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孩子粗心大意,妈妈怎么办?培养孩子细心能力的66个细
13016200000044

第44章 遵循客观规律!——教孩子按照规律去做事

其实,所有事情都有其发展的客观规律,这也是事物的自然规律,如果按照客观规律去做事,那么,事情的每一步也许都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一些该注意的细节就能注意到,粗心带来的问题自然也就能避免了。

不过,有些孩子并不愿意按照这样的规律去做,他只喜欢依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但这却极有可能使他因为某些地方的疏忽而出现粗心大意的情况。

趁着暑假期间,爸爸妈妈商量要带儿子去爬一次山。临行前,妈妈提醒儿子自己准备好这次爬山要带的东西,包括食品、衣服、其他用具,等等。

等到了目的地,全家人开始向山顶进发。山上的气温与平原的气温相比要低好几度,因此,刚进山没多久,温度一下子就降了下来,爸爸妈妈纷纷掏出自己背包中准备好的衣服套在了身上。儿子却摩挲着自己的胳膊可怜巴巴地对妈妈说:“我忘记带衣服了。”

妈妈说:“不是让你自己把东西都准备好吗?”

儿子委屈地说:“我光顾着高兴了。而且,我觉得这时候正好是暑假,天气正热,所以就没带衣服。”

妈妈接着说:“山里的气温总要比外面低好几度,这是自然规律,如果你只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肯定会出问题啊!看来,我们这次的爬山之旅算是泡汤了。”

儿子还想再说些什么,但爸爸妈妈已经转身向山下走去了。儿子懊悔不已,从此以后,他彻底记住了凡事都要遵循客观规律,可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胡乱来了。

客观规律是大自然为我们设下的约束,违背事物的客观规律去做事,迟早会出问题。事例中的妈妈就用一次真实的教训让儿子“长了记性”。

可能有的孩子会说,有些规律太复杂了,按照规律去做太浪费时间;还有的孩子会说,有些规律没必要,跳过也没什么。很多孩子都会表现得很浮躁,为了图快、为了省事,在做某些事时他可能会“偷工减料”,但客观规律就是客观规律,少了任何一步,事情都不会圆满成功。就拿种地来说,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施肥、什么时候浇水、什么时候翻土、什么时候收割,哪一步少了、错了,最终可能都不会有好收成。

所以,我们要教孩子学会按照客观规律去做事,使他在自然的按部就班中,顺利地将事情做完、做好。

给孩子讲讲什么是客观规律

所谓客观规律,就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世界的规则。一般来说,世界本身所固有的、世界上一切物质都要遵循的规律,就是客观规律。

这样的定义显然太过高深,孩子可能会听不懂,我们就不妨用生活中的一些实例来给他讲明白。比如,太阳的东升西落就是客观规律,某些植物的向阳生长也是客观规律,包括人在内的生物也有其自身的生长规律,等等。也就是说,大自然运行的法则就是客观规律。

客观规律轻易不会改变,这一点我们要明确地告诉孩子,这也是在提醒他,不要试图凭借自己的力量去改变这个规律。而且,只有遵循客观规律去做事,这件事才会更顺利地完成,否则,无论忽略了哪一步,都有可能造成事件完成条件的缺失,从而出现失误。

另外,我们要明白地告诉孩子,对于他来说,不断地学习也是他成长的一个客观规律,无论是学习书本知识还是学习生活技能,他都不能忽视这个规律,这才能保证他的正常成长。

引导孩子多在自己身上寻找问题

有时候,孩子即使按照客观规律去做事,但也同样没有取得很好的结果,这时,他就会认为是客观规律出了问题,进而他可能就会不再按照客观规律去做。可是一般来说,客观规律都是经过时间和事件的验证的,大致方向上并不存在什么错误,所以,更多时候应该是孩子自身的问题。

这时,我们就需要引导孩子多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可以问问他对客观规律了解多少,是不是认识得很透彻,因为有时候如果对客观规律认识不足,或者干脆认识错误,同样也会导致问题的出现。同时,我们还要让孩子思考一下,看看自己是不是哪一步做错了,或者有没有漏掉一步。

提醒孩子可以在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一说到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有的孩子就会表现得非常死板,他可能真的只是按照客观规律去做,一点都不会变通。其实,规律只是一条做事必须遵循的主线,孩子还需要考虑怎样做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也就是说,孩子需要动脑筋去思考,看看有没有什么更简便或者更合适的做事方法,有没有什么比较巧妙的表现手法,等等。

就拿一株植物来说,一般规律都是生根、发芽、抽枝、长叶或者开花,最终结果。虽然这个生长顺序是不变的,但我们完全可以通过细心照料植株、施用合适的肥料来使植物生长得更快,或者通过其他技术使它更快地结出果实。这就是在客观规律基础上的创新,它将能使我们得到更好的结果。

所以,我们要提醒孩子,在做一件事时,不要坐等着事情自行发展,如果有凭借他自己的力量就能改变的事情,他也要努力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