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
13001400000027

第27章 三国的沐浴文化

钱汤和番台

如果说存在吃的“饮食文化”和排泄的“厕所文化”的话,那么当然不能忽视关于洗澡的“沐浴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说,将厕所称为“1-5平方米的文化馆”的话,那么把澡堂称作“裸体国民会馆”好像更确切些。通过观察、比较这个“裸体国民会馆”,不正好可以看到三国文化“赤裸裸”的真面目吗?

到过日本的外国人,没有一个不因日本人喜欢洗澡的习性而惊讶。日本人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喜欢洗澡的民族,洗澡不仅是日本人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其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日本湿度很高,特别是炎热的三伏天,即使坐着一动不动,也是浑身冒汗,身体像糯米糕一样黏糊糊的,不洗澡就特别难受。在中国大陆,即使是同样30°的三伏天,因为湿度低,也不至于到非洗不可的程度。

在日本,如果不洗澡,身心都难受。那种特别想洗澡的“心情”正是日本人的心情。温水澡会将黏糊糊的难受感觉一扫而光。所以日本人把洗澡称为“生命的洗涤”。随着身体的清洁,精神压力也被干干净净地清洗掉,因此感到了生命的洁净。

到过日本的外国人都会有想进日本澡堂的冲动。十多年前刚来日本时,由于我住的大学公寓有浴室,所以近一年来我也没能去过公共澡堂。坦白地说,虽然不好意思,但我看到“浮世绘”(日本的风俗画)后想去体验日本澡堂的冲动更加强烈了起来。在“浮世绘”中,日本人的生殖器太过硕大,并且被精致地描绘出来,看起来就像照片一样逼真。

据说初次看到这种“浮世绘”的一个西方青年在踏上日本国土时,曾为了确认这一事实,甚至跑到了妓院里。但是在妓院里只能确认女性,他只好又去了公共澡堂。结果当然不言自明了。即使这样,我也仍然半信半疑。在多少有些神秘而美妙的想法下,我来到了公寓附近的一家澡堂。虽然我这样为自己找借口,但主要目的仍然是文化体验。

日本的公共澡堂称为钱汤,这个名字来自于付钱洗澡的意思。通过《日莲御书录》中出现的“钱汤”一词,可以知道它始用于 1268年左右,这样看来,“钱汤”一词可谓历史悠久了。

日本澡堂的内部结构与中国和韩国的大致相似,只有一点不同。掀开一块挂着“汤”字的布帘进去后,可以看到分开的男女两个入口,和一个称为番台的结账台,主人坐在番台上接待男女顾客,并且还卖给客人饮料。

坐在番台上,两边的更衣室兼休息室一览无余。也就是说,主人可以随意看男女更衣室里人们的裸身。我对此真是无法承受。

进入澡堂时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这是在韩国和中国看不到的风景:幼儿园的小女孩夹杂在了男澡堂里。一瞬间我还以为是混浴呢,但事实并非如此。听说是孩子太小,跟爸爸一起来的。一开始,我觉着这让人不舒服,后来想这大概也算是初级性教育吧,于是反感便渐渐消失了。在“裸体国民会馆”里,男人们并不把小女孩看做异性。

另一个让我震惊的情况是,洗澡时会突然闯进来穿长靴的妇女。她们是澡堂的服务员,是进来打扫卫生的。当时我又一次感到不舒服,但想到这原来是她们的职业,便也就不在乎了。

环视三国的澡堂,我在日本的澡堂感受最强烈的是,澡堂作为市民之间平等交往的场所,形成了一个小小的社会。我认为这是日本沐浴文化的最大特征。

现在几乎所有日本人的家里都配备了现代化的洗浴设施,但大街小巷里的钱汤仍然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原因,就是澡堂是他们的社交场所。

看到澡堂里一边洗澡一边谈笑风生的老人们的幸福模样,一位外国记者甚至说:“人们说日本老人的自杀率很高,他们凭什么这么说呢?从钱汤里的老人们的样子来看,我真怀疑其统计数字的可信度。”

