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走进孩子内心世界:0~3岁儿童心理百科
12982200000018

第18章 反抗是成长前的能量爆发

1~3岁是孩子心理的飞速发展时期,孩子的人格在这一阶段基本形成。这个时期的孩子有点让妈妈头疼,他们不再是“小乖乖”,而是产生了“反抗”“耍赖”“造反”等特殊情绪,让妈妈们不知所措。其实,这是这个阶段孩子的正常表现,只要掌握方法,因势利导,对症下药,孩子就会形成健康的人格。

瑶瑶2岁多了,一直温顺可爱的小姑娘最近却有点反常,变得好奇心强,固执,甚至自以为是,动不动就说:“不!”告诉她睡觉前不能吃糖,她偏偏吵着吃巧克力;告诉她不许乱扔东西,“啪”一声,就把玩具扔到了地上;告诉她不许踩水坑,她偏要朝水洼走……

许多父母都会有这样的体会,那个嗷嗷待哺、完全依赖你的小婴儿,一下子变成另外一个人,经常和父母顶嘴,发脾气,说反话。一些不起眼的小事就会引发亲子间的冲突,处理不好你往往感觉到沮丧、失败,甚至对自己的教育能力表示怀疑。其实,这是3岁左右的孩子都会出现的“反抗期”,持续半年至一年的时间,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必经阶段,心理学上称为“第一反抗期”。

解析孩子的“第一反抗期”

孩子在1岁以前会以为自己和妈妈是一体的,直到1岁之后才慢慢发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是和别人不一样的。这个发现,会让孩子产生两种混合的反应:一个就焦虑,和妈妈分开的焦虑,这个时候的孩子会离不开妈妈,让人觉得很“黏人”;另一个就是渴望独立,尤其是学会了走路以后,孩子能靠自己的双脚去想去的地方,活动的空间一下子变得广阔了,他想探索周围一切新的环境,如果遇到父母的阻挠,他便会产生反抗的心理,惹得大人又惊又怕,又气又恼。其实,孩子是在用自己对抗的行为告诉大人:我是独立的,我要做我自己想做的事。

两三岁的孩子虽然在行动、智力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许多方面还是不成熟的,如情绪的控制上,他一感到不满,便会用最直接的方式表达出来,比如哭闹、吵嚷等,大人们往往认为这是孩子故意在和自己作对。其实,并没有什么故意不故意,孩子只是想表达自己的意愿,不开心就哭,开心就笑,他们还不懂用更合理的方法提出自己的要求,并不是故意捣乱。

“反抗期”孩子的表现

1.喜欢说“不”

这个阶段的孩子,最常说的字,大概就是“不”了。

“小宝,别玩了,快点过来吃饭!”——“不!”

“小宝,把玩具收拾一下。”——“不!”

孩子学会说话、走路之后,发现可以用语言表达自己心中的想法,可以去任何他想去的地方,他急于向别人表现“我自己可以,我能行”,于是对所有不合自己意愿的行动,他都会很干脆地说:“不!”

2.爱发脾气

昔日听话、顺从的孩子突然变得任性,随心所欲,想要的东西得不到就会又哭又闹,有什么不顺心的事就会发脾气。

3.破坏东西

孩子看到什么东西都要摸摸,爱上了撕纸和摔东西,甚至还会去抢别人的东西。这是孩子动手能力进一步提高,但是物权意识又很模糊的体现。

4.不要父母搂抱,不和父母亲近

原来离不开爸爸妈妈的小家伙突然变得“独立”了,不准父母接近,不爱在父母身边待着。

5.暴力行为

孩子在和同伴玩耍的过程中,经常推搡甚至殴打其他的小朋友,或者野蛮地抢别人的东西,在家也总是乱扔乱砸。

听听孩子的心里话

父母对孩子突然的转变感到奇怪和气恼,那么孩子到底在想什么呢?

1.我不是故意捣乱的

处在幼儿时期的孩子,有许多行为都被父母所不接受,如破坏书本,乱扔玩具,尽管一再提醒,软硬兼施,都没有效果。其实,这些都是孩子对周边环境、自身动作探索的正常表现,绝对不是故意要搞破坏、惹父母生气的。丢玩具,是孩子在锻炼自己手臂肌肉的力量,只是他不知道哪些东西可以丢,哪些东西不能丢。父母可以给孩子买类似丢球的玩具,同时告诉孩子:“不可以乱丢东西,要丢的话,就玩丢球的玩具。”

2.我哭是在对自己生气,不是针对父母

有的时候孩子做不好自己想做的事,就会摔东西或者大哭,父母会觉得孩子很烦,不听话,就会马上制止或者呵斥孩子:“不准摔东西!”“哭什么哭!”这些行为只会让孩子更加无助,因为自己已经很受挫了,爸爸妈妈又把自己训斥一番,不理解自己,因此孩子会更加难过。这个时候,孩子哭闹其实是因为在对自己生气,爸爸妈妈应该理解孩子,可以抱起孩子,告诉他:“妈妈知道你的感觉,想做的事情做不好的确会很伤心,但是妈妈看到了你的努力和认真,相信你一定会做得一次比一次好!”不要认为孩子太小,听不懂这些话,这些鼓励的话孩子慢慢就会懂,至少他会有一种被理解、被包容的安全感,负面情绪会很快过去,对孩子的情商发展也有好处。

对两三岁的孩子来说,反抗实在不是什么大毛病,也不是坏毛病。孩子只是由于自我意识不断发展而出现的对成人的建议和指令有不服从、固执或者不听话的现象。作为父母,要认识到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经阶段,要以平常心对待,不要认为孩子的反抗就是叛逆、偏激,要多和孩子沟通,接受孩子的想法,而不是做一个高高在上的权威者、指挥者。放下自己虚伪的自尊,接受孩子的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