后,在笼内密填石块为基。“万寿桥”建成后,历代都曾对大桥进行修葺。1930年,为适应汽车行驶,由日本大和工业合资会社承包改建成水泥路面。1971年对“万寿桥”进行全面增高拓宽,改称“解放大桥”。如今,单福州市区的闽江河上就有十多座大桥:三县洲大桥、洪塘大桥、解放大桥、闽江大桥、鳌峰洲大桥、尤溪洲大桥、金山大桥、橘园洲大桥、湾边大桥、浦上大桥、乌龙江大桥、魁岐大桥等等。

也正因为靠山临海,福州渔文化表现得十分的浓重。首先体现在福州先民的鱼食文化上。在昙石山人类遗存中出土了很多海洋贝壳,“贝丘”遗址是典型的海洋渔业文化,渔业文化是早期福州人文化的重要内容。就是今天,蚶、贝、鱼、虾等海产品也一直是福州人的主要餐饮食品。再则,福州地方民谚:“渔民请客人,满桌尽是鱼。”闽菜是中国重要的菜系之一,强调鲜、淡、甜等口味,福州菜谱中以海味居多,诸如“佛跳墙”、“淡糟响螺片”、“鸡汤氽海蚌”等。又,福州的很多地名至今还与近海、近水相关:如马祖列岛、南屿、台江(即闽南话“大港”)、平潭等。最后,福州还生活着一群特殊的水居人群——疍民,他们依水而居,因水而活,以船为家,靠捕鱼、摇船摆渡为生,长期的水环境,使得他们有皮肤黝黑,驼背曲膝,体格健壮等生理特征及同姓结婚、重女轻男等思想观念。

福州三面环山,一面濒临太平洋,与内地的交通来往极为不便,海路自然成为福州对外交往的主要通道,古福州往中原也多取海路,使得中原人还以为“闽在海中”。如《山海经》卷10《海内南经》记:“海内东南陬以西者,瓯居海中,闽在海中。其西北有山,一曰闽中山,在海中。”正因为如此,福州自古就是我国造船的重要基地,其造船历史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先秦时期,福州的先民就开始充分利用其靠海、多水的地理位置,制造和使用船只,发展对外交通,从事海上生产和生活。《越绝书》记:“水行而山处,以船为车,以辑为马,往若飘风,去则难从。”“吾百姓之不图,唯舟与车。”1975年,福建省连江县发掘出土一艘独木舟:由樟树树干制作而成的,长7.1米,前宽1.1米,后宽1.5米,残高0.82米,最高舷板0.6米,舷板且上薄下厚;木舟的尾部翘起一块木座,其上长0.7米,下长0.83米,上宽0.4米,下宽0.49米,高0.22米;底板从前至后增厚0.15~0.22米,舟体不是很规整,在其前部处有对称凹槽;造型古朴,且加工粗糙,在舟体上留有金属加工的痕迹。这说明了福州造船历史悠久,而且造船工艺技术和航海技术比较先进。

战国后期,无诸成为福建的最高统治者,他每年向中央王朝进贡财物。“闽越王献高帝石蜜五斛、蜜烛二百枚、白鹇黑鹇各一只,高帝大悦,厚报遣其使”。此外,还与其他诸王互通异物,如江都王建“遣人通越繇王闽侯,遣以锦帛奇珍,繇王闽侯亦遣建荃葛、珠玑、犀角、蝯熊、奇兽,数通使往来,约有急相助”。闽越王的这些奇珍异宝,一部分是通过海上运输得来的。从中可以窥视出当地水上交通便利,造船业水平发达。

魏晋时期,福州造船业进一步发展。三国时,孙吴政权在福州侯官设立专门督造船只的机构——典船校尉,其旧址在今福州开元寺东直巷一带。它的成立,说明了福州在吴国当时乃至全国造船史上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吴国利用这些北来的“谪徒”在这里从事造船活动。闽地船只,“所乘船雕刻丹镂,青盖绛襜,干橹戈矛,葩瓜文书,弓弩矢箭,咸取上材,蒙冲斗舰之属,望之若山”。吴亡时,西晋从吴国缴获了的舟船多达5000多艘,其中有相当一部是福州侯官典船校尉督造的。“弘舸连舳,巨舰接舻……篙工楫师,选自闽粤,习御长风,狎玩灵胥。责千里于寸阴,聊先期而须臾。”西晋武帝时,福州就有“舟楫之盛,自古未有”。东晋末年的孙恩、卢循起义在福建时间活动达三年之久,他们在此制造过“八槽舰,船面4层,高33米多”的船只。

唐宋时期,福建各项事业得到更全面的发展,舟船文化更是如此。公元589年,隋王朝统一中国,曾下旨:“吴越之人,往承弊俗,所在之处,私造大船,因相聚结,致有侵害。其中江南诸州,人间有船长三丈以上,悉括入官。”唐宋时,沿海的民众都“自备财力”,用于制造船舶,“兴贩牟利”。有宋一代,福州的造船工业又有所提高和发展。南宋高宗绍兴十年(1140年)闰六月,张浚受命在福州督造舟千艘。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十一月,复命“福建修海船”。南宋初,福州已具有300艘面阔达1.2丈以上的海船。史书记载:“海舟以福建为上。”而当时福州沿海的9个县,拥有海船373只。为此,宋朝的福建监司还兼有雇募海船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