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最经典的探险故事
12975200000050

第50章 史密斯打开了西部新通道

史密斯于1798年6月24日出生于美国纽约州萨斯奎哈纳山谷的一个新英格兰的家庭,受过中产阶级教育。他精通希腊神话,读过大量关于美洲探险的书。这对他后来的生活道路和性格有着很大的影响。

史密斯从十几岁起,就在伊利湖的货船上做工。22岁那年,他从一个刊物上看到阿什莱将军登的一则广告,鼓动“有事业心的青年们,去追溯密苏里河的源头,在那儿工作一年、两年或三年……”。阿什莱将军是两个毛皮贸易公司的合伙人。对经商和探险充满憧憬的史密斯前去应试,竟被阿什莱将军看中了,说他是“聪明自信的年轻人”。后来他当了一任密苏里民兵的上尉,又成了皮毛公司的一位合伙人。

1826年,史密斯感到和阿什莱将军合伙有些约束,就退出来,和另外两个山地人大卫·杰克逊、比尔·萨布莱蒂合伙,建立了自己的皮毛商行。同年8月,史密斯带领着15个人和50匹马组成的捕猎队,离开大盐湖,向西南方向出发,寻找新的猎场。他的一队人都是剽悍强壮、饱经风霜的。

但是由于大盐湖周围尽被沙丘、盐碱地和沼泽包围着,他们一走出大盐湖区,就陷入了一个人迹未到过的沙漠地带,行程十分艰难。出发前,每匹马都驮着沉甸甸的装备,有6到10个河狸夹子,1条毯子和1双备用的鹿皮鞋,还有一些用来换取新的坐骑和给养的货物,包括斧子、咖啡壶、水壶、大杯子、火药和霰弹等。此外,还带着够吃3个星期的牛肉干和水。按说,这已达到了探险队必须做到自给自足的要求。但是一进入沙漠就由不得自己了。牛肉干和水已经少得可怜。牲口背上的东西似乎越来越重,每个队员不得不替牲口分担点负担。

3个星期过去了,地面仍是光秃秃的,到处都是红沙,有些岩石裸露出地面,虽然红红的,光彩十分夺目,但队员们无心去观赏。偶尔能看到一些矮小的桧树和艾灌丛,什么鸟兽都看不到。尽管人替牲口背了些东西,但马匹还是越来越憔悴,一个个有气无力地耷拉着脑袋。有的马已经死了,有的累得站不住了。史密斯干脆开枪把它们打死,让队员们去分吃那些血和肉。即使这样,队员们还是急切地盼着能找到水,有的甚至发牢骚说:“如果不能很快找到水,我们就都完了!还不如各自逃命吧!”

又过了5天,到了9月中旬,他们找到了一个月来第一个像样的水源。那个地方叫玉米河,后来叫圣克拉拉河,是维尔京河的一个支流。人和马尽情地痛饮。史密斯估算,他们大概到了大盐湖西南偏南640多千米处。在这里,他们遇到了印第安人的尤特部落。经打手势,同犹特人换了些玉米和南瓜。但过了玉米河再往南,情况就更糟了。队员威尔逊又埋怨说:“老板(指史密斯)疯了,把我们尽往荒凉地方引,应该马上回去!”

不几天,队员彼得·兰恩的马———比斯科特,它的眼睛已经发愣。其他的马也好不了多少。从大盐湖出发时带的50匹马,几乎死去了一半。另有两个队员由于忍受不了沙漠的折磨,开了小差,牵走了他们的坐骑。史密斯多次感到,把那些忠心耿耿跟着主人走的马打死,实在是不好受的事,但环境迫使他不得不再一次下狠心,亲自开抢把比斯科特又打死了,接着再由大家分吞它的血和肉。至10月底,他们仍没有走出红沙地。马又先后死了几匹,剩下的几乎都不行了,膘全掉光了,皮毛也失去了光泽,毛都干了。而队员们,一个个脸颊都干瘪了,双眼深深地陷下去,加上满脸沙尘,猛一看就像两个黑洞,很吓人。他们每走一步,都十分费力。

偏偏在这时候,他们又遇上了两个印第安人。这两个人约有 6英尺高,体格健壮,身上刺着花纹,腰里围着围腰布,手持弓箭横在路中央。他们对史密斯一伙人入侵他们的领土非常生气。史密斯的人也立即摆好了阵势,随时准备保卫自己。那两个人一看到对准他们的枪,立即跑了回去。但时间不长,在前边不远处又出现了不少武装的斗士。他们的箭已上了弓弦。有的手持短刀和涂着红颜色的棍棒。两旁稀疏的树丛中也有他们的人。再往远处,还可以看到一些用木头搭成的低矮的房子。根据史密斯的了解,这是印第安人中的莫略维人,他们向来是成群结队地进攻的,个个英勇善战。捕猎队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现在他们已完全挡住了去路,等待着他们的头领发出行动的信号。而一旦他们进攻,捕猎队就完蛋了。

