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好书就是好老师好妈妈(素养卷)
12964900000012

第12章 第12种好习惯:让孩子爱护动植物

习惯点滴

花开花谢,草长莺飞。每一株植物,每一朵花儿,每一只小动物,都是大自然的宠儿。它们自由自在地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用自己的语言,讲自己的故事。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聆听者,世界向孩子们毫无顾忌地敞开心胸。玫瑰花讲着小王子的故事,小老鼠讲着灰姑娘的故事,蜘蛛网可能向孩子传达着某种信息,带领结的小兔子可能等待着孩子的冒险。自然界的一切期待着孩子的眼睛,去发现,去探索。

可是,很多时候,孩子却无视了这些声音。他们摘走了讲故事的玫瑰,他们用小棍挑破蜘蛛的网,他们把唱着歌的蝈蝈捏得生疼,连声音都扭曲了。就在他们破坏这一切的时候,世界悲伤地关上了心门。

爱护动植物吧,因为有它们,生活才更美好。

习惯故事

那一年的十一月,陈阵从北京来到内蒙古额仑草原插队。虽然北京仍是深秋时节,但额仑草原早已白雪皑皑。奔跑了一个夏天的兔子、老鼠和獭子纷纷躲进洞里去了,草原上一片肃静与安然。

由于蒙古包还没有发下来,陈阵被安排住在毕利格老人家里。毕利格老人是额仑草原最出名最受人尊敬的猎手。可是,老人却很少出猎。就是出猎,也只是打狐狸,鲜少打狼。他总是告诉陈阵,要是把狼打绝了,草原就活不成,草原死了,人畜也就不能活下去。狼是腾格里(天)送给草原的礼物。陈阵毕竟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他以为老人只是危言耸听,并没有完全当真。

一次,陈阵跟随着毕利格老人偷看狼群围捕黄羊。说起额仑草原上的黄羊,它们可是草原上速度最快的四蹄动物,即便是最快的猎狗也追不上。它们宛如贴地黄风,从羊群旁边轻盈掠过,根本不把无枪的人放在眼里。可是,一物降一物,黄羊也有劲敌,那就是蒙古狼。陈阵拿起望远镜,只看到狼群已经从三面围成半月形的包围圈,只给黄羊留了一条后路。可是在这条“生路”的后面,却是额仑草原出了名的大雪窝。突然,那憋足劲的狼群从草丛中一跃而起,三面夹击。那些撑得跑不动的黄羊,惊吓得东倒西歪,那些跑向大雪窝的黄羊,瞬间被白雪掩埋,只有少数理智尚存的黄羊死里逃生。仅仅十几分钟,狼群结束了战斗。温热的血液融化了白雪,像绣在白色锦缎上的一朵朵花儿。

第二天清晨,无风无雪。整生产队小组派出几辆马车前往围场,搜罗被狼遗忘的黄羊。这时,杨克从深雪处发现了一只透露着温柔和恐惧的怀孕的母羊,看着它晶莹的泪珠溢满眼眶,陈阵不由脱口说道:“这些黄羊真是太可怜了。狼真是可恶,滥杀无辜,把人家的命不当命,真该千刀万剐……”谁知,一句话触了毕利格老人的霉头。在蒙古草原,草和草原是大命,剩下的都是小命。对牧民来说,吃草的东西要比吃肉的东西更可恶。怀孕的黄羊虽然可怜,可是草原的命更薄。谁都可以踩它、糟践它,就连一泡马尿都能烧死一大片草。保护草原就是保护内蒙古。草原有自身的食物链和食物逻辑,人们只能对它保持尊重。虽说黄羊吃草比打草机还要厉害,可是黄羊也可以把狼群引开,减少牛羊马的损失。永远都不能把黄羊赶尽杀绝,也永远都不能对黄羊心生怜悯。陈阵开始了解这个复杂而又自成体系的世界,他对狼充满了好奇。

陈阵心想:想要了解狼,实在太难了。毕竟人在明处,狼在暗处。他真想抓一条狼养着,从昼看到夜。恰好一个牧民告诉陈阵,狼一般挑在开春时下崽。于是,陈阵和杨克几经挣扎,最终把心一横,决定去掏狼窝。两人分别偷偷养了一只狼。陈阵把小狼和一窝小狗崽养在一起,每次狗妈妈给小狗喂奶的时候,小狼总是野性勃发,搞得温顺的狗崽只能躲在两边。养了一个月之后,小狼已经长到了一尺多长。陈阵和小狼的关系也大有进展,他可以摸它的鼻头,可以把它顶在头上,甚至还可以把手放进它的嘴里。但是,绝对不能在小狼吃饭的时候走近它身边!它吞食速度极快,进食量很大,仿佛在护卫着自己拼命争取来的食物。陈阵觉得狼才是真正以食为天的动物。后来,陈阵养狼的事情被毕利格老人知道了,他觉得陈阵养狼荼毒了神灵。在他看来,狼是神,而狗是奴隶。狼与狗杂交更是对狼、对腾格里的侮辱。可是看到陈阵像伺候皇帝一样地伺候着小狼,看到牧场负责人包顺贵的鼎力支持,毕利格老人默默地走开了。陈阵战战兢兢地继续养着小狼。

