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论语新读
13051100000016

第16章 卫灵公第十五

15.1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

“译”

卫灵公向孔子问军队列阵之法,孔子回答说:“礼仪的事情,我还知道一些;军队的事情,从来没学过。”第二天,就离开了卫国。

“析”

孔子主张礼治,反对动不动就使用武力,而卫灵公老是想着如何使用武力来达到他扩张国土的目的,这与孔子的主张相去甚远。于是,孔子第二天就拍拍屁股走人了,继续去寻找能推行他的主张的君主。此所谓孔子所说的“道不同,不相为谋。”由此可见,在春秋变革时期,知识分子还是比较自由、潇洒的。

15.2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译”

孔子在陈国断了粮食,跟随的人都饿病了,爬不起来。子路很不高兴地来见孔子,说:“君子也有穷得毫无办法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虽然穷困,但还是坚持着;小人一穷困就无所不为了。”

“析”

在穷困、困厄或逆境中,无论君子还是小人都会思变。但是,君子思变则不会违背道义和仁德,如有违背,他是不去改变的。而小人思变则是根本不讲仁义道德,只要对自己有利,能改变困境,就无所不为。可见,君子是有理想和信念之人,小人则是随风倒的墙头草。

15.3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译”

孔子说:“端木赐,你以为我是多学多记之人吗?”子贡回答道:“对呀!难道不是这样吗?”孔子说:“不是的。我是用一个根本的理念来贯串它们。”

“析”

孔子之所以能成一家之言,首先是多学多记,即要有丰富的积累。没有积累,完全虚空的,拿什么东西来一以贯之?其次,有了积累,要去演绎归纳,把它们融会贯通,这样才能成一家之言。这不仅是孔子如此,所有成一家之言者都是如此。这值得后学者借鉴。

15.4

子曰:“由,知德者鲜矣。”

15.13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译”

孔子说:“子路啊,懂德行的人太少了。”

孔子说:“完了,我没有看见喜好德行像喜欢美色的人。”

“析”

15。13和9。18几乎相同。一个社会好德者少,知德者也少,那么,这个社会必是充满欺诈、暴力,毫无诚信仁善可言,是个可怕的社会。这种道德的缺失等于是掏空了权力—道德型社会的基础,它肯定很快垮台,不能长久维持下去。故而,孔子对好德者和知德者少甚为担忧。

15.5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译”

孔子说:“无所作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大概只有舜吧!他做了什么呢?他只是庄严端正地坐在朝堂罢了。”

“析”

无为而治并不是君主无为,臣下也无为,民众懒惰,而是君主无为,臣下有为,民众勤于劳作。事实上,君主也不是完全无为,他要修德,选用贤能,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做些务虚的事、宏观的事,也即不是很具体的事。换句话说,君主只管理眼前的大臣和封疆大吏,以及需要他裁决的事,其他的不必操心了。需要说的是,君主彻底的无为或无德无能,不仅会被臣民唾弃,甚至被奸雄取而代之。

15.6

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

“译”

子张问如何才能行得通。孔子说:“说话忠诚守信,行为敦厚恭敬,即使在野蛮地区,也会行得通。说话不忠诚守信,行为不敦厚恭敬,就是在本乡本土,能行得通吗?站起来就看见它们在前面,在车里就看见它们在车前横木上,这样就行得通了。”子张把它写在腰带上。

“析”

古代社会是个封闭性很强的社会,又很注重道德。一旦谁道德败坏,就很难在这个地区生存下去,因为乡里的人都会唾弃他,乃至驱逐他。故而,古代中国人把忠信笃敬看得很重,不敢有所违背。但是,到了现在,反而抛弃了忠信笃敬,到处充满欺瞒拐骗。难道是因为开放了,可以四处流串,就不用讲道德了?还是资本驱使下,道德不值钱了,没用了?

15.7

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译”

孔子说:“史鱼真是正直啊!国家有道,像箭一样直;国家无道,也像箭一样直。蘧伯玉真是君子啊!国家有道,就出来做官;国家无道,就把自己收藏起来。”

“析”

无论国家有道与否,古之人还能做到正直,还能坚守一些美好的品德。反观现在的官场,已经很难看到正直,也不会像古人那样坚守一些好的道德情操。剩下的更多的是屈从、奉承、歪曲。为的什么啊?为的保住自己的乌纱帽和利益。真是令人悲哀啊!需要说的是,如今物质的利益占据了官员和人们的头脑,过分重视物质的东西,而精神性的东西却弃之大道。这大概也是今日中国大师不出现的原因之一吧!

