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章特别为帮助你在非常危急和致命的情况下有效并迅速地施行急救而设的。本部分编排在本书最前面,方便你在急需时迅速翻检。有助你安排你的急救次序,并指导你如何急救清醒或人事不省之伤病者。
内容:
评估伤病者
复原卧式
为伤病者呼吸
进行复苏法
哮喘发作
哽噎
心脏病发作
严重出血
休克
眼部受伤
不省人事
头部受伤
痉挛
骨折
背部受伤
烧伤
吞下毒物
敏感反应
一、评估伤病者
成人
1.检查反应
大声而清楚地问他一个问题,例如“发生了什么事?”或命令他:“张开眼睛!”
轻轻摇动他的肩膊;
如果他没有反应,需进行第二步;
如果他清醒,则按需要护理。
2.畅通气道
用两只手指提起伤病者下颔,另一只手压下其前额,仰后其头部。
3.检查呼吸
检查呼吸十秒钟,看胸部有否扩张、聆听呼吸有否声音,用你的面颊感觉他有否呼吸。
如果没有呼吸,协助伤病者呼吸。
如果有呼吸,置伤病者于复原卧式。婴儿或儿童(年龄由0至7岁)
1.检查反应
◆尝试刺激婴儿或儿童,跟他说话或摇动他;
◆摇动婴儿肩膊时,动作一定要非常轻柔。
2.畅通气道
◆用两只手指放在伤病者下颔,另一只手压在其前额,向后仰起其头部;
◆婴儿下颔只需放一只手指。
3.检查呼吸
◆检查呼吸十秒钟,看胸部有否扩张聆听呼吸有否声音,和用你面颊感觉他有否呼吸。
如果没有呼吸,协助伤病者呼吸。
如果有呼吸,置伤病者于复原卧式。
二、复原卧式
1.畅通气道和拉直四肢
放两只手指在伤者下颔和用一只手压下前额,轻轻向后仰起伤病者头部;
拉直其四肢;
把他最靠近你的手放在其大腿下,手臂要直,手掌向上。
2.放置较远的手臂、手和膝
把伤病者离你较远的手臂拉过其胸前:
把他的手放在面颊之下,手背向上,贴庄面颊;
用你另一只手把伤病者离你较远之腿提起至膝部。
3.将伤病者朝你的方向滚动
伤病者的手保持贴着面颊,把离你较远的腿拉向你,直至他转至侧卧姿势。
4.固定伤病者的身躯
用你的膝盖承托伤病者的身体,以免其滚动过前;
屈起伤病者上面的大腿至膝部,使它与身体成直角。
5.做出必需的调整
◆确保伤病者头部后仰以保持气遭畅通;
◆检查伤病者下面的那只手臂是否手掌向上贴在身旁,未被压住。
婴儿(一岁以下):
◆把婴儿抱在臂弯,头向下,面向上,以防舌头引致哽噎或吸人呕吐物。
儿童(一至七岁):
◆置儿童于复原卧式,以防舌头引致哽噎或吸入呕吐物。从原卧式的程序与成人的相同(参阅封页)。
注 意
如果你怀疑伤病者背部或头部受伤,把复原卧式改良如下:
·确保头部和颈部一直有支持;
·把他离你较远的手放在其胸前而不要放在面颊下面。
三、为伤病者呼吸
1.除去任何明显障碍物
将伤病者仰卧。
检查口部及用一只手指清理口内任何明显障碍物。
2.畅通气道
用两只手指放在伤病者下颔,向另一只手压下其前额,轻轻向后仰起其头部。
3.掐紧伤病者鼻子
用拇指和食指掐紧伤病者的鼻子;
确保他的鼻孔紧闭,以免空气流失。
4.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你需深呼吸,并用嘴唇封住伤病者的口部;
向他口中吹气直至其胸部扩张,完全充气需要两秒时间。
5.重复呼吸并评估伤病者
◆保持手部在同一位置,放开嘴唇让其胸部完全平复;
