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善解家人心情:爱心家庭心理学
13000700000032

第32章 孩子真的是“小气鬼”吗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也越来越富裕了,但很多父母却发现孩子似乎并未随着生活的富裕而变得慷慨大方起来,反而表现得非常小气。比如,家里的玩具堆积如山,可父母让孩子把好玩的玩具让给来做客的小朋友玩时,孩子却不愿意和小朋友一起分享,甚至有的孩子连摸都不让其他小朋友摸。

妈妈买了一个很漂亮的洋娃娃送给小玉,小玉很是喜欢,于是一天到晚地抱着洋娃娃,谁都不许碰。后来,妈妈带着小玉去小区的公园里玩,很多小朋友看到了,都非常羡慕地围了上来。这个说:“小玉,给我抱一会,好吗?”那个说:“小玉,我们一起玩吧。”还有一个很可爱的还不会说话的小妹妹更是直接,小手就指着小玉手中的洋娃娃,死活也不离开……

然而,小玉很担心他们不还给自己了,于是抱紧了洋娃娃,说什么也不给。小朋友都很失望,纷纷说:“小玉真小气,是个小气鬼。”站在一旁的小玉妈妈为孩子的“小气”行为感到有些不好意思,于是就劝小玉把洋娃娃给别的小朋友抱一会儿,但小玉说什么也不听,只是连声说:“不行,这是我妈妈给我买的!不给她们抱!”妈妈只好无奈地放弃了努力,不过小玉“小气鬼”的名头却传遍了小区中每个孩子的耳朵……

喜欢独占东西的孩子多了,而能主动与人分享的孩子越来越少了,于是很多父母都发出这样感叹:“现在的孩子越来越小气了!”那么,孩子真的是“小气鬼”吗?为什么孩子会小气呢?

心理学家研究认为,孩子在发育过程中会经历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阶段,此时孩子的感性认识较重,对于理性认识则很少。而小气正是孩子的这一心理发展过程中的特征。此时,孩子对心目中一切物件常理解为是“我”的,无法感受到别人的需要。如“我的玩具”,“我的凳子”……。当孩子懂得区分自己和别人的不同,明白哪些是自己的东西之后,会担忧别人拿走自己的东西,从而不许别人碰自己的东西,也不愿意让别人分享自己的东西。这些孩子就是我们家长平时看到的“小气”孩子。

从心理学上来看,父母的行为对孩子也有很大的影响。因为孩子在为人处世过程中没有经验,只能通过模仿父母的行为来达到自己认识世界的过程,如果父母小气那就会使孩子也产生类似的小气行为。比如,邻居来借物品,父母怕东西被弄坏而故意搪塞,这就会成为孩子的反面教材。

现在的家庭大多只有一个孩子,同时物质生活也很富裕,这让父母有能力、有条件实现在物质上疼爱孩子。于是,父母总是把最好的东西给孩子,只要是孩子想要的,都想办法满足,比如,好吃的饭菜先让孩子吃,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等。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只知道一切为了孩子,一切让给孩子,时间长了,会使孩子错误地认为父母“让”孩子都是应该的。这样,父母让孩子把好东西与人分享时,就会比较困难。

从现在人的居住情况来看,大多家庭都住在高楼大厦里,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孩子在这种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因为缺乏交往,无法与别的孩子进行情感交流,也就没有机会与别的孩子一起体会分享快乐,也就不懂得如何与人分享。

此外,其他孩子的行为以及父母的教育也会给孩子造成一定的影响。比如,孩子与人交往时,孩子看中了其他孩子的玩具却遭对方拒绝,因此,当对方向孩子提出借玩具时,孩子也会表现出小气行为。如果父母见后不置可否,甚至给予一些口头上的鼓励,孩子的小气行为便愈加严重。甚至,孩子与别人分享后,得到的却是父母的训斥,这会有意识地培养了孩子的小气行为。

孩子过于小气,时间长了将会很难与小朋友们相处。而且在学校里,也很难结交到好朋友。作为父母自然希望孩子能够表现得豁达大度,能够宽容别人。不过,对于孩子来说,要克服小气心理,确实需要父母从生活中的细节做起,逐渐培养孩子的豁达、大方的性格。

由于孩子正处于以自我为中心的阶段,小气更多的是孩子一种本能体现。因此,对于孩子的这种小气行为,父母不必过于担心,要允许孩子有一个逐步改变的过程。当孩子过了这一阶段,理性认识增强后,孩子会自然地有了与人分享的想法。父母应多引导孩子去了解自己和周围人的关系,帮助孩子尽早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束缚。比如,当家里来客人时,父母可以有意识地让孩子帮助“招待”客人,如拿糖果给大家吃、或拿玩具请小客人玩等。

父母的榜样作用对孩子有着最直接、最持久的影响。因此,为孩子树立大方的榜样,是父母的首要任务。如邻居来借东西时,应热情地借给对方;在家里上敬老,下让小,夫妻之间不要斤斤计较;还可以在孩子熟悉的人群中寻找大方的榜样等。

要让孩子学会分享,变得大方,还要从家庭中做起。父母要让孩子明白,家里好吃的东西并不是只有孩子能吃,好玩的玩具人人都能玩。比如,买回来的水果不要全部给孩子吃,要让孩子亲自把水果分给家庭成员,与家人共享;多给孩子与其他孩子相处的机会,让孩子带着玩具和其他孩子交换着玩,让孩子体验共同游戏的乐趣,增加与人分享的经验。

当然,父母也要注意,纠正孩子的小气行为,不能一味地强求孩子与人分享。如果其他孩子要孩子心爱的玩具,父母就强迫孩子给其他孩子,这会让孩子觉得分享毫无乐趣,只是一种不得不为之的不愉快的义务而已,不利于豁达、大方性格的自然成长。如果父母能在孩子将好玩具、好东西与别人分享的时候,给予及时的肯定、赞许,相信孩子将会逐渐改掉小气的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