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积累而成的世界
13020200000015

第15章 概念释义

质料

质料是构成事物的事物。如果我们把事物看作是系统的话,那么,质料就是构成系统的系统。我们也可以把构成系统的系统称为子系统或者分系统。质料总是某一个系统层次上的质料。每个系统层次的质料都是不同的。而且,质料本身也是系统,该系统也是由质料即较之低一个层次的系统构成的。

质料和物质的概念不同。当我们说“物质”的时候,我们指的是构成整个世界的所有存在。而质料必须是某个事物的质料,某个系统层次上的质料。任何事物都是由某种或某几种特定的质料构成的。世界上不存在不是由其他的事物构成的事物。

任何质料都是有性质的。“性质”和“功能”的概念是相同的,当我们说“质料”时,我们说质料有“性质”;当我们说系统时,我们说系统有“功能”。质料的“性质”的本质,就是质料作为系统所具有的功能,即一个系统影响其他系统的能力或者潜在的能力。

质料的性质是由其内部结构决定的。任何质料本身都是下一个层次上的系统,它也是由再下一个层次上的质料构成的。构成这一系统的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即是该系统的内部结构。任何系统都是由构成它的子系统“以某种方式”构成的。这些“方式”即是结构。构成一个系统的子系统的构成方式即“结构”,决定了某一个系统的性质,当该系统作为构成其他系统的质料时,系统的性质就转化为质料的性质。例如,原子的性质是由构成它的质子、中子和电子的结构决定的。构成原子的三种基本粒子的比例关系和空间关系决定了某种原子的性质。原子是构成分子的质料,分子则是人多数宏观事物的质料。分子的性质则是由构成分子的原子的数量和空间结构决定的。

每一系统层次上的质料都是不同的,无机系统的质料是原子或者分子;生物系统的质料是各种有机和无机的大小分子;生态系统的质料是物种的个体或者群体;社会系统的质料则是人。需要注意的是,一些系统的结构是多阶的。例如,生物系统的基本质料是分子,但分子需要构成细胞、组织、器官、生理系统等诸多层次,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多细胞有机体(单细胞有机体则只有一阶结构)。与此类似,构成社会的基本质料是人,但个人需要通过群体和组织等层次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社会。

构成各个层次的系统的质料均有其特定的性质。作为构成生物系统的基本质料,大分子的性质是由其分子结构决定的,而大分子构成细胞以后,具有自身稳定、新陈代谢、自我复制等性质。构成生态系统的物种个体的性质是由其生理结构决定的,其性质包括繁殖能力、需要不时从环境中吸取物质和能量以及具有食欲和性欲等。构成社会系统的基本质料是人,其基本性质我们称之为“人性”,其基本构成因素是人的心理需求。

质料的形式还是系统结构的决定因素。系统的结构必然是质料的性质所允许的结构。因此,质料的性质对系统的结构形成约束。一个系统中特定的质料(一般情况下有多种质料)能够形成系统结构并不是任意的,这个结构必须与质料的性质相符合。例如,作为社会系统的质料的人的一个特性,就是他们都有保护自身利益的倾向。因此,社会结构就不可建立在利他主义假设的基础上。

信息

信息就是事物的排列方式。这种排列方式可以是历时的,也可以是空间上的。有时,历时的排列方式和空间上的排列方式会同时存在。“信息”的本意是“消息”的意思,本书中信息的定义突破了“消息”的含义,但仍包括“消息”的含义。“信息”的原意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传递的对事物的认识、观感、观点和判断,但这些“认识、观感、观点和判断”却是来自于客观事物的。这些“认识、观感、观点和判断”有些是确切的,有些却是对真实事物的错误或扭曲的判断。不过,人对客观事物的这些“认识、观感、观点和判断”毕竟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人总是努力使自己掌握的“信息”和事物本来的样子更接近。如果“信息”和事物本来的样子相同或接近时,我们说“信息”和它所反映的事物的样子是“同构”的。

在本书中我们把事物本身原有的样子或者结构也纳入到“信息”的定义中。人们对事物的原有结构的认识永远不可能是完全一致的。但是即使我们不能完全认识事物原本的样子和结构,我们仍然可以认定,在每个事物中都存在着特定的样子或者特定的结构。我们把事物原有的样子或者结构和人们对这些样子或结构的认识都定义为信息。

事物原有的信息和人们对该事物的认识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一致。这种一致主要体现在两种不同的信息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例如,我们可以认识钻石的结构,这是钻石内在信息转化为人们认的信息;另外,我们也可以制造人工钻石,这就是人们认识到的信息又转化为了事物的内在信息。

事物的内在信息的主体是事物的内在结构,因此,“结构”和“内在信息”几乎是等同的概念。而所谓事物的“结构”,即是构成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亦即这些组成部分之间的排列方式。事物的内在信息是多阶的,人对这些内在信息的认识是无法穷尽的。例如,事物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由基本粒子构成,但基本粒子的结构人们迄今还不能认识。因此,我们对某一特定事物的内在信息的认定,一般都限制在某个特定的系统层次上。例如,我们对某种特定生物个体的内在信息的认定,一般是以分子层面为限,而且,即使我们忽略了分子以下层面的结构,对我们对生物个体的性质的认识影响不大。再比如,我们对社会结构的认识一般仅仅停留在人的本性与人与人的关系的层面上,人的生理结构虽然是人性的基础,但即使我们忽略了人体的生理结构,对我们认识社会结构的影响是不大的。这其实就是学科分类的基础。

把“信息”定义为“排列方式”同样适用于人类相互之间所传递的信息。我们的语言也是由基本的语言单位构成的。这些语言单位就是“词语”。词语的排列方式,即词语之间的关系,包括词语的种类和词语的排列规则(即语法)就是语言的结构。生物体内的遗传信息也是由一些基本的符号单位构成的,这些符号单位之间的排列结构,就构成了遗传信息的内容。

在人类社会中,人们给了“信息”很多不同的名称。这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名称,就是“制度”和“文化”。这两个概念将在专门的词条中解释。这里要强调的是,制度和文化的本质都是信息。信息具有可积累的特性,文化和制度也都具有可积累性。积累的概念也将在专门的词条中进行解释。

结构信息和符号信息

我们把客观事物的内部构成方式称为结构信息。结构信息是内在地存在于事物内部的信息。这些信息无论是否被人们认识到,它都在那里存在着。和结构信息相对应的是“符号信息”。结构信息和符号信息的主要区别在于,结构信息是由真实的质料构成的,而符号信息则是由符号构成的。质料和符号的区别在于,质料具有真实的性质和功能,而符号仅仅是某种真实事物的象征,本身不具有真实的性质和功能。例如,构成一张桌子的是各种具体的构件,这些构件可以是各种质地的,如木制的,金属的等等。这些构件都具有真实的性质和功能。而符号信息则仅仅是某种真实事物的象征构成的。例如,——则菜谱的构成部分是各种原料的名称,这些名称不具有与其名称所指称的性质相一致的性质和功能,人们并不能通过吃下菜谱来达到充饥的目的。而且,符号信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性质是,这些信息只有对懂得它的人才是有意义的。例如,一个中国人就无法理解用法文写就的一篇文章,除非他曾经学过法语。人对符号信息的理解主要建立在人类具有记忆力的基础上(一些高等动物也具有基本的理解符号信息的能力)。

事物的内在结构本身也是信息,是本书对“信息”概念所进行的扩充。任何事物都是有内在结构的,不存在没有结构的事物,这一判断来自本书的一个基本假设,即任何事物都是由其他的事物构成的。事物的结构是事物的性质和功能的基础。事物的结构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即事物的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也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事物的内在结构的相对稳定是我们认定某个特定事物的基础。如果一个事物的内在结构的变化超出了公认的范围,它就会变成另一种事物。例如,水分子的结构的变化程度如果足够大,水就变成冰。

对于结构信息来说,构成某一特定事物的组成部分一般来说是特定的,如果由某种变异的话,变异也不大。例如,构成生物个体的化学物质就是碳、氢、氧、氮等,无法用其他元素替代。只有一些人工物品,其构成部分可以进行某种替代。例如,我们可以用木头、石头和金属制造家具,我们也可以用毛皮、毛织品和棉织品制作衣物。但我们不可以用棉织品制造桌子,也不可以用木头来制作衣服。和结构信息的构成部分的受限不同,符号信息的“载体”则几乎可以是无限的。例如,我们可以把一首诗刻在任何材料上,也可以使用多种语言把它朗读出来。不同的载体对于符号信息的内容来说,都是等值的,不会因载体的不同而发生变化。从这一角度来说,纸币是符号信息而不是结构信息,一张破旧的纸币和一张崭新的纸币完全是等值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出,符号信息的本质是符号本身,而不是其载体;但结构信息则不同,即使具有大致类似的结构,如果质料不同,则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

功能信息和非功能信息

功能信息就是在事物中承担功能的信息。我们把信息定义为事物的排列方式,而在一个事物内部,构成该事物的其他事物的排列方式其实就是结构。这些结构是该事物的内在组成部分,是该事物成为该事物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说,这些结构性的信息承担了使该事物成为该事物的功能。只要该事物存在,这些结构信息就承担着功能。我们因此把事物内部对该事物成为该事物发挥了功能的结构信息称为功能信息。

功能信息还有另外一层含义。事物的性质不仅仅包括它的固有性质,同时还包括它与其他事物的关系,即它对其他事物的功能。事物的这些功能的基础也是该事物的内在结构,即它所包含的结构信息。例如,水之所以有它特有的性质和功能,是它特有的分子结构所造成的。如果没有这样的特定结构,同样的原子材料可能造成完全不同的东西,它可以是氧气和氢气的混合物,也可以是双氧水。

所有的功能信息都是结构信息,但不是所有的结构信息都是功能信息。一些结构信息可能在事物中存在着,但却没有发挥作用。例如,大多数细胞中的DNA一般都处于休眠状态,没有发挥作用。即使是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每个细胞中也只有一少部分DNA发挥遗传生理作用。但DNA无疑是结构信息,DNA的结构可以转化为蛋白质的结构,从而发挥各种生理作用。也就是说,DNA不是符号信息,DNA信息的识别没有经过类似高等生物的记忆能力的识别,DNA转化为蛋白质的所有机制,都是其生物化学结构本身完成的。因此,生物细胞中的大多DNA是非功能信息,只有少量是功能信息。DNA可能是非功能性的结构信息的绝无仅有的例子。

大多数符号信息都是非功能信息。符号信息是建立在人和动物的记忆力基础上的信息,在它还没有转化为真正的事物的时候,它不能承担任何功能。例如,一座大桥的蓝图包含了建造大桥的主要信息,但在大桥没有建成之前,大桥的蓝图是无法作为桥来使用的。虽然建造某种事物的符号信息具有转化为该具体事物的潜力,但这和真正地发挥作用不是一回事。建造各种事物的符号信息,只有转化为真正的事物,事物中所内含的、由符号信息转化而来的结构信息,才会发挥相应的功能,才是真正的功能信息。

在人类社会层面上,也存在功能信息。这些功能信息包括两种类型,一是社会结构,二是社会制度。社会结构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阶级与阶级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宏观关系的总和。这些关系不一定被人们认识到,而且,对这种关系的认定也是不可能穷尽的。而社会制度则不同。社会制度是一种在社会规范约束下的稳定的社会关系,它往往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明确的权利义务关系。有一些社会制度是由社会自然进化而来的,还有一些社会制度是人们有意识地主动创制的。但无论是社会结构还是社会制度,它们都在持续地发挥其社会功能。

社会层面上非功能的符号信息是文化。文化包括价值观、社会理想、宗教、哲学、科学、艺术和意识形态等等。这些文化内容在没有转化为社会制度之前,是不能够发挥社会功能的。不过,和其他的符号信息一样,这些文化信息具有转化为真正的结构信息(即社会制度)的潜力。不过,在任何社会中都存在着无数的互相抵牾甚至互相矛盾的文化,只有少数的文化可以转化为真正的社会制度。这里产生一个问题,即文化对社会个体的行为产生影响,这时,文化岂不符合功能信息的定义?文化是对个人的行为产生影响,但这种影响不是社会层面上的,而是人的个体层面上的。文化对于社会个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人的本性上,而人的本性是构成社会的质料(人)的性质。因此,文化可能是个体层面上的功能信息,但不是社会层面上的功能信息。

人工信息和关联信息

不同类型的信息之间存在单向的或者相互的反映关系。根据这种反映关系,我们可以把信息分为人工信息和关联信息。所谓人工信息,就是作为反映者的信息和作为被反映者的信息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是任意的。所谓关联信息,就是作为反映者的信息和作为被反映者的信息之间具有必然的联系,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不是任意的。人工信息是由人工符号构成的,而关联信息是由关联符号或者非符号构成的。人类识别和使用了大量的符号,这些符号中既有人工符号,也有关联符号。人工符号的典型是人类的语言,还包括种类繁多的各种象征符号,如电报码、旗语、手势、图案和旗帜等等。关联符号的典型是照片、画作、录音等等。

人工符号的特征是它和它所反映的事物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这种任意性建立在人类记忆力的基础之上。所谓的任意性,是说对某一个事物来说,使用什么符号来指代它完全是任意的,没有任何必然性,例如“狗”和“dog”都可以用来指代一种家养的食肉动物。如果人类的祖先开始是用“鸡”或者“chicken”来指代这种动物,对于语言的使用没有任何影响。符号和它所指代的事物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是符号和它所指代的事物多次重复出现的结果,或者是符号和表达该事物的心理指向多次重复出现的结果。符号所指代的事物甚至可以是不存在的,例如“鬼神”。而关联符号则是符号和它所指代的事物之间具有必然联系,例如一座房子的建设蓝图和这座房子之间的指代关系就不是任意的。人类的语言当中也由少量具有一定关联性的符号,例如象声词,“汪汪”指代狗的叫声,“咩咩”指代羊的叫声等。但是,这种关联性也不是完全的,因为不同的语言中,仍然使用差别很大的语言来模拟类似的声音。

