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孩子粗心大意,妈妈怎么办?培养孩子细心能力的66个细
13016200000045

第45章 重要的事先做!——教孩子做事分清轻重缓急

被称为“现代管理学之父”的美国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必须分清轻重缓急。最糟糕的是什么事都做,但都只做一点,这必将一事无成。”很多孩子的表现,就很好地“印证”了彼得这句话的后半句。他们无法确定事情的轻重缓急,什么事都想做一点,什么也都只做一点,结果到最后什么事都完不成,即使是他拿手的事情,也一样都做不好。还有的孩子压根儿就不知道什么事是重要的、着急的,因此,在事件的安排上出了问题,最终导致事情的失败。

一位妈妈对此深有体会:

我女儿是班里的班干部,她文笔不错,有一次周末,班主任老师让她写一篇“红旗下的演讲”的演讲词,准备让她在星期一升旗时去演讲。女儿回家时兴高采烈地跟我说着她接到的这个任务,我也为她有这样一个在全校同学面前演讲的机会感到高兴。

于是,在接下来的两天里,我都看见女儿在认真地写演讲词,认真地练习朗诵。虽然我很赞同她认真的精神,但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劲。后来我才发现,原来女儿将她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写演讲词、练习演讲上面了,好像一直都没听她提起过作业的事情。

直到星期天晚上都快睡觉了,女儿才忽然想起来老师留的作业她还没做,语文、数学、英语,好多作业摆在她面前,急得她都快哭了,不得不熬夜才写完了所有作业。

虽然女儿第二天早上的演讲还算顺利,可她这次的作业却糟糕透顶,还因此受到了老师的批评。通过这件事,我觉得我需要好好教女儿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了,演讲固然重要,但作业、学习也一样不能丢。

事例中的这个孩子,只看到了眼前这一件事,却忽略了其他事,由于她没有合理安排好轻重缓急的问题,这才导致她最终手忙脚乱。

还有很多孩子也有类似的情况,认不清什么事情是重要的,不知道什么事情应该先做,等事到临头时才一阵手忙脚乱,粗心大意的毛病便也随之而来。

鉴于此,我们应该教孩子学会给事情定性并做好分类,让他合理安排做事的顺序,从而将所有该做的事情都做到位,并顺利做好。

向孩子说明事情都能分成哪几类

在很多孩子看来,事情可能只有两类,一类是有趣的,一类是没意思的。有趣的事情孩子就愿意做,没意思的事情他可能连动手都懒得动。但显然,只凭兴趣来决定是不是要做一件事是不够的,毕竟,未来他可能会遇到各种事,有些事虽然他没兴趣但却很重要、很着急,有些虽然有兴趣,可也一样需要他赶紧做完不能拖延。

所以,我们就要提前告诉孩子,事情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是重要且紧迫的事情,比如第二天就要进行的考试,孩子就需要在头一天晚上做好充分的准备。

第二类是重要但不紧迫的事情,比如提高生活能力,孩子必须要进行生活能力方面的学习,但这种学习并不需要一朝一夕就完成,所以,他可以有相当长的时间来进行这方面的学习。

第三类是不重要也不紧迫的事情,比如心血来潮的游玩,或者突然想要买一件新衣服,等等,这些事情由于并不具有什么实际的意义,所以,如果时间不允许就完全可以不做。

明白了有这样几类事情之后,我们就可以让孩子学着为他要做的事情分分类,使他能合理安排事情的先后顺序,将所有要做的事情都圆满地做好。教孩子正确地给事情分类什么事情是重要的,什么事情是需要先做的,有的孩子可能会将事情的种类弄混淆,比如,对于玩和学习,有的孩子就会认为让自己快乐的玩是重要的,让自己学习是件痛苦的事情,可以容后,这样的分类就是一个明显的错误。

所以,当孩子明白了事情的轻重缓急之后,我们就要教他正确地给事情分类。提醒他,要以一种客观的态度去看待所有的事情,对于像学习这样影响他成长的事情,无论如何都应该被归入重要的一类中。

我们可以将自己对日常生活的分类给孩子做个示范,让他明白怎样的归类是合理的。而当孩子归类错误的时候,我们要提醒他改正,但不要强硬地要求他将某件事归类为重要的事情,我们需要告诉他这件事对他来说将发挥怎样的作用,对他又有怎样的意义,这样才能让他更明确事情的分类。

提醒孩子要学会权衡事情的轻重缓急

按照原定计划,女儿在星期六要写作业、练习小提琴,晚上还要跟着爸爸去参加一个朋友聚会。但由于表姐的到来,女儿一上午都在陪表姐一起玩。到了下午,表姐回家了,妈妈就对女儿说:“好好安排一下你的时间,作业很重要,一定要做,小提琴练习不算重要,如果没时间练,今天可以不用练了。”

但妈妈说完这话之后就发现事情发展得有些不对了,下午时,女儿用了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就把作业写完了,剩下的时间她就很放松地玩了起来,压根儿没提练琴的事。妈妈问她,她却说:“不是您说练习小提琴不重要,今天可以不用练了吗?”

事实上,很多孩子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可能都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因为在他看来,不重要、不着急的事情,就等同于不用做。但这无疑就是对时间和能力的一种浪费。所以,我们要让孩子学会权衡事情的轻重缓急,重要、着急的事情一定要做完且做好,而那些不重要、不着急的事情,如果有时间做的话,也千万不要放弃,能多做些事的话对孩子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而且,无论是重要、紧急的事情,还是不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孩子都要以认真的态度去面对,不能因为事情不重要就敷衍了事,也不能因为事情不着急就拖拖拉拉。我们要帮孩子建立时间观念,督促他凡事往前赶,鼓励他以始终如一的认真态度来做好所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