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语录”很多人都以为拥有雄才大略的人才能做成事情,从本质上来说是对的,但雄才大略是一种心态,不是筹划。必须先有这样的雄心和感觉,再去确定目标,这样的人进入任何一个领域都能够做成事情。
“俞敏洪创造”三国是一个群雄争霸的时代,各路诸侯雄踞各地,刘表、袁绍、袁术、曹操、刘备等等,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要统一天下,建立自己的霸业。但是,刘表、袁绍、袁术这些人们眼中的“绩优股”最终却折戟沉沙,功亏一篑,退出了群雄角逐的历史舞台,而当初并不为人所看好的曹操、刘备却异军突起,最终得以三分天下。
何也?熟读三国的俞敏洪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每个人的目标都是一样的,但是面对相同的情况采取的态度确实不用一样的。”失败者虽有争霸天下的雄心,却没有争霸天下的心胸和眼界,这就是他们失败的根本原因。
俞敏洪熟读三国,对刘表、袁绍、袁术有着自己的评价:刘表号称“八骏”,却“善善不用,恶恶不去”,知人有误,导致有才能的人不能为其所用,空有一个极有霸王实力与基础的荆州,最终却拱手让与曹刘;袁绍天生奇才,却小肚鸡肠,不能相信该相信之人,果断该果断之事,最后被曹操所并;至于袁术,更是空有野心,不识天下英雄,灭亡是必然的结果。
反观曹操、刘备,没有上面三位的先天优势,但是知人善任,广结天下英才,最终确立了自己的成功地位。
说过了三国,回过头来再说俞敏洪。俞敏洪的三国没有白读,他显然从曹刘身上学到了如何聚才、如何爱才的精髓,于是新东方才有了诸多“海龟”,有了诸多性格各异的“牛人”老师,也才有了新东方在国内英语培训市场独领风骚的霸主地位。
还是从新东方的“三驾马车”说起。新东方本是俞敏洪一家子建立起来的,但是,为了能够有更好的发展,俞敏洪远赴美国,招回了自己的同学朋友,和自己一起创业,将“一家之业”化为“百家之业”,从而大大提高了新东方的竞争力,在培训市场上独占鳌头。单是这份气度,就远非那些鼠肚鸡肠之辈所能比的。
在新东方出现纷争时,俞敏洪更是表现出了很大的气度。对于别人对于自己的“批判”,总是照单全收。在新东方的“逼宫事件”中,俞敏洪表现出来的气度令人钦佩。
新东方原来是典型的“夫妻店”。老俞这个“夫”在前面贴广告、上课。老俞的爱人这个“妻”就坐镇前台负责报名;规模稍微大一点,老俞负责上课及对外联络,而老俞的爱人就负责财务、行政以及后勤等工作,再后来,老于的母亲心疼儿子儿媳,就也加入进来,“老牛虽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为儿子和新东方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为了完成新东方的转制,新东方董事会定下了一条规矩:除了俞敏洪的家人,任何董事的亲疏都不得在新东方任职。但是俞敏洪当众表态:我的亲属也要离开新东方。
谁都承认,俞敏洪的妻子工作能力非常出色,比谁都干得好。但是为了新东方的未来,俞敏洪还是毅然决然地让自己的夫人离开,他想方设法给夫人在国外找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让自己的夫人出国学习一段时间,并说学习结束回来后还可以工作。结果,等到学习结束回来,已经“鸠占鹊巢”,新东方已经不需要她了。
对付自己的夫人可以“暗度陈仓”,而对付自己的老娘就颇费了一番周折。俞敏洪将董事会做出的《亲属回避原则》拿给老太太看,老太太随手就扔到了一边,说这个对我不管用。在老太太的心目中,怎么也想不通,在自己儿子一手创办的公司,自己怎么就不能帮他做点事,就非得把自己赶出来呢?这也不能责怪老太太思想不开化,他毕竟是一位从农村出来的老人家,对于现代企业制度那一套不是太理解。
