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茶苑:讲述茶文化
12984600000025

第25章 茶与名人(4)

王稚登

(1535~1612)明代文学家。字百谷。武进(今属江苏)人,移居吴门(今江苏苏州)。能诗善文。好茶,作《题唐伯虎烹茶图为喻正之太守三首》:“太守风流嗜酪奴,行春常带煮茶图。图中做吏依稀似,纱帽笼头对竹炉。”

王世懋

(1536~1588)明代文学家。字敬美,时称少美。王世贞之弟。太仓(今属江苏)人。好学,善诗文。平生好茶。作《苏幕遮·夏景题茶》:“一片金波谁得似?半入松风,半人丁香:味。”《解语花·题美人捧茶》:“凭陆生空说《茶经》,何似侬家味。”

朱早藩

(生卒年未详)明代文学家。字子价,号射陂。宝应(今属江苏)人。嘉靖进士。通茶事。于1550年前后与盛时泰合编《茶亭汇辑》,一名《茶薮》,已佚。

孙大绶

(生卒年未详)明代学者。新都(今浙江淳安)人。好茶,对茶有研究。于万历十六年(1588)刻陆羽《茶经》书后附《陆羽传》及编辑的《茶经水辨》和《茶经外集》传《茶谱外集》亦为大绶所辑。

张源

(生卒年未详)明代学者。又名樵海山人。江苏吴江人。隐、居山谷间,汲泉煮茗,博览群书。万历中(约1595年)著《茶录》一卷,分采茶、造茶、辨茶、藏茶、火候、汤辨、泡法、投茶、饮茶、品泉等二十三则。内容简约,有文献价值。

张谦德

(生卒年未详)明代学者。对茶叶采制、冲泡、茶具、贮藏等有研究,在搜集前人资料的基础上,于万历二十四年(1596),编著成《茶经》,分上、中、下三篇,为后人对明代及明以前茶事研究提供了借鉴。

田艺蘅

(生率年未详)明代学者。字子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以贡生授徽州训导,后罢归。博学善文,性放诞不羁,作诗有才调。汇集历代论茶与水诗文,于1554年撰成《煮泉小品》一卷,分十节,论述茶、水关系。所述生晒茶即后来发展起来的白茶,此为最先文字记载。

屠隆

(1542~1605)明代戏曲作家、文学家。字长鲫、纬真,号赤水、鸿苞居士。鄞县(今属浙江)人。任知县,迁礼部主事,后受诬陷罢官归家,云游吴越,寻山访道。平生好茶,精茶道、茶艺。著《考槃余事》四卷,后抽取其中《茶笺》部分改为单行。

丁云鹏

(1547~1628)明代书画家。字南羽,号圣华居士。休宁(今属安徽)人。以善书、工诗、精画闻名。好茶,有茶画《玉川烹茶图》,以唐代卢仝(自号玉川子)品“七碗茶”为题材,假花园一角,画出卢氏左手持羽扇,倾身、俯首,双目凝视炉火上茶壶的悠闲自得情趣。其左为一个提壶取水的老仆,右为一个双手捧茶盒的家人,意蕴悠长。该画为茶文化史上的茶画名作之一。

陈师

(生卒年未详)明代学者。字思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嘉靖年间会试副校,官至永昌知府。精茶品,懂茶俗。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著《茶考》,分五则,所述“撮泡”,为研究茶叶从团茶煎煮到散茶冲泡方法的演变提供依据。还提倡清饮,不用果品,“随意啜之,可谓知味而雅致者矣”。

许次纾

(1549~1604)明代学者。字然明,号南华。钱塘(今江杭州)人。嗜茶。吴兴姚绍宪有茶园在顾渚,自小到老,熟茶事。每逢茶季,许氏必到姚家汲金沙、玉窦二泉,细啜而品:茶的好坏。绍宪把生平茶诀都教给许次纾,遂使许氏精茶理。万历二十五年(1597)写成《茶疏》,论采摘收贮烹点之法详。

罗廪

(生卒年未详)明代学者。浙江慈溪人。事迹无考。经过亲自采茶、制茶的实践,于万历三十三年(1605)写成《茶解》一卷。该书有总论,下分原、品、艺、采、制、藏、烹、水、禁、器十目。书中提出茶树种植方式,茶园间作对茶叶品质的影响,茶易吸收异味的特性及其保存方法,以及炒青绿茶加工技术。内容详细,是有关茶叶生产技术经验的记录。

