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言邻居的你
13040500000099

第99章

从新年的第一天起,甘恬就十分倒霉。她原本想亲自把三张工资卡还给顾君齐并借机说清楚自己的想法,谁知开门的人却是大老板,她心里一紧张就临时改变了注意。

然后,她写了一上午的文稿,在保存时手一抖点击了“否”,甘恬心里懊恼得如同发工资第一天她就把工资卡弄丢了一样——年初二,她陪父母去二叔叔家,二叔叔结婚比较晚,独子才十岁,吵着要买烟花,父母正和叔叔婶婶们聊家常,迫不得已之下,只好由甘恬陪同他去附近的爆竹店。

闹市人太多,一路上甘恬提心吊胆,害怕一转身熊孩子就跑远了。

她保驾护航将堂弟安全送回家,刚坐下歇口气,就发现钱包不见了。虽然数额不多,但甘恬还是觉得心塞。

父母答应不再催婚,饭桌上的话题却离不开“结婚”,从开饭到饭局的末尾,久久阴魂不散叨扰着甘恬的神经。小辈里甘恬虽不是最大的一个,却是唯一一个没有结婚的。

大家聊了一轮,一位远方亲戚突然起身在甘恬旁边坐在,嘴上道:“甘恬二十五了吧,对象还没有着落?”

一听这话,甘恬就能猜到她接下来会说什么,不外乎认识一好男人又正好没女友,她这坨无人染指的牛粪得赶紧抓住机会摘下那朵狗尾巴草。

果不其然,一得到肯定的回答,那女人便说:“我正好认识一个男人,单身,三十来岁,做建材生意的,你抽个空见见他怎么样?”

甘恬婉转地拒绝。

那位亲戚见她立场坚定,虽面上有些不愉快,但所幸没有再继续给她做媒。

回程的路上,孔淑华盯着身旁的女儿,问:“你铁了心不结婚?”

“没有啊。”甘恬说。

“那就好,女人一生当中最重要的就是嫁人,再晚结婚也好过不嫁。”孔淑华眉毛一耸,“王之萱还记得吧?”

甘恬点头,“别人家的孩子”的典型案例,大美人一个,比她年长五岁,学生时代每一次考试王之萱都是年级第一,获得的大大小小的奖项比她书柜中的书还要多,甘恬从小就望尘莫及。年龄较小的时候,甘恬一度因为父母过度赞誉王之萱而有些讨厌她。

彼时十分欣赏王之萱的孔淑华,此时却说:“你可别学她,快三十了还没结婚,别人一问起来,她就说她是劳什子独身主义者,还挺骄傲的口气。”

甘恬脑袋靠在车窗玻璃上,她斜眼看向母亲:“您这想法也太狭隘了,是否结婚、什么时候结婚、和谁结婚都是个人选择而已。”

女儿要么不说话,一开口就跟自己唱反调,孔淑华立即不悦地抢过话头:“个人选择?管她学历有多高,一个女人不结婚在大众眼里就是有病!”

“‘大众’是指哪些人?以‘为你好’的名义干涉别人的人生、整日无所事事就爱嚼人舌根的大龄妇女?”甘恬不自觉地拔高分贝,“你们在背后义愤填膺地指责她‘有病’是‘坏榜样’,人家没准不把你们的想法当回事。妈,您闲着没事哪怕去跳舞健身也行,不要和一堆三姑六婆凑在一起对别人的私事指手画脚行不行?”

孔淑华自鼻子往外哼了一声:“说再多不结婚也还是错的!”

“有法律条文规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