无论是人工信息还是关联信息,信息反映客观事物的主要机制是它们之间的同构性。关联信息和它所反映的事物之间的同构性很容易理解,例如地图对于地理的反映。关联信息和它所反映的事物之间的同构性的另一个体现,是人们能够以关联信息为一句,复制出该事物。例如,我们可以根据家具的一幅草图来制造出类似结构的家具。符号信息和它所反映的事物之间的同构性也体现为依据符号信息可以复制出一部分具体事物。例如,我们可以依据一段文字描述复制一座公园。符号信息和它所反映的事物的同构性是较为深层的同构性,它们的同构性是意义的同构,而非外在排列方式的同构。乍看起来,人类的语言描述和该描述所指向的事物之间,表面上并不存在同构性。例如,描述一所房屋的构造的一段话的语法结构和房屋的结构并不存在表面的同构性。它们的同构性是内在的、意义上的。

能量

能量就是驱动其他事物运动和变化的事物。在物理学中,能量就是运动的量。而且,在不同的运动形式之间,存在着一个稳定的数量关系,物理学家因此得出了能量守恒的结论。本书的能量概念是对物理学“能量”的拓展。对能量概念的拓展主要是为了解释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中的运动形式。在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中,如果仅仅从物理能量来解释生物和人的行为,就无法反映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的运动的特殊性。例如,一个动物个体的行为不仅仅是由化学能驱动的一种机械运动,如果我们仅仅用机械运动来解释动物的行为,那么动物的运动和石头的滚动之间就没有区别,这样的解释方式不能说明动物运动的真正原因,不能说明生态系统中的大多数现象。例如,动物的大多数行为是觅食行为,因此,生态层面上,食物才是动物觅食行为的真正原因、真正动力。当然,食物之所以能够驱动动物的觅食行为,需要通过动物的心理机制作为中介。也就是说,只有动物通过心理机制把对食物的需求转化为寻求食物的欲望和行动,食物才能够成为驱动动物行为的动力。在这种情况下,把食物定义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是完全合乎逻辑的。在人类社会层面上,人的行为同样不能用物理能量的推动来解释。如果把人的行为仅仅解释为和像石头的滚动一样的行为,我们就没有在社会科学的意义上解释任何现象。人的行为和动物的行为有相似的地方,即他的很多行为也是心理欲望推动的结果。人所追求的很多东西,是可以满足他的各种需求的东西。人和动物不同的地方是,人对自己所追求的东西具有更加明确的意识。在这种情况下,人所追求的东西就更是人行为的动力。当然这也是通过人的心理机制实现的,并且是通过较之动物更加强大,更加丰富的心理机制来实现的。

人和动物的另一个区别是,人所追求的事物已经不仅仅限于满足生理需求的东西。由于文化的发展,人也发展出了超越生理需求的诸多需求。人们无论追求什么东西,他并不是追求这个东西本身,而是追求事物的效用,即满足自身需求的功能。事物满足人的需求的功能,就是该事物所具有的价值。和能量一样,市场上不同的商品具有某种数量关系,货币就是这种数量关系的外在体现。因此,货币首先是一种价值尺度,它使得种类繁多的不同商品具有了可通约性。其次,事物的货币价值也体现了不同的事物对与人的行为的不同的推动力量。迄今为止,大多数人的多数行为是经济行为,即追求满足需求的价值物以及作为这些价值物的代表的货币的行为。

因此,我们把能量定义为驱动其他事物运动的事物。或者说,能量就是驱动者。能量之所以能够驱动其他事物,是由驱动者和被驱动者双方的性质所决定的。在某一系统层次上,构成系统的质料是主要的被驱动者。例如,构成社会系统的主要质料是人,人之所以能够被社会系统层次的能量——价值物——所驱动,是因为人拥有各种需求。因此,人性就是社会层面上的行为主体(也是构成社会的基本质料)——人——的基本性质。另外,金钱不仅仅是自然人的行为驱动力量,也是驱动各个群体和组织的行为的力量。

需要注意的是,一个特定系统的能量是推动该系统的子系统运动的事物,而不是推动该系统本身运动的物质。例如,食物是推动动物运动的能量,但这一能量却不是生物系统层次上的能量,因为动物并非生物系统的子系统,而是种群系统或者生态系统的子系统。生物系统的能量是推动构成生物系统的子系统(质料)的事物,即光能或化学能。再比如,推动人的行为的能量是财富,但财富并不是人体系统的能量,而是社会系统的能量,因为人是社会系统的子系统。

不同系统层次上的能量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功能。在有机系统以上的系统中,能量的流动是系统的结构复杂化的必要前提。例如,在生态系统中,从植物到食草动物,再供食草动物到食肉动物,具有一个持续的能量之流。是这股能量之流使处于食物链上层的物种的结构变得更加复杂。在食物作为主要的能量形式的生态系统中,使用低级食物的物种不可能具有复杂的结构。不过,在社会系统以外的有机系统中,没有产生能量的积累。在社会系统中,能量开始被积累,而货币的出现对能量的积累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后文将有专门的词条解释能量的积累。

系统

系统就是具有完整的边界或者完整的功能的事物。我们可以把任何大致独立的事物看作是系统。一般来说,系统具有突生的特性。也就是说,系统的性质不能够由构成系统的各个构成部分的性质来解释。系统的这一特性,主要是因为系统是由其构成部分以一种较为复杂的方式构成的。我们把这种构成的方式叫做结构。结构就是系统的固有信息。因此,系统的特性是由其内在的结构信息决定的。系统存亡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系统的存在就是一种相对的静止。任何系统都在运动之中,也在死亡之中。

系统至少由三种主要成分构成。除了上文所说的构成部分即系统的质料之外,能量也是系统的重要构成要素。世界上所有的系统都处于运动之中,而运动是由能量推动的。对于某些系统来说,系统的存在,或者说系统的独特身份(identification)就在于它特定的运动方式。特定运动方式的停止,就意味着系统的死亡。例如,一个动物个体的呼吸心跳的停止就标志着动物的死亡,此时的动物尸体已经不再是一个生命系统。正像每一个系统层次都有其特定的质料和特定的信息内容一样,每一个层次的系统都有其特定的能量形式。

依据其运动形式,我们可以把世界上的系统分为物理系统、化学系统、生物系统、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五个层次。其中,物理系统和化学系统又统称为无机系统。另外,在生物系统和生态系统之间存在着一个种群系统,是由同一物种的许多个体构成的。人类社会系统其实是一种高度特化、高度发达的种群系统。但是,由于人类社会发展出了制度和文化,这一特殊的种群系统又大大有别于动物的种群系统。需要说明的是,社会系统不是生态系统的上位系统,而仅仅是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生态系统主要是作为社会系统的环境而存在的。因此,在分类上,本书略去了种群系统,仅仅把社会系统作为种群系统的代表保留在系统层次中。这样做的另一个理由,是本书的主要目的是着眼于解释社会系统的存在规律。另外,社会系统高度复杂、高度发达,它是所有系统层次中复杂性最高的,因此它被放在了所有系统层次的最高层。

不同的系统层次之间具有建构和被建构的关系。一般说来,高层次的系统是由在系统层次的等级上低一级的相邻层次构成的。从根本上说,所有的层次都是由物理系统构成的。因此,不同的系统层次的差别就变成了该层次的系统是通过几阶由物理系统构成的。例如,生物系统是物理系统经由化学系统二阶地构成的。而社会系统则是物理系统经由化学系统和生物系统三阶地构成的。

系统的构成要素必须在特定的系统层次上才能够得到认定。如果不在特定的系统层次上认定各构成要素,会出现两个问题。首先,任何系统都是由比它更低的系统作为质料构成的,而那些作为质料的系统同样是由下一个层次的质料、信息和能量构成的。因此,如果我们不在某一个层次上分析系统的三种构成要素,我们的分析就会陷入无法穷尽的困境。其次,进行任何分类,都需要不同的分类项满足相互排斥的关系。如果不在某一特定的系统层次上进行分类,质料、能量和信息三者之间就不存在相互排斥的关系。例如,如果我们欲分析一个生物体的三种构成要素,如果如仅仅限制在生物系统的层次上区别三个要素,三者之间就会出现交叉关系。构成生物体的质料是细胞(但不是基本质料),但细胞本身也是有结构的,因此,如果我们不把分类限定在生物系统层次,质料概念中将会包含信息的成分。因此,我们对任何系统构成要素的认定,都必须限制在特定的系统层次上。

构成系统的质料,在其本身的系统层次上也是独立完整的系统。从这个角度上,我们也把构成系统的质料称为分系统、子系统或者亚系统,相应地,它们所构成的系统即为母系统。这些分系统可以是均质的,也可以是异质的。也就是说,可以是大致同类的子系统构成母系统,也可以是不同种类的子系统构成母系统。而且,构成母系统的子系统不一定是构成母系统的基本质料。例如,一个生物体是由许多生理系统构成的,但生理系统又是由器官和生理组织构成的,但生理系统和器官组织都不是构成生物体系统的基本质料,生物体的基本质料是有机和无机的大小分子,而分子还要经过细胞这一层才能构成组织和器官。因此,我们说许多系统是由多阶的结构构成的。

无机系统和有机系统

我们首先把所有的系统分为无机系统和有机系统。无机系统包括物理系统和化学系统,有机系统包括生物系统、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物理系统包括微观物理系统和宏观物理系统。原子系统是微观物理系统的主要形态,天体系统包括在宏观物理系统之中。物理系统是一切系统的根本。一切系统的运行都必须符合物理学规律。高层次系统会出现物理规律无法解释的现象,但不会出现违反物理规律的现象。化学系统主要存在于分子水平上。化学系统是生物系统的主要物质基础。

无机系统和有机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在无机系统中,系统总是向着熵增加的方向发展,而在有机系统中,由于有机系统可以从环境中吸收能量并利用能量,从而可以使本系统的熵降低。物理学家认为,熵的减少就是信息量的增加,而信息就可以被定义为负熵。换句话说,有机系统就是那些可以积累信息的系统。信息的积累主要表现为系统的复杂性的升高。大多数情况下,复杂性的提高往往意味着系统的各种功能——包括维持自身存在的功能——的提高。有机系统提高自身复杂性进而提高功能的主要动力来自于生存竞争,只有那些具有更高适应能力的竞争主体(即系统),才能在竞争中存活下来。而在一般情况下,系统功能的提高可能有助于其适应性的增强。

有机系统主要包括生物系统、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生物系统就是物种的个体,生态系统是所有物种构成的一个整体。全球的所有生物构成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但一个特定的地理区域的所有物种也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在某些物种中,某个物种的一些个体构成一个独立的系统,我们称之为种群系统。不是所有的物种都构成种群系统,而且,构成种群系统的个体之间必须形成某种结构性的关系。也就是说,在群体内部必须存在角色的分化,角色完全相同的一群物种个体不能称之为群体。所谓结构性的关系,其实就是必须在群体中存在某种程度的等级制。例如,一个猴王所领导的一群猴子可以算作一个群体,而仅仅是聚在一起的一群鱼不能算作是一个群体。

人类社会其实仅仅是一个高度发达的群体系统。这个群体系统和其他动物的群体系统的区别在于,其一,这个群体的成员具有认识世界的能力、预见能力,并具有自我意识;其二,这个群体发展出了一套独特的认识世界的信息体系,这就是文化。动物通过本能(虽然本能也在进化,但进化的速度非常缓慢)来适应环境,而人类则通过文化来适应环境,这种适应比本能的适应更加迅速和高效。动物种群系统的社会结构是通过本能实现的,而人类社会的社会结构则受到了文化的巨大影响,因为人类发明了社会制度。社会制度是文化影响社会结构的中间环节。

生物系统

每个物种的每个生命个体都是一个生物系统。构成生物系统的基本质料是各种有机和无机的大小分子。这些分子的性质是由分子的特定结构决定的。生物系统的主要信息是生物体的结构,包括各种生化和生理的结构。生物系统的能量和无机系统的能量基本上没有本质的区别,不过,生物体只能利用特定的能量形式。例如,植物只能利用阳光以及由阳光转化而来的化学能。而动物只能利用由植物和其他动物所生产的化学物质中所储存的能量。当然,在生物体中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能量形式,如电势能等,但在各种生物体中均可通约的是化学能。例如,所有的细胞生物中可通约的能量形式是三磷酸腺苷。

每一个物种都有特定的生理结构,这些结构就是生物系统的固有信息。生物的结构信息就是生物体内各个器官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总和。生物的结构信息决定了不同物种之间的区别,也决定了不同物种所具有的功能。例如植物的结构决定了它能够吸收阳光并把阳光转化为化学能。再比如,细菌的结构决定了它能够分解各种死亡生物的遗留物,从而为其他植物的生长提供基本的物质材料。另外,在不同的组织、器官和生理系统之间,存在着某种等级关系。这种等级的主要体现就是能量和服务的提供和消费关系。例如,在动物体内提供能量的主要是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提供服务的有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而神经系统和生殖系统则主要是能量和服务的消费者。

在一个生物体中,不同的器官生理系统之间的复杂程度是不同的。一般的规律是,消费能量和服务的系统,较之生产能量和服务的系统要更复杂一些。出现这种情况是有原因的。任何系统的存在都需要能量的供给。有机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运动的停止就意味着系统的死亡。但是,复杂系统的建立都是在消费他人提供能量——特别是结构复杂的能量——的基础上。如果一个系统必须依赖较为简单的能量,那么它的复杂性就不可能很高。在生物体内就是这样,依赖其他生理系统提供能量的神经系统(在高等生物)和生殖系统(在低等生物)具有最高的复杂性。因此,在生物体内存在着一条明显的能量之流,由结构简单的子系统流向结构复杂的子系统。

这种简单子系统为复杂子系统提供能量支持的过程就是信息积累的过程。也就是说,由于提供能量的简单子系统的存在,复杂子系统的存在才成为可能。这一过程的结果是,整个系统的复杂性提高了,而系统中复杂性高的子系统则是系统整体的复杂性的代表。我们把这样的复杂性升高的过程称之为信息积累。生物系统是在系统层级上第一个进行信息积累的系统层次。一个物种如果能在自身体内进行较多的信息积累,它自身整体的复杂性就会提高,从而有可能在生存竞争中居于优势地位。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复杂化过程都意味着系统功能的提高,但大体上说,复杂物种的竞争实力可能要高于简单的物种。