夏树芳

(生年年未详)明代学者。字茂卿。江阴(今属江苏)人。好茶。万历三十八年(1610)前后撰《茶董》,分上下两卷,杂录南南北朝至宋、余茶诗和茶故事等。

陈继儒

(1558~1639)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字仲醇,号眉公、麋公。华亭(今上海松江)人。画与董其昌齐名。诸生。后隐居东余山。平生爱茶、崇茶。在研究和搜录前人茶事资料基础上,对明代夏树芳《茶董》进行补录,于万历151十年(1612)前后写成《茶董补》两卷,上卷补录嗜尚、产植、制造、焙瀹等条文,下卷补录前人诗文37篇,谓茶能清头目、助诗文,故撰无题诗云“点来直是窥三昧,醒来翻能赋百篇”。

龙膺

(生卒年未详)明代史学家。字君御。武陵(今湖南常德)人。万历进士。官至南京太常寺卿。好茶,精于品茶。于万历四十年(1612)前著《蒙史》两卷,上卷述泉品,下卷述茶品。

喻政

(生卒年未详)明代学者。江西南昌人。精通茶史。万历四十一年(1613)辑《茶书全集》,汇集古人说茶26种,均为著名成卷著作,有《茶集》、《茗谭》、《蒙史》、《茶话》、《茶考》等。

何彬然

(生卒年未详)明代学者。字文长,一字宁野。蕲州(今湖北蕲春)人。精茶事。万历四十七年(1619)著《茶约》,内有茶的种法、审候、采撷、就制、收贮、择水、候汤、器具、酾饮九则,并附茶九难一则。

高元滩

(生卒年未详)明代学者。精通茶学。天启三年(1623)辑

冯开之

(生率年未详)明代茶人。据明代张大复《梅花草堂笔谈》(1630):“冯开之先生喜饮茶,而好亲劳其事,人或问之,答

闻龙

(生卒年未详)明代学者。字隐鳞,一字仲连,晚号飞遁翁。四明(今浙江余姚)人。善诗,崇侦时举贤良方正,坚辞不就,年81岁卒。于1630年前后撰《茶笺》一卷,分十则,沦茶之采制、四明泉水、茶具、烹饮、炒茶、烘茶等,有独特见解。

邦宁

(生卒年未详)明代文学家。奉节(今属重庆)人。对茶事有研究。于崇祯三年。(1630)前后撰《茗史》二卷。《四库全书》存目,谓“邦宁奉节人。天启壬戌进士。是书不载焙造煎试者法,惟杂采古今茗事,多从类书摄录而成,未为博奥。”

王启茂

(生卒年未详)明代学者。石首(今属湖北)人。于崇祯十三年(1640)前后,撰著《茶金堂三昧》一卷。

邓志谟

(生卒年未详)明代文学家。于崇祯十六年(1643)前后撰写《茶酒争奇》二卷,阐述茶酒利弊。

王问

(生卒年未详)明代画家。字子裕,人称仲山先生。无锡(今属江苏)人。嘉靖进士。由户曾官至广东按察使佥事。好茶,善画。清代陈鉴《虎丘茶经注补》载,王问画有《虎丘茗碗旗枪图》。

云泉沈道人

(生座年未祥)明代茶人。善品茗。独论茶有肥瘦,味、香有别。明代周晖《金陵琐事》:“云泉沈道人云:凡茶肥者甘,甘则不香;瘦者苦,苦则香。此又茶经、诀、茶品、茶谱之所未发。”

王敬美

(生卒年不详)明代文学家。曾任闽督学。评“鼓山茶”为闽茶第一。明代徐糊《榕阴新检》引《竹窗杂录》:“王敬美督学在闽,评鼓山茶为闽第一,武夷清源不及也。同时僚属陈玉叔、顾道行诸公,大加称赏。时价茶一两,索价一分,敬美诸公叹其极廉。迩日两台藩臬府县科取一斤,给官价一分,一岁所产,输官不足,民间俱不得食矣。”向披靡时朋(生卒年未详)明代制紫砂壶名家。亦称“时鹏”。嘉靖、隆庆年间宜兴(今属江苏)人,制壶大家时大彬之父。继供春之后,与董翰、赵梁、元畅(又作袁锡)并称紫砂“四大名家”。制壶以古拙著称。