后来,生产组为了逮住更多的狼,决定采用“以狼诱狼”的策略,即用陈阵饲养的小狼引诱狼群进入牧民的包围圈。夜里,当野狼的声音从远方传来的时候,小狼莫名其妙地兴奋异常,也学着叫了起来。野狼是一种特别护崽的动物,听到小狼的叫声,那些在春天里失去狼崽的母狼们都心急如焚,一心想跑来认子。可能是因为小狼还不能准确地和它们交流(它没有学过狼的语言),又或者因为腾格里让狼群看透了这场阴谋,这次的行动以失败告终。

一次偶然的意外,小狼咬伤了陈阵。为了防止小狼伤及人和羊群,产生不必要的争端和麻烦,陈阵和杨克一狠心,把小狼四颗锋利的牙齿夹断了。只可惜,被夹裂的那一颗很快发生了病变。很久之后的某天夜里,小狼再次听到野狼的嚎叫,它那被激起的狼的本性再次爆发。旷野中的狼嚎,一声声召唤着小狼,激起它全部的希望和反抗。小狼疯狂地想要挣脱脖子上的锁链,它用牙齿咬能咬到的一切东西。天亮之后,陈阵才发现小狼的那颗病牙已经在撕咬破毡子的时候拽断了。旧伤新伤一起加在小狼的身上,它身体周围都是凝成冰的血。最终,陈阵听从毕利格老人的建议,用棍子把小狼敲死了——像真正的蒙古野狼一样死掉,而不是像病狗一样死去。这一刻,陈阵仿佛看到了自己内心滚滚升起的狼图腾。

有一次,在陈阵去往獭子山的时候,他发现了一片人迹罕至的碧绿大盆地。小河从山谷里流出,盆地中央是陈阵在梦中都没有见过的美丽的天鹅湖。白得耀眼的天鹅在宽阔的湖中滑动,从密匝匝的芦苇丛中探出细长的脖颈。这种天然的美深深地震撼着陈阵。可是,牧场负责人包顺贵在一次追踪野狼的途中,也发现了这个天鹅湖。不同的是,他举起了猎枪。那枪声惊动了穿过芦苇的风,一只巨大的白色天鹅落了下来,白色的羽毛零落飘飞。几天以后,就连盆地里面开得灿烂的那片芍药,也被包顺贵掘地三尺,斩草除根了。一车车的芍药根被运到蒙古草原以外的地方。随着建设民工的到来,芦苇被砍倒了,天鹅被猎杀了,就连天鹅蛋,也终究没能逃出厄运。美丽在被发现之后,就被摧毁了。草原的生态完全被破坏了。

后来,狼群再也没有回到额仑草原。毕利格老人成为最后一位由草原天葬而魂归腾格里的蒙古族老人。三十年后,当陈阵再次回到腾格里,草原几乎变成了沙漠,只在边境很少的一部分人中,还保留着草原蒙古人养羊的方式。

教育良方

让孩子亲自照顾小动物

在孩子做对某件事情后,家长可以送给孩子一只小宠物或者一盆小花儿当作奖励,并全权放手任由孩子照顾它。孩子在一天天照顾它的过程中,既可以锻炼自己的观察能力,又可以培养孩子和它的感情。当它成为孩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角时,孩子就会推己及他,爱护其他的动植物了。

家长要做出正确的引导

外出旅游时,看着漫山遍野绽放的鲜花,妈妈顺手摘了几朵花儿,想要给笑笑戴在头上。她说:“花堪折时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于是,笑笑也学着妈妈的样子,摘了好多花儿。其实,这位妈妈就没有做出正确的引导。试想一下,花儿都被摘下来了,那么以后旅游的人,还能看到什么呢?

为孩子讲解动植物的现实处境

很多动植物都已经濒临灭绝了,地球上每分钟都有物种在消失。家长可以把动植物的生存现状讲给孩子听。鼓励孩子从爱护身边的动植物做起,保护地球的生态平衡。

延伸阅读

上面这个故事出自北京作家姜戎的《狼图腾》。姜戎?1967年自愿赴内蒙古额仑草原插队,返京之后考取中国社会科学院。《狼图腾》是他唯一的著作,讲述了他在知青十余年间的亲身经历,这本书在?2007年获得第一届英仕曼亚洲文学奖。

讲述动物故事的书很多,但大部分书侧重于动物与人的感情而忽略了它们自身的动物性。姜戎的《狼图腾》通过知青陈阵亲自饲养小狼的经历以及毕利格老人多年与野狼相处的经验,为读者展现出不一样的草原野狼和草原逻辑。