种群系统和社会系统

在有些物种内部,组成了由许多个体构成的群体来参与生存竞争,这些群体构成了种群系统。种群一定是具有内容结构的,否则就不是种群而是聚群(aggregate)。只有在动物中间存在种群系统。动物界有许多不同类型的种群系统。膜翅目的昆虫构成了一种类型的种群系统。这种种群系统的特征是,不同的群体内角色是由遗传决定的、不同性别的个体承担的。不过,有些昆虫学家把膜翅目昆虫的群落认定为一个个体而不是一个群体。动物的种群系统的另一个类型是哺乳动物所组成的群体。在这个群体中往往有一个类似国王性质的群体首领,这一首领在各种活动中是领导者,在群体的食物资源和生殖资源分配中具有优先权或者独霸的权力。组成这样的群体后,该群体就称为了生存竞争的单位,群体中所有的成员都会受益。

种群系统也进行信息的积累。在群体中,首领往往拥有优先使用食物资源和生殖资源的权利,而只有优秀的个体才能够成为首领。这是因为,群体的首领往往是通过竞争获得的,而竞争的手段主要是体力,在高等动物中还包括智力。这样,拥有优秀遗传基因的个体就有更多的生存机会和传播其优秀基因的机会。通过这样的方式,优秀基因在该群体整体上得到了传播。当然,这样的信息积累也是建立在等级制的基础上的。这包括两种类型的等级制,一是进食的等级制在获得食物后,群体成员依据自己在群体中的等级地位进食,等级低下的成员进食机会较少,生存机会也较少,其基因的传播机会也会较少。二是生殖机会的等级制。在有些物种的群体中,首领往往独占生殖权利,其他成员的生殖机会很少。例如,大猩猩的群体就是这样的结构。大猩猩是典型的一夫多妻制的群体,猩猩的首领独霸与群体内的所有雌性交配的权利。但大猩猩的首领地位是通过争斗获得的,只有最优秀的个体才能够成为首领。

从本质上说,人类社会仅仅是一类特殊的种群系统。但是,人类社会的结构信息非常发达,因此又具有许多动物种群系统所不具备的特点。其中最重要的区别,就是人类发明了制度和文化。人类种群中的等级关系,就在这些制度和文化中间运行。所有的种群系统都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人类社会也不例外,但人类社会又极大地超越了生态系统。这主要是因为人类发展的文化成就中有一项极为特殊的内容,即科学技术。对科学技术的掌握使得人类不必完全依赖生态系统来获得自己所有的生活资源。这种对生态系统依赖性的降低是一个逐渐发展的历史过程。不过,生态系统仍然是人类社会的生存环境,人类目前还不能完全脱离生态系统的支持。下文许多条目将是针对人类社会系统的,此条文仅撮其要。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由所有的物种的所有的个体构成。当我们说生态系统的时候,其一,它是指一个系统层次;其二,它是指地球上生态系统的整体;其三,它是指在某一个特定的地理区域内的所有物种的所有个体。本书的生态系统的概念不包括物种所需要的水源、土壤等自然资源,这些被定义为生态系统的环境。

生态系统的构成质料是所有物种的所有个体,但也可以是某些物种的种群。生态系统的信息就是生态系统中个物种、个种群之间的关系,即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是食物,是对食物的追求推动着所有物种的个体和群体的运动和行为。

生态系统的结构主要是不同物种之间的能量提供和消费关系。这一结构的主要体现就是食物链。通过这一条食物链,流动着一条能量之流(此一能量概念是无机系统层次上的能量概念)。在生态系统中,大多数的物种既扮演着能量生产者的角色,也扮演着能量消费者的角色。物种所生产的能量,就是它们自己的身体。植物是最基本的能量生产者,它们的枝叶供食草动物食用,食草动物的身体又供食肉动物食用。这实际上就是生态系统的等级制,食肉动物居于顶端,植物居于底端。

生态系统的等级制是生态系统信息积累的基础。生态系统所积累的,仅仅是结构信息,即部分物种的身体结构的复杂化。没有这样的等级结构,少数物种的结构的复杂化是无法实现的。例如,正是因为动物消费的是结构较为复杂的能量形式,它们才可能发展出复杂的身体结构,如果所有的物种都直接利用阳光获取能量,动物物种根本不可能出现。因此,复杂的物种通过消费其他物种的结构较为简单的身体,从而有可能使自己的身体变得复杂。复杂的生物是生态系统整体复杂性的代表,因为有了等级结构以及在等级结构基础上的信息积累(物种的结构信息,即生物系统水平上的结构信息),生态系统本身会如此纷繁复杂。

物种变得越来越复杂的动力和具体机制是物种之间的生存竞争。在某一个区位上,相互竞争的物种为了在竞争中居于优势地位,它们的策略之一是使自己变得更复杂。虽然复杂化的策略并不都是成功的,但至少有部分物种是朝向结构复杂的方向发展的。而且,从总体上来说,动物比植物的结构复杂性高。食肉动物的身体结构未必比食草动物的身体结构复杂,但食肉动物的群体结构整体上比食草动物的群体结构复杂。因此,生态系统的物种和种群的复杂性,是建立在生态系统的等级制基础上的。通过在不同的个体和群体之间的能量流动(这里的能量既是指物理能量,又是指生态系统层面上的能量),生态系统的整体复杂程度提高了,这就是结构信息的积累过程。

生产系统

生产系统并非一个独立的系统层次,它的完整名称应该是“人类社会所附属的生产系统”。之所以说生产系统不是一个独立的系统的层次,主要是因为,其一,生产系统的存在依赖于社会系统的存在,如果社会系统不存在了,生产系统也不可能存在;其二,生产系统的信息是由社会系统注入的,这些信息是人类社会文化(主要是其文化的科学技术部分)的一部分。

人类社会的生产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为人类社会提供各种物质产品。生产系统所使用的能量是物理意义上的能量。如果我们把生产组织看作是一个人类群体,它就成为人类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了,本书所定义的生产系统的仅仅是一个生产产品的物理系统,不考虑它的社会构成。生产系统所生产的各种产品,都是能够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东西。因此,生产系统所生产的产品进入社会系统后,就会转化为社会系统的能量。因为这些产品是推动人类行为的主要力量。

生产系统的各种信息都是由社会产生后注入生产系统的。这些信息主要是科学技术的信息。但是,社会在生产这些信息的时候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换句话说,信息的生产需要花费社会系统的能量——价值物以及做为价值物代表的货币。但是,这些信息被注入生产系统后,它所产生的产品的增量远远高于制造信息所付出的成本。在现代社会,在社会系统和生产系统之间形成了一个正反馈的耦合关系。生产系统的产出越多,社会就越有财力(即社会拥有更多的能量)进行信息的生产,而新的信息(表现为新的生产技术和工艺)越多,生产系统所产出的产品就越多。因此,在现代社会,生产信息的活动——科学研究——已经成为一项社会制度,因为拥有这项制度的社会将会在竞争中居于优势。

另外,生产系统的建本身,也需要花费大量的社会能显。现代工厂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庞大。而这些社会能量都是在社会系统中积累而来的。在一个社会中,必须有人拥有足够的财力来建立生产系统。这就需要社会的财富水平不能是平等的(或者是由国家出资兴建立各种生产系统,但实践证明,这种投资方式的效率是低下的)。因为,在任何的社会发展阶段,开办工厂所需要的金钱都会高于社会成员所拥有的平均财富。因此,生产系统的存在还有赖于社会能量的积累机制的存在。

价值物

价值物就是可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事物。这些事物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能力或者潜力就是事物的价值。人们追求这些事物,并不是为了追求这些事物本身,而是追求它们的价值,即它们能给自己带来的效用。由于其稀缺程度,价值物之间进行交换时,会遵循一定的数量关系,这一数量关系用某种计量单位固化下来,这一计量单位就是货币。

价值物之所以具有价值,即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是因为每一种价值物都具有某种特定的内在结构。这种内在结构就是信息。例如,汽车之所以具有价值,是因为它所具有的内在结构使它拥有可以行驶的性能,从而能够把人和货物从一个地方带到另一个地方。但是,价值物的结构并不是凭空获得的,人们需要将环境中已经存在的物品(即原材料)经过加工使之具有某种结构。在这个过程中,是需要耗费能量的。耗费的能量既有物理能量,也有社会能量,即金钱,因为没有任何人愿意无偿为他人劳动。

货币是价值物的表现符号。通常情况下,人们可较为容易地把货币转化为价值物,或者把价值物转化为货币。因此,货币是一种信用体系。人们对货币的储存,其实际效果相当于对价值物的储存。货币的出现使得对价值物的储存的成本大大降低。货币的出现,是人类社会能够对社会能量进行积累的重要条件。

环境

环境就是某一个系统周围的所有其他系统的总和,这些系统为该系统的存在提供材料和能量。环境是一个系统赖以生存的基础,越是复杂的系统,它的存在就越依赖于从环境中获取材料和能量。考虑到任何系统所需要的材料都是具有某种结构的,即具有某种程度的信息含量,从这个意义上说,系统还从环境中汲取信息。另外,环境不仅仅为系统提供材料、能量和信息,它还为系统提供它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例如温度、压力、湿度、清洁度等等。还有,系统的运行所产生的废料也要排到环境中去。

一般来说,作为一个系统的环境的其他系统的层次,低于或等同于依赖于它们生存的主体系统。例如,生物系统的环境主要是由无机系统和其他生物系统构成的,而社会系统的环境则是由无机系统和生态系统构成的。这是因为,系统所需要的材料和能量一般是同一层次系统的材料和能量,或者是较低层次的材料和能量。因此,环境的复杂程度一般低于主体系统的复杂程度。高级系统虽然存在,但不构成低级系统的生存环境。例如,人类社会虽然存在,但不构成无机系统、生物系统和生态系统的生存环境。无论人类社会是否存在下去,无机系统的存在都不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当然,人类已经具有破坏甚至毁灭自身的生存环境的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类社会的存在是其他系统(即人类社会的生存环境)存在的前提。不过,如果人类真的破坏了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人类将毋庸置疑地死亡,这也正说明了,由其他低层次的系统所构成的系统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前提条件。

一般来说,系统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存在一个较为清晰的界限,这个界限就是系统的边界。当系统和环境之间的界限开始模糊的时候,就是系统开始死亡的时候。例如,当一个生命个体开始死亡过程是,它的身体的构成成分就开始分解,分解而成的物质和环境中存在的物质更加接近。

系统从环境中获取的材料和能量并不是任意的,而是必须具备特定的结构。一般说来,系统所需要的材料和能量往往是由那些在系统层次上和自己接近的系统提供的。例如,生物系统所需要的材料一般是由其他生物提供的,人类社会所需要的材料一般也是由生态系统提供的。在人类社会的早期,人们所需的材料几乎全部是生态系统提供的,只是随着人类技术的进步,人类才越来越多地使用非生物材料。

系统和它的生存环境之间具有某种数量关系。这里的数量关系,指的是如果把系统及其环境都看作是基本物质,它们所包含的物质总量的比值。在某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可容纳的系统的数量是有限的。这种有限性主要是基于系统汲取材料和能量的量和系统排出废物的量。如果系统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容纳程度,其结果或者是一部分系统死亡,以减少环境中的系统总量;或者是全部系统的死亡,因为环境遭到了彻底的破坏。只有人类社会系统具有完全破坏自身生存环境的能力。

结构

所谓结构,就是构成一个系统的各个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亦即系统的各个构成部分之间的排列方式。结构是一种内在的信息,这些信息是特定系统的特定性质的基础。结构的存在,是不以观察者的存在为前提的。无论是否有观察者,结构信息都在那里。观察者能够观察到结构信息的存在,并且逐渐认识这些结构信息,并把它转化为符号信息。人对系统的结构信息的认识只能逼近真实的信息,但不可能完全把握结构信息。

之所以认定结构和信息具有相同的属性,主要是因为其一,人类可以把事物的结构转化为人工信息;其二,人类也可以把人工信息重新复制为结构信息,即制造具体的事物。不过,无论是否被人观察和认识到,结构信息的存在都不受影响。我们又把那些正在使事物“成为它自己”而发挥功能的结构信息称为功能信息。

在不同的系统层次上,都存在着独特的结构信息。在无机系统层面上,结构的主要内容是基本粒子之间或原子之间的空间关系;在生物系统层面上,结构的主要内容是有机分子的排列关系、细胞的排列关系、器官和组织之间的关系;在生态系统层面上,结构是不同的物种的个体和群体之间的的关系;而在社会层面上,结构是不同的社会成员和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每一个系统都是由质料构成的,而质料则是下一个层次的系统。质料的性质就是由下一个层次的系统的结构决定的。

结构是系统身份的基础,一个系统之所以具有区别于其他系统的特质,主要就是因为它的结构是特殊的。因此,结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不过结构也会发生变迁,这种变迁的过程就是结构信息积累的过程,或者是结构信息退化的过程。例如,所有物种的生理结构都是稳定的,如果结构发生骤然的变化,这种结构变化往往是病态的。在社会系统中也是一样,社会结构的改变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如果短期内发生重大改变,即意味着社会革命的发生。

一个系统的结构可以是一阶的,也可以是多阶的。所谓阶,就是在构成系统的基本质料之间和系统整体之间存在多少个结构层次。例如,构成社会系统的基本质料是个人,而在个人和社会之间,还有群体、组织等多个层次。因此社会的结构就是多阶的。一般说来,越是复杂的系统,它的构成的阶数就越多。每一阶的结构都构成了系统的结构信息的一部分,结构复杂的系统的信息容量就会很大。

结构的概念最初来自工程学,指的是构成一个建筑或者机器的各个部件之间的空间关系。不过如果把结构的关系用于有机系统,则其概念必须加以扩充。社会结构是社会成员和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这种社会关系可以是宏观的关系,如各个阶级之间的利益和权力关系;这种关系也可以是人与人之间或者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具体的权利义务关系。后者往往受到特定的社会规范的制约,我们把这种关系叫做社会制度。社会制度是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制度

制度是稳定的、在社会规范约束下的社会关系。制度具有两个要素,一是社会规范,即规定人们如何行事的规则;二是社会关系,即受规范约束的人与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依据本书对社会结构定义,制度是社会结构的组成部分。社会结构属于社会系统的固有信息,它虽然可能是人创制的,但人所创制的内容一旦固化为制度,就不再因少数人的意志而随意改变。

