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水浒黑白绰号谭
13002100000015

第15章 打虎将李忠

绰号打虎将,似出自元无名氏杂剧《雁门关存孝打虎》,又脉望馆抄本《飞虎峪存孝打虎》,剧情同,都是演唐末李存孝打虎故事。元明话本《五代残唐传》称李存孝为“打虎将军”。又元末吴张士诚有部将赵打虎,勇冠三军,曾陷浙江湖州,为一世之雄。徐渭《英烈传》说他是“吴国第一条好汉”,“单使一条铁棍约五十余斤,还会打一手少林拳”。此处“打虎将军”、“打虎”或即构成“打虎将”张本。

李忠本领低微,他虽曾到史家庄做史进的武术教师,因师不胜徒,就离开了,靠使枪棒卖膏药走江湖为生。他的“打虎将”绰号,得自“身材壮健”,很像是重量级运动员,但可没有打过老虎的记录。打过老虎的武松、李逵和解珍解宝兄弟,都没有加以“打虎将”誉号,而没有打过老虎的李忠,却被称为“打虎将”。名不副实,其实就是嘲弄、揶揄。

宋史三百年,见有记录在案的李忠至少有七位:

(一)曹端部将李忠。绍兴元年(1131)九月丁巳,“是日,金房镇抚使王彦败李忠于秦郊,李忠走降刘豫。初,曹端既为程干秋所杀,忠自称京西南路副总管,为端报仇”(《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十七)。

(二)广西路李忠。元祐二年(1087)五月四日,“诏广南东路钤辖杨从先生擒岑探,未尝杀戮,特迁一官;李佛郎与右班直,仍赐名忠”(《宋会要辑稿》第一百七十七册,兵十二)。

(三)溪哥城守将李忠。崇宁二年(1103),“熙河兰会经略王厚奏,溪哥城乃古积石军,今当为州,乞以李忠为守置河南安抚司,从之”(《宋史》卷一六七《职官志》)。

(四)陈留溃兵头领李忠。建炎元年(1127)夏四月丁卯,“陈留溃散戈兵李忠率众人和州清水镇”(《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

(五)宋枢密院使臣李忠(洪迈《夷坚志》丁志卷九)。

(六)刘锜部正将李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三十六)。

(七)原伪齐统制、閤门宣赞舍人李忠。据岳飞《申省收到统制等官状》,在十员统制官名下有“借补武翼大夫、閤门宣赞舍人李忠”。

按,李忠为当时常见姓名;以上所列李忠事迹,对《水浒》李忠来说,一个都对不上号。因此,绰号打虎将的李忠,他的名字来源只能视为巧合,是借用,它只是一种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