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洛克菲勒给青少年的忠告
13050900000061

第61章 勤奋是创造财富的前提条件

有一句话说得好:“善于思考能发现未知,付诸行动则能将未知转换为财富。”是的,没有实际行动,再美好的设想也只能是海市蜃楼。只想不做不能带来收益,只有善于思考,把握商机,并且勤勉有加,付诸实际行动,才能创造财富。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伟大的事业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会出现。”古往今来,任何领域的成功人士,他们的名声、荣誉、地位和财富,无不是以勤奋换来的。奥地利著名音乐家莫扎特5岁时便写出了钢琴协奏曲,被称为音乐奇才,但他从没有骄傲过,一辈子勤勤恳恳,在实践中千锤百炼,终于成为令世人敬仰的音乐家;我国香港首富李嘉诚先生仅有小学文化,他之所以能够成功,也离不开勤奋这个重要的因子,他曾有连续十年的时间每天要工作14个小时以上……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其必然的原因。换句话说,当你看到任何现象的时候,你不用觉得不可理解或者奇怪,因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必有其原因。因此,要想成为获得丰厚的待遇或创造巨大的财富的人,你首先要做的就是勤奋、努力地去工作,这是公平游戏的规则。

作为世界上的第一位亿万富翁,洛克菲勒有一句秉持一生的座右铭,那就是“勤奋出贵族”。他说:“自孩提时代起,我就坚信,没有辛勤的耕耘就不会有丰硕的收获,作为贫民之子,除了靠勤奋赢得成功、财富和尊严,别无他策。”

1839年,洛克菲勒出生在美国东北部纽约州的一个小镇,跟当时大部分的美国人一样,他的祖先是从欧洲迁徙到北美的移民。他的母亲是一名勤劳、伟大的家庭主妇,由于父亲常常游荡在外,家里的6个孩子几乎由她一人抚养,而作为长子的洛克菲勒很早就承担起了协助母亲照顾家庭的责任,他尽可能多地干活,砍柴、挤奶、打水、耕种、养火鸡、卖土豆等,而且从不惜力,这也为他日后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在回忆这段时光时,他说:“正是农村艰苦而辛劳的岁月,磨炼了我的意志,使我能够承受日后创业的艰辛,也让我变得更加坚忍不拔。”

从古至今,一个人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环境、机遇、天赋等因素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他自身的勤奋和努力。洛克菲勒曾在信中对自己儿子说:“作为移民,勤奋努力并永远怀揣希望是我们的天性,当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母亲就将勤奋、节俭、守信、自立和不懈的创业精神等美德植入了我的骨髓。我真诚地笃信这些美德,将其视为伟大的成功信条,直到今天,我的血液中依然流淌着这些伟大的信念。而所有的这一切结成了我向上攀爬的阶梯,将我送上了财富之山的顶端。”

“勤奋是创造财富的前提条件”,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在一个依山傍水的村子里,住着一对相依为命的父子,他们以经营果园为生。父亲是一个非常勤劳的人,天天早出晚归,给果树浇水、施肥,修枝除虫,待到秋天,果实都丰收了,就采摘下来拿到集市上去卖。因为有了老人精心的照顾,果园常年不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日子当然过得还不错。

可是老人的儿子就截然不同了,他整天游手好闲,好吃懒做,无所事事,也不帮父亲干活。终于有一天,父亲因为过度疲劳而病倒了。

在父亲生病的时候,儿子也没有照顾好果园,只是去果园浇了一两次水,日积月累,果园渐渐变得死气沉沉,杂草丛生,树枝也黄蔫蔫地抬不起头来了。

后来,父亲病得越来越厉害,在奄奄一息之际,他把儿子叫到了床边,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儿子呀!父亲就要不行……行了!我把我的遗产交给……给你,果园里……里有黄……黄金。”说完,便咽气了。儿子悲痛欲绝,他把父亲埋葬好之后,赶紧抄起锄头,来到果园,开始“淘金”。可是,他把果园翻了个底朝天,也没有找到黄金,儿子摇摇头,抹了抹头上的汗水,便又重新挖了起来,他挖呀挖,满头大汗,仍一无所获。儿子急了,气得把锄头扔在一旁,干脆坐了下来,抱怨到:“果园里没有黄金,我的努力全都白费了,可恶,父亲在骗我。”他感到非常生气。

转眼又到了秋天,儿子到了果园,果园里的景象使他大吃一惊:紫色的葡萄,红艳艳的苹果,黄灿灿的橘子都咧开了嘴朝着他笑呢!儿子怔住了,他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后来他才恍然大悟:父亲之所以说“果园里有黄金”是为了让我给果园翻土,父亲所说的黄金,实际上是指自己劳动的结果,果园里真正的黄金原来是“勤劳”二字。

洛克菲勒曾对自己的儿子说:“约翰,我今天的显赫地位和巨额财富都是通过付出比常人多得多的劳动换来的。我原本也是普普通通的人,原本头上并没有桂冠,但我相信,孜孜不倦的耕耘加上顽强的毅力,终可功成名就。财富是对我们勤奋的嘉奖,让我们坚定信念,认定目标,继续努力吧。”

智慧箴言

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曾说:“体力劳动需要勤奋,脑力劳动尤其是创造性的思维更需要勤奋,勤奋是创造之神。”在这个世界上,勤奋是人们获得成功、创造财富的必要前提,也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一种良好品格。唯有勤奋,才能创造一个人事业的成功与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