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英国政党制度与主要政党研究
13058800000006

第6章 英国两党制(4)

从理论上讲,由于阶级基础的不同,保守党和工党的政策理应完全对立。然而,在实际上,两党执行的一系列政策尤其是从二次大战后至70年代这一段时间里,趋同现象相当突出,如,1945年工党政府的外交、防务、经济、移民、治安、教育、福利、非殖民化等政策,就为后来的保守党政府所继承。战后的“巴茨克尔主义”便清楚地表明了两党经济政策的一致性,只是在具体强调的程度上有所区别罢了,如搞混合经济、政府干预、增加公共开支、社会福利、国有化、法定的物价和工资政策等等。这是由于战后第一次大选出乎意料的惨败,给保守党造成了巨大的刺激所致,使它不得不对战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选民的压力作出重大的政策调整,非如此则不能争取更多的选民,尤其是工人阶级的支持。撒切尔政府的货币主义经济政策虽与过去的传统政策有很大区别,但也没有彻底的决裂。这也是保守党的灵活性,根据选举的压力和社会的需要来调整它的政策和策略,这在保守党的历史上是一再出现的现象,也是它之所以长期不衰的根本原因之一。实际上,这些政策早已在战时联合政府中就已被通过了,是战时一致的延续。这种福利资本主义的一致是围绕着凯恩斯主义建立起来的,在某种意义上与美国罗斯福总统的新政有较多的相似之处,从而使两党在政治上出现了一种新的中间立场。而80年代撒切尔政府的货币主义经济政策取代了凯恩斯主义的传统观念,在相当程度上是由于世界性经济衰退所造成的,迫使保守党政府不得不另辟蹊径。所以,尽管撒切尔夫人的风格是多么不得人心,然而,她却能久居保守党领袖和英国首相宝座。

这种趋同现象还反映在立法上。政府更迭后,执政党并不轻易抛弃上届政府的议案,而是往往重提下台政府因大选而暂时搁置的相当一部分议案,甚至是它在野时所批评、攻击乃至反对的某些议案,而不是全盘抛弃。例如,1970年新上台的保守党政府重提了由于大选而被上届工党政府搁置的23项议案中的14项(占60%)。同时,1974年的工党政府又重提了被保守党搁置的22项议案中的15项(占68%),甚至1979年撒切尔政府的第一个议案就是上届卡拉汉工党政府遗留下来的。由此可见,两大政党在对待彼此的议案上同样存在着不小的共同点。这一事实还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在两大政党的议会党团中,持中间态度的议员占优势,也正因为如此,两大政党之间才有较多的共同点。此外,据对1970年和1974年两党的竞选宣言所作的系统的分析表明,在所有竞选宣言的许诺中,大约有一半以上是超党派的(57%)。更有意思的是,在所有政策、议案中,有重大分歧的或不一致的仅只有20%。事实上,有时候两党政府中对政策最坚定的反对者,恰恰来自执政党内部。

造成上述这种独特情况的原因是:首先,两党的政府要由选民的秘密选举来决定,而英国的选民在重大问题上都倾向于一致而不是分歧,如在70年代就英国对欧共体的去留问题,以及关于中央权力的下放问题,在公民投票中所反映出来的倾向都趋于一致。其次,政局的稳定更需要政策上的连续性,没有政策上的连续,就很难有稳定的政局。因此,政策是政局稳定的前提。第三,更重要的是,战后以来两党在很大程度上的一致政策,具有一定的政治基础,这也是英国社会中的一个独特现象。从本世纪20年代初起,开始了保守党与工党轮流执政的两党制,在工人运动基础上建立的工党虽然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影响,但并不是以推翻现行的政治制度为目标的。相反,它更关心的是能得到英国政治现实的承认和接受。“新党(工党)从一开始就急于要在现行政治体制内工作,不想对它进行任何激烈的改革”。 因此,从本质上来讲,它是维护现行制度的。

一战时,政府面临着需要动员已组织起来的劳工,不仅承认了工会的一定权力,而且逐步把它们的代表任命到政府的各种顾问和协商委员会中去,工会也暂时放弃罢工斗争,接受政府对劳资纠纷的调解和裁决。二战中,政府甚至吸收工会到一些政府的工作中,也得到了工会更大的支持。这样,英国在决策和管理上形成了一定程度的独特风格。