◆重复口对口人工呼吸一次;
◆检查其脉搏和复原症状。
如果没有脉搏,进行心肺复苏法(参阅复苏法)。
如果有脉搏,继续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每十次人工呼吸后,再检查其脉搏和复原症状。
如果呼吸回复,置伤病者于复原卧式。
对婴儿(一岁以下)或儿童(一至七岁)
施以口对口人工呼吸一分钟。
▲小心除去口中明显的障碍物;
▲用嘴唇紧紧封住婴儿或儿童的口和鼻;
▲吹气入肺部直至胸部扩张;
▲做五次人工呼吸;
▲检查脉搏,并察看其他复原症状。
如果没有脉搏,进行心肺复苏法(参阅复苏法)。
如果有脉搏,继续进行人工呼吸一分钟,然后召唤救护车。
四、进行复苏法
成人
1.评估伤病者血液循环
▲检查脉搏十秒钟,察看有否复原症状,例如皮肤颜色回复或有任何活动;
2.体外心脏压法的手部位置
▲把你下面那只手的中指放在伤病者最下面的肋骨与胸骨相接之处;
▲把食指放在伤病者胸骨上;
▲把另一只手掌跟放在胸骨上,滑下到食指位置;
▲把先前的手掌跟放在另一只手上,手指互相扣紧。
3.施以体外心脏压法和口对口人工呼吸
◆双手伸直并弯向伤病者:
◆向胸骨垂直施压,大概压下四至五公分:
◆以每分钟一百次的速度完成十五次体外心脏压法;
◆施以两次口对口人工呼吸;
◆继续每隔十五次体外心脏压法,便作两次口对口人工呼吸。
◆如果没有脉搏,或没有复原症状,立刻进行心肺复苏法。
婴儿(一岁以下)
1.评估婴儿的血液循环
◆用两只手指贴在婴儿上臂内侧检查脉搏十秒钟:
◆如果没有脉搏,也没有其他复原症状,开始体外心脏压法。
2.施以体外心脏压法和口对口人工呼吸
◆放两只指尖在婴儿乳头中线以下一只手指位的位置;
◆压下至胸部深度的三分之一,以每分钟一百次的速度做五次;
◆施以一次口对口人工呼吸,在召唤救护车前,以及等待救援期间,隔五次心脏压法,便进行一次人工呼吸。重复一分钟。
儿童(一至七岁)
◆如果儿童八岁或以上,以成人方法急救。
1.评估儿童血液循环
◆检查脉搏十秒钟。用两只手指,在颈部一侧的气管和大肌肉间凹陷之处,感觉脉搏跳动;
◆如果没有脉搏,又没有复原症状,便开始做体外心脏压法。
2.施以体外心脏压法和口对口人工呼吸
◆以急救成人的方法摆放手的位置,但只用一只手掌的掌跟;
◆压下至胸部深度的三分之一。以每分钟一百次的速度做五次;
◆施以一次口对口人工呼吸。在召唤救护车前,和等待救援期间,每隔五次心脏压法,便进行一次人工呼吸。重复一分钟。
五、哮喘发作
识别
·呼吸困难;
病者可能:
·喘气;
·说话困难:
·皮肤灰蓝:
·干、黏咳。
注意
我不恨你什么,只是为了你快乐
·不要让病者躺卧;
·不要用预防性呼吸器;
·如果病者人事不省,若有需要,准备进行复苏法急救;
·如果用呼吸器五至十分钟仍然无效,致电120召唤救护车,叫伤病者使用自备的呼吸器五至十分钟。每十分钟检察及记录其呼吸和脉搏。
行动
使病者舒适
让病者使用呼吸器
鼓励病者慢慢呼吸
1.使病者舒适
◆保持镇静及安慰病者;
◆帮助他以最舒适的姿势休息,坐下时略为前倾通常是最舒服的姿势;
2.让病者使用呼吸器
◆帮助病者寻找缓解式呼吸器(通常为蓝色);
◆让病者使用呼吸器,药力应该在十分钟内生效。
3.鼓励病者慢慢呼吸
