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身体有话对你说
12945300000004

第4章 鼻

我是眼睛的弟弟——鼻。在主人的身体上,我的地位很重要,因为位于人体的中轴线上,又正好是脸庞的中心,是真正的“以我为中心”!

人类的鼻可能是有别于动物的一个特点,在哺乳动物中,若按体重比例来说,我是最小的,而且在平坦的面部,能有如此隆起的结构,而且鼻孔向下,尤其有一个半圆形隆起的鼻头,在动物界也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它们的鼻长得高挺,脸也必然突出。

鼻的大小和形状,随着民族和年龄的不同而差别很大,鼻的高矮取决于鼻骨的形状。欧洲人鼻多高大,而亚洲人相对要小多了,但中国人心目中的漂亮鼻是微微隆起的鼻梁,半圆的鼻尖,稍稍张开的鼻翼,圆圆的鼻孔,当同一水平的正面观时,显示鼻不露孔。这与西方人的两个长边短底三角形的鼻孔,不能同日而语。新生儿的鼻最短,随着年龄的渐长,鼻也在伸长,小孩的鼻扮演了娃娃脸的主角,招人喜欢,所以鼻长得小有显示年轻的作用。

多数男人的鼻长得大而长,在男子前面的中轴线上有两个突出的部位,一个是鼻,一个便是阴茎。在心理上鼻大成为男性的阳刚和优越,这种心理在欧洲和非洲曾流行过好几个世纪,以古罗马时期最为突出,直到今天还有一些民族持有这种观念。因此,女性的小鼻尤其显得重要,为了鼻小的美的需要,一门新兴的、缩小鼻的整容手术正在兴起。

非洲和热带地区的短鼻和寒带地区的长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被认为与环境的温度有关,寒带的人吸入寒冷的空气需要鼻帮助加温,而热带的人不仅无需加温,而且需要散热,所以不像寒带人那狭长的鼻孔,而是短短的鼻下两个大圆洞。

有的人的鼻像个紫皮蒜头,一个个毛孔张大让人看得一清二楚,这些毛孔里常常是一种寄生虫——螨虫的窝,而且拥有这种鼻的人多为酗酒者。

许多人都有一种误解,以为在小三角形的鼻深处的鼻腔是上下的方向,这是受了外鼻形状引发的错觉,鼻腔是由前向后下方向走向的通道,外面能看见的只是鼻腔的前庭部。鼻前庭是面部皮肤的向内延伸,长有好多的毛,潮湿的毛是“空气过滤器”,当吸气时,空气中的灰尘都附着在鼻毛上,在尘土飞扬的环境中生活和工作的人,一天下来可挖出一块块的“鼻屎”来,因此鼻前庭也是个容易感染的地方,不过鼻毛还只是初步过滤。鼻腔是从前庭到咽部的空间,中间有鼻中隔分为左右两个鼻道。鼻中隔是一片软骨,两面衬有黏膜,这两片黏膜的特点是血管丰富。可因抵抗力的低下,或用手指抠鼻,这两片黏膜容易感染发生炎症,在干燥的环境下,或过度的擤鼻涕,容易发生鼻出血。多数人的鼻中隔都是弯曲的,可偏向或突向左侧或右侧,这不仅可在鼻镜检查时看得清楚,仔细观察鼻外貎也可基本确定,因为多数人的鼻也是弯向一侧的。

鼻道的两侧壁各有三片骨性鼻甲,排成上下一列,名叫上、中、下鼻甲。有些人的下鼻甲比一般的人要肥大,若鼻中隔正好偏向该侧,下鼻甲就可能触及鼻中隔,造成气道的通畅受到阻碍时,以致医生不得不把下鼻甲切除。

额骨、蝶骨、筛骨和上颌骨内都有空腔,这些空腔和鼻腔是相通的,空腔内衬有鼻腔延续的黏膜,这些空腔便都与鼻腔连成互通。这些空腔总称为鼻旁窦,额骨里的空腔额窦,蝶骨、筛骨和上颌骨里的空腔分别叫做蝶窦、筛窦和上颌窦。在中鼻甲的上方为中鼻道,额窦开口于中鼻道前部,蝶窦和筛窦开口于蝶筛隐窝,中鼻道的后部有上颌窦的开口。人类在演化的过程中把每一处可用的空间都开发利用了,这还不够,把沉重的骨头“挖”成空腔,减轻了体重负担,更巧妙的是这些空腔都成为发音的共鸣箱,如果你的发音洪亮并带有磁性,歌唱得优美动听,这要首先感谢两组鼻旁窦的最佳结构。

鼻腔的结构复杂,所有的表面都衬有一层黏膜,小小的鼻腔内的黏膜,每天分泌大约 2升的水分,那潮湿的表面还有数之不尽的纤毛,这些纤毛时时刻刻都在不停地拂动,每分钟要拂动 250 次,并以每分钟 12毫米的速度把表面的黏液向后下方推送,计算起来,差不多每 20 分钟就能把黏膜表面的黏液层更新一次。就因为这样,通过鼻腔的空气变得温暖而潮湿,夹杂的灰尘也都被黏膜所清除,为肺送去了清洁、湿润而接近体温的空气。无论肺是怎样的挑剔,我鼻都能竭尽全力、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让你满意。