15.8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译”

孔子说:“可以与他谈话而不谈,错过了人才;不可以谈话而与他谈,浪费言语。有智慧的人不会错过人才,也不会浪费言语。”

“析”

智者凭什么来识人呢?不是凭空、凭想象就能断定人贤与不贤,需要通过和人交谈的方式来识人。不过,智者具有在片言只语中识人的能力,也即能在较短时间内发现人贤与不贤。这是一般人难以做到的。是贤人,就深入交谈;不贤,就不再浪费言语。当然,还可以通过周围的人对他的评价、他的举止行为等来识人。

15.9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译”

孔子说:“志士仁人,不因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宁可牺牲生命来成全仁。”

“析”

志士仁人平时大谈特谈仁,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仁。但一到关键时候或危难时刻却贪生怕死,做出损害仁的事。这恐怕很难说是真正的志士仁人,同时,也会使人耻笑这些所谓的志士仁人,进而动摇人们对仁的信任。志士仁人只有在危难时刻牺牲生命来成全仁,才能维护自己的名声,使人们相信仁的存在,社会才不会陷于迷茫之中。

15.10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译”

子贡问怎样实行仁德。孔子说:“工匠要干好他的活,必先把他的工具磨锋利。住在一个国家,就要尊奉有贤德的大夫,结交有仁德的士人。”

“析”

如何在一国实行仁德?关键就是要尊奉贤者,结交仁者,这样就能在社会上形成践行仁德的良好风气。否则,贤者不尊,仁者不彰,人们就不会向贤者和仁者看齐,就无法形成向善的风气,反而可能让恶浊的风气弥漫整个社会,腐蚀人们的思想。就如今日中国大学要尊奉正直的知识分子、传道授业的教授,而不是向行政管理者倾斜,如此方可破大学行政化之倾向,学术才可取得更大成就。

15.11

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

“译”

颜渊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用夏朝的历法,坐殷朝的车子,戴周朝的礼帽,奏《韶》乐和《武》乐,禁绝郑国的乐曲,疏远花言巧语的人。郑国的乐曲浮靡,花言巧语的人太危险。”

“析”

古代社会由于科技和生产力不发达,社会变革非常缓慢,故而,利用以往的经验或者说前人好的做法对治理好国家有很大的裨益,也即治理国家注重“向后看”。但到了现代社会,由于科技和生产力高度发达,社会变革快,先前的经验很难适用于现在的国家治理。因而,需要不断创新治理方式和方法,这样才能满足时代变革的需要,也即现在的国家治理注重“向前看”。

15.12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译”

孔子说:“人没有长远的考虑,必然会有眼前的忧患。”

“析”

古代社会由于科技和生产力低下,交通和信息闭塞,故而,是个封闭性很强的社会。生活于其中的人很少获知外界的信息,没有比较和竞争,因而,很是安于现状,很少去思考长远的事情。而且,由于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满足于现状,往往也忽视、漠视眼前的一些忧患,因而,身死国亡的事常常发生。

15.14

子曰:“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

“译”

孔子说:“臧文仲是一个窃居官位的人吧?他明知道柳下惠贤德,却不给他官位。”

“析”

春秋变革时期,除以血缘关系获得官位外,获得官位的另一条途径是别人的举荐,特别是在位者的举荐。因而,评价一个官员贤与不贤,不仅要看他能否治理好政务,还要看他是否留心贤人,举荐贤人。如果这两者有一者做不到,就会被人批评。臧文仲就由于没举荐贤人,受到了孔子的批评。

15.15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译”

孔子说:“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

“析”

在道德性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最主要的。因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个人生存必须具备的条件。如果一个人总是爱指责人,得罪人,那么,他就容易招致别人的怨恨,很难在这种社会生存下去。不过,我们应看到,少指责别人,谁也不得罪,很容易滑入做好好先生的境地。

15.16

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译”

孔子说:“不说‘怎么办,怎么办’的人,我对他也不知道怎么办了。”

“析”

