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译”
季氏将要讨伐颛臾。冉有、子路去见孔子说:“季氏快要攻打颛臾了。”孔子说:“冉有,这难道不是你的过错吗?颛臾,以前周天子授权它主持东蒙的祭祀,而且就在鲁国的疆域内,是鲁国的臣属,为什么要去攻打它?”冉有说:“季孙氏想去攻打,我们两个都不愿意这么做。”孔子说:“冉有,周任有句话说:‘能够贡献自己的力量,就担负你的职务;不能够,就辞职。’譬如瞎子遇到危险不去扶持,跌倒了不去搀扶,那还要用辅助的人干吗?老虎、犀牛从笼子里跑出来,龟甲、玉石毁坏在匣子中,这是谁的过错?”冉有说:“现在颛臾城墙坚固,且离费邑很近,现在不去占取,将来一定会成为子孙的忧患。”孔子说:“冉有,君子痛恨不说想要而找借口的。我听说,一个国,一个家,不怕贫穷就怕不平均,不怕人少而怕不安定。因为平均就不会有贫穷,和睦团结了就不会觉得人少,社会安定,国家就没有倾覆的危险。要是这样做了,远方的人还不归服,就搞好礼乐制度来招徕他们。他们既然来了,就要让他们安心住下去。现在仲由和冉有你们辅助季孙氏,远方的人不能归服,而不能招徕他们;国家四分五裂,而不能保全;反而打算在国内用兵。我担心季孙氏的忧患不在颛臾,而是在自己的内部。”
“析”
如何治国理政呢?这里孔子提出了三个基本的原则: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修文德以来远人。我们知道,古代社会科技和生产力低下,物质财富少。如果有限的物质财富不能进行均衡合理地分配,而是集中于少数人身上,那么,大部分人将处于贫穷、饥饿的境地。为了生存,民众就有可能奋起反抗。故而,孔子主张财富要均衡分配。这是孔子从经济这个角度阐述了治国的原则。事实上,即使在现今物质财富发达的社会,财富合理均衡分配也是十分重要的。贫富差距越大,乃至贫富趋向两极化,就可能引发社会的不满,导致社会不安定。其次,看一个国家不要只看人口数,更要看和睦和团结程度以及安定状况。我们知道,古代社会是农业社会,人口多,可耕作的劳力就多,就能生产更多的粮食。而且,人口多,用于作战的士兵也多。不过,孔子认为,一个国家如果不和睦、不安定,呈一盘散沙,人口即使再多,那有什么用处?一个国家人口少,但它民众团结,社会安定,那也是很有力量的。可见,孔子治国不仅重“数量”,更重“质量”。再次,治国除了考虑经济、人口之外,还要重视修文德。文德有什么作用呢?孔子认为修文德可以招徕远人,起到与武力争夺一样的效果,甚至比武力更为厉害。因为武力只夺的人的肉体,而文德夺取的是人心。可见,孔子主张用文德,而不是用武力,换了一种方式而已。这种利用软性的力量来争夺战略资源的做法古今都一样。像当今的美国注重软实力的建设,其软实力堪称世界一流,故而,吸引大批俊杰前往深造,并安心留在美国,为美国服务。
16.2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译”
孔子说:“天下太平,制作礼乐和出兵打仗都由天子作主决定;天下不太平,制作礼乐和出兵打仗都由诸侯作主决定。由诸侯作主决定,大概十代就不行了;由大夫决定,五代就不行了;由大夫家臣把持国政,三代就不行了。天下太平,政权就不会落在大夫手里。天下太平,民众就不会议论国事。”
“析”
在孔子看来,天下有道的原则有二:一是在高层或者说朝廷,政权掌握在天子手上;二是在基层或者说民间,民众不议论政事。第一条好理解,从中国历史来看,最高权力不掌握在君主手上,像宦官弄权、奸臣当道等,一定不是太平时候。最高权力掌握在君主手上,虽未必是治世,但大概要比宦官当政时要好点。第二条,天下得到治理,民众有什么好议论的呢?只是称颂罢了。天下没得到很好的治理,怨声载道,各种传闻就会纷起。而这很可能预示着社会将要发生变革和反抗。
16.3
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于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
“译”
孔子说:“鲁国政治不由国君作主已经五代了,政权落在大夫手中已经四代了,所以三桓的子孙也衰微了。”
“析”