人类最早的社会制度包括婚姻制度、所有权制度、政治制度和宗教制度等。这些制度的建立具有人为创制的因素,但基本上是逐渐发展而来的。婚姻制度的建立主要是为了社会成员的再生产,也包括年轻人的社会化。所有权制度是人类的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如果没有所有权制度,那么大家都把大多数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保卫自己的占有物上,物质资料的生产不可能发达。另外,人类社会系统是唯一的一个能够积累能量的系统,所有权制度的出现是能量积累的前提。政治制度的主要功能是公共权力的分配,从而提高人们共同行动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共同行动能力的社会,将在生存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宗教的主要作用就是提高社会的组织化程度,即社会整合的作用。人类社会进入文字社会以后,教育制度变得越来越重要。教育制度是最重要的文化信息传播制度,只有把人类创造的文化信息传授给年轻人,这些信息才能够维持存在。另外,人类社会中主要从事文化创造的人——学者——也主要是在教育系统中获得信息积累者的身份。在工业革命之后,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变得越来越重要,那就是科学制度。科学制度的主要功能是创造更多更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这些知识能够极大地提高人类生产系统的生产能力。

人类的所有社会制度都具有一个特征,即在所有的制度中,社会成员都是分等级的。社会制度也是将社会成员进行分层的重要手段。所有的社会制度都和社会等级制有关。这是因为,人类社会需要进行信息和能量的积累。没有等级,任何积累都是不可能的。例如,婚姻制度就是性别积累的实现途径;政治制度是人类社会进行结构积累的主要方式;所有权制度是能量积累的主要实现手段;而教育制度则是文化信息积累的主要场所和手段。通过这些社会制度,人类社会实现了对信息(结构信息和文化信息)和能量(即财富)的有效积累。

社会制度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结构信息。社会制度决定了不同的社会生活单位的不同状况和命运。具有良好的社会制度的社会,其成员的物质生活较为富足,并且发展较快。而社会制度不佳的社会,其社会成员生活艰难,社会发展停滞,甚至陷入社会解组状态。而判断一个社会的社会制度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这个社会是否具有有效地积累信息和能量的能力。而且,一个社会积累信息和能量的能力是相互耦合的,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文化

所谓文化,就是人类所拥有的、许多人共享的符号信息或象征性的信息。文化的内容非常丰富,既包括人类所掌握的有关自然和社会的知识,也包括人对自然和社会的观点。在人对自然和社会的观点中,有许多其实是人们的虚构、想象和信念,以及对事物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一些说法。我们把人们关于事情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说法称为价值观,而人们对于事物的虚构、想象和信念则构成了宗教的主要内容。

文化都是符号信息。符号信息是区别于结构信息的信息。文化并不是内在于社会系统的信息,它是存在于社会结构之外的信息。而结构信息则是社会系统的固有信息。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文化不是社会系统中的功能信息,它只有转化为真实的社会制度(社会结构的一部分)才能发挥功能。文化直接发挥功能的领域是个体的社会成员,但社会成员却不是社会本身,而是构成社会的质料。文化很类似于计算机科学中的软件,而计算机硬件的结构则与社会结构相类似。不过一旦文化转化为真实的社会制度,它就会发挥其社会功能。社会系统中许多制度即是由文化(如价值观、信仰即各种意识形态)转化而来的。

社会的文化内容都是人类逐渐积累而来的。在人类社会的早期,文化内容的积累大多是一种自发的过程,这种积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社会中杰出人士的出现。一个社会的规模越大,则杰出人士出现的概率就越高。由于文化的可传递性,任何杰出人士的发明和发现都会在整个社会传播。因此,规模较大的社会的文化积累速度可能会比较快。随着社会的发展,专门以文化的传承和创造为职业的人出现了,这些人需要其他社会成员为他们提供基本的生活资料。这样,在文化从业者和生活资料的生产者之间,就形成了某种形式的等级关系。等级关系是文化信息积累的一个重要前提。在现代社会,文化的传承和创造已经形成社会制度,这就使得这种社会等级固化下来。

科学技术是文化信息中的重要内容。科学技术是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和依据这些认识进行产品制造的方法一这些产品是自然界中原本不存在的。科学技术也是符号信息,但它可以转化为结构信息,即当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设备和工具的时候。科学技术信息也是逐渐积累而来的,最初的积累也是自发的,依赖于杰出人士的出现。后来,科学技术也被制度化了,科学家成为专门的职业。现代社会的运行已经离不开科学技术了,目前大多数的产品的生产都具有很高的科学信息含量。而且,在科学技术信息的积累和财富积累之间,已经形成了正反馈式的耦合关系。

文化中另一个重要内容是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社会整合的基础。一个社会如果没有一个大致统一的意识形态,社会成员就无法和谐地生活在一起,社会生活就可能陷入混乱。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是价值观、信仰,在早期的人类社会,意识形态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宗教。宗教的出现提高了社会的整合程度,也提高了社会的组织化程度。组织化程度的提高是一个社会维持较大的社会规模的基础。而规模较大的社会的信息积累速度(进而发展速度)较快,而且,即使是在社会发展水平类似的情况下,规模较大的社会也更容易在生存竞争中获胜。

人性

人性就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人的特性。人的特性首先是由人的生理特征决定的。人作为一种特殊的动物,具有动物所有的一切生理需求。例如,人必须进食和饮水才能够生存,必须有两性之间的合作,才能够繁殖后代等等。人的特性也受到了人所创造的文化的影响。例如,每一个人都追求自由、平等和尊严,这些都是人类所珍视的价值观,而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内容。

人是社会系统的构成材料,人的特性就是社会的质料的性质。这一性质决定了,社会制度不可能是任意的。社会制度的设定,必然要以人性为基础。例如,由于人都必须满足基本的生理需求,任何社会都必须有为社会成员提供生活资料的社会制度。再比如,由于人具有合群的倾向性,任何社会都有满足人的情感需求的制度,如家庭制度。家庭制度还是人的另一特性的外在体现,即人类和大多数动物一样——必须两性合作才能够生育和抚育后代。因此,任何违反基本人性的社会制度都是要失败的。

人是社会系统的质料,但人本身也是一个独立的系统。人的本性就是人作为系统时的系统结构决定的。决定人性的有两个结构,一是生理结构,二是心理结构。人的生理结构和心理结构基本上是稳定的,但都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某种改变。例如,外伤和疾病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理功能而使其成为病人或者残疾人,残疾人的需求和正常人的需求就有所不同。而心理结构则容易受到各种文化因素的影响。我们把受文化因素影响较大的那一部分人性称为第二人性。因此,人类可以通过文化的力量在某种程度上改良或者改善人性。总体上,我们可以把人性分为种性、第一人性和第二人性三个层次。

种性

种性是人作为物种倾向于将自己的遗传基因广泛传播的那一部分特性。人的这一部分特性表现为人希望自己有较多的后代,并且希望自己的后代有较高的生存率,并且希望改善后代的生存条件的欲望。人为了自己的后代可以付出很多劳动、努力甚至牺牲。人对自己的后代表现了极大的利他主义,因为这有利于自己基因的广泛传播。人还通过各种手段努力改善后代的生存条件。这种努力主要有两类,一是将自己的财产遗传给后代,二是增加对后代的教育投资。

种性是一股强大的力量。人类的早期制度其实就是利用了种性。例如,大多数传统社会的政治制度都采取世袭制。由于种性,人们往往最愿意把自己的世袭职位传给自己的后代,这在某种程度上保证了权力传递的顺利。另外,传统社会的财产制度也是如此。由于出于种性愿意把自己的财产遗传给自己的子女,这保证了人类早期的财富积累。如果没有种性的作用,一个人很可能在自己的一生把财产挥霍掉。后面的条文会谈到,通过遗产而进行的能量积累也是一种重要的能量积累方式。

种性对人类社会的延续非常重要。如果没有种性,那么很多人就会选择不生孩子或者少生孩子,社会的人口数量就无法维持。虽然说人们生育子女有较为现实的考虑(如养儿防老),但种性是一股重要的驱动力量。在一些文化(如中国文化)中,人们发展出了种性色彩非常强烈的意识形态。例如,中国人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说法。由于这一意识形态的存在,很多中国人甚至把生儿育女变成了一种超越性的追求,变成了一种主要的人生价值。

种性和现代社会所崇尚的个人主义是矛盾的。个人主义主张每一个人都为自己而且仅仅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在个人主义者看来,即使是从父母那里无偿地获得财产,也是违反个人主义原则的。因此,遗产继承被看作是一种不公正的社会制度但是,由于人的本性中种性成分的存在,完全消灭财产继承是不太可能做到的。

第一人性

第一人性一个人为了自身利益而努力的心理倾向。人们的个人利益有很多种类。首先,人努力保证自身的生存,这是一个人最基本的本能。其次,人努力改善自身的生存环境,提高自己的生存质量。再次,人努力使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并且体会各种美好和刺激的感受。第一人性是指向自身的,他和指向自己的子女的“种性”的区别就在这里。人的第一人性的重要性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提高的。现代社会的主要意识形态是个人主义,这种意识形态所反映的主要就是第一人性。

第一人性是人类的社会制度所主要依凭的人类本性。大多数的社会制度的假设前提都是“人是自利的”。例如,规范价格博弈的市场制度,规范处理纠纷和争议的司法制度等都是这样。如果这些制度假设“人都是利他的”,那么,这样的制度根本不可能实施,因为这是违反第一人性的。

在某种程度上,第一人性仍然反映了人的动物性。只不过,人作为智慧生物,对于自己的需求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其实,第一人性和种性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矛盾,因为一个人只有健康地生存,它才能生殖繁衍,也才能为其后代提供更好的生存条件。不过,第一人性的内容仍然是可以分出层次来的。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就解释了第一人性的层次性。越是较高层次的需求,则距离动物性越远。

第二人性

第二人性是社会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在人性中的反映,是指向于他人的利益和社会利益的那一部分心理倾向。第二人性中的主要内容是道德观念,这些道德观念已经深刻地内化到了人的心理之中,以至于成为了人性的组成部分。道德观念的核心是价值观,这些价值观是由个人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的文化决定的。每个人在早年的社会化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把这些道德观念内化到了自己的内心,一般来说,一个人违反这些道德观念就像违反自己的本能一样困难。

如果说第一人性是指向自身的,那么第二人性主要是指向其他社会成员(不包括自己的后代)的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第二人性使得人们发展出了一定的利他倾向。第二人性使人从他人和社会利益的角度考虑问题并选择自己的行为。一个社会的社会成员之所以能够和谐地生活在一起,第二人性发挥了主要的作用。可以说,第二人性具有社会整合的功能。当然,不同人的第二人性的强度的差异是很大的。有些人有强烈的公益心、道德感和利他主义,而另一些人则更加自私、缺乏道德感。

第二人性受到当事人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的文化的巨大影响。可是,在不同的社会中的价值观念的差异非常巨大。在一个社会中被赞扬的行为,在另一个社会中则可能受到惩罚。当这样的两个社会的社会成员接触时,就可能产生剧烈的冲突。而且,每一个人都固守和珍视自己的价值观念,把这些价值观视为自己身份的一部分。当一个人成年以后,再欲改造其第二人性,将会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文化对人性的影响使得社会的质料的性质受到了社会本身积累的信息的影响,这是系统性质的一个特例。

世界上是否存在普适的价值?在第二人性中,是否有所有人都相同的内容?回答应该是肯定的。任何社会的价值观都崇尚公正、和平、与人为善等价值。在现代社会,自由和平等价值观已经深入人心,但这些价值在传统社会并没有普适性。

第二人性是一种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改造的人性。一个人的年龄越轻,他的第二人性越有改造的余地。家庭作为社会化的第一主体,是第二人性形成的主要场所。第二人性形成的第二个重要场所是各类教育机构,特别是基础教育机构。社会可以有意识地对第二人性进行某些改造,从而使其向主流价值观念靠拢。中国学者曾经把中国落后的原因归结为中国人的“劣根性”或叫做“国民性”,并提出了“改造国民性”的口号。这里的“国民性”主要就是第二人性。

第一人性和第二人性从本质上是互相矛盾的。因为个人利益和他人的利益往往是互相矛盾的。人们需要在这两者之间寻找到某种平衡。如果说第一人性追求的往往是利益的话,那么第二人性追求的往往是原则。在大多数情况下,坚持原则意味着自我利益的牺牲。道德总是意味着某种牺牲,因此,第二人性和道德要求往往是一致的。

社会生活单位

社会生活单位是功能相对完整、能够独立生存的人类团体。或者说,社会生活单位就是一个大致独立的社会系统。这个社会系统大体上能够做到政治上、文化上的独立和经济上的自给自足。在政治上,这个社会生活单位拥有主权,即不接受其他社会系统的统治。在文化上,这个社会生活单位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在大多数情况下,还拥有自己独立的语言。在经济上,这个社会生活单位能够生产自己所需的大多数产品,并且形成独立的经济体系。社会生活单位并不是一个具有清晰边界的概念,因为从来没有任何一个人类团体做到完全的自给自足。任何人类团体都需要与外界进行物资和信息的交流。而且,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各个社会生活单位之间的交流与融合越来越深入。但是,我们仍然能够在大体上认定一个相对独立的人类团体。典型的社会生活单位就是现代的民族国家。为了简化叙述,本书会经常把“社会生活单位”简称为“社会”。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社会生活单位的规模是非常小的。一个小型的部落可能只有数十人。但是,这样的小型部落是独立的,除了少量的贸易和劫掠经济之外,它们基本上可以做到自给自足。它们可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或者至少是区别特征明显的方言。小型部落大多是以血缘为纽带建立起来的,即以家庭关系作为主干。一般情况下,在这样的小型部落之间,经常发生为争夺领地和资源而进行的冲突或者战争。此时,小型部落就是主要的生存竞争主体,或者叫做生存竞争单位。

在人类社会的早期,受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社会生活单位的规模不可能很大。主要的限制因素是技术的低下和没有发明文字。技术水平的低下主要表现为交通能力的低下,没有良好的交通手段,人们无法对一个幅员辽阔的地区实施有效的治理,而人口的增长必然需要广阔的地域。如果没有文字,对辽阔地域和庞大人口的治理也是不可能的。另外,社会生活单位规模的扩大也有赖于有效的政治制度的发明。例如,王国的出现就是政治制度的较大的进步。上述因素的发展都将导致社会组织化程度的提高,而组织化程度的提高是社会生活单位规模扩大的前提。