一个人,特别是当政者,临事要多加思考,要多问贤者的意见和建议,并综合自己和贤者的思考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那么,就能很好地解决问题,不会出大的问题。那些不问众人意见、拍脑门下决断的做法,是容易出差错,甚至是出大的问题。当然,临事也不能一味地问他人“怎么办”,自己一点主见没有也是不行的。

15.17

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译”

孔子说:“整天聚在一起,不说合乎义的事情,专好卖弄小聪明,这就难办了。”

“析”

整天聚在一起,无所事事,谈的话题无外乎谋取私利以及有违仁义的事情,又喜欢相互间耍小聪明,自以为高人一等,这是小人聚在一起的表现吧。君子则不同,君子聚在一起,则是为了奉献大家的智慧,谋取解决某一件事关国家和民众的事或者提高相互的道德修养,并不是为了打发无聊的时间和卖弄自己的聪明。

15.18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译”

孔子说:“君子以道义为根本,用礼加以推行,用谦逊的语言来表达,用诚实的态度来完成。这才是君子啊!”

“析”

君子心里装着的是道义,推行的是道义,而不是私欲;按照礼制,即一定的社会规范,来加以推行,不是无法无天,想怎么干就怎么干;用谦逊和气的话来表达他所要推行的东西,而不是用命令、傲慢的口气和人讲话,以让人更容易接受;用诚实的态度来完成它,不会弄虚作假,充满欺骗。这样就能把事情做得很实很好,不会出现诸如今日完工,明日倒塌的事情。

15.19

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译”

孔子说:“君子只怕自己没才能,不怕别人不知道自己。”

“析”

与14。30意思差不多,可相互参阅。

15.20

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译”

孔子说:“君子担心死后没有好名声被人称颂。”

“析”

君子注重名声、仁义等精神性、高层次的东西,希望能流芳千古,因而,在现实人生中,他就必然会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积极进取,奋发作为,努力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即立德立言立功。君子的这种追求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道德水准的提高。这类似于基督教告诫人们要进天堂,必须注重今生修行一样。而小人想得更多的是物欲的满足,甚至为了私欲,无所不为,最后落得个遗臭万年。

15.21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译”

孔子说:“君子要求自己,小人要求别人。”

“析”

君子对自己的要求很高,很严,不断追求超越,不断完善自己,以求达致圣贤。而小人则相反,他对自己没有什么要求,浑浑噩噩,不求上进,但对别人很苛刻,求全责备。

15.22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译”

孔子说:“君子庄重而不与别人争执,合群而不结党营私。”

“析”

君子因不逞强斗胜,不争名夺利,故而不争。但不能为不争而不争,对于那些事关道德仁义、国家和民众利益的事还是争,要大争特争。君子维护的是道义,是国家和民众的根本利益,不是为了一己私利,故而不会结党营私。

15.23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译”

孔子说:“君子不会凭一个人说的话来举荐他,也不会因为某人有缺点而不采纳他正确的话。”

“析”

君子举荐人不是仅凭他说的几句话,甚至是奉承的话,而是要全面地考察他的言行和道德品质,才加以举荐。君子为做好一件事,会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甚至包括反对者的话,而且,只要有合理的成分,他都会吸取,不论提意见的人是否有缺点。总之,君子是审慎的,不会意气用事。

15.24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话可以一生奉行的呢?”孔子说:“大概是恕吧!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析”

古代社会是等级社会,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不平等。这种不平等必然导致人与人关系的紧张,以及相互间的冲突。那么,如何消除这种紧张,减少冲突,安定社会秩序呢?那就要讲“仁”、“恕”。如果不讲“仁”、“恕”,反而把一些东西强加于人,就会火上浇油,削弱整个社会秩序的稳定性。

15.25

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译”

孔子说:“我对于人,诋毁过谁?赞美过谁?如有所称赞,一定是经过实践检验过的。夏商周三代的人都如此,所以能直道行事。”

“析”

在权力—道德型社会,直道而行能得民心,为民众所称赞,也能降低统治成本、稳固国家的统治。但是,直道而行又往往容易得罪权贵和专制王权,难免招致忌恨,甚至是杀身之祸。即使如此,古代中国士人直道而行还是颇多的,因为社会教诲士人要直道而行,直道而行能获得好口碑以及青史留名;而且,专制王权还是看到了直道而行对国家统治的作用,对直道而行者还是相对比较宽容。

15.26

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

“译”