孔子根据对天下的观察,得出“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而鲁国大夫掌权已四世,于是,就预测三桓子孙将衰微。看来孔子还是比较善于预测政治的。不过,恐怕孔子没料到的是,三桓衰微了,鲁国国君也照样不能重掌大权。事实上,各诸侯国大多被大夫取而代之,或者双双衰微,被强大的诸侯国所消灭。
16.4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译”
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朋友正直,朋友诚实,朋友见闻广博,这就有益了。朋友装模作样,朋友阿谀奉承,朋友花言巧语,这就有害了。”
“析”
在古代社会,君臣、父子是无法选择的,只能接受。而朋友与这两者不同,它是可以选择的。选择有益的朋友,对自己的事业人生有莫大的帮助。而交友不慎,则会害己。因而,本章孔子就具体讲了应交怎么样的朋友,不交怎么样的朋友,给后进者以指导和启示。
16.5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矣。”
“译”
孔子说:“有益的喜好有三种,有害的喜好有三种。喜欢用礼乐调节自己,喜欢说别人的好处,喜欢多交有贤德的朋友,这就有益了。喜欢骄纵放肆,喜欢游荡闲逛,喜欢饮食宴请,这就有害了。”
“析”
时常把礼乐挂在心上,自己不会胡作非为;称道别人的好处、优点,也就能把他人的优点记心上,从而不知不觉中模仿之,自己也就变善了;结交有贤德的朋友,自己的道德修养也随之会提高。而骄纵放肆,不受礼乐节制,难免会犯上作乱;喜欢物质性的享受,就会淡忘、忽视道德修养,最终成为不德之人。总之,有益的喜好有益于道德修养,而有害的喜好则会败德害己。
16.6
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译”
孔子说:“侍奉君子容易犯三种过失:还没到说话时而说话,这叫急躁;该说话而不说,这叫隐瞒;不看脸色而贸然说话,这叫瞎子。”
“析”
君子是有德有位之人,处于等级社会的上层。因而,侍奉君子不能没有章法和规矩,不能很随意,而是要有一定的讲究。虽然君子修养好,可能不是很介意鲁莽行为,但是,这种没有章法的举动经常出现,总让人觉得君子门人这般没修养,从而有损君子的尊严。也就是说,侍奉君子的人应和君子高度匹配。
16.7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译”
孔子说:“君子有三种事情要引以为戒:年少时,血气未宁定,要戒除对女色的迷恋;中壮年时,血气正旺盛,要戒除与人争斗;老年时,血气已经衰弱,要戒除贪得无厌。”
“析”
如今是物欲时代和竞争年代,年少也不戒色了,如西方社会十几岁就开始性生活了;壮年正是人生成就事业的黄金期,怎能不奋斗,和人竞争一下呢?老而弥坚,欲望仍不减青壮年。
16.8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译”
孔子说:“君子有三件敬畏的事情:敬畏天命,敬畏地位高贵的人,敬畏圣人的话。小人不懂天命,所以不敬畏、轻视地位高贵的人,侮辱圣人讲的话。”
“析”
由于古代社会是等级社会,敬畏天命、大人和圣人之言很重要。如果这些都不值得敬畏,那势必对等级秩序构成严重的挑战。只有敬畏这些,才能使统治者不敢肆虐、胡作非为;民众不敢犯上作乱,安于被统治的地位。当然,敬畏天命、大人和圣人之言,也会使人趋于保守性,不敢对所谓上面的东西有所怀疑,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16.9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译”
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经过学习后才知道的人,是次等;遇到困难再去学习的人,是再次一等;遇到困难仍然不学,这种人就是下等了。”
“析”
孔子认识到学习和知识的重要性,因而,对学习和知识是推崇备至的,而对不爱学习的人很是鄙视,称其为下等人。可叹的是,进入20世纪中叶,中国大地居然反对学习和拥有知识,后又有搞原子弹的不如卖鸡蛋的,再后才推行市场经济,又回归重视知识的大路。弯路之后,不知会不会还有弯路?
