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善解家人心情:爱心家庭心理学
13000700000052

第52章 婆婆为什么要那样对待孙子

小芬每天听着大家说和婆婆之间的矛盾,心里觉得很欣慰,因为她有一个很好的婆婆。事实上,婆婆住在乡下,平时只有放假的时候才和老公一起回家,而每次回家婆婆都为自己做很多好吃的,看着婆婆对自己无微不至的照顾,小芬心里可高兴了:怎么就摊上这么个好婆婆呢?

但是后来,小芬有了孩子。婆婆自然要从乡下来帮忙带孩子了。可是,婆婆却想把孩子带到乡下,小芬自然不同意了。她和老公商量说:“如果婆婆来帮我们看孩子,那最好;如果婆婆把孩子带到乡下去,那是绝对不行的,我不能让孩子到乡下去,孩子这么小,正是吃奶的时候,不能离开妈妈。如果婆婆不同意,非要把孩子带到乡下,那么我就自己来看孩子好了。大不了,请个保姆也一样!”

老公和婆婆商量的结果是:婆婆来城里帮着带孩子。

小芬以为这件事结束了,但是没有想到仅仅过了不到10天,婆婆就对小芬说:“我想,我还是把孩子带回乡下吧。不然你爸爸一个人在家,我不放心。如果你不舍得让我带孩子回家,那你就自己看孩子好了。”

小芬听着心里可难受了,这是什么婆婆?孩子难道是别人的?为什么婆婆会如此对待自己的孙子呢?

对于小芬的这种心理心理学家表示理解,但同时也想对小芬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很多时候或许你为了孩子会牺牲自己的工作,而别人未必会这样,但是你并不能因此而判断别人不爱你的孩子。婆婆也是如此,婆婆也有自己的生活,小芬不想把孩子带到乡下喂养,是因为自己不方便,同时也是担心乡下的环境不好。但是婆婆也有自己的想法,孙子的爸爸不就是在乡下长大的吗?也没有什么不好。再说了,乡下有自己的家,自己的丈夫。这种尊重自我需要的婆婆其实是值得尊重的。

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儿媳妇不愿意由婆婆来带孙子了。一方面是这种隔代教育对孩子的成长不利,另一个方面是儿媳妇希望自己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多一些。她们或者请保姆,或者做全职妈妈。这样做也并不是看不起婆婆,而是有自己的认识。对于婆婆也是如此,所谓“隔代亲”,没有哪个婆婆不爱自己的孙子的,只是方式方法不同而已。

可儿结婚前就经常听到已婚女性在一起总会有意无意地谈起自家不讲理的婆婆,婆婆如何如何霸道;婆婆如何如何给她们找别扭;婆婆如何如何挑拨儿子和她们闹事儿等等,那一刻,婆婆几乎成了“瘟神”的代名词,可儿还没有结婚就得了婆婆“恐慌症”。

结婚前,妈妈一再叮嘱可儿,到了婆婆家不要像在自己家,眼活点儿、手勤点儿、说话注意点儿……。妈妈越是嘱咐,可儿的心里越是七上八下,跟婆婆在一起难道就那么难处吗?可儿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迈进了婆婆的家门。

可儿百倍谨慎,每天早早爬起来接水扫院子做饭,做好饭又小心翼翼地端到公婆面前。吃完饭后,又是洗又是涮的,整个一个典型的贤妻良母,后来发现婆婆也不过是只温柔的纸老虎,渐渐地可儿的伪装就暴露了出来。

早晨再也不愿意从热乎乎的被窝儿里爬起来,然后做那些可儿在家都不曾做的活儿了。一看天色不早,可儿就发挥自己的特长,一个劲儿地蹬老公,催他起来做那一套家务活儿。夫君自然也不愿意起,但他苦于可儿的“淫威”,只好极不情愿地爬了起来。一连几天都见儿子忙里忙外地做家务,婆婆自然心疼,夫君又很顺利地将这一套活儿交给了婆婆。

可儿虽然懒,但是却有自己的一套小聪明,她常常放弃外面的宴席陪公婆共进晚餐;她常常放弃和夫君卿卿我我来陪婆婆聊天;她常常从工资袋中拿出一部分钱为婆婆买些衣物补品……

可儿的这些做法得到了婆婆的好评,逢人便说可儿如何如何懂事儿、如何如何孝顺,倒把可儿弄得不好意思了。就这样可儿和婆婆相处的和和睦睦,一点也不觉得辛苦,该撒娇时就撒娇,该偷懒时就偷懒,好像永远是婆婆跟前长不大的孩子。

对于婆婆一再询问可儿什么时候要孩子,可儿笑着说:“现在把事业基础打一打,过两年就要孩子,到时候可要请保姆照看孩子呢!”同时可儿虎着脸对婆婆说:“您老太溺爱孩子了,您看我老公被您宠得都难以管教了,早晨还爱睡懒觉,吃饭一遍一遍地都喊不起来。我可不想自己的孩子将来也这样。”

婆婆笑着说:“谁看也挡不住我爱孙子。”可儿和婆婆笑作一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