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毛泽东健康之道
13051200000045

第45章 滴水洞

中国古代医家和养生家对于水与人体健康的重要关系早就有论述。《本草纲目·水部》说:“水为万物之源”,“其体纯阴,其纯阳”,故曰:“水去则营竭”,人体脏腑气机的升降出入赖水以濡润,气血津液赖水以滋荣。

因此,自古以来,人们就比较注重居处环境水的情况。

在韶山西面,有三座山峰,南面是龙头山,北面是黄峰山,西面是牛形山,滴水洞就环抱其间。它占地约5平方公里,只有一条公路蜿蜒至此。它的豁口是韶山水库,深幽清雅。三面树木挺立,杜鹃火红。有两山陡立,过去原有一桥,桥下是一小溪,桥头边有一个山洞,即使是天干大旱,洞口仍滴水不断,回声悠扬,其韵如琴,这就是滴水洞。

因为毛泽东由东而至,所以它又被称为“西方山洞”。

这个地方,夏日凉风习习,气候宜人,是一个避暑的好地方。毛泽东喜欢。

1959年6月26日,毛泽东回到了阔别32年的故乡。陪同他一块回去的,有公安部部长罗瑞卿、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周小舟等同志。

毛泽东对周小舟说:“你们省委研究一下,在这个山沟里修几间茅房,省里开个会,其他领导来休息一下也可以嘛!”

接着,毛泽东又对周小舟说:“我老了回来住一住。”

两年后,毛泽东讲修的几间茅房,变成了几间别墅。

这就是滴水洞。

在滴水洞的万绿丛中,有一座青灰色的四屋脊的平房,这就是被称作1号楼的房舍,是毛泽东的下榻处。1号楼背着毛家的祖坟地,由坟地延伸而至,面朝龙头山,房屋倚山而建。楼内除会议厅外,还有两套住房。一套是毛泽东住的,另一套是江青住的。但江青从未来这里住过。

1966 年,张耀祠随毛泽东南巡,就住在 2 号楼,跟湖南省公安厅副厅长高文礼住在一起。

在60年代初,滴水洞一度成为禁区。修建它的时候,被称为“二〇三”工程,对外是绝对保密的。修成后,除个别领导同志在此小住外,一般的人不得进入。由此,滴水洞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1966年6月16日,毛泽东乘专列离开了风景秀丽的杭州。18日下午3时,湖南省公安厅副厅长高文礼和接待处处长肖根如陪张耀祠他们一道直奔滴水洞。8341 部队一部分进驻了 3 号楼,张耀祠和高文礼、钱嗣杰及部分警卫部队住进了2号楼。毛泽东住进了1号楼。

毛泽东下了车,沿着1号楼边走边看,抬眼望望葱绿的群山,高兴地说:“这个洞子天生一半,人工一半,怕是花了不少钱哪!既然修了,就要管理好,不要破坏了。”

时值仲夏,气温较高,滴水洞别墅没有冷气设备。肖根如从长沙用卡车拉来几个大木桶和几块冰,分放在木桶里,用电风扇把冰块吹融变成冷气,加上洞里冬暖夏凉,湿润润的使室内温度降低很多。

毛泽东看见很高兴,幽默地说:“这种‘土空调’不错嘛。”

毛泽东在滴水洞,任何外人都不见,除了看书、批阅文件外,就是思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