史密斯想,既然莫哈维人住在这里,就说明这里有生存的条件,何不借这里休息一阵子呢?想到这里,他灵机一动,立即下了命令;谁也不许开枪,谁也不许动,也不许露出任何害怕的神色。然后,他放下枪,打开备用包,从中取出一些火石、打火机、用作捕猎河狸诱饵的香料、钻子和绸缎等交换物和几样小纪念品。他拿起其中的几件,双手捧着举过头顶,并慢慢地向前迈了一步,又迈一步。他想以自己的小心谨慎和友好表示,换取莫哈维人的好奇与和解。

然而一个莫哈维人还是跑了过来,手中的刀尖几乎逼到了他的喉咙。这时,史密斯仍很镇定。他对手下的罗杰斯说;“如果我出了事,你立即把人集合成一个方块,准备保卫自己的生命。”然后,他对用刀逼着自己的莫哈维人说:“我献上礼物。我向上帝祈祷,希望这些礼物被善意地接受。因为我的人马无法抵挡长时间的进攻,即使能逃脱,也只能面临另一种灾难。”大概是莫哈维人明白了史密斯的意思,慢慢又过来一个年轻人,打量了他一会儿,见确无恶意,才从他手里接过礼物,双方的紧张气氛开始缓和下来。史密斯把他的人也带到前面来,待莫哈维人同时放下武器后,他们才安全地进了村子。

原来,这里是莫哈维山谷的边沿,远处可以隐约看见雾蒙蒙的青山。这山谷里长着好几种树,还有能吃的豆类、玉米和瓜果。队员们看见绿色的山谷,好似进了天堂,全身的疲劳似乎都没了。在这里,他们获得了休整的机会。他们和当地居民相处得很好,换到了粮食和瓜果;修好了一路上损坏了的装备,换下了无法修补的部件;换了几匹马,又从几个偷了西班牙人的马而逃走的莫哈维人那儿买了几匹马;还打听了加利福尼亚的情况。

据说加利福尼亚就在西方,但路很不好走,要经过一望无际的沙漠,还要穿过一座深山。在这以前,没有白人走过,连莫哈维人也不敢再试图冒险了。可是,史密斯却已经下了决心,要打开这条通道,到加利福尼亚去。11月初,他又设法添置了30多匹马。一切准备就绪之后,重新上路了。在两个莫哈维人向导的带领下,他们很快进入了当地人一再警告的莫哈维沙漠。

这是一片有6.5万多平方千米的沙漠,自内华达山脉南部延伸到科罗拉多沙漠,东南部与尤马沙漠相接。这片沙漠昼夜温差极大,年降水量不及127毫米。史密斯的人马进入沙漠已经是第15天了。从莫哈维山谷带来的粮食和水早已光了,只能靠死马的血和肉维持生命。现在又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眼前的沙漠仍望不到边际。太阳火辣辣的,烤着人不敢仰头。地面沙子和岩石的反光又十分刺眼。连一点可以遮挡阳光的树荫都没有,偶尔看到一些低矮的灌木丛和仙人掌,但树荫下只能躺一只小狗或是小猫、小白兔什么的,无法躺下一个人或一匹马。没办法,他们只好挣扎着在沙里挖坑,把自己脖颈以下的身躯全埋进去,这样既可以使他们不致于全部脱水,还可以把从坑里挖出来的沙子堆成小沙包,为他们的头和脸部遮挡阳光。队员们一躺下就不再想起来,甚至连发牢骚的力气都没了。

史密斯作为老板和头领,忍耐性似乎比别人都强。他拿出一种只有在焦干土地上才能生长的菜梨,一边把它切成片分给大家慢慢咀嚼,以便嚼出汁来,一边给大家讲故事,讲前景。他往往把前景和故事揉合在一起讲。尽管他也承认自己在说谎,但在最困难的时候,他还是要这么讲,而且总是把前景描绘得十分美好,还一再提醒说那境地并不远,很快就能看到的。正是靠了这种领导才能和善于鼓动的天才,史密斯一遍一遍地激励着大家,一次一次地战胜炎热、饥饿和疲劳,一回一回地死里逃生,一步一步地又挣扎着前进,并最终走出了沙漠,到达美丽富饶的圣贝纳迪诺山谷,使他们成为从东部穿过落基山进入加利福尼亚的第一批人。

地球的南北两端耸立着严峻的南极和北极,它们始终默默俯视着人类,等待着人类,考验着人类。人类也始终怀着一种不曾幻灭的梦想去征服它们,这是人类的抱负和雄心。为了这个躁动不安的抱负和雄心,人们可以背井离乡,可以餐风饮露,可以流血牺牲。

这是一支支百折不挠、前赴后继的极地探险大军。正是这支大军的无畏进取,人类才可能在白色的极地上点缀出艳丽的色彩,才使人类无愧于万物之灵的称号!他们在南北极的探险活动不但使得人们更加真实地认识了地球,还为后世留下了许多传奇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