孔子说:“我还能够看到史书存疑的地方,有马的人,先借给别人使用,这种精神,今天没有了吧。”

“析”

春秋变革时期,一种社会秩序向另一种社会秩序过渡,此时旧的社会秩序正在解体中,新的社会秩序尚未建立,争权夺利的事情时有发生,人们的道德素质也在滑坡中。向前看则茫茫然,向后看则觉三代非常美好和谐,于是,孔子不免就发出了今不如昔的感慨。

15.27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译”

孔子说:“花言巧语会败坏人的德行。小事情不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

“析”

忍是古代社会,特别是古代中国社会的一大特征。因为,古代社会是个等级社会,它要求人们顺从和尽义务,而不是独立和主张权利,故而,强调“忍”,而不像现代社会要“争”。当然,本章说的“小不忍则乱大谋”以及“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等等,说的是具体事情上的“忍”,是操作和技巧层面上的“忍”,不过,它应与更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5.28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译”

孔子说:“众人都厌恶他,一定要去考察;众人都喜欢他,也一定要去考察他。”

“析”

本章讲了如何看待毁满天下者和誉满天下者,从中可以看出孔子一个很重要的主张,即要独立思考,要有自己的是非判断标准,不要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这与后世把孔子尊奉为圣人,不允许对他的言说有丝毫的怀疑和违背相去甚远。

15.29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译”

孔子说:“人能弘扬道,不是道弘扬人。”

“析”

孔子人学与神学最大的不同是,前者强调在现世人生中积极进取,奋发作为,发扬光大作为最高真理的道,从而达致济世救民的目的,是主动的、主体的行为;而后者主张人是神的附属物,被动的存在,人不需要什么作为,一切都在神的掌握中、安排中。

15.30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译”

孔子说:“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才真叫错了。”

“析”

在道德性社会,人们讲究“面子”。因而,碍于“面子”,有了过错,不愿意承认也不愿意改正的恐怕比较多吧!大概针对这种现象,孔子才提出了过错的标准,即有错不改才叫错。同时,孔子大概也认识到了过错不利于道德修养的提高,不利于社会的进步,故而,主张有错要改。

15.31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译”

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饭,彻夜不睡觉,去冥思苦想,结果没有什么好处,还不如去学习。”

“析”

孔子很有意思。他利用一段时间去试验只思考不学习会有什么样的结果,结果发现不能只思考而不学习,“思而不学则殆”。可见,孔子对于学与思关系的认识具有一定的科学实践基础。据此,可否推出孔子是具有科学理性精神之人呢?

15.32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译”

孔子说:“君子谋求弘道,不谋求衣食。耕田,也常饿肚子;学习,可以得到俸禄。君子担心道不能行,不担心贫穷。”

“析”

君子是社会的中流砥柱,担负着弘道和济世救民的责任。如果君子都为稻粱谋,满足于物欲的享受,不以天下为己任,不去考虑如何弘扬道,那么,这个社会是个没有希望的社会,也必将很快消亡。只有君子担负弘道的责任,引领民众向善,引领社会锐意进取,那社会必将生机盎然。

15.33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译”

孔子说:“凭聪明得到的,如果不能用仁德守住它,即使得到了,也一定会失掉。凭聪明得到的,能够用仁德守住它。但不用严肃的态度来对待,民众是不会敬服的。凭聪明得到的,能够用仁德守住它,用严肃的态度来对待。但如果行为不符合礼制,那也是不完善的。”

“析”

在权力—道德型社会,智谋固然可以获取权力,权力固然可以压服民众,让民众产生畏惧之心,但这种压服只是表面上的,一有风吹草动,民众就会弃他而去,乃至奋起反抗。这终非久长之策。在孔子看来,要想长治久安,就要为政以德,以德服人;尊奉礼制,以礼规范、约束人的行为。总之,孔子主张以软性的东西或者说文治来统治民众,以使民众对统治者心服口服,而不是通过一些刚性的东西强迫民众服从统治者。

15.34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译”

孔子说:“君子不能让他做小事,而可以让他承担重大的使命;小人不能让他承担重大的使命,但可以让他做小事。”

“析”

君子以天下为己任,承担济世救民的重大使命。如果让君子去做具体的事,他也能完成得很出色,但是,国家因此就失去了引领国家和社会前行的人士,就会陷入迷茫之中。因而,不能让君子过多地承担具体的事务,应把它们交由小人去做。