人类的社会生活单位曾经经历了游群、部落、酋邦和国家四种形态。每一次进步都会发生社会结构的复杂化和社会规模的扩大。每一种新的社会生活单位形态的出现,都是原有的社会形态兼并或融合的结果,一般情况下也是战争的结果。在不同的社会生活单位之间,进行着持续的冲突和战争。现代民族国家是社会生活单位的最高形式。无论任何形式的社会生活单位,都是生存竞争的主体。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就寓于这些社会生活单位的优胜劣汰之中。

组织化程度

组织化程度是做为社会系统的社会生活单位的结构化程度。社会的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具有两个效果,一是提高社会生活单位的生存竞争实力;二是有助于社会生活单位的规模的扩大,而社会规模的扩大又会进一步提高社会的生存竞争能力。社会规模的扩大也可能进一步提高社会的组织化程度。这是因为,社会规模的扩大使得该社会杰出人士出现的概率提高,该社会的信息积累速度会更快,而这些信息积累的成果中,可能包括结构信息的积累,结构信息的积累其实就是组织化程度的提高。

有许多因素决定社会的组织化程度。影响社会组织化程度的首要因素是该社会的意识形态。一个社会的意识形态保证该社会的社会整合,而社会整合是组织化的基础。在人类社会的早期,意识形态的主要形式就是宗教,而宗教的最初形态就是原始民族的图腾崇拜。这些图腾崇拜给了部落成员身份认同和一家人的感觉。因此,早期的任何人类社会都存在宗教现象,直到目前,宗教仍然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影响社会组织化程度的第二个因素是政治制度的建立。当然,政治制度的建立也离不开宗教的襄助。政治制度的本质就是一个社会生活单位作为一个整体而行动的制度。政治制度把社会的权利和资源集中起来,用来进行分散的社会成员和组织无力完成的事业。这样,做为社会代理的人就是该社会的统治者。这样,社会就被分成了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两个阶级。因此,一个组织化程度较高的社会必然是一个等级制的社会。

社会生活单位对资源进行集中的方式就是税收制度。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贡献出自己的一部分收入,用于公共事业的开展。不过,统治者往往利用税收制度牟取自己的私利。税收制度也是一个社会进行能量积累和信息积累的重要途径。因为统治者可以把一部分财政收入用来开办科学、文化和教育事业。

社会组织化程度提高的另一个体现是军队的出现。军队是一个具有极高组织化程度的社会组织。因此,军队具有极高的行动能力,这也是应对战争所必备的素质。军队是一个社会的组织化程度的最高体现。在现代社会之前,军队是社会生活单位之间开展生存竞争的主要工具,而战争则是生存竞争的主要手段。在战争中获胜的社会,可能兼并失败的社会从而扩大自己的社会规模。即使是没有做到对失败方的兼并,战胜方往往也会在战争中获得巨大的利益,从而更可能使自己在以后的生存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信息积累

信息积累就是系统的复杂性的增加和人类社会文化内涵的提高。本书主要把信息分为两类,一是结构信息,二是符号信息。结构信息是系统的固有信息,它为系统的运动和系统本质的维持发挥着功能。符号信息是人类的象征体系,使用各种象征符号代表实际存在的事物或者意义。符号信息可以是对结构信息的认识和反映,也可以是虚构意义的表达。结构信息的积累使得系统的复杂性提高,而符号信息的积累既可以转化为结构信息,也可以提高社会的生产能力,从而促进人类社会的能量积累(详见下文)。

所有的有机系统都有信息积累的能力。生物系统的信息积累主要是通过器官系统的功能分化来实现的。依据不同的器官系统的生理功能,可以把它们分为提供能量和服务的器官系统和消费能量和服务的器官系统。一般说来,消费能量和服务的器官系统的复杂性更高。而且,这些器官系统的高复杂性,是建立在其他器官系统为其提供能量和服务的基础上的。由于复杂的器官是整个有机体复杂性的代表,故而有机体的整体复杂性也提高了。

生态系统的信息积累通过不同物种的功能分化来实现。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分为能量的提供者和消费者。有些物种同时身兼两种角色。例如,食草动物就同时是能量的消费者和提供者。由于能量的供应消费关系,不同的物种构成了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一般来说,能量消费者的结构复杂性要高于能量提供者的结构复杂性。生态系统的信息积累主要是通过生存竞争实现的。整体上说,结构复杂的物种的竞争能力可能更强大。虽然物种会采取复杂化和简单化两种竞争策略,但在这两个方向上都会不断向前发展。向复杂性方向发展的物种会把物种的结构复杂性推得越来越高。

在生态系统中,有一些物种会以群体的方式参与生存竞争,这一群体就构成种群系统。种群系统的信息积累建立在群体成员的地位分化上。群体地位高的成员往往拥有对食物资源和性资源的优先权。由于首领地位的获得者往往是身强力壮和智力较高的个体,它们的生存机会和繁殖机会的增多有助于优秀基因在群体内的传播,从而增加群体的生存竞争能力。人类社会系统其实是一种特殊的种群系统,它和动物种群系统的差别是因为人类种群掌握了一种动物所没有的能力——创造文化的能力,即信息积累能力。

生物系统和生态系统仅仅能够积累结构信息,而人类社会系统则既能够积累结构信息,又能够积累符号信息。人类社会所积累的结构信息就是社会制度。当然,社会制度的发展往往也是文化信息积累的结果,但单纯的文化积累不足以发展社会制度。宗教家、社会思想家和学者为制度创制绘制蓝图,而制度的参与者如官员等将其付诸实践。因此,官员和思想家都是结构信息的积累者。社会的结构信息的积累也是通过社会成员的分化和分层来实现的。一个社会中如果没有脱离了生产劳动的专职积累者,这个社会的社会结构是不可能很复杂的。

人类社会系统和其他有机系统的主要区别,就在于社会系统能够积累符号信息,这一符号信息就是文化。人类文化的内容非常丰富,如宗教、价值观念、意识形态、文艺、科学等等。在所有的文化形式中,科学是一种特殊的符号信息。这些信息可以使人类社会的物质资料的生产能力大大提高。科学之外的文化信息被人们接受后,具有转化为制度信息的潜力。文化通过制度这一中介,最终影响到社会的整体结构。

信息是特定系统的本质,系统发展的本质就是信息的积累。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一样,其本质也是信息的积累。信息积累既是系统发展的手段,也是系统发展的目的。信息积累可以有如下具体机制:

独身积累

人类社会的存在依赖于两种生产的持续进行,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二是人口的生产。社会中的积累者的任务,就是负责这两种生产。因此,摆脱这两种生产的责任是成为积累者的两种实现途径。不过摆脱物质生产的责任和摆脱人口生产的责任又不完全相同。摆脱了物质资料的生产责任的人大多数具有积累者身份。他们或者是由社会供养的信息积累者,或者是拥有大量财富的能量积累者。而有些不承担人口生产责任的人却是被迫这样做的,他可能因为贫穷或者身体的原因想结婚而无法结婚,即所谓的被迫独身者。因此,只有那些主动选择独身,并且具有信息积累者资格(即具有文化创造潜力)的人,才是通过独身机制成为信息积累者的人。一个人没有必要通过独身机制称为能量积累者。这是因为,作为能量积累者,他本人必然有足够的财富来节省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而所谓的独身机制其实就是通过独身的手段来节省金钱、时间和精力,用于文化创造事业。

这种积累机制虽然被称为独身积累,其实一个人选择结婚而不生育可以部分实现同样的积累效果。一个人通过独身和/或不生育可以大量节省自己的金钱、时间和精力。他可以把这些金钱、时间和精力用于文化创造事业。从社会整体的角度来讲,这是一种宏观的积累过程。这是因为,这些选择独身或者不生育的人士本人,是由社会消耗物质资料(和时间、精力)而养大的,而这些人逃避生育责任,其实把他们拥有的、本来应该用于养育下一代的物质资料、时间和精力用于文化创造。

当然,选择独身机制的信息积累者本人是必须为此付出牺牲的。在社会保障系统不健全的古代,没有子女就意味着没有人为这些人养老,他们本人必须承受老年时穷困潦倒和无人照顾的痛苦。当然,如果社会保障系统健全的话,这些人就没有了后顾之忧。可以推断,社会保障系统的健全,应该是能够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创造力的。对于那些没有大量财富而又有才华的人来说,靠选择独身机制而厕身积累者行列,是一个可考虑的选择(一个人也可以选择首先经商,积累财富后再称为信息积累者)。而且,历史也证明,许多伟大人物都是独身者。

性别积累

性别积累是通过性别间的不平等机制,依据性别把社会成员划分为积累者和奉献者的积累机制。在迄今为止的人类历史上,男女两性之间都存在着分工机制。一般说来,就是男人主要从事家庭以外的社会事务,而女性主要承担家庭之内的责任,主要是家务劳动和抚育后代的责任。现代社会之前,教师、学者和政府官员——主要的信息积累者——几乎都是由男人出任。而女性所从事的抚育后代的任务,则是奉献者的两大任务(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口的生产)之一。

有很多因素导致了传统的两性分工。首先,女性的体力较弱,因此不如男性更适合于参与狩猎和战争等暴力活动,而狩猎和战争是远古政治的主要内容;其次,人类作为哺乳动物,婴儿早期的抚育工作只能由女性承担;再次,古代婴儿死亡率非常高,即使女人终生不断生育,都不一定有足够的孩子存活下来,因此大部分女性直至失去生育能力,一生都在进行着生育。上述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女性没有时间和精力从事家务劳动和抚育之外的事业。

导致女性被束缚于奉献者身份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文化和制度。大多数的人类社会的文化都崇尚男尊女卑的价值观。人类的家庭制度也对女性从事社会事务设置了诸多障碍,例如,在大多数传统社会,女性都无权拥有财产,至少是土地、房屋和产业等大宗财产。文化和制度也极大地限制了女性受教育的机会。在大多数传统社会,大多数的女性都是文盲,她们自然也就没有成为信息积累者的起码资格。

通过性别之间的职业分工,男人从繁重的抚育后代的负担中被解放出来,他们更容易在文化信息的积累中有所成就。迄今为止的大多数人类社会都采取了两性分工的制度,而且分工的内容都大同小异。这不是偶然的。任何采用的适合于男女两性生理差异的职业分工的社会,它的文化信息积累能力必然高于不这么做的社会。这两种社会的差异在短期内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但假以时日,微小的差异积累起来,两个社会的生存竞争能力就会出现显著差异。

在现代社会,性别积累的重要性已经大大下降。这主要是由于几个因素作用的结果。首先,平等观念广泛传播,女人开始拥有和男性同样的权利,特别是参与社会生活的权利和受教育的权利。其次,婴儿死亡率的大幅下降不再需要女性的终生生育。最后,现代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技术的发展,使得膂力在参与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大大下降了。不过,纵观人类的历史,女性曾经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过重大的牺牲和贡献。

阶级积累

如果无力摆脱物质资料的生产责任,没有人能够获得信息积累者的身份。依据社会成员所拥有的物质财富的多寡,将社会成员分为积累者和奉献者的机制就是阶级积累。在阶级积累机制中,为积累者提供财力支持的财富可以有许多来源。其一,这些财富可能来源于祖上的遗产;其二,这些财富可能是其他家庭成员作为能量积累者所积累的财富;其三,这些财富可能是古代皇族或者贵族通过各种方式搜刮来的财富。但无论如何,这些财富为某些人提供了摆脱物质资料生产的责任,使他们衣食无忧,可以心无旁骛地从事文化信息的积累工作。

在人类社会的早期,阶级积累是主要的信息积累形式。在那个时代,政府对信息积累事业的资助还没有制度化,积累者身份都是依凭积累者的个人家庭财产获得的。因此,社会成员的财富差距就成为了信息积累的一个重要基础。这主要是因为,越是在人类社会的早期,社会整体的生产能力越是低下,如果财富平均分配,这点财富不能使任何人获得积累者身份。在现代社会,阶级积累的作用在下降,因为社会整体的财富水平较高,人们摆脱物质资料生产的责任变得容易了。

在任何社会中,拥有较多财富而衣食无忧的人的数量都会有许多,但只有少数人为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大多数的富家子弟——他们有能力从物质生产中解脱出来——被自己所拥有的财富宠坏了。他们或者一掷千金而碌碌无为,或者陷入各种不良的生活方式中,如酗酒、赌博和犯罪等等。不过在所有的有闲阶级人士中,即使出现千分之一的杰出人士,对于社会来说,这样的贫富差异制度就是有益的。

财富等级还从另外一个途径影响有钱人成为信息积累者。一个人并不是到任何年龄都还能够接受文化教育。贫困人家的孩子根本就没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在他成人之后,即使突然暴富,也失去了成为信息积累者的资格,因为他在少儿时期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教育。还有,作为信息积累者需要一些特殊的知识和技能,而有些家庭具有这方面的传统,即家学。这种家学的维持,也必须以财富为后盾。人类社会上曾经有一些政权试图消灭富人,造成财富在一定程度上的平均主义。这样做的后果就是消灭了一大批具有家学传统的家庭,进而导致整个社会文化信息积累能力的低下。

国家积累

所谓国家积累,就是国家利用自己的强制力量,集中社会财富资助信息积累者或者开办文化、科学和教育事业的一种信息积累机制。另外,国家本身也是一个信息积累的主体,即社会的结构信息积累的主体。政府制度是一个社会最重要的社会制度,它是一个国家组织化程度的主要代表。而且,由国家供养的、衣食无忧的官吏也可以称为文化信息的积累者。国家集中社会财富的主要手段是税收。税收是和国家同时起源的,因为,如果没有税收,任何国家机构都不可能存在和运行。

国家主要通过开办各种文化机构来开展文化事业。这些机构包括学校、研究所、图书馆、博物馆等等。在这些机构中工作的人员就是拥有积累者身份的人。他们摆脱了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责任,由其他社会成员供养。不过他们的积累者身份是一个事实身份而不是一个功能身份。其中的大多数人可能终其一生都没有做出任何文化成就。

信息积累的国家机制和阶级机制的不同之处在于,国家机制使用的是公共财富,因此必然涉及权力的运作。作为一项公权力,积累者人选的确定就必然涉及程序正义问题。因此,任何一个社会都会有一套选拔信息积累者的程序。在古代,信息积累者的选拔和官员的选拔一样,具有强烈的先赋性质,很多信息积累者的职位也是世袭的。在现代社会,信息积累者的选拔一般会采取公开的和以能力为主要依据的程序。不过选拔积累者的权力可能被滥用,一些候选人会通过许多不正当的手段如作弊、行贿等手段获得积累者地位。

