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毛泽东健康之道
13051200000093

第93章 现实主义

毛泽东在对中国解放道路的设计与选择上,一方面恢宏磅礴,高瞻远瞩,构筑了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继承与发展;另一方面又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在指导中国人民走出水深火热般的困境时,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充满了现实主义的洞悉入微的精神。

毛泽东巨人般的魅力、史诗般的伟业,在于他具有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高度融合的个性。

毛泽东强烈的理想主义是中共党内一般实干家所望尘莫及的,但是,他紧紧扣住时代跳动的脉搏,切实注重中国国情的调查和研究,并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紧密结合,又创造出了一系列符合中国国情的致胜法宝。

比如,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党的建设,军队建设,根据地建设,统一战线,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等等,这些非常切合中国革命实际的思想和路线却又是党内的理论家所不能企及的。

这是因为毛泽东具有创造智慧和务实的精神。这种精神使毛泽东在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同时,并不盲目照搬照抄,记条条,背本本,死死记住某些词句,不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神圣化,而是灌入中国的传统文化,融会贯通,把马克思主义移植到中国土壤上,使之中国化,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因此,有人说,毛泽东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和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宣传马克思主义,解释马克思主义,这所起到的作用自然要比那些言必称希腊、罗马的“党八股”大得多。这也是出自于他的现实主义精神。

毛泽东的浪漫情怀与求实精神的结合,开拓了中国的新纪元,谱写了一曲雄浑杰出的篇章。

从现实出发,实事求是,也是毛泽东成为一个历史巨人的重要精神素养。

中国传统养生学非常重视精神调理和心理养生在人体生命中的重要作用。

《文子》说:“太上养神,其次养形。”《养性延寿录》提出:“少思、少念、少欲、少语、少哭、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此十二少,养生之都契也。”为此,《长生秘诀·心思部》指出:养生“因以心思为第一”。

在长期艰难的革命斗争过程中,毛泽东始终保持极佳的精神状态,具有较高的心理素质。他喜怒不形于色,尤其注意“制怒”,修养很高,不迁怒,从无面红耳赤态度暴躁的表现。生活中偶有些怒气也是平静出口,态度严肃。这一方面体现了毛泽东阔大的心胸,另一方面也非常有利于他个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