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圆满
12955600000066

第66章 “谬赞”的故事——自信做人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面试前穿上了前几天刚买的一件新衣服,明明大家都说好看了,可是你对着镜子左看右看,还是觉得不满意,觉得大家都在敷衍你?考试前一天晚上打算好要休息一下养精蓄锐,明明复习得不错了,可是一听说某个同学还在用功,你又突然想起来某个章节掌握得还不全面,又重新捧起了课本?开会前拿出加班几夜准备好的资料,明明已经几番修改了,可是一听说谁谁也准备了发言,你就在心里开始打退堂鼓……

很多时候,究竟真的是我们自己不行,还是根本就是自己看扁了自己?

寺里有一个小和尚净元,年纪虽小,口气却常常大得很,也很热衷于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每周一次的论道会上,他都会抢着发言,和师父们交流心得。自信的他深得师父们的喜欢,却也使身边许多同龄的小和尚们嫉妒不已。

有一次的论道会,方丈也参加了,净元谈论佛理时,因为一时紧张说错了话,在几个小和尚幸灾乐祸的哄笑声中,更加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这是他第一次在众人面前出糗。这次论道会结束后,他的“光荣”事迹成为了一些不怀好意的师兄师弟茶余饭后的谈资,他们大声形容着净元当时的窘迫,说他“平时逞逞能还行,就是登不了大雅之堂”、“就寝时才发现尿了裤子”,等等。大家都以为经过这次的事情,净元应该受到教训了,一定会沉默一段时间,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第二周的论道会上,净元似乎早有准备一样,讲得头头是道,不光让等着看笑话的几个小和尚们目瞪口呆,连大厅正中坐着的几个法师也频频点头……

在所有的小和尚中,净嗔和净元私交甚笃,两人的性情却迥异。净嗔从不敢在众人面前抛头露面。论道会结束后,净嗔虽然为净元高兴,但还是不解地问道:“你这次说得很好,可是之前你才刚出过丑,怎么这么快就抛之脑后了?你就没想过,万一这次又搞砸了怎么办吗?”

听罢,净元哈哈大笑道:“净嗔,我问你一个问题,你会因为听说了一次车祸,以后就再也不敢走在平地上了吗?”

净嗔不屑道:“怎么会?那叫因噎废食!”

“道理是一样的啊,”净元严肃道,“一次的小失误,怎么会打击到我的自信呢?”

正在这时,身后突然冒出一个人来,赞许地说道:“净元说得很对!”净元、净嗔定睛一看,原来是路过的圆真大师。

净元微笑道:“谢谢师父!”

等圆真大师离开,净嗔又不满道:“你说得很有道理,可是你刚才肯定又说错话了,你怎么可以对圆真大师的称赞说谢谢呢,你应该谦虚一点才对!”

净元道:“如果我说他谬赞了,那丢人的可不是我。”拉罗什弗克说过,我们对自己抱有的信心,将使别人对我们萌生信心的绿芽。自信的人更能坚定自己的意志;自信的人更会在挫折面前激发出非同寻常的力量;自信的人更容易到达成功的巅峰。“一次的小失误,怎么会打击到我的自信呢?”“如果我说他谬赞了,那丢人的可不是我。”短短两句话,我们似乎可以预见的到净元日后的成就,这都是自信的结果。

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风烛残年之际,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就想考验和点化一下跟随自己多年的那位很不错的助手。他把助手叫到床前说:“我这根蜡已经所剩无几,得在彻底熄灭前找到另一根蜡接着燃烧下去,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明白,”助手急忙说,“您的思想是得很好地传承下去……”

“可是,”苏格拉底说道,“随随便便的一根蜡我不需要,我需要的是非常优秀的传承者,他不仅要有超人的智慧,还应具备非凡的信心和勇气。至今我还没有找到这样一个人。你能帮我达成心愿吗?

助手温顺地说:“好的,我一定竭尽全力去寻找,以不辜负您的栽培和信任。”

苏格拉底笑了笑,不再言语。

忠诚而勤奋的助手开始紧锣密鼓地展开寻找了,可是他领来一位又一位,总被苏格拉底一一婉言谢绝了。直到有一次,助手再次无功而返地回到苏格拉底的床前时,病入膏肓的苏格拉底硬撑着坐了起来,抚着助手的肩膀说:“真是辛苦你了,可是说实话,那些人,都还不及你……”

助手羞愧不已:“您放心,我一定加倍努力,即便找遍五湖四海,我要把最优秀的人才发掘出来。”

苏格拉底沉默着。

半年过后,苏格拉底眼看就要告别人世,助手依然还在寻找的路上。这一天,听说苏格拉底已经气若游丝,助手急忙赶回来,泪流满面道:“我真对不起您……”

“你没有对不起我,你对不起的是你自己,”苏格拉底无力地闭上眼睛,“本来,最优秀的那个人就是你,只是你一直不敢相信自己,才把自己给忽略、耽误和丢失了……”

助手知道,自己的后半生都将会在自责和后悔中度过。

人当自信,只有当你这么认为了,它才会成为现实。

“圆满箴言”拿破仑曾说过,“不可能”这几个字,只有在愚人的字典里才找得到。记住做人要相信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