15.35

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译”

孔子说:“民众对于仁的需要,比对水火的需要要迫切。我看见过跳入水火而死的人,却没看见过践行仁而死的。”

“析”

在孔子看来,民众不是动物性存在,他们也要有精神需求和道德需求。如果民众只是动物性存在,那么,他们只是兽性和野蛮性的混合体,对社会的危害是很大的。而民众普遍践行仁,就能弱化、去除人身上的兽性,就能保证民众和睦相处。故而,孔子强调民众要勉力为仁。这也可见孔子并不愚民。

15.36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译”

孔子说:“面对仁德,就是老师也不必同他谦让。”

“析”

谦让是孔子所提倡的美德之一。在孔子看来,让名、让利、让老者、不争权应该成为社会的常态,也是社会运转有序的保障。但是,有一样东西不能让,要争着去做,这就是为仁。如果众人面对仁都无动于衷,都推来让去,那是一件很危险的事。只有众人争着去践行仁,就能在社会上形成你追我赶的向上和向善的风气,社会将会呈现美好的状态。

15.37

子曰:“君子贞而不谅。”

“译”

孔子说:“君子固守正道,而不拘泥于小信。”

“析”

在道义和信用产生矛盾时,该怎么选择呢?孔子认为不能为了信用而违背道义,因为,如果道义都没了,那你讲的是什么信用?那是违背道义的信用,是小信。况且,为了小信而违背道义,是不明智的,有些类似于“小不忍则乱大谋”的意思。此君子不为。

15.38

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译”

孔子说:“侍奉君主,先认真办事,再领俸禄。”

“析”

古代社会是道德性社会,人们比较注重道德修养以及希望自己在社会上有良好的口碑,因而,比较纯朴敦厚。他们首先考虑的是如何把事情办好,而不是考虑金钱报酬。现今社会是交换社会,由于竞争激烈,也注重信用和良好的口碑,因为没有口碑就意味着淘汰。不过,与古人相反,人们先考虑的是给我钱,我再给你办好事。

15.39

子曰:“有教无类。”

“译”

孔子说:“人人我都教育,没有贫富、智愚的差别。”

“析”

西周时,学在官府,大概只有贵族子弟才有受教育的机会。到了春秋时期,学在四夷,私学大量出现,孔子私学的规模和影响最大。这些私学不像官学那样仅仅针对贵族子弟,而是开始面向所有愿意接受教育的人,特别是年轻人。故而,孔子有此语。

15.40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译”

孔子说:“主张不同,不互相商讨谋划。”

“析”

这里对道的狭隘理解,它是指治国的理念、原则和主张。如果各自治国的理念、原则不同,把他们强合在一起,则必是争吵不休,甚至扯后腿,造成政务久拖不决,难以得到处理和解决。故而,孔子认为,既然主张都不同,就不要一起商讨如何治理政务了,各归各比较好。但事实上,这种纯粹的各归各是很少的。即使像中国专制王权统治下,儒法还都普遍被应用。今日西方国家更不要说了,多党轮流执政,议会内各党各派都有。不因为政见不同,就不辩论商讨了,反而辩论更多,当然妥协也更多了。

15.41

子曰:“辞达而已矣。”

“译”

孔子说:“言辞只要能表达意思就可以了。”

“析”

孔子培养的弟子是去做官的,因而,他告诫他的弟子讲话只要让大家明白就行,能办成事就行,不要去讲一大堆的套话、废话、空话和谁也不明白的华丽的言语。否则,讲这些话既浪费了时间,也无法让民众明白,不利于办事。可见,实用、有用、有效是孔子一贯的思想。

15.42

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

“译”

乐师冕来见孔子,走到台阶边,孔子说:“这是台阶。”走到坐席边,孔子说:“这是坐席。”等大家都坐下来,孔子告诉他:“某某在这里,某某在这里。”乐师冕走了以后,子张就问孔子:“这就是与乐师谈话的方式吗?”孔子说:“对,这就是帮助乐师的方式。”

“析”

有仁心是好事,能践行仁也是好事,不过,对待不同的人,行仁的方式要有所不同。譬如对待盲人乐师,就不能用对待普通人的方式去对待他,否则,本想行仁,结果适得相反,反而被人视为不仁。可见,在行仁方式上,孔子还是很讲究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