◆如果五至十分钟内病状缓和,可鼓励病者再使用呼吸器,及慢慢和深深地呼吸;
◆如果病况严重或首度发病,嘱病者通知医生。
六、哽噎
成人
识别
·呼吸和说话困难;
伤者可能;
·面部和颈部充血;
·不安;
之后:
·皮肤灰蓝。
注 意
·如果伤者不省人事,若有需要,准备进行复苏法急救。
行动
拍背部五次
从背后抱着伤病者
推压腹部五次
重复整个程序直至哽阻物清除
1.拍背部五次
◆请伤者咳出哽阻物,但不要浪费时间;
◆请伤者向前弯身;
◆用手掌拍肩骨之间最多五次:
◆如果哽噎持续,进行第二步。
2.从背后抱着伤病者
◆站在伤病者身后;
◆用手臂环绕他,一只手握拳放在他肋骨下方。
3.推压腹部五次
◆双手握住用力向内和向上拉。
4.重复整个程序直至哽阻物清除
◆继续轮流拍打背部和推压腹部直至哽阻物清除。
儿童
识别
·呼吸和说话困难:
·面部和颈头通红:
·不安;
之后:
·皮肤灰蓝。
注意
不要盲目向咽喉乱挖;
如果伤者人事不省,若有需要,准备进行复苏法。
行动
拍打背部五次
进行胸部推压五次
拍打背部五次
进行腹部推压五次
召唤救护车及重复整个程序
1.拍打背部五次
◆叫伤者向前弯身;
◆用一只手拍打其肩骨之间最多五次
◆检查口腔及挖出任何明显哽阻物。
2.进行胸部推压五次
◆如果拍打背部不生效,站在或跪在
儿童身后;
◆一手握拳,抵住他的胸骨下方;
◆用另一手紧握,放在胸口向胸部压下,以每三秒一次的速率推压五次。
3.拍打背部五次
◆检查口腔;
◆若哽噎持续,拍打
背部最多五次(参阅第一步);
◆再次检查口腔,若有需要,进行第四步。
4.进行腹部推压五次
◆一手握拳放在儿童上腹中部。
◆用另一只手握紧,用力向内推压最多五次:
◆检查口腔,若有需要,进行第五步。
5.致电120召唤救护车
重复背部拍打和腹部推压,直至救援抵达。
婴儿
识别
·呼吸困难;
·面部和颈部通红;
·发出奇怪声响或没有声音;
之后:
·皮肤灰蓝。
注意
·不要盲目地向咽喉乱挖;
·不要向婴儿作腹部推压;
·如果在任何阶段哽阻物消除,或婴儿不省人事,开始进行复苏法
行动
拍打背部五次
检查婴儿口腔
胸部推压五次
重复整个程序及召唤救护车
1.拍打背部五次
◆让婴儿面向下躺在你前臂弯;
◆在背部拍打最多五次;
◆把婴儿翻转在你的手臂或大腿上。
2.检查婴儿口腔
◆用一只手指,移去口中明显的哽咀物,但不要触到婴儿咽喉;
◆若拍打背部无效,进行下一步。
4.重复整个程序
◆重复第一至三步三次;
◆如果哽阻物不能清除,带着婴儿致电120召唤救护车;
3.胸部推压五次
◆放两只指尖在婴儿乳头中线以下一只手指的位置;
◆施行最多五次胸部推压;
◆再次检查口腔。
◆重复第一至三步直至救援抵达。
七、心脏病发作
识别
病者可能:
·感到类似胸痛,
·并蔓延至左臂;
·呼吸困难;
·不适,像消化不良;
·突然眩晕;
·有大难临头的感觉;
·皮肤呈灰色;
·嘴唇发蓝;
·脉搏起初急促,然后微弱;
·突然倒下。
注意
·不要给予任何饮料;
·如果病者不省人事,若有需要,准备进行复苏法。
行动
使病者舒适
召唤救护车
监察呼吸和脉搏
给病者阿士匹灵
1.使病者舒适
◆帮助病者半坐半卧;
◆支持他的头部、肩膊和膝部;
◆若病者有心绞痛的药丸或喷雾,助他服用:
◆安慰病者。
2.致电120召唤救护车
◆通知接线员你怀疑有心脏病发作;
