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圆满
12955600000043

第43章 “苦”字诀——华丽的冒险

在常人的印象中,“苦难”是不吉祥的代名词:小则事业不顺,屡遭碰壁,大则家破人亡,一无所有。虽然人人都憧憬美好的未来,但谁也避免不了常常会和苦难“不期而遇”。苦难面前,很多人退避三舍,抑或一蹶不振,因此人们躲避它、咒骂它,甚至忌讳提及它……

人们只顾着抱怨苦难,可是有谁想过,没有苦难的世界,将会是什么样子?

观音菩萨有一日降临凡间,想看看人世间的生活究竟如何。她来到一片麦田,看到一片金黄、果实累累,感到十分开心。观音菩萨以为自己并不会被认出来,因为她已经很久没下凡了,没想到的是,迎面走来一个农夫,轻易地就认出她来。

农夫道:“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您终于来了。50年来我没有一天不盼望着这一天的到来。”

观音菩萨问:“为什么一直盼望我来呢?”

农夫回答:“如果您来了,我会向您祈求风调雨顺,田地无冻害、无虫灾。可是无论我怎么盼望,总是无法如愿。”

观音菩萨说:“人世本是苦海,这个世界本就是不能如人所愿的。”

“可是您可以让人世间更美好啊,”农夫双手合十,“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您可不可以允诺我明年的要求,只要一年时间,不要烈日,不要灾害,不要疾风骤雨……”

观音菩萨允诺道:“好吧,明年定会如你所愿。”

第二年,农夫的田地果然结出许多麦穗。由于没有任何狂风暴雨、烈日与灾害,麦穗比平常多了一倍。农夫兴奋不已,欢喜地等待收成的那一天。

可到了收成的时刻,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农夫的麦穗里竟然没有结出一粒麦子。

这时观音菩萨又现身了,农夫急忙问:“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我的麦田颗粒无收,这是怎么回事呢?”

观音菩萨说:“任何人都应该明白,一旦避开了所有的考验和痛苦,只会一无所获。对一粒麦子而言,风雨是必要的,烈日是必要的,蝗虫是必要的,因为它们可以唤醒麦子内在的灵魂。人又有何差别呢?”对于一个重视人生经历的人来说,无论是幸福,还是苦难,都是一笔可观的收入,在他人生的账本上永远没有入不敷出的一天。没有人能够完全支配自己在世间的一切遭遇,因为这个世界本身就是由无数个偶然构成的。我们常常认为那些人生路上总是顺风顺水的人是运气好,却常常忽略了那个所谓的“幸运儿”背后付出的一切。每个人在海阔天空地设计自己的人生方案时,总是尽可能地使之更趋完美,可是倘若你是一个智者,你就会明白,再耀眼的绚烂也要归于平淡,再美妙的好运也不能排除苦难。这个世界上的一切所谓完美,都是以不完美为材料;这个世界上的一切所谓圆满,都是以包含缺憾为前提。因为圆满本就和缺憾对立统一,幸福本就和苦难形影相随。当我们明白了这一切,就会获得看待世界的另一种眼光,一种更加深邃、深刻和深远的眼光。

然而也并不能因此就说,苦难是人生的真谛,苦难具有无与伦比的意义,事实上,苦难本身是没有任何价值的,一切都是人赋予的。要把苦难转化为人生的一笔财富是需要条件的,那就是必须战胜苦难,再从中总结出宝贵的人生经验,最终走向成功。如果苦难当前,你屈服了,那么作为一个经历过苦难的失败者,你只会得到毫无用处的怜悯和同情,哪儿还有资格奢谈苦难对人生的价值?在这些人那里,苦难只是性格的催化剂,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暴者更暴,柔者更柔;智者更智,愚者更愚。

有一位著名的航海家,立下雄心壮志,要独自完成漂流大西洋的壮举,这在当时是史无前例的。有媒体记者说:“如果航海家漂流成功,他的名字将永载史册,而且出一本记录生存体验的书,将会带来几千万英磅的收入。航海家雄心勃勃地出发了,在大海上,他凭着经验、智慧和信念。一次次和暴风雨搏斗,和饥饿、疲劳搏斗,战胜了一次次苦难,闯过了一道道险关。

可是,漂流了十几天,他看不到一点希望。不久,在一次和暴风雨搏斗时,他的指南针不慎掉进了大海,他只能凭着经验辨认方向。20 多天过去了,他仍看不到陆地的影子。航海家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力,他认为自己是在海上无意义地兜圈子。精神的疲倦、体能的下降、信心的丧失,渐渐使航海家失去了继续前行的勇气。终于,航海家绝望了,在一个大雾弥漫的早晨,他割腕自杀了。不久,一条出海的渔船发现了他的尸体。令所有人遗憾的是,据专家推算,他自杀时距海岸仅有几英里远了。航海家克服了那么多困难,唯独没有通过命运之神安排的最后一次“考试”。关于名载史册,关于出书,以及一切的一切都化为乌有。他在海上经历的所有苦难也就成了永远不为人知的谜,变得毫无价值。

人们都羡慕那光彩夺目的珍珠的美丽,可有谁留意过蚌那曾经漫长的苦难的征程?如果你就是那个含珠的蚌,你就必须忍受沙砾的磨砺,才能让点点晶莹的泪滴凝成光彩夺目的珍珠。

“圆满箴言”苦难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可是对大多数人而言,苦难更像是一场未知的冒险。有的人在苦难中走向灭亡,更多的人在苦难后获得涅槃——苦难的转化是有条件的,而转化的大门钥匙,就掌握在你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