时大彬

(生卒年未详)明代制壶大师。时朋之子。号少山。万历年间宜兴(今属江苏)人。制壶严谨,讲究古朴,壶上有“时”或“大彬”印款,备受推崇,价格昂贵,人称“时壶”。因其与徒弟李仲芳、徐友泉三人都排行老大,故有“壶家妙手称三大”之说。诗曰:“千奇万状信出手”,“宫中艳说大彬壶。”明代周高起《阳羡茗壶系》:“陶肆谣云:壶家妙手称三大,盖时大彬,李大仲芳、徐大友泉也。”时大彬制壶,“或陶土,或杂砂土,诸款俱足,诸土色亦俱足,不务妍媚而朴雅坚采,妙不可思。……”几案有一具,生人闲远之思,前后诸名家井不能及。”与当时著名学者陈继儒、画家王时敏等交往深。始仿供春制大茶壶,后改制小型茶壶,传世之作有提梁壶、扁壶、僧帽壶等。代表作有“三足圆壶”、“六方紫砂壶”、“提梁紫砂壶”等。清代陈贞慧《秋国杂佩》;“时壶名甚远,即遐陬绝域犹知之。”

李养心

(生卒年未详)明代制紫砂壶名家。字茂林,别名“李四老官。万历年间宜兴(今属江苏)人。制壶名手李仲芳之父。擅制小圆式壶,人称制壶技艺在时大彬之上,“妍在朴致中,允属名玩”。清代《秋园杂佩》:“芳(李仲芳)父小圆壶,李四老官号养心,在大彬之上,为供春劲敌,今罕有见者,或沦鼠菌,或重鸡彝,壶亦有幸不幸哉。”其开创的“另作瓦囊,闭入陶穴”烧壶法,使坯受到保护,不再沾染釉斑。有“菊花八瓣壶”等留世。

李仲芳

(生卒年未详)明代陶工。宜兴(今属江苏)人。行大,李茂林之子,时大彬门下第一高足。所制茶壶渐趋文巧,其父督以墩古。世上所传“大彬壶”,有的为仲芳所作,大彬赏而自署款识,故明代周高起《阳羡茗壶系》云:“李大瓶,时大名。”其意如上所述。

惠孟臣

(生卒年未详)明代制壶名家。明天启崇祯年间宜兴(今属江苏)人。工紫砂,多制小型壶。做工细致精巧,价值昂贵,开水平壶之先导。书法似褚遂良。创作的梨形小壶传人欧洲,为时人仿制,命名“盂臣壶”,今亦有制作,是明代时大彬之后最著名的壶艺家。现上海博物馆藏有惠氏制紫砂执壶一把,壶底有阴文“中山一杯小惠逸公”铭文。因其制作的壶,壶底有“荆溪(旧县名,现划归江苏宜兴)惠孟臣”或“惠盂臣”或“孟臣”落款,把手或盖内常有“福记”印记,茶家习惯称它为“盂臣壶”。

周高起

(生卒年未详)明代学者。字伯高。江阴(今属江苏)人。博闻强识,工古文辞。好茶,精于茶具,推崇宜兴紫砂茶具。于崇祯十三年(1640)完成的《阳羡茗壶系》:“近百年中,壶黜银锡及闽豫瓷,而尚宜兴陶,又近人远过前人处也。陶易取诸,取诸其制,以本山土砂能发真茶之色香味。”对紫砂茶具的创始、正始、大家、名家、雅流、神品、别系等均有研究。对考查我国古代茶具发展有重要参考价值。

张岱

(1597~约1676)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字宗子、石公,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出身仕宦,曾漫游苏、浙、皖、鲁等地,阅历广博。因清兵南下,避乱会稽剡溪山,发愤著作,尤精明史。康熙初,应浙江学政谷应泰之邀,参与编修《明史纪事本末》。张氏精于茶蕊鉴赏,在其《自为墓志铭》中,谑称自己为“茶淫橘虐”。张氏品茶鉴水精到,在《陶庵梦忆》中专载“闵老子茶”一节。还改制家乡“日铸茶”,创制“兰雪茶”,“风靡茶市”。并为绍兴一茶馆取名“露兄”,承米芾“茶甘露有兄”之意,还为其作《斗茶檄》一篇。张氏平日以茶会友,好玩茶具。

李渔

(1611~约1679)明末清初戏曲家、文学家。字笠鸿,一字谪凡,别号笠翁道人、随庵主人等。兰溪(今属浙江)人。清顺治年间流落金陵,康熙中迁居杭州。爱好饮茶,懂茶事,写茶情入戏曲、小说,有多方面表现。《明珠记·煎茶》将煎茶、吃茶作为剧情发展线索。又用“吃茶”典故写人小说《夺锦记》。还将自己的品茶、择具、藏茶经验,记述于《闲情偶寄》。

八、清代茶人

余怀

(1616~?)清初文学家。莆田(今属福建)人。字澹心,一字无怀,号曼翁,别号曼持老人。平生好茶,精通茶史。原撰《茶苑》一册,因稿被窃,见刘源长《茶史》,又删改《茶苑》为《茶史补》,为后人研究茶史提供了资料。