◆如果病者要求,可致电他的医生。
3.监察呼吸和脉搏
◆鼓励病者休息,及请旁观者与伤病者保持距离;
◆定时监察和记录病者的呼吸和脉搏。
4.给病者阿士匹灵
◆若备有阿士匹灵,可给予病者服用:
◆嘱他慢慢咀嚼。
八、严重出血
识别
·不要使用压脉器:
·如果伤口嵌入异物,在伤口旁施压,在包扎前放上敷垫:
·如果伤者不省人事,置他于复原卧式,若有需要,准备施行复苏法。
行动
在伤处施压
提高并支持受伤部位
包扎伤处
召唤救护车
以休克方式护理和监察伤病者
1.在伤处施压
◆卸除或剪开伤者衣物,让伤处露出;
◆若即时备有消毒敷料和垫料,立刻用来遮盖伤口;
◆用手指、手掌或手,直接在伤处施以压力。
2.提高并支持受伤部位
◆确定提高受伤部位高过心脏水平;
◆让伤者躺下;
◆若怀疑有骨折情况,应尽量小心处理伤处。
3.包扎伤处
◆在原来敷料上加上消毒敷料,然后稳固包扎;
◆如敷料渗血,需再加上敷料;
◆在绷带周围检查血液循环;若有需要,可加以松解。
4.致电120召唤救护车
◆致电时应提供受伤地点之详细资料,以及出血程度。
5.以休克方式护理和监察伤病者
◆以休克情况护理;
◆监察和记录呼吸和脉搏,以及反应程度。
九、休克
识别
·脉搏急促;
·皮肤灰蓝,尤其是嘴唇;
稍后:
·无力及晕眩;
·恶心或口渴;
·呼吸浅而急促;
·脉搏微弱;
最后:
·焦虑不安;
·打呵欠或喟叹(空气饥);
·不省人事;
·心脏停顿。
注意
·不要单独留下伤病者,除非要去召唤救护车:
不要让伤病者饮食、移动、或吸烟。
行动
让病者躺下
解开紧束的衣物
召唤救护车
监察呼吸和脉搏
1.让病者躺下
◆用毛毡垫着冰冷地面以保护病者
◆尽量提高并支持他的足踝;
◆护理引致休克的成因,如出血。
2.解开紧束的衣物
◆松开任何紧束着颈部、胸部和腰部的衣物。
3.致电120召唤救护车
◆如果知道,应提供引致休克的详细原因。
4.监察呼吸和脉搏
◆每十分钟检查并记录其呼吸、脉搏及反应程度;
◆若有需要,准备用复苏法(参阅第301至302页)。
十、眼部受伤
识别
·受伤的眼剧痛;
伤者可能;
·有可见的伤口;
·没有可见的伤口但眼睛满布血丝;
·失去部分或全部视觉;
·受伤眼睛出血或流出清澈液体。
注意
·不要接触眼部、隐形眼镜,或让伤者擦眼睛;
·如果要等一段时间才有医疗救援。把受伤眼睛连眼罩包扎。
行动
承托伤者的头部
给伤者眼部敷料
把伤者送往医院
1.支持伤者的头部
·让伤者仰卧,用你的膝头承托他的头部,尽量保持头部不动;
·请伤者把未受伤的眼睛保持固定,因为未受伤眼睛的活动可能会加深受损眼睛的损害。
2.给伤者眼部敷料
◆给伤者消毒敷料或清洁眼罩,叫他把敷料固定在眼睛上,并阖上未受伤的眼睛。
3.把伤者送往医院
◆若你不能运送躺卧的伤者,可致电召唤救护车。
十一、不省人事
注意
·不要单独留下伤者,除非要去召唤救护车;
·不要给伤者任何饮食;
·如果伤者不省人事达三分钟,致电120召唤救护车,监察和每十分钟检查伤者的呼吸、脉博和反应程度;
·如有需要,准备用复苏法。
行动
评估伤者反应
畅通气道:检查呼吸和脉搏
检查和护理伤者
置伤者于复原卧式
召唤救护车
1.评估伤者反应
◆轻轻摇动伤者肩膊;
◆大声且清楚地向伤者发问;
◆记录其反应程度。
2.畅通气道。
检查呼吸和脉搏
◆用两只手指放在下颔和一只手压在前额,使头部后仰;
