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最经典的探险故事
12975200000037

第37章 鸟类学家潜入了深海之中

20世纪初,深潜器的研制技术趋于成熟。在这个时代的契机之中,应运而生了一个杰出的人物,他就是美国人威廉·毕比。

毕比原是个鸟类学家。一天,他在海边观察红爪海鸥,这时一群渔民捕捞归来,其中有一个渔民高唤他“先生”,然后给他看一条奇形怪状的鱼。这条鱼有大大的眼睛,窄鳍细尾尖喙,头顶还长着一条软骨似的触须。毕比对这条从未见到过的鱼非常感兴趣,于是他开始转向海洋生物学的研究。

毕比学会了潜水,经常潜到海洋底部去寻找那些栖息在礁石里的生物。那时,他到达的最深处仅是20米,但这20米却使他大开眼界。他看到许多色彩斑驳、绮丽无比的鱼类在海中漫游,感到自己到达了一个像火星、金星那样的未知世界。

但是,毕比穿着潜水服入海,却无法进一步到达更深的海底,因为水压阻碍着他的行动。为了获取海底探险的自由,必须发明一种新的载人器具,这器具要满足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器具内保持一个大气压的常压,二是牢固得足以抵挡随着深度增加的高压,而且要有透明的观察窗。

毕比找到了钢球技师欧弟斯·巴顿和设计师约翰·巴德拉。3个人的齐心协力,创造出了一只名为“深海潜水球”的新装置。这个装置的直径为1.45米,壁厚3.17厘米。“深海潜水球”是球形,每平方厘米能承受105.5千克以上的压力,也就是说,相当于水深1055米的水压。它与潜水艇的最大不同是出于科学探险的目的,因此它装有一个圆形的窗户。窗户是由溶解石英玻璃制成的,直径为20.3厘米,厚7.6厘米。采用溶解石英玻璃的原因是它坚硬、耐压、透明,而且能反射任何波长的光,不至于使人眼看到的海底生物色彩失真。“深海潜水球”里备有自供氧气筒,而人呼吸出来的湿气和二氧化碳,分别由氧化钙和碱石灰吸收。

1930年6月6日,“深海潜水球”被大型舢板船“淑女”号运到了温暖的百慕大外海。午后,毕比和巴顿进入重2450千克的球内,其他人把铁盖用螺栓拧紧,把“深海潜水球”抛入海中。这样潜水球完全与外界隔绝,谁也无法预料他们会遇到什么样的情况。不过它是用钢缆系住的,与钢缆在一起的还有一根电话线,以便与“淑女”号通话联络。

毕比他们在潜水球里被海面的大风浪摇得头昏脑涨,不一会儿,他们下潜到了波浪扰动不到的水层,这时,他们觉得像乘慢速电梯般的平稳。毕比俯在窗口,看到四周是朦胧的青绿色的水体,他们已经到达穿潜水服无法穿越的界限。潜水球潜到30米的深度,光线逐渐变暗,毕比看到许许多多细如尘埃的生物纷纷从窗边游过。

他们继续下潜到91.5米的深处,海水从密封盖的缝隙中渗了进来。毕比把渗水擦掉,但海水仍不断地渗入,这意味着随着下降深度的增加,球内的压力也在增加。毕比开始有点慌张,但冷静下来后则想到,如果更深地下潜,密封圈会被压实,海水就不会再渗进来了。他打电话给上面的“淑女”号,要求快速下降。2分钟后,潜水球进入183米的深处,海水果真不再渗漏进球里了。

毕比在水深213米的地方写下了一句话:“在这以前只有死人才能到达这个位置。”他让潜水球在这里暂停,以便观察海水。他见到的是以前从未见到过的颜色,是一种无法形容的粘稠的蓝。接着他打开探照灯,看到了不少陌生的鱼种在光柱里游动。关掉灯后,四周出现了令人恐怖的光点,仿佛这里就是冥府地狱。

“深海潜水球”再次下降,渐渐地,粘稠的蓝变成了沉重的蓝,最后化为一片暗色。到达244米水深处,毕比觉得初战告捷,不宜操之过急,他让潜水球停了下来。潜水球的首次试潜取得了惊人的成功。

在这以后的4年间,毕比和巴顿乘坐“深海潜水球”进入深海30余次,其中以1934年8月15日的第32次深潜最富有戏剧性。那次下潜的地点仍在百慕大附近的海域。毕比在305米水深处清楚地看到几条淡绿色的光线和几只始终停在观察窗外的大虾。偶尔还有几条虾虎鱼透过窗户朝毕比眨眼。在水深512米的地方,突然一条15厘米左右的不知名鱼朝观察窗冲来,猛撞在玻璃上面,发出一声爆炸似的音响,并进射出一片光亮,像闪电般地照出了毕比和巴顿的脸。

他们被吓了一跳,但还是不停地下潜。在水深550米处,他们看到许多小鱼竟然用它们发光的小牙齿啃啄着玻璃。忽地,这些小鱼都不见了,窗外游动的是4条40厘米长的海龙鱼,它们一直陪伴潜水球到达747米深的地方。一种怪异的黑色生物倏忽出现,又飘然而去。到了762米的深处,窗外出现了发出非常柔和光芒的栉水母,在海中翩翩起舞。这时,那条怪异的黑色生物又回来了,毕比估计它至少有6米长,是他从未见识过的深海怪物。怪物一直虎视眈眈地盯着潜水球,似乎在考虑要不要发动攻击。

毕比和巴顿在水深914米的地方停下来,这是他们这次探险的终点,母船上的缆绳也到了极限。潜水球轻轻地晃动着,这时接到从母船上打来的电话,告诉他们卷扬机上只剩下12圈缆绳,而且卷扬机由于运转时间过长也有些发烫,请他们耐心等待。

等待了2个小时后,潜水球又开始慢慢上升。在上升的过程中又突然飞速下降,这是卷扬机打滑的结果。他们有些担心也许再也回不到海面,因为潜水球下降时一顿,很可能会把钢缆顿断。不过悲剧没有发生,他们终于带着潜水最深的喜悦返回到了海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