由于积累者身份选拔时出现的问题,会有许多没有资格的人进入积累者的行列。这些人滥竽充数、尸位素餐,没有能力作出任何文化创新。即便如此,我们仍然不能否认国家积累机制的价值。首先,即使是没有创新,这些人至少起到了文化的传承人的作用;其次,在这些信息积累者中,即使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够有所创造,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和进步,他们所在的社会就会比那些没有国家积累制度的社会拥有更强的生存竞争力。那些没有国家积累制度的社会则会在生存竞争中落后,甚至被淘汰。

在现代社会,国家积累机制变得越来越重要。现代国家的大多数信息积累者,都工作在国家主办的或者国家资助的文化机构内。国家信息积累机制的重要性由于积累者中一个重要类别——科学家——的出现而变得尤其重要。科学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一个国家的生产能力和能量积累能力,从而使科技发达的国家在生存竞争中获得极大的优势。另外,科学技术的高投入也使得民间无力从事科学事业,特别是基础科学的研究事业。科学研究注定是一项主要由国家承担的事业。

国际积累

所谓国际积累,就是由于财富在国家之间的极化分布,从而在国家间形成积累者和奉献者之功能分化的信息积累机制。这里所说的极化分布,是一个动态过程而不是一种状态。也就是说,这种财富在国家间的极化分布是由于财富在国家间的流动造成的,而不是各国的内部原因造成的国家间的贫富差距。财富在国家间的流动有许多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战争和贸易。由于战争而造成的财富在国家间的流动是显而易见的。掠夺是战争的主要内容,战争中的掠夺使得大量的财富从战败国流向战胜国。随着交通的日益发达,贸易在国际财富流动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由贸易导致的财富流动主要是通过发达国家以制成品和欠发达国家的初级产品进行交换实现的。

富裕国家的财富通过许多途径来促进所在国的信息积累。首先,通过国家间战争或贸易所获得的财富将会提高该国家整个社会的财富水平。这使得该社会的富裕和有闲的人口增加,通过阶级积累机制提高信息积累水平。其次,富裕国家的政府可以通过开办和资助文化事业来实现文化信息的积累。

一个国家的国内积累可以和它的国际积累耦合起来。当一个国家国内积累成效显著时,它的国力就会大增,必然在对外竞争中处于优势。如果这个国家侵略成性,那么它将通过战争掠夺到大显财富,或者通过贸易从与落后国家的贸易中获利。而一个国家从国际积累中获得的财富,又可以用于国内的信息积累,发展国家的文化和科学,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国际竞争力。

从国际社会的整体来看,落后国家也会最终从发达国家的信息积累中获益。这主要是因为信息积累的成果具有可传播性,无论时间长短,这些信息成果(特别是科技成就)都会传播到落后国家。落后国家也可以有意识地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知识和经验。我们其实可以把整个社会看作是一个系统,所有国家都是这个系统的子系统。先进国家的结构信息和文化信息可以看作是整个国际系统的复杂性的代表。这些国家作为整个国际系统的积累者,使整个国际社会的复杂性得以提高。当然,落后国家通过自己的努力,也可以赶超发达国家,成为国际积累体系的积累者。正是国家间对于积累者地位的竞争,推动着所有国际竞争参与者的发展。而一个个国家的发展,将最终转化为整个国际社会的发展。目前的国际社会发展水平,就是上述发展机制的结果。

能量积累

能量积累包括两个要素,其一,能量被积聚起来而不是完全消费掉;其二,能量在系统中的极化分布。这二者都是能量积累的定义的要件,缺一不可。依据第一个要件,只有人类社会能够进行能量的积累。能量积累是一个宏观概念,是针对整个社会系统来说的。也就是说,某个人的财富增加不是能量积累。在社会层面上,只有财富在不同社会成员间的极化分布,才是能量积累。之所以这样定义是因为,在社会财富不是无限丰富的社会(人类社会将长期处于这样的状态,也许永远会处于这一状态),只有少数人拥有剩余财富时,才会把财富用于消费之外的用途。能量积累的定义侧重于它所实现的社会功能。只有剩余财富才能够实现能量的积累功能。

和信息积累一样,能量积累的制度基础也是等级制。一个社会只有是分等级的,才有利于财富的不均等分配。能量积累不仅仅是一种状态,更主要的是一种过程。换言之,能量积累就是财富在社会中的分布更加极化的过程。

能量积累在社会发展中发挥巨大的作用。首先,能量积累是信息积累的手段。积累者生活的维持,文化、科学和教育事业的开展都必须以财富的不平等分配为前提。其次,能量积累的结果也是进一步的能量积累的前提。对生产资料的不平等占有,才会使得财富的分布更加不均等。

在现代社会,能量的积累在很大程度上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大地提高了人类的生产系统的产出能力,这使得人类可资积累的财富大大增加。反过来,积累起来的财富又可以再一次投入科学研究事业,从而创造具有更高生产能力的科学和技术成果。

现代社会的能量积累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实物的积累,二是货币的积累。通过实物的积累成本大而风险小,通过货币的积累成本小而风险大。因为储存任何实物都需要保管的费用,所以存在成本;通过货币的积累的风险是通货膨胀。货币的出现使得人们积累大宗财富成为可能。另外,货币的存在使得能量以较低的成本迅速流动。人类社会拥有专门处理能量流动的制度和机构,那就是各种金融机构。

需要注意的是,能量积累和消费并不是矛盾的概念。在很多情况下,消费本身就是一种积累行为(见流通积累一节)。消费者购买商品将会使生产商和销售商获利,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消费者与商人之间的财富差距拉大。这是一个财富极化的过程,因而是能量积累的过程。

能量的积累与人类社会附属的生产系统关系密切。生产系统是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的地方。人们可以把社会系统中所积累的可用于生产的信息(即科学知识)注入生产系统,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人类的生产系统本身就是能量积累的结果,如果没有数量庞大的能量积累,投资巨大的生产系统是不可能出现的。还有,生产系统所生产出来的产品进入社会系统后,又会转化为社会系统的能量。

能量积累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积累类型。在人类社会,能量积累和信息积累实现了耦合,从而使得能量积累和信息积累互相促进,进而使得人类社会以加速度向前发展。这一耦合机制在工业革命以后的时代变得更加突出了。能量(财富)积累的具体机制如下:

遗产积累

遗产积累就是通过代际继承方式使财富在社会成员间更加不均等分布的能量积累机制。依据本书的定义,能量积累就是财富在社会成员间极化分布的过程。那么,遗产继承提高了社会财富的不均等分配程度了吗?回答是肯定的。如果没有财产继承,年轻一代的社会成员间的财富分配就会均等得多。社会学研究表明,继承遗产可以解释社会成员间存在的财富差距的很大一部分。很多家族的巨大财富,就是在数代人之间积累起来的。这里会稍稍涉及一些价值判断的问题,即我们是否把财产继承看作是某种“自然”的过程,从而不把它看作是“积累”?还有人会说,如果把一个家族看作是财产单位的话,遗产继承就不是积累过程。其实,从哲学的角度上来讲,本书所讲的所有类型的积累都是自然的过程。另外,本书所持有的唯一价值观立场,就是把个体作为价值主体。故而,把财产继承作为一种积累机制,是可以的。将自己的财产遗传给自己的后代,是人性的基本内容之一,即人性中的“种性”的力量。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说,将财产遗传给后代可以提高他们的生存竞争能力。不过,从个人主义的角度来说,子女无偿地获得父母的遗产是一种不劳而获,是和现代社会公认的价值观念相违背的。

遗产积累除了有助于信息之外(见信息积累条目),它还有助于进一步的能量积累。在传统社会,甚至当今社会,许多企业都是家族经营的。一些企业的强大实力,就是一个家族几代人努力的结果。严格意义上说,遗产积累其实是阶级积累(见下文)的继续。只不过在使用“遗产积累”的概念时,我们加入了对代际关系的关注。

阶级积累

阶级积累就是财富在社会成员间不均等分布的过程。在所有的能量积累形式中,阶级积累是最主要的能量积累形式。阶级积累的具体途径是,掌握了财富的人利用手中的财富开办企业,从而使自己的财富比无力开办企业的人变得更多。能量积累者包括生产商、销售商和金融资本家。他们都通过自己原有的财富而为自己增添了更多的财富。

能量的阶级积累之所以成功,是以能量的特殊性质为基础的。依据本书的定义,一切推动人类行为的事物都是社会能量。社会能量的直观形式是货币。由于能量具有推动人的行为的能力,资本家就可以使用社会能量推动人们进行劳动。而劳动的成果——产品——进入市场后又变成能量,如此循环往复,能量积累者手中的财富就会越来越多。

能量的阶级积累也承担着它的社会功能。首先,阶级积累所积累的财富是信息的阶级积累的基础。由信息积累者(他们可能是能量积累者本身,但在更多的情况下则是他们的家人)所创造的文化信息,最终将会使全体社会成员受益。其次,能量的阶级积累所积累的财富再次投入生产过程后,还会产生更多的财富。

国家积累

国家积累就是政府利用强制性的力量集中财富,从而使社会成员间的财富分布结果更加极化的能量积累机制。政府通过税收将大量财富汇集起来,提高了社会成员间的财富不均等水平。这样说有以下几个理由。首先,国家所集中起来的大量财富被少数人掌握。这些人虽然名义上并不是这些财富的主人,但拥有一定的使用权。而且这样的权力往往被滥用,实施对国家财富的盗用和贪污。这些人的财富水平远远高于纳税人。依据本书的定义,能量积累就是“富人更富而穷人更穷”的财富分配过程,而国家财政收入使用的后果无疑符合这一要点。其次,有时纳税者是拥有巨大财富的大企业,但真正的纳税主体其实是该企业的所有员工。这些人的平均财富水平仍然低于使用财政收入的政府官员。其三,在传统社会,国家财政和皇帝(或国王)的家庭财政往往是一体的,财政收入往往被直接用于皇室成员的家庭消费。这种情况下,税收就是不折不扣的财富极化分配过程,即能量积累过程。

政府通过税收汇集的大量财富除了被统治阶级滥用之外,仍然可以有许多正面的功能。首先,政府可以用税收收入兴办各种文化事业和资助信息积累者;其次,有些政府会开办国营企业,直接进行能量积累。不过,历史证明,国营企业的效率往往是低下的。国家积累是能量积累的重要形式。

国际积累

能量的国际积累就是财富在国际社会成员间不均等分布的过程。能量的国际积累主要通过战争和贸易来实现。在古代社会,战争是实现国与国之间的财富转移的主要方式。战胜国通过劫掠获得大量财富。战胜国还可以把大量的战俘掠回国内作为奴隶使用,对他们实施超常规的剥削来获得高额利润。而在现代社会,贸易手段在国际积累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贸易手段实现国家间财富转移的主要手段是,发达国家把落后国家作为它们的商品销售市场,然后以低廉的价格从落后国家购买原材料。还有一种方式是发达国家的企业在落后国家开办工厂,以极低的工资雇佣落后国家的劳动力,工厂实现的利润最终会流向发达国家。还有,发达国家以较高的工资和较好的工作生活条件吸引大量落后国家的人才向发达国家移民。这些人才都是落后国家花自己的钱培养出来的。这是另一种形式的财富转移。

能量的国际积累也具有其社会功能。首先,发达国家在国际积累中积累的财富可以促进发达国家的信息积累。其次,国际积累中积累的财富也可用于国内的能量积累。而国内积累的成果又会帮助该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取得更大的国际积累成果。而且能量的国际积累和信息的国际积累也会形成耦合关系。

流通积累

流通积累是工业社会所特有的一种能量积累方式。这种积累方式通过商业销售来实现,其结果是消费者和资本家之间在财富占有上的极化分配。现代工业社会和前工业社会的区别在于,工业社会是一个生产过剩的社会。因此,有效需求是工业社会所短缺的资源。资本家(包括工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的产品和商品,只有实现销售,才能够获得利润。而消费者主要是由生产系统中的劳动者构成的。这些劳动者只有购买商品,经济循环才能够进行下去。

每实现一次商品销售,资本家就会实现一笔利润。因此,每实现一次商品销售,资本家就会变得比消费者更富裕一点。因此,商品的销售无时无刻不在复制者能量积累者和奉献者的关系,无时无刻不在使富裕者更富裕,贫穷者更贫穷。需要注意的是,流通积累和阶级积累的过程可能实际上是重合的,但两种类型的积累机制的关注点不同:流通积累关注的是消费者和生产商的关系,而阶级积累关注的是资本家和无产阶级(即没有产业的阶级)的关系;前者关注的是销售产生利润,后者关注的是财富作为社会能量,还可以再生产出新的财富来。

能量的流通积累也会造成社会问题。由于流通的进行需要足够的购买力,如果消费者(同时也是工厂的生产者)的购买力不足,流通就无法顺利地进行下去。如果生产者的整体工资过低,流通循环就无法顺利进行,就会产生经济危机。另外,由于销售依赖于消费者的需求,资本家就通过各种方式(如广告)制造虚假的需求。这就造成了一个现象:许多只有流通价值而使用率很低的产品被制造出来——仅仅为了实现销售进而实现利润。这会给环境和资源造成很大的压力与破坏。

积累者和奉献者

信息的积累和能量的积累都需要等级制的存在。依据社会成员在信息积累和能量积累中的作用,我们把他们分为积累者和奉献者。积累者是那些摆脱了生产性劳动,承担结构信息或者文化信息的传承和创造的人;奉献者是那些直接从事生产劳动(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口的生产),为积累者提供物质生活资料(或者为人类社会之延续提供基础条件)的人。

积累者分为信息积累者和能量积累者,信息积累者又分为制度信息积累者和文化信息积累者。奉献者没有分类。制度信息积累者主要是各级官吏,他们维持社会行政系统的存在,也是各种制度创新和改良的实施者。制度信息的积累其实就是社会系统的结构信息的积累。虽然思想家和学者也参与了这一过程,但他们所起的作用仍然是文化信息积累者的作用。文化信息积累者主要是教师、学者、思想家、宗教家、科学家和文学艺术家们。这些人依靠奉献者的供养,但他们的存在提高了社会的组织化程度,其中的科学家的创造和发明还会极大地提高物质资料的生产能力。积累者是一个社会的复杂程度的标志。