◆检查脉搏和呼吸。理。
3.检查和护理伤者
◆检查伤者;
◆制止出血;
◆承托怀疑骨折的部位;
◆护理其他危急情况。
4.置伤病者于复原卧式
◆若你怀疑有脊椎受伤,要格外小心处
5.致电120召唤救护车
十二、头部受伤
注意
·如果可能,戴手套保护以免感染;
·如果伤者逐渐不省人事,置他于复原卧式,若有需要,准备用复苏法急救。
·如果伤者不省人事达三分钟,致电120召唤救护车;
·如果流血不止,再在伤处施压,并在原敷料上再加敷料。
行动
制止流血
用绷带固定敷料
让伤者躺卧
把伤者送往医院
1.制止流血
◆把破损皮肤贴回伤处;
◆在伤处加上消毒或清洁敷料,并稳定而直接地施压。
2.用绷带固定敷料
◆用绷带包裹伤处以固定敷料。
3.让伤者躺卧
◆略为提高他的头和肩膊;
◆肯定他感到舒适。
4.把伤者送往医院
◆若你不能运送躺卧的伤者,可致电120召唤救护车。
十三、痉挛
成人
识别
·不省人事:
·僵直;
·呼吸可能停止:
·痉挛动作;
·肌肉放松:
·病者恢复清醒。
注意
·不要用力抑制病者;
·如果病者不省人事超过十分钟,又重复发作或是初次发病,致电120召唤救护车,并记下他发病及持续的时间。
行动
支持病者
保护病者
松开病者衣物
置病者于复原卧式
1.支持病者
◆尝试让他慢慢躺下;
◆安慰他,镇静地对他说话。害;
2.保护病者
◆清理周围物件以免对病者造成伤
◆请旁观者远离病者。
3.松开病者衣物
◆松解病者颈部的紧束衣物;
◆若有可能,用柔软物料保护病者头部,直至痉挛消失。
4.置病者于复原卧式
◆置病者于复原卧式。
◆陪伴伤病者直至完全复原。
儿童
识别
·发热;
·肌肉强烈抽筋;
病童可能:
·面部抽筋;
·呼吸停顿;
·胡言乱语;
·迷糊或不省人事。
行动
让病童凉快
保护病童以免受伤
用海绵蘸温水擦拭
置病童于复原卧式
召唤救护车
1.让病童凉快
◆卸除他的衣物;
◆确保空气清凉充足。
2.保护病童以免受伤
◆清理周围物件;
◆用软垫围绕儿童。
3.用海绵蘸温水擦拭
◆由他的头部开始向下擦拭。
4.置病童于复原卧式
◆当痉挛过后,置病童于复原卧式:
◆保持他的头部向后仰。
5.致电120召唤救护车
十四、骨折
注 意
如果医疗援助人员正前来援助。不要试图为伤者包扎:
·如非必要,不要移动伤肢;
·不要让怀疑骨折的伤者饮食:
行动
稳定支持受伤部位
用护垫保护伤处
将伤者送往医院
1.稳定支持受伤部位
◆以最舒适的姿势,帮助伤者承托伤处上下部位。
2.用护垫保护伤处
◆用软垫如毛巾或软枕围住伤处,以助承托及固定伤处。
3.将伤者送往医院
◆若你不能将伤者送往医院,可召唤救护车。
十五、背部受伤
识别
·背部痛楚;
·脊椎弯曲或高低不平;
·脊椎有触痛;
伤者可能:
·活动或四肢失控;
·腹部失去感觉或感觉异常;
·呼吸困难。
注意
·不要移动伤者,除非有危险或不省人事;
·如果伤者不省人事,置他于复原卧式,保持头部与颈部和脊椎成一直线。若有需要,准备以复苏法急救。
行动
稳定地承托头部
承托伤者颈部
召唤救护车
1.稳定地承托头部
◆安慰伤者,叫他不要移动;
◆双手扶住伤者双耳以固定他的头部保持其头部、颈部和脊椎成一直线。
2.支持伤者颈部
◆如果你怀疑颈部或脊椎受伤,请协助者在伤者颈部和肩膊周围放上毛巾卷或其他软垫;