战后以来,各政党的成份都已逐渐向中产阶级化发展,保守党党员不再完全由贵族、地主、企业家、金融家等有产阶级组成,工党的成分也远不如它成立之初那么单纯;从治国的态度上看,保守党也不始终保守,而是常常支持并着手进行适度的改革,只是不使改革超出必需的限度。工党也不再坚持它的激进的“社会主义纲领”;从投票情况来看,工人们并不都投工党的票,同样,有产阶级也不完全投保守党的票,而是互有交叉。中产阶级对两大政党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同情。所有这些便成为两大政党在政策和立法上之所以有趋同现象的重要前提。此外,两大政党的政策、行动,均以实效为重,无论在对内对外的活动中都是如此。正因为如此,从另一个角度又反映出了它们彼此都具有不同程度的灵活性和对国内外形势的较大的适应性,从而使两党制得以长期、稳定地存在。

§§§第四节 英国两党制的功效

两党制在英国运作了几百年,可谓是效果不错。英国保持了长期的政治稳定,不能不说是两党制的功劳。难怪一些西方学者对英国的两党制盛赞不已,称之为“英国给予世界的一份遗产”,“重要的政治发明”,“现代政治制度中的杰作”,等等。

一、英国两党制的主要功效

与其他类型政党制度相比,两党制的主要功效是:

第一,两党制能产生长期稳定的政府。在英国的议会中,虽然不乏两大党之外的其他政党的代表,但是真正有力量组织政府而不需要第三党支持的,始终只有两大政党,先是托利党和辉格党,后来是保守党和自由党,从本世纪20年代开始,又是保守党和工党。根据现行制度,在大选中获下院多数席位的政党为执政党,受命组织政府。在这种情况下,议会中的多数议员为政府派,这样议会就很难把政府赶下台,这就为政府的稳定提供了根本的保证。这一点是多党制国家所不及的。二战后的意大利和第五共和国之前的法国就是例证。由于多党竞争,没有一个政党能组成一届稳定政府,致使政府更迭频繁,毫无政治稳定可言。

另一方面,由于议会内各党都是在宪法范围内活动,反对党有机会通过竞选上台执政,这就使暴力夺取政权和宫廷政变失去了条件和动力。在英国政党政治史上,最引人注目的一个变化是:本世纪初工党取代了自由党的位置。但是这种取代过程完全是渐进的、和平的,期间没有引起重大的政治冲突,更没有武装冲突,甚至连议会的法定程序都没有引起变动。这是极权政治所不能比的。

第二,两党制能提供有效的政府。一般情况下,英国政府都是由在议会中取得多数席位的一党组成。除非是遇到重大危机,如两次世界大战和30年代经济大危机时期。在一党多数政府的情况下,行政与立法就密切结合在一起,形成了高度的中央集权。这样,政府可以凭借其在议会中的多数席位,控制决策和方案的通过,从而有利于对国家的有效管理和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本世纪内,英国经历了一系列的严重危机,都没有在国内引起激烈的反应或社会动荡,这不能不归功于它一直有一个坚强而负责的政府。

第三,两党制能形成一个受到有效监督的政府。“女王陛下忠诚的反对党”的存在,不仅为国家提供了后备政府,以便一旦选民要求改变政策时,反对党便可接过政府的责任;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使政府受到了有效的监督。

二、反对党的地位和作用

有明确的反对党的存在是英国两党制的一大特点。在英国,反对党拥有法定的地位,是宪法的一个组成部分,尽管没有在成文法中明确写出。“英王陛下忠诚的反对党”这一称号本身就表明反对党已成为英国国家机构的一部分,而且是起着独特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反对党的独特作用与两党制的长期稳定运作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反对党的作用恰恰是两党制稳定的一个前提。

英国的反对党跟执政党一样,有严密的组织和严格的纪律,它是女王陛下可供选择的政府,其领袖也是可供选择的首相。反对党领袖每年由固定基金中支付其薪俸,如果女王召集会议,他与首相并排坐在一起。另外,反对党同样由国家对它的活动经费提供一定的资助,尽管这种资助比瑞典和德国的要少得多。

英国的反对党也有一个发展、成熟的过程。在19世纪20年代,辉格党领袖蒂尔尼曾消极地认为“反对党的责任不是要提出什么建议,而是反对一切,然后把政府赶下台”。 随着政党组织的发展和完善,反对党逐渐成为一个能发挥必不可少的积极作用的组织。1832年的改革法出现之前,批评政府的责任一直在下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政党制度,下院逐步被政府所控制。于是,向政府的挑战便由不执政的反对党进行。此外,由于这种批评是着眼于为夺取下次大选的胜利作准备,反对党必须提出建设性的、合理的政策,以作为可以取代政府的武器。所以,现在英国的反对党从根本上来说已不同于上个世纪的反对党了。

在英国政府的实际管理中,反对党大致有以下几项重要的作用:

(一)反对党是对政府行使权力的最有效监督机构。反对党的真正目的是要在下次大选中夺取胜利,以便取得权力。因此,它的主要工作就是要挑政府的“毛病”,即认真审查、批评政府和政策,尤其是必须反对那些不必要的、极端的、甚至可能会为独裁政府打开方便之门的政策的议案,同时必须揭露政府侵犯选民个人权利的行政行为。在执行上述任务中,反对党一方面可以通过议会的辩论和质询,对政府的不适当的活动进行追究,要求政府作出认真、合理的解释。另一方面,在议会之外,通过中央或地方党组织,利用电台、电视、报纸和公开会议等手段进行宣传和监督。因此,政府与反对党之间的这种相互作用,不仅对下院,而且对整个英国的政治都是至关重要的“生命线”。

此外,反对党的存在本身表明了英国宪法中言论自由这一极其重要的原则,而言论自由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对行使权力机构也起着不可忽视的监督作用。在英国,反对党的存在一向被看作是其民主、自由的象征。因为,独裁政府(如战前西欧大陆的一些国家)必须要清除所有的批评,进行新闻检查,以及取消反对党。英国政府对言论自由的任何限制就是侵犯英国传统的自由。正如艾弗·詹宁斯勋爵所说:“对自由国家的考验就是审查相当于反对党组织的地位”。 人民对限制言论自由的反应是很敏感的,这种反应被称作是一种社会中内在的“早期警报系统”。

(二)反对党起着后备政府的作用,在选民要求改变政策时,反对党便可接过政府的责任。英国反对党是女王陛下可供选择的政府,它提出的批评,必须有明确的针对性和责任心,只有在很少的情况下,它的策略才完全出于本党的利益,如对选区的划分就是明显的例子;它必须接受英国宪法的根本原则,即必须采用资产阶级议会民主的手段来取得政权。换言之,它与执政党在“政治游戏规则”上是一致的;它有一个“影子内阁”,它的前座议员标志着一定的大臣职位,他们定期开会,研究、决定他们的政策和策略。同时,它的批评同样必须是以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因为这不仅要取信于民,而且在某些问题上,如外交、防务政策、英格兰事务,特别是一些要将来的政府承担责任的决定,首相有时会与反对党领袖进行磋商。另一方面,当国家民族利益处于严重危机时刻,反对党会与政府站在一边,始终与政府合作。因为在一些基本原则上各政党都是一致的,尤其是在社会、帝国和国际事务方面。

(三)反对党在下院的某些实际事务上与政府合作,起着政府的帮手的作用。英国的执政党和反对党都维护现行的政治制度,所以,这种合作是完全可行的。同时,两大政党都认识到,反对党在宪法中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英国宪法的发展是随着两党制的发展而发展的。19世纪末,英国下院开始设立“反对党日”,这是专门由反对党用来选择一些问题在下院中进行辩论的时间,而且还在它认为必要的时候提出对政府的不信任动议在下院进行投票表决。

1979年下院进行了战后以来最有意义的一次改革,建立了14个与政府中重要部门相应的议会部门委员会,反对党议员在所有这些委员会中与执政党议员一块工作,而现在的政府账目委员会主席由反对党议员担任已成为一个常规。

在立法和财政方面,反对党同样负有一定的责任。为使法律尽可能完善、可行,它要竭力对政府在匆忙中制定的或考虑不周的议案进行认真批驳,同时要照顾到少数压力集团的利益。因此,执政党的政策与立法并非完全与反对党不相干,而在相当程度上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以上作用清楚地反映了,在英国政府的实际管理中,反对党起着重要作用,它促使政府必须在正确的轨道上行驶,政府也有赖于反对党的建设性的合理的批评,如果没有反对党对政府武断行动的批评和监督,执政党就有滑向极权统治的可能。正如昆廷·霍格所说:“从没有一个有组织的反对党到完全的独裁之间并没有很长的路”。 而反对党,尤其是它的领袖同样必须根据知识和经验来行动,因为它随时会要负起管理国家的责任。所以,他的政党组织必须严密而有效,不能作不负责任的空谈或虚假的许诺;还要在国家的危急关头与政府进行有效的合作,因为在社会、英联邦和国际事务等方面.各政党所信奉的政策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有理由认为,英国的反对党是负责任的,从来不是一种破坏性和障碍性的。如果两大政党变成完全敌对的政党,那么,两党制早就无法生存了。总之,英国议会两党制的实质是用两个政党轮流执政的方式维护其资产阶级的统治。两党制有其灵活性和机动性,有利于调节各政党间、各阶级间、各集团间的矛盾,不至于因为内部不同集团之问的争权夺利而同归于尽。

§§§第五节 两党制的发展趋势

两党制虽有很大功效,但它不是完美无缺的,在实际运作中,两党制存在着很多弊端,两党制的长期稳定存在是由许多因素造成的,将来两党制如何发展取决于这些因素的消长。

一、两党制的主要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