鼻还是一个工作效率很高的回收站,当呼气时,呼出的气体中所含的水分也不能随便放走,尽管呼出的气流是那么得快,至少1/4的湿气还是被扣留了下来。冬天时,鼻孔呼出来的气雾是已被扣留水汽后的,只是剩下3/4,这些水分加起来每天约达到1/4升。

鼻有调节空气的作用,由于鼻构造的特殊性,即便在零下35℃的严寒环境下,鼻孔附近的湿气都结成了冰,而当呼出空气时,冰又融化了,鼻作为一台空调器,无论条件怎样恶劣,从不罢工。有一个例子也说明鼻的作用:二次世界大战时,曾有一位飞行员驾着战斗机在激战中,战机的机舱护盖被击落,当时的气温是零下32℃,以250公里的时速,坚持飞行了2个小时才飞抵基地,此时,暴露的脸全冻伤了,可是除了喉咙痛以外,内部结构全部完好,这全要归功于鼻的保护。

但是,作为呼吸道大门的鼻腔是最易感染疾病的,通常说的感冒,就是感染感冒病毒所致的急性鼻炎,到后来细菌也加入了,成为合并感染。感染的黏膜就会分泌更多的炎性分泌物,这就是通常说的鼻涕。鼻涕是要排出体外的,那么,怎样的方式排出鼻涕才算科学而又卫生呢?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是用纸或手绢捏住鼻子,然后用力将鼻涕从鼻孔里挤压出来;有的更是用两个指头捏住鼻子,随便擤在痰盂里或地上,这个动作叫做擤鼻涕。我告诉你,这样擤鼻涕很不好,这是因为你对鼻太不了解的缘故。前面告诉过你,鼻腔黏膜的纤毛摆动的方向既然是摆动向后下方,鼻腔里的分泌物自然地流向咽部,这符合生理过程,所以正确的、科学的方法是:先闭紧嘴,再用力吸,把鼻腔里的分泌物吸到咽部,然后把它像平常吐痰一样地吐出来。擤鼻涕的缺点还在于:当用力擤时,必须有足够的压力才能使鼻涕擤出鼻孔,与此同时,也必有足够的压力将鼻涕挤压入鼻旁窦内,若此时的鼻涕已感染细菌,细菌也必进入鼻旁窦,会继发感染,鼻旁窦炎就是这样形成的,所以擤鼻涕的动作实在是不卫生,也不科学。

鼻炎是最常见病,前面讲到过感冒就是急性鼻炎,但是慢性鼻炎更是多见,在慢性鼻炎中还有一种过敏性鼻炎,原因在于过敏,但过敏原是什么?可能是螨虫,也可能是花粉或尘埃等,反正很难找到,而患者可能因为轻轻的一点儿小风,或嗅到一点异样气味,顿时流涕如注,喷嚏难止,痛苦不已。(作者插话:作者本人就是患者之一,最重时一天要消耗毛巾式的小手帕 6~8 块。最近,作者在网上读到一例同病患者,原因是铬镍合金烤瓷牙套,检测出尿中镍含量超标 100 倍。在这一病例的启发下,回想 10 年前起病前,也正好装了一颗这样的烤瓷牙套。于是断然去掉那颗牙套,不想当晚就没有出现症状,此后也不再出现,十年的磨难一朝终止。高兴之余,写在这里与读者共飨。)

鼻旁窦除了炎症以外,还可能发生癌症,但发病率不很高。

中医学脉象学说认为“肺开窍于鼻”,肺的气要通过鼻来宣发,所以在治疗上,肺的实证也是要通过宣泄理气之法,这是朴素的唯物思想的具体体现,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鼻还是一个针灸穴位群,鼻针疗法早在《灵柩经》中即有记载,至今仍在延用。

鼻的重要功能之一是嗅觉,嗅觉是由鼻黏膜的嗅觉细胞开始的,当受到气味的刺激后,就转化为神经冲动,作为信号经嗅神经上传到大脑的嗅觉中枢,大脑就知道已嗅到什么气味了。在低级动物,嗅觉是生存必需的重要信息来源,必须依靠嗅觉发现猎物或天敌,但对于人类来说,与高级动物相比,嗅觉功能差得很远,若与低级动物比,就差得更远。蛇能嗅到几公里以外的气味,即便在大海里,鲨鱼也能嗅到2公里以外的血腥味。处于嗅觉功能严重退化的人类,只能说实在惭愧。

鼻既是嗅觉器官,还是重要的味觉器官。可能有人会替舌头抱不平,其实舌头只能品尝出酸、甜、苦、咸四种味道,更多的味觉却要靠鼻。那么鼻是怎样品味的呢?在大嚼大咽的时候,位于鼻腔内部的嗅觉细胞接受气味微粒的刺激,或当食物放入口中时经由嘴传到鼻腔的嗅觉细胞,很多时候嗅觉细胞处于主要的地位,嗅出美餐的鲜美。可这些从来都是记在舌头的功劳簿上,也是一桩“不公”的冤案。但鼻子也有一大缺点,嗅得多了也就麻木不灵了,所以有“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的名言。

虽然没有眼睛、嘴和面部肌肉那样丰富多彩,鼻也能通过表情向对方传递情绪信息,如嗅鼻是对某种气体的反应,皱鼻表示厌恶,歪着鼻表示不相信,鼻抖动提示心理紧张,抽搐鼻是闻到怪味,鼻孔张大表示发怒。此外,鼻还会流鼻涕、打喷嚏和打鼾,其中没有睡着却想让人认为他已睡着时,惯用的手段是假装打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