◆继续承托他的头部。
3.致电120召唤救护车
◆若有可能,请协助者召唤救护车通知接线员怀疑伤者有脊椎损伤。
十六、烧伤
急救
注意
·不要在伤处涂上油膏或脂肪;不要触摸伤处或弄破水泡;
·不要移开任何黏住伤处之物;
·如果烧伤面部,不要遮盖伤处,应用水冷却伤处直至救援抵达:
·如果伤处大而深,以休克情况护理;致电120召唤救护车,每十分钟检查和记录其呼吸、脉搏和反应程度;
·如果被化学品烧伤,冲洗最少二十分钟。
行动
冷却烧伤
解除任何束缚
遮盖伤处
将伤者送院
1.冷却烧伤
◆让伤者舒适;
◆在伤处浇水十分钟;
◆冷却伤口时,留意伤者是否呼吸困难;若有需要,准备以复苏法急救。
2.解除任何束缚
◆在伤处肿胀前小心地卸除伤处之衣物和饰物;
3.遮盖伤处
◆用消毒纱布或清洁物料包扎伤处和伤处周围:
◆安慰伤者。车:
4.将伤者送院
◆若你不能将伤者送往医院,召唤救护
◆记录伤者的详细情况和潜在危险。
行动与安全
注意
火警
·不要试图救火,除非情况安全,否则不要试图救火,同时你应立即召唤紧急救援服务;
·不要进入燃烧中的建筑物;
·不要进入满布浓烟的房间:
注意
衣物着火
·不要试图用易燃物料弄熄火焰;
·不要让伤者乱跑或走出户外。
注意
触电受伤
·不要进入高压电源十八公尺的范围内。
注意
触电受伤
·不要为了找寻解毒药物而延误急救;
·绝不要试图中和酸性或碱性烧伤。
火警
◆致电120召唤紧急救援服务,并要求救火梯援助;
◆如果安全,把伤者移离危险境地。
衣物着火
◆可采取:
·停、滚、包和把伤者在地上转动,或·把伤者躺下,烧伤位置向上,向他洒清水。
触电烧伤
◆远离伤者直至:
·你把电源关掉;
·你得到有关部门正式通知高压电源已切断或隔离。
化学品溅伤
◆保护你自己不受化学腐蚀品所伤;
◆确保冲水时把任何污染物安全地冲离;
◆留意毒焰的危险;
◆若有可能,封密化学品容器,让空气流通。
十七、吞下毒物
注意
·不要试图诱使伤者呕吐;
·如果伤者口中有呕吐物,应将伤者侧卧,让呕吐物安全流出;
·如果伤者停止呼吸,准备以复苏法急救。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应使用面罩以保护自身安全。
行动
检查气道和呼吸
置伤者于复原卧式
召唤救护车
不省人事的伤者
1.检查气道和呼吸
◆检查口内是否有异物;
◆放两只手指在伤者下颔,另一只手压下其前额,后仰其头部:
◆检查气道和呼吸。
2.置伤者于复原卧式
◆确保气道保持畅通。
3.致电120召唤救护车
◆尽量给予有关吞下毒物的资料;
◆每十分钟监察和记录伤者和呼吸和反应程度,直至救援抵达。
十八、敏感反应
识别
·焦虑不安
·皮肤出现红色斑点;
·面部和颈部肿胀;
·眼睛周围浮肿;
·脉搏急促。
注意
·检查有否肾上腺素之针药,若有需要,协助伤者施用。若能迅速施用,可能救回生命。
·如果伤者不省人事,置他于复原卧式,并准备以复苏法急救。
行动
召唤救护车
使病者舒适
监察病者
1.致电120召唤救护车
◆尽量提供引致敏感反应的资料。
2.使病者舒适
◆使病者坐下有助舒缓呼吸困难。
3.监察伤者
◆每十分钟监察和记录病者的呼吸、脉搏和反应程度直至救援抵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