俞敏洪为了能够让老太太同意离开公司,甚至当着众人的面,“扑通”跪倒在老娘的面前,苦苦哀求自己的母亲离开新东方。看着儿子为了这个问题日益消瘦的身体和日益憔悴的脸庞,还是老太太心疼自己的儿子,终于答应离开新东方。老太太离开了,俞敏洪的姐夫也离开了,妻子的姐姐也离开了,妻子的姐夫也离开了。
俞敏洪的气度感动着新东方的每一个人。新东方都是牛人,但是谈起老俞,都不由自主的感佩于他的气度。2002年,俞敏洪让出了董事局主席的座位,这时候大家才发现,离开老俞新东方根本玩不转,于是,大家又把老俞给请了回来。
罗永浩是新东方有名的“牛人”老师,人称“老罗”。后来,由于种种原因离开了新东方,他曾经发表声明说新东方就是“一个100%的商业机构”。对此,俞敏洪只是一笑了之,并没有为此和罗永浩过多纠缠:“在我心目中,他(罗永浩)仍然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老师,我认为他是一个在新东方为数不多的有一点思想意识的人,对于我来说,我是欣赏他才让她来到新东方,不会因为他离开新东方,我就不欣赏他了,这不符合我做事情的原则。”
一个创业者的气度,胸怀,就是用尽天下之材、用尽天下之利的气度,当然,这种气度还包括相当程度的包容,对异已的包容,对陌生人的包容,对不如已者的包容。
胸怀决定气度,气度决定待人,待人决定团队,团队决定事业规模。敢于用尽天下之材,敢于用尽天下之利,敢于结成天下人和,心有多太,舞台就有多大;胸怀有多宽,事业就有多宽。
俞敏洪对自己有过如是的评价:“我比较有耐心和宽容度,这一点在做新东方后看出好处来了,因为一帮子人在一起总有各种各样的摩擦,各种各样的斗争,也会有各种各样的伤害。我能容得下的话,就不太容易把事情弄到极端,就很容易让大家重归于好。”
正是有了这种气度,俞敏洪招揽了大批人才,使新东方脱离了单纯的培训学校的层次,成为了令人瞩目的一个大公司。
“创业宝典”马云曾经说过一句话:“我觉得一个领导者在企业里面三样是最关键的,第一是眼光,第二是胸怀,第三是实力。”心胸宽则能容,能容则众归,众归则才聚,才聚则企业强,这是企业制胜的基本之道,也是企业健康成长的基本法则。
气度,决定了一个人的高度,一个有气度的人才有成就,否则他未来的成就势必会受到局限。气度是一种看不见但感受得到的特质,比如像胸襟宽广、雍容大度,气度还包含了正直、无私、谦虚、不害羞,而且是待人宽厚、懂得尊重、愿意听不同的意见,并不拘泥于意识形态等。
有人曾这样定义一个成功领导者的方程式:成功=智能×时间×气度。时间对人来说,都是公平的,所以如果能排除人性的负面因素,就可以决定个人成功的大小。反之,如果没有气度,是十的负次方,再乘以无论多大的智能,领导成功的幅度都还非常小。
这一点对于创业者来说,是非常有启示作用的。
“创业实战”作为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必须要把胸怀放在第一位。胸怀的大小往往是决定一个人成功多少的关键因素,一个人的胸怀越大,他所能容忍的事情就会很多,他待人的态度就会很和善。
有大胸怀的人是能够成就大事业的成功人士,有胸怀的人能够看得远,想问题能够从大局出发,能够把握全局并掌控局势。所谓“锐气藏于胸,和气浮于面”,就是胸怀大度的体现。心胸多大,事业就有多大;心有多远,未来就有多远。未来的竞争,决定于胸怀,胸怀的度量决定着占有格局的掌控。
心中要有大目标
一个人的目标越大,他的胸怀就越大,所以,一个创业者要牢记自己的目标,就不会为小事斤斤计较,就会拥有广阔的胸怀。
和蔼对待每一个人
一个胸怀广阔的人,会平等对待每一个人,那怕是犯错的人,也会给一个改正的机会。
不断学习
学习能够提高一个人的素质,提高一个人的眼界,使自己的胸怀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