张大复

(生卒年未详)清代文学家。名彝宣,字心其。因寓居寒山寺,故自号寒山子。苏州(今属江苏)人。好茶,善饮茶。著《梅花草堂笔谈》,提出“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认为水质能直接影响茶质。有杂剧、传奇等作品。

陈鉴

(生卒年未详)清代学者。字子明。曾居苏州。生平不考。对虎丘茶有研究。于顺治十二年(1655)撰成《虎丘茶经注补》,在唐代陆羽《茶经》原文下加注虎丘茶事,性质类似而超出《茶经》原文范围的作“补”,为后人研究虎丘茶提供翔实史料。

刘献廷

(1648~1695)清代史学家。字继庄、君贤,导广阳子。顺天大兴(今属北京)人。重学,以布衣游名士间,为世所重。好茶。为黄厢岭施茶亭题联。刘氏弟子黄宗夏辑其遗著为《广阳杂记》:“黄厢岭有望苏亭,施茶所也。其上有庵,僧见修母于出家于内。衡人全俊公请予为联为赠,予题茶亭云:‘赵州茶一口吃干,台山路两脚走去。’题堂前云:“奉亲人道成真孝,教子离尘是大慈。’题山门云:‘门外鸟啼花落,庵中饭熟茶香。’”刘氏茶联,至今影响颇深。

爱新觉罗·玄烨

(1654~1722)即清圣祖。1661~1722年在位,年号康熙。嗜茶。清代陈康棋《郎潜纪闻》卷五:“洞庭东山碧螺峰石壁,岁产野茶数株,土人日‘吓煞人香’。康熙乙卯,车驾幸太湖,抚臣宋荦将此茶进献,以其名不雅,题之‘碧螺春’。自是地方有司,岁必采办矣。”

刘源长

(生卒年未详)清代学者。淮安(今属江苏)人。字介祉。好茶,懂茶史。于康熙八年(1669)前后编撰《茶史》两卷,药三万余言。

张廷玉

(1672~1755)清代大臣。字衡臣,一字砚斋。安徽桐城人。康熙年间进士。雍正时设军机处,与鄂尔泰同为军机大臣。乾隆时深得信任,加太保。在朝五十年,富贵长寿,为清一代之最。性最嗜茶,曾自叙:“余性最嗜茶,四方士大夫以相赠颇多;仰蒙世宗皇帝赐于佳品,一月之中必数至,皆外方精选人贡者,种类亦甚多,器具亦极精致,可谓极茗饮之大观矣。”(《澄怀园语》)又辨《梦溪笔谈》称道之“雀舌”、“麦颗”者,实极下材者。

郑燮

(1693~1765)清代书画家、文学家。字克柔,号板桥。兴化(今属江苏)人。乾隆进士。曾任范县、潍县知县,因为民请赈忤上官意罢归,不再出仕。久居扬州卖画,精诗、书、画,人称“三绝”,为“扬州八怪”之冠。平日与茶结缘,写过许多茶诗、茶联,雅俗共赏,为后人称道。特别是郑氏写的《竹枝词》“郎若闲时来吃茶”句,一语双关:请郎既来喝茶,又来行聘,传递爱的信息,为后人广为传诵。著有《板桥全集》。

曹雪芹

(17157~1763或1764)清代小说家。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圃、芹溪。为满洲正白旗“包衣”人。自曾祖起,三代任江宁职造,其祖曹寅尤为康熙帝所信用。雍正初年,其父免职,产业被抄,迁居北京,家道日衰,趋于艰困。曾以十年时间,创作《石头记》(即《红楼梦》)。据称先后增删五次,但未成全书,贫病而卒。《红楼梦》为中国古典小说写茶典范,有关茶者凡二百六十多处。全书提到的茶名有枫露茶、六安茶、老君眉、普洱茶、女儿茶、龙井茶、漱口茶、茶面子八种。彻茶水有旧年蠲的雨水、梅花雪水两种。吃茶场面涉及细饮慢品、家常吃茶、礼貌应酬茶、饮宴招待茶、风月调笑茶、官场形式茶等多种,以为防暑、解渴、去味、提神、应酬、艺术欣赏。另多次写茶房与煮茶用具、一般茶具、品茶茶具,以及以茶祭祀、以茶论婚嫁、以茶馈友、吃“年茶”等饮茶风俗,还多次以茶入诗词。尤以第四十一回“贾宝玉品茶栊翠庵,刘姥姥醉卧恰红院”最为人称道。有赞曰:“一部《红楼梦》,满纸茶叶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