积累者的地位是事实性的而不是功能性的。也就是说,具有积累者身份的人,未必真正进行过文化的创新,没有为文化增添新内容。在人类社会的早期,文化创新不是制度化的,而是由一些杰出人物在实践中创造的。他们在当时就没有获得积累者的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积累者和奉献者身份的划分被制度化了。这也造成了很多积累者尸位素餐的现象。但是,即是有许多用于供养积累者的社会财富被浪费掉了,社会在积累者身上的投入仍然是值得的。这是因为,积累者,特别是信息积累者所创造的文化是符号信息,它具有低成本传播的特性。只要由少数积累者有所发明创造,这些发明创造很快就会传播到全社会,从而使全社会受益。

积累者和奉献者的分化是信息积累和能量积累的重要条件。虽然没有这种分化的社会也会有信息和能量的积累,但其积累能力要低得多。没有等级分化的社会的社会发展必然慢于那些有等级分化的社会。假以时日,两个不同社会的发展水平差距就会增大到影响双方的竞争能力的水平。因此,任何较为发达的社会都会存在积累者和奉献者的等级分化。

积累者和奉献者的等级分化虽然是社会的发展甚至生存所必需的。但是,一个特定社会对于积累者和奉献者的选择却不都是依据人的能力进行的。在传统社会,因为技术和制度发展的限制,积累者和奉献者的身份往往是世袭的。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世袭的方式是成本最小的社会继替方式。而且,积累者往往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努力维持自己的积累者地位,并努力使自己的子女继续获得积累者地位。这就造成了居于积累者位置的人能力平庸而才华出众的人却无法获得积累者地位的现象。这种现象可以造成很多后果。首先,这样的社会可能不如自由流动的社会的发展速度快,因为居于积累者位置的人无力进行社会积累特别是信息积累,而有才华的人却没有条件从事积累工作。其次,有才华的人不甘忍受奉献者的境遇,起而反抗,试图夺取积累者地位。这会造成社会冲突的加剧,甚至发生社会动荡和革命。历史上的社会冲突和社会革命的本质,其实就是人们争夺积累者地位的行为。虽然积累者和奉献者的分化具有社会发展和生存所必需的社会功能,但积累者和奉献者的具体人选却可能是不合理的,甚至是暴力和压迫的结果。

积累者分为信息积累者和能量积累者,但奉献者没有分类。这是因为,奉献者对信息积累和能量积累的贡献是无法明确区分的。虽然奉献者所承担的具体功能可能是物质资料的生产,也可能是人口的生产,但此两者都是社会存在的直接条件。从事人口在生产的积累者是女人,而女人自古至今也是主要的物质资料的生产者,她们所生产的食物和服装至少占全部物质生产成果的一半以上。而且,她们还是服务(主要是家庭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奉献者对社会的功能是基础性的,没有她们,社会连一天都生存不下去。

杰出人士

杰出人士就是人口中少数具有超常智力和创造能力的人。人类社会的信息积累主要是由杰出人士完成的。在任何时代,杰出人士都是最宝贵的社会财富,或者说是一个社会所拥有的自然资源的一部分。在人类社会的早期,杰出人士并没有被纳入到信心积累的社会制度中去,他们对文化发展的贡献大多是自发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他们逐渐被纳入到了社会的信息积累制度之中。

在任何一个社会,杰出人士出现的概率基本上是稳定的。也就是说,人口越多,就越可能出现较多的杰出人士。因此,一般来说,人口规模较大的社会,出现杰出人士的概率就比人口较少的社会多。所以,人口规模大的社会的信息积累速度就可能快于人口规模较小的社会。当然,杰出人士是否作出文化创新,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可是,即使其他条件都适宜,如果没有杰出人士的出现,文化创新成就的出现仍然是不可能的。对于一个社会来说,要出现较多的文化创新成果,一定的人口规模是必须的。

当人类社会形成信息积累的制度以后,一个关键的问题是,个社会中的杰出人士是否能够获得积累者的地位。如果他们不能获得积累者的地位,而获得积累者地位的必然是不具备创新能力的平常人。这样社会的信息积累制度就会失去效果。因此,一个社会具有一套公正而高效的积累者遴选机制是非常重要的。在生存竞争的态势下,能否把杰出人士选拔出来成为积累者,对于一个社会来说是生死攸关的事情。

积累不足和负积累

积累不足是一个社会中的财富分配过于均等化的状态,而负积累就是财富在社会成员中的分布均等化的过程。负积累的概念仅仅适用于能量积累,不适用于信息积累。负积累是积累的逆过程,这样的过程不利于财富的集中,但有利于产品的流通。

负积累是富人的财富减少和穷人的财富增加的过程。因此,负积累可以由多种方式。首先,富人的奢侈消费是负积累过程。富人的消费额必须高于与他们在全民财富中所占的比例相适应的量,这种消费才是负积累。其次,穷人的收入增加的过程是负积累过程。但是,社会中全体穷人(平均财富额以下的人群)在全部财富中所占的份额的提高,才是负积累过程。因此,一般来说,富人的消费是负积累行为,而穷人的消费则是积累行为。

能量的负积累对于社会的意义,要看这个社会原来的财富分配状况。如果财富原来的分配状况是过于平均,社会因此缺少用于投资的资金,那么此时的负积累对于社会是有害的。如果原来的财富分配过于极化,社会中缺少足够的有效需求,那么,这时的负积累则是有利的。在前一种情况下,财富分配过于平均,因此,大多数的财富都会被消费掉,因而没有足够的财富用于投资。这是因为,财富的平均分配使得穷人在财富中所占的份额加大,而穷人大多数的需求都没有得到满足,因此他们的消费率要远远高于富人。这样用于投资的积累就会不足。在后一种情况下,一个社会的财富分配过于极化,这导致了下述的结果:富人的需求大多已经获得满足,因此他们的消费能力已经饱和;而穷人有实际需求而有效需求不足。这就会导致整个社会的有效需求不足,生产出来的产品大量积压,商业流通不能循环下去。上述两种情况都是有害的。

在人类历史上,曾经有些社会(传统计划经济时代的社会主义国家)经历过积累不足。在这样的社会里,生产资金和产品都极度短缺。而资本主义国家也会采取一些政策,以降低过高的积累率,即一种人为采取的负积累行为。这种负积累政策就是社会福利政策。国家通过社会福利促使原来过于极化的财富分配变得平均一些,从而提高社会整体的有效需求,进而使得被有效需求不足所阻滞的流通循环进行下去,或者进行的更加顺畅。

因此,过度的负积累(其结果是造成积累不足)是有害的,但在财富分配过于极化的社会,负积累又是必须的。平均主义曾经是许多乌托邦理想的主张。但这样的主张是不可能实现的。任何试图实行平均主义经济政策的社会都无法将这样的政策永远执行下去,因为,完全平均的社会将没有任何能量的积累,这样的社会是无法运行下去的。在生存竞争度的态势中,这样的社会将会被其他具有能量积累能力的社会所超越,甚至被它们无情地淘汰。

过度积累

过度积累也叫积累过度,就是财富在社会成员间过于不均等的分配,以至于影响到了正常的社会运行。过度积累的外在表现就是基尼系数过高。不过基尼系数仅仅反映社会整体的财富分布状态,不能反映具体的财富分配结构。在同样的基尼系数下,可能是较为连续的财富分布,也可能是高度分裂的财富分布。后一种情况的危害尤其巨大,因为它反映了社会结构的分裂,也可能是暴力等级制的外在反映(详见下文)。

过度积累的原因有很多,一是在暴力等级制的情况下,一部分人通过暴力强制性地占有另一部分人(往往是大多数人)的劳动成果。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人仅能够维持最低的生存条件。二是在自由经济体制下,如果奉献者阶级的人口过多,形成了劳动力的买方市场,劳动力价格过低,劳动者收入占全部国民收入的份额过低,也会造成积累过度。

过度积累会对社会的正常运行造成不良影响。首先,过度积累可能使得流动循环不能进行下去。劳动者同时也是主要的消费者,如果生产出来的产品没有人购买和消费,生产过程就会难以为继。这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其次,过度积累可能会使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面临生存的危机。这会导致犯罪率上升、社会动乱甚至革命的发生。再次,如果在流通积累机制中发生过度积累,为实现利润而进行的大量生产会消耗大量自然资源,并制造大量的污染物,这样,就可能超越自然界和生态系统所能够承受的极限。这三种情况都构成了对过度积累的限制,或者叫做积累的限度。

积累的第一个限度是市场规律的限制。一个社会的生产和流通要进行下去,生产的产品大部分必须销售出去,也就是被消费者购买和消费。在一个等级制的社会里,奉献者总是占人口的大多数,他们虽然平均收入不高,但仍然占全部国民收入的大部分。这一部分人既是生产者,也是主要的消费者。如果他们的消费能力不足,全社会生产的产品就无法全部或者大部分实现销售和消费。此时,流通的循环就可能中断,或者不顺畅。这就是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积累的第二个限度是社会稳定的限制。如果社会贫富差距过大,一些穷人的基本生活可能发生困难。特别是在发生饥荒和其他自然灾害的时候,原本尚能维持生活的人可能出现生存危机。他们可能会揭竿而起,从而发生社会动乱或者社会革命。即使是在承平时期,没有稳定生活来源的人们可能会选择犯罪来维持自己的基本生活。社会学研究告诉我们,因为生活所迫而发生的初级越轨,很可能变成习惯性的次级越轨。

积累的第三个限度是自然环境的限制。为了是流通进行下去,就需要实现大量的消费。这种消费可能完全是低效或者无效的消费。例如,现代社会的人们会受到广告的诱惑购买许多闲置的物品。再有,人们受时尚的影响,购买许多短期使用的物品(例如时装),这些物品本来可以使用很长时间。这种情况下,虽然实现了流通的顺利进行,但大量的自然资源被浪费掉了。而且,在产品的制造和消费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的废弃物,造成对环境的严重污染。由于环境和资源都具有很强的外部性,个体的企业没有为环境和资源负责的内在动力,这就使得环境问题非常严重。

如果人类社会的能量积累突破这三个限度,社会的正常运行就会发生障碍。因此,为了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人们必须把积累的程度限制在这三个限度之内。但是,对于积累的限制又不能导致积累不足,人们必须在积累不足和积累过度之间找到某种平衡。

等级制

无论是信息积累,还是能量积累,其实现的具体机制都是等级制。因此,等级制是信息积累和能量积累的前提。而信息积累和能量积累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在生存竞争度的态势等级制其实是每一个社会生存的前提。积累是生存的前提,积累转化为生存,生存反映了积累的实现。因为等级是积累的前提,因此,等级也是社会存在的前提条件。迄今为止,人类还没有发现不存在等级制的社会。

等级制的主要内容就是把全体社会成员分成积累者和奉献者两个阶级。这两个阶级承担着不同的功能。积累者是信息积累和能量积累的承担者,而奉献者则负责为积累者提供生活资料,或者承担人口的生产。依据社会选择积累者和奉献者的方式的不同,我们把等级制分为两类,一类叫做暴力等级制,一类叫做自由等级制。

如果社会成员不能仅仅依凭自己的能力自由选择自己的社会地位,这样的等级制是暴力等级制。人类社会早期的等级制都是暴力等级制。限制一个人自由选择社会地位(即做积累者还是做奉献者)的障碍可以是武力手段,也可以是意识形态。不过,即使是意识形态所维持的等级制,也是以暴力作为最后的后盾。因此,我们把所有不能自由地选择社会地位的等级制,都称之为暴力等级制。在暴力等机制中,选择社会地位的依据往往是个人的出身和血统,而不是个人的能力。暴力等级制的优点是,选择的成本较低,社会容易保持稳定。这种等级制的缺点是浪费大量人才,因为人才的涌现几率在所有人口中都是平均分配的,出身于奉献者阶级的很多人也拥有杰出的才华。这样的一种制度安排其实是对等级制的功能的某种程度上的否定。暴力等级制的另一个重大缺点是,许多人会试图通过暴力手段夺取积累者地位。因此,一个依赖暴力维持的等级制做到长治久安是比较困难的。

自由等级制个人依据自身的能力,而且仅仅依据自身的能力选择社会地位的制度。自由等级制的实行依赖于许多前提条件。首先,社会上必须形成一套公正的人才评价标准;其次,必须在全体国民中形成平等主义的意识形态;其三,必须发展出进行人才选拔的制度和技术手段。例如,没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在一个人口庞大的社会中进行普选就是不可能的。在自由等级制中,等级本身是稳定存在的,但社会流动是自由的。这是一种承认等级制存在的必要性,但尽量降低等级制的负面效应的一种社会制度。

暴力等级制和自由等级制仅仅是一种理想型。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纯粹的暴力等级制和自由等级制。迄今为止存在过的所有人类社会都是这两种类型的混合状态,只不过有些社会的暴力等级制成分大些,有些社会的自由等级制成分大些。不过,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就是自由等级制在社会制度中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现代经济制度就是建立在自由等级制的基础上的,虽然在现代社会中仍不乏暴力等级制的痕迹。

复杂性和发展

复杂性就是一个系统的结构信息的含量,而系统由简单变得复杂的过程,我们称之为复杂化。结构信息的含量必须使用反映它的符号信息的含量来表示。一个系统的结构的复杂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构成系统的子系统的种类和数量的多少;二是构成系统的在系统之间的关系的复杂程度。构成系统的种类和数量容易理解,例如,汽车的零件的数量和种类都比自行车的要多,因此,汽车的结构比自行车要复杂。关系的复杂程度比较难以界定,它仍需通过描述这种关系的符号信息的多寡来界定。例如,同样是由碳原子构成,金刚石的结构就比石墨的结构复杂得多。描述金刚石的结构的言语,就会比描述石墨的结构言语的容量大。

复杂性的概念中应该包含有序的要件。如果从构成成分的种类、数量和相互关系来看,一堆垃圾的复杂性似乎也不低。垃圾的结构是无序的。所谓有序,即是如果将都成系统的分系统的关系进行随意的改变,系统的性质就会发生根本的改变。而将垃圾堆中的任何成分和任何关系进行随意变动,都不会改变垃圾的性质。

