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孩子粗心大意,妈妈怎么办?培养孩子细心能力的66个细
13016200000050

第50章 来,我们一起做!——与孩子合作完成一些细活儿

其实,要培养孩子细心的好品质,我们除了在一旁进行教育之外,偶尔也可以参与到孩子的活动中去。在这样的活动中,我们可以和他合作完成一些需要细心才能完成的任务。

当我们和孩子一起做一件事时,就可以通过我们的细心来影响孩子,还可以适时提醒他注意一些细节。这种合作,会充分发挥我们的榜样作用与指导作用,孩子也会更快地理解细心的重要性。尤其是当他看到因为细心合作而使任务顺利完成时,他会对细心在完成任务的整个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产生更为深刻的体会。

儿子想吃茴香馅饺子,于是,星期六一大早,妈妈就去菜市场买回了不少茴香。闻着茴香的香味,儿子说:“饺子还没做,我就已经馋了。”

妈妈笑笑说:“那我们动作可得快些了,你和妈妈一起择茴香怎么样?这样,你就能更快吃上饺子了。”

儿子欣然答应,妈妈却神秘地笑了笑。原来,儿子一直很粗心,细活儿向来干不好,于是,妈妈便想趁着择茴香这件事,来和他合作一次,让他能体会到细心的重要性。

果然,在最开始时,儿子择的茴香不是根儿没择干净,就是里面夹杂的草叶子、黄叶子没拿掉,他择的那一把茴香不得不返工。妈妈不厌其烦,一遍遍地提醒,一遍遍地教,儿子倒也学得认真。

等到终于将所有茴香都择完之后,儿子感慨地说:“看来细心太重要了,如果我之前也能认真地择掉草叶、菜根儿,中间我们就不用返工了,可能会完成得更快。妈妈,原来做家务这样的小事也需要细心啊!您每天要做那么多家务,真是辛苦啊!”

一次合作换来了孩子对细心的重新认知,还让他认识到了妈妈的辛苦,真是一举多得。我们也不妨参考这种有智慧的教育方法,找一些需要孩子发挥细心的合适的任务,并与他合作,帮他重新认识细心,使他能从我们身上学到如何保持细心。

严格按照“合作”的要求去做

所谓合作,就是指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了达到共同的目的,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或行动方式。从这个定义来看,合作是要求彼此相互配合、联合行动的,这也就要求我们要和孩子做好分工,既不能所有事都由我们来完成,也不能完全不插手只让孩子自己干,合作要求的是双方共同努力,我们要掌握好这个要求。

我们可以先分析一下任务的难易程度,然后选择适合孩子做的那一部分,要给予他充分的信任,同时要提醒自己“这本来就是要培养孩子的细心,所以即使他做不好,也不能直接否定他的工作,并抢过来自己做”。这就是要求我们要给孩子动手实践的机会。

有时候,我们也可以全家齐上阵,这时的分工就要更加明确,尤其是当爸爸也加入进来时,我们不要将大部分的任务都分给爸爸,而是应该让全家人都有事做,而且都有比较重要的事做。只有这样,孩子才会重视分配给他的任务,他会觉得自己也是家庭中的一员,从而更愿意与我们合作。

选择一些难度适中的任务

孩子毕竟处事能力不强,所以,太难的任务并不适合他,否则,他根本都不知道该怎么做,就更谈不上什么细心的问题了;但与之相反的,太简单的任务也同样不适合作为合作任务,任务已经很简单了,孩子自己一个人就能做好,如果此时我们还非要和他合作,这不仅会浪费时间,而且还会让孩子感到这是在做无聊的事情,他也许反而体会不到细心的重要性。

所以,对于要合作进行的任务,我们也要仔细斟酌,可以是生活中的,也可以是学习中的,同时还要找孩子比较感兴趣的任务。

比如,生活方面,可以找一些合适的家务,要么择菜,要么进行家庭大扫除,要么和孩子一起清洗碗筷杯碟;还比如,学习方面,与孩子一起完成学习计划的制作,或学习目标的制订,通过彼此讨论、共同“协商”,一起制订出孩子满意、我们也明了的学习计划;平时做游戏时也可以安排这样的合作,像玩比较复杂的拼图游戏,我们就可以和孩子一起分别从两边开始去拼,直到最终“顺利会合”。

我们也可以允许孩子自己来选择任务,由我们对任务进行分析,如果合适的话就可以开始进行合作。由于是孩子自己选择任务,他就需要更负责任,这也是对他责任心的一种培养。

在合作过程中要“说”与“做”相结合

“哎呀,你那样不对,你应该先这样,再那样!”

“别!那样就错了!我都说多少遍了,你怎么就是记不住呢?”

……

妈妈原本是要与女儿合作整理家里的两个衣柜的,可是从一开始,妈妈就不停地说,除了教女儿如何叠衣服,如何向衣柜里摆衣服,她还总是在挑女儿的错。妈妈自己动手得并不多,她只是不停地在指挥着女儿。

不一会儿,女儿就不愿意干了,她皱着眉说:“不干了!累死了!没意思!”

妈妈一听就急了,紧接着又开始唠叨了起来……

其实,孩子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表现,与妈妈的只说不做不无关系。既然是合作,那么我们就一定要做出来,不能只是站在一边指挥、挑错,否则,在孩子看来,我们就好像是监工,他当然不愿意继续做了。

所以,我们在合作过程中一定要“说”与“做”相结合。既要向孩子讲明白某件事该如何做,同时也要真正做出来,给孩子做一个示范,让他知道怎么做才更合理,同时也让他知道哪里是需要格外细心处理的。

另外,我们需要避免这种不停的说教,孩子做事出错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我们要宽容。因为我们的目的是要教他学会细心处理问题,并不是不停地挑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