遵从草原自身的逻辑

草丰水美的额仑草原,一个生机勃勃的美丽地方。茫茫大草原,是位博大而残酷的母亲,那里所有的动物:人、狼、马、狗、狐狸、旱獭、黄鼠、黄羊等等,都是她的儿女,缺一不可。它们在母亲的怀抱里,组成强大的食物链,相互控制着数量来回报草原母亲。因为任何一个物种超量,都会给草原以致命威胁。这种回报是天然的。草原的生存环境是残酷的,优胜劣汰是生存的唯一法则。所有的生物通过草原这个真实的大舞台斗智斗勇,十八般武艺,轮番使用,不是你死便是我活,每个能够存活终老的生命,都可以说是优秀的、顽强的、可敬的。每个草原牧民都明白这个道理,他们对所有的猎物都不会赶尽杀绝。因为任何一个物种的消灭,都可能给草原致命的打击。

有这样一首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很久以来,野草一直被众人看作生命力旺盛的植物。可是,在内蒙古,生命力再怎么顽强的野草也供应不起千千万万只羊的一日三餐。如果在土壤肥沃的地方还好,经过牛羊粪肥的滋养,草可以生长得很旺盛。但是,兔子、黄鼠、旱獭扒出来的洞却毁坏了大片的草地。如果是在土壤贫瘠的地方,诸如沙土地,石头缝里,这儿的草连花都不开,更不用说打草籽了。在额仑草原,野草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顽强。

草原上经常发生难以预料的灾害。既有可能出现大雪封山的白灾,羊没有足够的草可以吃,没有足够厚的膘帮它们度过寒冬;也有可能出现降水稀少引发的黑灾,牲畜缺少饮水,膘情下降;更有可能出现黄羊遍山的黄灾,黄羊的吃草量极大,导致家养的牲畜无草可吃。所有牧民的生命都维系在草原的优劣情况上。人、动物、植物都是有生命的,在内蒙古,草原就是“大命”,保护草原绝对不是一句空话。当多年后陈阵再次回到额仑草原,却只能看到“天空干燥得没有一丝云,草原的腾格里几乎变成沙地的腾格里。干热的天空之下,望不见茂密的青草,稀疏干黄的沙草地之间是大片大片的板结沙地,像铺满了一张张巨大的粗砂纸”“《狼图腾》,姜戎著,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355页。”的惨不忍睹的景象时,当远离内蒙古的北京春天飘起黄沙时,关于草原的合理畜牧量的问题,关于草原的保护问题,已经刻不容缓地摆在人们眼前了。生态的确有自然修复的能力,可是人的生产和开发的速度却已经远远超过了自我修复的能力范围。草原、甚至披在地球上的各种植被,都需要人们以理性和长远的心态来保护。

一种不能失却的“狼性”

对于汉民族而言,狼并不是一种值得夸耀的动物。从成语和俗语的构成上就可见一斑:狼子野心,狼狈为奸,狼心狗肺,声名狼藉,狼行千里吃人、狗行千里吃屎……就连在寓言故事里面,那些听到“狼来了”的人们都会义愤填膺地拎起棍子赶上山去。狼就这样被汉人摆在了“恶”的审判席上。

但是,在物竞天择的大自然中,草原上的野狼却高高地占据着牧民“偶像”的位置。狼的狡黠与谨慎教给牧民们丰富的打猎兵法,就像大雪窝夜围黄羊事件,狼群只围三个方向,利用天然的地理形势作为它们的同盟军。还有一次,在开春之际,很多狼窝被掏,狼群的救命粮也被牧区挖了去。这时,被绝了后路的狼群出其不意地偷袭马队。不只如此,当黄羊群离开额仑草原的时候,狼群转而以旱獭和兔子为食。狼就是这样一种既有耐心又有机智的组织性强的动物。

陈阵抱养了一只小狼,每天像伺候国王一样地伺候着小狼。喂它吃狗奶,给它喝牛奶肉汤,陪它玩闹。可是小狼在吃饭的时候,仍然有狼一样的尊严,从来不允许任何人靠近它。它天然地有着狼的本性,知道在炎热的夏天要挖深自己的洞,得到完整的猎物时要满怀敬畏地食用,听到远方野狼的嚎叫,它学着应声而吼,它用生命维护着自己生而为狼的特性,它挣脱锁链向往自由,它挣脱同情维护自尊……

沈从文曾经想要“借助文字的力量,把野蛮人的血液注入到中华民族的身体里去”,现在看来,中华民族在一定程度上也需要这样一种狼性——拥有耐心、等待时机、勇猛无畏、组织纪律、聪明狡黠……看着生活在狗窝里面的小狼,看着生活在额仑草原上的野狼,希望可以使每一个读过这本书的人血脉喷张,拥有挑战一切的勇气、智慧和力量。

推荐版本:《狼图腾》,姜戎著,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

(刘伟编写)

C篇 让孩子学会与人合作沟通习惯的培养

习惯箴言

遵守诺言就像保卫你的荣誉一样。(“法”巴尔扎克)

一个人严守诺言,比守卫他的财产更重要。(“法”莫里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