我曾经在钱汤里看到过让人十分感动的温情场面,那就是儿子和父亲之间亲密的“沐浴图”。平时,因工作忙而疏远儿子、总是威严地教训子女的父亲,在钱汤里与儿子互相搓着背,亲热地分享着父子之情、天伦之乐。日本人称之为“裸身的接触”。人一旦赤裸身体,便没有所谓的身份、阶层、地位之差异,大家都可作为完全平等的人进行交往。因此,日本人通常喜欢以家庭为单位洗澡。到了周末或纪念日,一家人便奔向附近的温泉或澡堂,甚至亲家之间有时候也一起去。在韩国和中国,亲家一起脱光衣服洗澡大概会成为没有礼貌的丢脸的事。而日本人则把洗澡视为举行晚会或看电影一样的社交手段。日本曾因在澡堂里进行国会议员选举宣传而招致过非议,因为这样做给平等的人际交往掺入了阶层的因素。所以说洗澡是日本国民的一种社交文化形态。

年轻人,给我搓搓背

如果说日本的沐浴文化是休息社交型,那么韩国的沐浴文化是何种类型呢?我认为与日本相比,韩国沐浴文化的特征在于搓背。也就是说,韩国人的沐浴更注重身体的清洁,而不仅仅是一种精神行为。韩国澡堂的内部设施基本上与日本无异,但人们在里面洗澡的情形却与日本人形成鲜明对照。日本人虽然经常洗澡,但一般不搓背,这是因为每天都洗澡,所以没有必要反复搓背。

我比较喜欢中国和韩国的澡堂搓背服务。躺在一张软床上,从专门的服务员的搓洗中得到的快感真是一种无法形容的美妙享受。由皮肤间的摩擦得到的快感多种多样,而搓背的快感却又别有一番趣味。现在,韩国的搓背文化正被大力吸收并引进到日本,在日本也极受欢迎。

中国的泡澡沐浴法

中国的沐浴文化又是如何呢?一提到中国的澡堂,不知为何我就想到了绝世美女杨贵妃的澡堂——西安华清池。实际上华清池是一个温泉而不是澡堂。

春寒赐浴华清池。

也许有人还记得唐朝诗人白居易《长恨歌》中的诗句吧!据说杨贵妃洗澡用的华清池,现在已成为吸引国内外游客的旅游胜地。据史料记载,中国人洗热水澡的最早记录是商朝汤王的浴盘。浴盘深1尺,宽4尺,长9尺。壁内刻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名句,大意即人必须像洗澡一样,不断地抛弃旧事物,创造新事物。

据传日本的沐浴是与佛教一起从中国经朝鲜半岛传入的。近代以来,日本的沐浴文化发展为多种形态,而中国则由于经济状况以及风土人情、气候等各种原因,其发展不及日本。在中国,公共澡堂称为“浴池”,即“沐浴的池子”的意思。以前在民间也叫做“澡堂子”。

与日本人和韩国人相比,中国人的洗澡才是真正以搓背和洁身为目的呢。

中国澡堂的情形与韩国的虽无太大差异,但令人遗憾的是卫生状况太差。人口众多,澡堂太少,必然导致室内卫生管理跟不上,同时,公共卫生意识低下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虽然前面提到了豪华高级的杨贵妃的华清池,但实际上大多数中国老百姓的澡堂的条件并不值得称赞。在韩国和日本,人们一般先淋浴后进澡堂,但是中国人不这样做。中国人往往脱了衣服直接跳进澡堂浸泡身体。因此,中国人又把洗澡称为“泡澡”,即把身体浸泡在水中的意思。这样人们可以一边闲谈一边泡澡,并且直接在水里面搓灰。

所以中国澡堂的水面上常常浮着厚厚的一层灰,以致连水底都看不清。既然每天沐浴的人都会搓下一些灰,那更不用说以几天或几个月为周期洗澡的人了。因此,水面上浮着厚厚的灰也就不足为奇了。在日本人写的有关文化冲击的书中,总少不了中国的厕所与澡堂的描写。

最后再说一点。日本的澡堂有中国和韩国的澡堂所没有的景观,即澡堂的墙壁上画有大型的风景画。这些风景画经常以富士山为主题,并且也有很多日本松林和海边的风景。据说这是为了增加人们洗澡时的放松感或身在自然的感觉。日本人常说,轻松地欣赏5月的绿色好像可以感觉到从风景中吹来的清爽的春风。澡堂作为休息场所或社交场所,风景画营造了必不可缺的气氛。虽然三国人赤身的样子都一样,但其中体现的文化和风俗却大为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