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英国政党制度与主要政党研究
13058800000023

第23章 保守党的党内斗争(5)

使广大选民遗弃保守党的另一重要因素是选民的心理状态。保守党已连续执政长达15年之久,公众对保守党人的面孔已经厌倦了,觉得应该改朝换代了。在英国人的观念里面,两党轮流执政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一党长期垄断政权是不可容忍的,英国的政治之摆不能总是朝一个方向倾斜。笔者在英国时曾问过一些选民为什么不支持保守党时,回答是很简单的:“不能总是一党掌权呀,该换一换了。”这种心态在选民中是很普遍的。单凭这一点,保守党在与工党的角逐中就已输了一半。其实,若论工党上台后能比保守党政府好多少,许多支持工党的选民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在这种局面下,保守党内既使出个撒切尔夫人第二,也很难赢得下次大选。约翰·梅杰是个未占天时的倒霉的政治家。

二、保守党内部危机四伏

保守党在选举中连吃败仗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保守党自身缺乏团结,没有凝聚力,内讧不已,危机四伏。

首先是分裂活动愈演愈烈。从1993年起,保守党内就出现了严重的分裂倾向,从上至下都分裂成右派和左派、“欧洲怀疑派”和“亲欧洲派”。93年7月,在批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问题上,“欧洲怀疑派”曾与工党站在一起,否决了政府关于支持马约的动议。94年3月底,在欧洲联盟表决机制问题上,梅杰只对欧盟作了有限的让步,便招致“欧洲怀疑派”的激烈反对,有的保守党议员还公开要求梅杰辞职。11月初,政府提出邮局私有化提案,遭到党内10名左翼议员的反对,迫使政府放弃这一本该在议会通过的提案。

11月28日,梅杰首相把增加对欧洲联盟预算提案作为对政府的信任案提交议会辩论表决。事先,梅杰曾声明如得不到通过,将解散议会,提前举行大选。尽管表决结果是政府提案得以通过,但在表决时,保守党内仍有8名“欧洲怀疑派”议员没有顺从领袖的意志而投了弃权票。梅杰以党的纪律进行制裁,将8名“叛徒”开除保守党议会党团。另一名“欧洲怀疑派”议员为抗议梅杰的高压措施,自动脱离议会党团。这次分裂活动给保守党内部留下了深深的创伤。梅杰领导的保守党政府成了一个实际上的少数党政府。

更有甚者,12月6日,议会表决保守党财政大臣提出的95年增税方案时,有15名保守党议员与工党一道否决了这一议案。这15名议员中就有刚被处分的8名“叛徒”。梅杰的党纪制裁措施没有起到作用。政府的一项重要财政措施被否决,自1965年以来还是第一次。党内的这种分裂倾向能否被遏止对保守党将来的命运至关重要。保守党一直以内部团结著称,这是它的一大优势,而且它还经常得益于其它党的分裂。

其次,领袖危机困扰着全党。在93年的保守党年会上,梅杰的领袖地位就遇到了挑战,后由于撒切尔夫人的庇护、支持,梅杰才渡过险关。94年,党内“倒梅”风一浪高似一浪。每当梅杰政府在议会里或选举中受到一次打击时,党内就刮起—股“倒梅”风,表示对梅杰的不信任,要求梅杰下台。虽然,每一次梅杰都勉强渡过了危机,但他的领导地位却被严重削弱,难怪他被党内反对派嘲讽为“在位却不掌权”。领袖如此没有权威,这在保守党历史上实属罕见。可是,在保守党内,目前还找不出可以取代梅杰的人来,这正是梅杰未被“倒梅”风吹倒的主要原因。民意测验表明,现在保守党内有影响的人物,无论是赫塞尔廷、赫德、克拉克还是波蒂洛当了保守党领袖,保守党所获得的支持都将会更低。因为选民们对这些面孔也都同样厌倦了。95年6月22日,梅杰不堪忍受党内反对派对他的不敬和不服从,宣布辞去领袖职务并参加新的领袖选举的角逐。起初,观察家们都认为梅杰肯定不会在第一轮投票中拿到超出其对手15%的多数票而被迫退出竞争,从而变成真正的下台。但选举结果却大大出乎人们的预料,梅杰在第一轮投票中竟击败其对手雷德伍德,重新当选为保守党领袖。然而,议会党团的这一选择实在出于无奈,因为在现有议员内,确实找不出比梅杰更行的人选来。找不到一个强有力的领袖,这是保守党最大的悲哀。