复杂性和功效是密切相关而又彼此不同的两个概念。结构复杂的系统具有更高功效的潜力,但不一定具有更高的功效。在很多情况下,结构简单的系统较之结构复杂的系统功效更高。这就涉及到结构信息的效率问题。效率高的结构信息可以使用较少的信息容量达到和使用较多信息容量的系统同样、甚至更高的效果。例如,螳螂的生理结构远比哺乳动物的生理结构简单,但螳螂甚至可以捕杀体形较小的老鼠。不过,整体上说,结构复杂的系统仍然比结构简单的系统功能更强大。否则,结构更复杂的系统的出现就失去了可能性。

在生态系统水平上,系统的功效应当考虑到物种生存的效率。例如,结构复杂的物种倾向于减少出生幼仔的数量,它们主要是努力提高幼仔的生存率。而结构简单的物种则倾向于通过增加幼体的数量来保证物种延续。虽然,无论是结构简单的物种,还是结构复杂的物种,它们在以物种为单位而达到的生存能力没有差别,但不同物种之间的生存效率显然是不同的。青蛙的卵绝大多数都存活不到成年期,而抚育子代的物种(如哺乳动物),其幼仔的成活率则要高得多。应当把幼仔成活率考虑在物种的生存效率之内。

发展就是系统功效的提高。在大多数情况下,系统功效的提高是依靠系统结构的复杂化而实现的。因此,除极少数的例外之外,发展也可以被定义为结构的复杂化。前文提到,结构信息是任何一个特定系统的本质,而结构的复杂化,即结构信息的增加,也可以被看作是发展的本质。在社会系统层次上,社会的发展不仅仅是结构信息的增加,还是符号信息即文化信息的增加。社会的发展,其本质就是信息的增加,因此,信息积累才显得如此地重要。当然,作为信息积累的实现手段的能量积累,也同样重要。

在社会层面上,还有一个与发展类似但不同的概念,那就是“进步”。如果说“发展”概念仅仅涉及到社会系统的功效的话,“进步”的概念则涉及价值观。当我们谈到社会的进步的时候,我们心中所设想的,不仅仅是经济的繁荣和生活的改善,还包括各种价值观念的实现。例如,人类社会所珍视的一些价值观,如“公正”、“自由”、“平等”和“民主”被视为是“发展”的应有之义。这些价值观的深入人心,本身就是文化信息增加的过程,再者,这些价值观的实现,也需要社会制度的保证,因此,“社会进步”同样是一种信息积累过程和信息积累的结果。

擢升

前文提到,不同的系统层次的区别,可以归结为该系统层次是几阶地由物理系统构成的。系统层次越高,则构成它所经过的阶数就越多。也就是说,任何一个高层次的系统其最根本的构成材料都是相同的。如果某个系统层次上的物质被通过某种方式转化为了高一个层次的系统,这种过程就称为“擢升”。

不过,“擢升”概念主要被用于从化学系统转化为生物系统的过程。把生物系统擢升为社会系统的自然过程只进行了一次,人们至今对这一事实的发生过程和机制所知寥寥。所有的生物体的构成材料都来自于地球的环境中。从化学成分上来说,生物体就是由土壤、水和空气中的某些成分构成的。生物的繁殖就是把生命的信息注入到这些物质中去,从而诞生生物体。由较为简单的化学物质转化为其他生物的过程,和其转化为人体的过程没有任何区别,因为人就是一种动物。不同的是,人这种动物具有某种其他动物所不具备的能力,即认识和记忆能力,从而使他们们发展出了文化,并构成了比动物的种群系统复杂得多的社会系统。

其实,擢升的过程就是把信息注入简单事物,以制造复杂事物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消耗能量,以进行从表面上看来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过程。擢升的过程是熵减少的过程,也就是负熵增加的过程。当然,熵的减少仅仅发生在主体系统中,环境整体上的熵仍然是增加的。生物之所以能够实现熵的减少,主要就是因为它具有从环境之中汲取能量为自己所用的能力。不过生物所利用的能量也是有层次的,高等级的物种只能利用低等级的物种所制造的具有一定信息(结构信息)含量的能量。

动物的擢升过程是一个制造痛苦的过程。感受痛苦的能力是动物为了生存而进化出来的一种能力,因为避免痛苦就可以提高个体的生存机会。但是,生存竞争的过程就是一个痛苦泛滥的过程。食草动物要被食肉动物猎杀,而食肉动物在年老、患病或者受伤时,只能活活饿死。而且,大多数的动物幼仔都变成了捕食者的猎物。这些过程都必然伴随着巨大的痛苦。

人的擢升过程也是类似的。人感受痛苦的能力比动物更加强大,因为他不仅仅能感受到痛苦,而且还能够意识到自己在忍受痛苦。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由于技术能力的低下;大多数人所感受的痛苦的程度和量与动物所感受的痛苦的程度和量没有很大区别。即使是在科学发达的今天,人类的痛苦的总量仍然是巨大的。疾病、饥饿、事故、犯罪、残疾、种族屠杀等等,都无时不在制造着痛苦。因此,把一个生命带到这个世界上来对这个生命来说并非福音。

擢升所涉及到的另一个问题是,做为擢升的原材料的环境与擢升的结果物体或者人体——之间,必须保持某种数量关系。这是因为,不仅仅擢升的原材料是环境中的物质,在生物体或者人体诞生以后,它或他的存活仍需要外部环境的支持——为它或他提供物质、能量和适宜的环境状况。因此,如果被擢升者的数量过多,环境是无力支持的。被擢升者数量过多会造成两个结果,一是被擢升者无力生存,大量死亡;二是擢升者对环境造成极度的破坏,最终导致自身的灭亡。

在大约二十年前阴沉的一天——我已经不能够回忆那是在一天的什么时候——我正在河北省保定市的一个公交车站等候公交车。看着周围来来往往的人群,我突然想,是什么力量在驱动着这些人的行为?他们为什么不舒舒服服地呆在自己的家里而到处奔波呢?我同时也看到马路上川流不息的汽车。我想到,和汽车一样,人肯定也是由某种力量推动着,他们才会不知疲倦地到处奔波。但是,如果我们把人的行为归结为与驱动汽车的力量相同的力量,那显然不能解释人的行为。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使人运动的也和使汽车运动的一样,是化学能。但是,仅仅用化学能不能够解释,为什么人乘坐2路汽车到某个工厂,而不是乘坐8路汽车到某个舞厅。

这时,我形成了第一个理论的突破,那就是能量概念的扩展。如果我们把一切推动事物运动的力量都称之为能量的话,各种不同的运动形式的能量应该是有区别的。那么,推动人的运动的力量是什么呢?推动人的运动的力量与推动汽车力量又有什么不同呢?我当时并没有想清楚。

我当时正在思考一个问题:世间万物是否都能够归结为是由某些基本要素构成的?当时,所谓的“现代三论(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正在流行。我阅读了我能够找到的所有这方面的著作。这些著作给了我一个印象,似乎所有的事物都是物质、能量和信息三个要素构成的。但是,三大理论中的“信息”概念似乎都没有脱离开“消息”这一内涵多远。如果要把信息看作是事物的构成因素,就必须把“信息”的概念也进行一番扩展。这种扩展就是把事物的结构也看作是信息,也就是说,信息不仅仅是可以被传递的东西,它也应该是事物的固有成分。

我首先接受了“三论”中的“系统”的概念。我们必须首先把事物看作是“系统”,我们才能分析它们的构成要素。这是因为,一个边界不清楚的事物,你是无法分析它的构成要素的。而“系统”就是边界清晰或者功能完整的事物。我们可以指称的所有事物都可以做为系统看待。对于系统,有几个特点是可以认定的。首先,任何一个系统都必然是由其他事物组成的,或者说,是由其他的系统组成的。我们把构成系统的事物称为“子系统”。其次,系统都必然是由一些子系统“以某种方式”构成的,这“方式”就是系统的结构。再次,所有的系统都处于运动之中,因此,“运动”也必然是该系统的构成要素。

但是,如果把所有事物都归结为是“物质”、“能量”和“信息”三种要素构成的,还面临着一个逻辑上的困难。比如说,如果我们说一张木桌是由“木头”,“维持桌子成为桌子的力量”和“桌子的结构”三种要素构成的,并分别把它们称作“物质”,“能量”和“信息”,这三个概念之间显然存在交叉关系。例如,构成木桌的“物质”即木头本身也是含有信息的,它并不是一种无结构的东西。因此,“物质”这一概念本身是有问题的。我们在说到“物质”的时候,我们往往是指“构成世界的所有东西”,或者是“构成世界的所有基本材料”。换句话说,“物质”概念是不包含层次的意思的,而我恰恰需要一个可以包含“层次”意蕴的概念。恰在此时,我读到了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在其中看到了“质料”的概念,并且学习了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质料”的概念很符合我的要求,因为质料可以是某个层次的质料,而“物质”则没有层次感。

这就出现了我思想的第二次突破:我们在考虑构成事物的要素时,我们必须是在某一个系统层次上进行思考。例如,我们考虑生物的构成要素时,我们必须在生物系统层次上进行思考。如果我们同时考虑化学的和物理的层次上的问题,我们就无法区分出构成生物体的基本要素,因为各个要素之间会有概念交叉,在这种情况下,“要素”也就不是“要素”了。历史上的许多思想家都有把事物的存在形式区分层次的思想,如孔德和斯宾塞等人。我们至少可以把事物的存在形式分为物理、化学、生物、社会等几个层次。当我们把分析的范围限定在一个特定的层次上时,我们分析事物的构成要素就简化得多了。

可是我马上就面临的更大的困难:每个系统层次上的“质料”、“能量”和“信息”都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好几年的时间。其金,这里的主要困难仍然是系统层次的认定。例如,推动动物行为的能量是什么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首先回答“我们是在那一个层次上认定动物的行为”这一问题。如果我们把动物看作是一个生物系统,那么推动它的能量仍然是化学能,但是,如果我们把动物看作是种群系统的一部分,推动动物行为的就是食物本身而不是食物所含有的化学能。是生物机制把动物对食物的需要转化为了它的心理需求(如果我们承认动物也有起码的心理的话)。只有在种群系统中,我们才能够理解一头动物的行为。在种群系统中,动物的个体是其构成质料,推动这一质料行动的动力是对食物的渴望。

这样,我们把能量认定为是在某一个系统层次上、驱动构成该系统的质料运动的动力。动物构成了种群,种群又构成生态系统。但不是所有的物种都构成种群,有些物种是由物种的个体做为生态系统的构成质料的。食物是驱动动物个体运动的力量,因此食物是种群系统或者生态系统的能量。这样,就只剩下一个艰巨的问题了,社会系统的质料、能量和信息都是什么呢?

这个问题在几年后才获得解决。人类的行为方式和行为目的看似五花八门,但是,他们行为的主要动力却是来自一样东西,那就是财富。人类的追求物质财富的行动占了其行为的大多数。这首先是因为,如果没有物质财富,人无法生存下去;其次,在迄今为止的人类社会中,人们仍然不能无偿地获得物质财富。因此,物质财富才是社会系统的能量。我对这一点恍然大悟,是在有一天我盯着一张纸币看的时候。我想,这张纸币不就是个抽象符号吗?这张纸币自身不能满足人的任何需求,因此,它仅仅是一种抽象物。这和物理学家对能量的概括——抽象的运动的量——不是完全一致吗?我同时想到,其实,我们追求任何一种具体的东西,我们都不是追求这个东西所包含的物质,而是追求它给我们带来的满足,也就是这个东西对我们的功能。我们追求并进食一种水果,其实构成这个水果的物质最终都会被身体排出,我们仅仅追求它带给我们的心理和生理满足而已。我因此得到了第三个重大理论突破,社会系统的能量就是人们创造的物质财富,而货币不过是社会能量的抽象的符号形式。

社会系统的质料是人。人具有人性,而人性是由人的生理结构和心理结构决定的。那么社会系统的信息是什么呢?如果把社会看作是一个系统的话,它必然有它的结构,即固有信息。在社会的固有信息中,社会制度是其重要内容。但是,社会系统中更多的信息则是符号的信息,这个信息就是文化。至此,社会系统的三大构成要素就全部被明确界定了。把文化定义为信息,或者把信息和文化这两个概念联系起来,是前人没有提出过的。学者们对文化的定义争论了很多年,至今没有争论出一个头绪来。把文化定义为信息可以为他们提供一条新的思路。而且,文化仅仅是社会系统中存在的符号信息,它和发挥功能的结构信息(社会制度)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

我的最后一个理论突破是“积累”概念的诞生。纷繁复杂的物种是怎么来的?物种与物种之间的差别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有些物种比另一些物种要复杂得多?“信息积累”的概念可以让你回答这些问题。物种的复杂性就是由它的结构信息的含量决定的,物种越复杂,其信息含量就越多。那么复杂物种的结构信息是怎么得来的呢?积累而来。我们看到,所有复杂的物种都必须依赖简单物种才能生存。没有植物,动物无法生存;没有食草动物,食肉动物也无法生存。物种之间的等级关系,就是一种积累机制,在复杂物种的身上积累起了比简单物种身上更多的结构信息。信息积累是通过食物链实现的,而生物链其实就是一条能量之流。而且,等级制的存在是信息积累的必要前提。

有机系统具备了积累信息的能力,而作为有机系统的更高级形态的人类社会系统则开始具备能量积累的能力。在动物界,能量都是即时消费的,只有人类能够把社会能量积累起来。另外,人类社会也是唯一能够积累符号信息的系统。而且,这两种积累还具有相互耦合的关系,耦合关系的中间环节就是文化信息中的一个特殊类型一科学技术。这时,又一个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有机系统(包括社会系统)积累信息和能量的动力是什么呢?是生存竞争。在信息积累中落后的物种,在信息积累和能量积累中落后的人类社会,都将在生存竞争中失败。竞争的失败即意味着死亡,因此,留下来的都是能够进行有效的信息积累和/或能量积累的竞争主体(包括物种和社会)。

以上就是作者这写本书所经历的主要思想过程。影响这一过程的,包括作者读过的书,也包括作者的个人经历。例如,书中一对重要的概念——积累者和奉献者——就是作者首先在反省个人经历的过程中悟到的。因为生活告诉他,只有那些衣食无忧的人,才能够去思考和从事超越个人生存的问题和事业。作者感谢那些给予他启发的思想家,也感谢那些给予他深刻思考的人,包括他爱的人,也包括他恨的人。

高永平

2008年9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