16.10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译”
孔子说:“君子有九种考虑:观看,要考虑是否看清了;聆听,要考虑是否听明白了;脸色,要考虑是否温和;态度,要考虑是否恭敬;说话,要考虑是否忠诚老实;办事,要考虑是否认真;有疑问,要考虑向人请教没有;发怒,要考虑是否产生后患;获得财利,要考虑是否合理。”
“析”
君子固然要在危难时候杀身成仁,但毕竟人的一生遇到这种情况是少而又少,更多的是要面对平淡的日常生活。因而,君子很注重通过思考和反省自己在日常生活的言行举止,以此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人平时小恶都为之,却能在危难时刻为仁。故而,孔子认为君子要注重平时点点滴滴的养成,要使自己无处、无时都不要忘记道德修养。
16.11
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译”
孔子说:“看见善良,努力追求,好像赶不上似的;看见邪恶,就好像手碰到沸水那样赶快避开。我见过这样的人,也听到过这样的话。隐居避世以保全自己的志向,依照义而行来贯彻自己的主张。我听到过这样的话,却没见到过这样的人。”
“析”
或隐居求志,或行义达道,这是古代知识分子人生的选择。隐居固然保全了自己的志向,但努力奋斗只换来隐居,毕竟对知识分子来说是不公平,也造成了人才的极大浪费。行义达道固然实现了士人的价值,但在专制王权下,行义达道也是很不容易的。
16.12
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
“译”
齐景公有马四千匹,死的时候,民众没人说他好话。伯夷、叔齐饿死在首阳山下,民众到现在还在称颂他们。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析”
现如今,伯夷、叔齐饿死在首阳山,恐怕要被人当做笑谈了吧。而齐景公则是豪富,估计会引来一大片羡慕的眼光,同时,他死后人们还会继续大谈特谈其钱如何如何地多,如何如何花不完,留给子孙云云。世道变换得让人有些看不懂。
16.13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译”
陈亢问伯鱼:“你在老师那里听到过什么特别教诲吗?”伯鱼回答说:“没有。父亲曾经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走过庭院。他说:‘学习诗了吗?’我说:‘没有。’他说:‘不学诗就不知道怎么说话。’我回去就学诗。又有一日,父亲又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走过庭院。他说:‘学习礼了吗?’我说:‘没有。’他说:‘不学礼就不知道怎么立身。’我回去就学礼。我就听到这两件事。”陈亢回去高兴地说:“我问了一件事,知道了三件事。知道诗,知道礼,知道君子不特殊对待自己的儿子。”
“析”
在孔子看来,诗和礼对一个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因而,无论是自己的儿子还是自己的弟子,他都要求他们去学。可见,孔子在事关人成长成才的关键环节、重要方面并没有私心,而是一视同仁。这在注重家传、祖传、秘不传人的血缘社会还是难能可贵的。当然,这也与培养弟子为官的宗旨有密切的关系。
16.14
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邦人称之曰君夫人,称诸异邦曰寡小君;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
“译”
国君的妻子,国君称她为夫人,夫人自称为小童;国人称她为君夫人,但对外国人便称她为寡小君;外国人也称她为君夫人。
“析”
为什么只记录国君之妻的各种称呼,而没有记录其他的呢?是因为国君之妻的称呼比较容易搞错,还是别的?不管怎样,亦可见孔子对礼非常了解,就是国君之妻的各种称呼也搞得十分清楚。这也说明礼在孔子心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