最后,也是更加严重的,保守党的党员队伍正日益缩小。党员队伍是党赢得选举的一个重要条件,可是保守党的党员数字正以惊人的速度下降。据调查,目前保守党的党员还不足50万,而50年代它却有党员300万,平均每年减少大约6万人。而且党员队伍的年龄结构严重失衡,平均年龄高达62岁,只有5%的人在35岁以下。英国所有的政党在近几十年中都出现过党员队伍缩小的情况,但象保守党这样实属不正常。而且保守党在吸收新党员上比工党要困难得多,面对保守党政府的不得人心的政策,许多支持保守党的人都耻于承认自己的政治倾向。党员队伍缩小使得保守党在很多地区的力量变得极为薄弱。在苏格兰,它仅保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席位;在威尔士和英格兰中部、北部的力量越来越小。作为一个全国性的党,现在看起来仅仅象一个英格兰南部和东南部地区性的党。保守党的组织优势正在丧失。

保守党陷入今天这样的危机局面不是偶然的,而是保守党领导集团长期疏于抓党的自身建设的必然结果。一方面,在撒切尔主义逐渐失去影响后,保守党领导集团未能根据新的国际国内形势的需要提出能统一全党意志的理论纲领来,致使保守党内分歧四起,矛盾丛生,离心倾向严重发展;同时也丧失了对普通党员的凝聚力和对选民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保守党连续执政多年,党的领导集团的主要注意力放在了如何处理政事,以维护其执政地位上,这就必然要放松对党的组织的治理和整顿,致使党的纪律松弛,组织涣散。保守党本来是个纪律严明的党,并以此为一大优势。可是在94年11月份被.梅杰开除保守党议会党团的8名议员不但没有就范,继续同政府作对,而且还得到了他们所在的地方党部的鼎力支持,保守党内出现了一个“党中之党”。事后不久,现政府中的一部分大臣。议会中的大批议员和支持保守党的舆论,一致向梅杰施加压力,要求尽快把被开除的议员请回党内,恢复团结,迫使梅杰降低高压调门,答应将请议会党团批准他们回归。忠于党的领袖本来是保守党的传统和优势,可是现在党内的造反者却成了英雄,受到支持、赞扬和爱戴。

三、保守党的前途

如果梅杰不提前举行大选,那么下次大选时问应是1997年,离目前仅一年多时间。在这样短的时间里,梅杰政府很难找到回天之术,挽回保守党政府在选民中的形象。而且既使梅杰政府找到了什么灵丹妙药,在这样短的时间里也很难产生什么效力,从而转变选民的态度。更何况,现在工党已经改变章程,面目一新,充满活力,在选民中威望日益提高。尤其是两党制的作用,选民们都已对保守党政府感到十分厌倦。看来,下次大选,保守党是输定了。但是这并不等于说保守党从此将一蹶不振,象本世纪初的自由党那样衰落下去。保守党可能会连续输掉几次大选,但不会丧失议会中轮流执政两大党之一的地位,就象70年代末的工党一样。现在的保守党虽面临很多困难,但仍有很多优势,而这些优势是自由民主党及其它政党很难具备的。

首先是理论优势。保守主义的特性使保守党几次都从困境中解脱出来。保守党很能适应实际情况的变化,制定灵活的政策,甚至把竞敌的政策据为己有。正如一位保守党理论家所说的:“保守党不在乎趁着对手洗澡时穿走他的衣服。”

其次是组织优势。尽管保守党的党员队伍在缩减,但它目前仍是英国拥有个人党员最多的政党。虽然保守党的党内斗争比从前激烈得多,但是党内团结的状况仍好于其他政党。由于它是主要执政党,所以能吸引许多优秀人才,因此党的干部队伍的素质远远高于自由民主党等小党。进入90年代以来,保守党的领导层也开始注意内部的改革,尤其是组织方面的改革,从而使几个系统组织之间的关系更加协调。

第三是财政优势。保守党目前仍是英国第一大党,在财政来源上占有绝对优势,这是其他小党所望尘莫及的。在英国这样的议会制国家,政党的主要经费来源靠自筹,国家的资助是很有限的。而没有充足的财源,是很难在竞选中同大党抗衡的;同时财源不足,也限制了专职党务工作队伍的发展,进而限制了整个党组织的发展。

最后是两党制的庇护。两党制的运作明显地使大党受益,尤其是现行的选举制度十分不利于小党的崛起。而没有大党的参与和支持,选举制度不可能改变。虽然在本世纪初,工党是在同样的选举制度下崛起并取代自由党的,但那是在十分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当时,工人运动处于高潮,工人阶级力量日益壮大,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越来越大。而在议会中代表工人阶级的政治力量却处于空白状态,其他政党的激进派只能从本党利益出发,表达一点工人阶级的要求。工党正是填补了这个力量真空。而且工党又得到了工会的强有力的支持。从某种意义上说,工党的兴起象征着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可是目前,在英国却不存在一个代表着一个新兴阶级的政党,也不存在政治力量真空。因此,在短期内,很难有哪一个第三党能迅速壮大,挤走保守党,取而代之。

总之,保守党目前所遇到的危机并不是根本性的危机,在没有强大的第三党有力冲击的情况下,这种危机不会造成保守党的永久性衰落,也不会使党自身的优势很快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