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消化道中最长的部分,也是吸收营养的主要部位。若因为某种原因切除了小肠,而留下不足1米的人是很难生存的,这说明我的重要性。
小肠上连胃幽门,与胃相通,下端通过回盲部与大肠相连,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全长3~5米,盘曲于腹腔内,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
十二指肠位于腹腔的后上部,全长 25 厘米。它的上部又称壶腹,连接胃幽门,是溃疡的好发部位。肝分泌的胆汁,胰腺分泌的胰液,通过胆总管和胰腺管在十二指肠上的开口,排泄到十二指肠内,以帮助消化食物。十二指肠呈“C”字形,从右侧包绕胰腺头,可分为上部、降部、水平部和升部等四部分。十二指肠上部相当于第l腰椎的右侧起自胃的幽门,行向右后方至肝门下方,急转向下移行为十二指肠降部。这一段肠管长2.5厘米,管壁较薄,黏膜光滑无环形皱襞,又称十二指肠壶腹,是十二指肠溃疡的好发部位。十二指肠降部是沿第 1~3 腰椎右侧的水平下降,至第 3 腰椎体平面折转向左,移行为水平部。降部的后内侧壁有一纵行黏膜皱襞,称为十二指肠纵襞,其下端有十二指肠大乳头,为胆总管与胰管的共同开口处。它距切牙约 75 厘米,可作为插放十二指肠引流管深度的参考值。十二指肠水平部在第3腰椎平面由右向左横过下腔静脉和第3腰椎体的前方,在腹主动脉前方移行为升部。水平部的前方有肠系膜上动、静脉跨过。十二指肠升部自水平部斜向左上方,升至第2腰椎的左侧,转向前下续于空肠,此转折部形成的弯曲,称为十二指肠空肠曲。
十二指肠空肠曲的后上壁被十二指肠悬肌固定在腹后壁。十二指肠悬肌由肌纤维与结缔组织构成,表面有腹膜覆盖,临床上称为 Treitz(屈氏)韧带,是手术中确认空肠起始部的重要标志。
空肠连接十二指肠,占小肠全长的 2/5,位于腹腔的左上部。回肠位于右下腹,占小肠全长的3/5.空肠和回肠之间没有明显的分界线。
小肠的肠壁结构由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构成。其结构特点是肠壁有环形皱襞,黏膜有许多绒毛,还有许多管状的肠腺、绒毛和肠腺与小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关系十分密切。
构成肠腺的细胞有柱状细胞、杯状细胞、潘氏细胞和未分化细胞。潘氏细胞(paneth cell),或称帕内特细胞,是小肠内一种少见的细胞,能提供人体防卫微生物的侵犯。黏膜绒毛深部的柱状细胞的绒毛少而短,可能有分泌作用。小肠绒毛增大了小肠内壁的表面积,如果把所有的绒毛展开拉平,其面积可以覆盖半个网球场,巨大的表面积使营养物质能够在 1~2 小时内得以迅速吸收。
小肠运动形式很有特色,可分为三种形式。第一种叫紧张性收缩:由小肠肌肉的收缩引起的基本收缩形式,也是其他运动形式有效进行的基础,使小肠保持一定的形状和位置,并使肠腔内保持一定压力,有利于消化和吸收。第二种叫分节运动,是小肠的任何一段都可分别启动的运动,其作用是使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增加食糜与肠黏膜的接触,促进肠壁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这都有助于消化和吸收。第三种叫蠕动,基本的形式是前面的肌肉扩张,而后面的肌肉收缩,其作用是将食糜向远端推送一段,以便开始新的分节运动。但也可以逆向蠕动,这样可让食糜来回在肠道内运动,保证营养成分的吸收。
小肠是发生癌症最少的部位,也许与食物的迅速通过而与致癌物质的较少接触有关。但小肠多发的疾病是炎症,只要吃了污染致病菌的不净食品,就容易发生小肠的炎症。第一个症状是腹泻,腹泻是细菌或毒素刺激引发的反射机制,把细菌和毒素排出体外,病情就减轻了,赢得了消灭残余的基本条件,所以是人体的自我保护功能之一。认识了这一点,对于腹泻要分清原因,对症治疗,单纯的止泻治疗是不明智的。
多发的小肠疾病还有小肠梗阻,可能由于蠕动牵扯引起的成角畸形,致肠腔内容物不能通过;或是由于成团的蛔虫堵塞肠腔;或是部分小肠整体性的扭转,使得系膜供应的血运障碍。梗阻是外科急症,要及早求医,不可延误。
消化系统各器官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腹主动脉的分支: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腹腔动脉供给食管下段、胃、十二指肠、胰腺、胆囊、脾及大网膜、小网膜的血液。腹腔动脉的分支与食管动脉及肠系膜上动脉的分支相吻合,这可使一处因故中断时,吻合的通路可以即刻提供,这是人体的自我保护能力的体现。肠系膜上动脉供应胰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阑尾、升结肠、横结肠、小肠系膜及横结肠系膜等处的血液。肠系膜上动脉在十二指肠处与腹腔动脉相吻合;在结肠左曲处与肠系膜下动脉相吻合。肠系膜下动脉供应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上2/3部分的血液,它与肠系膜上动脉及腹腔动脉形成吻合支,这样就把整个消化道的血液供应连成一张大网。
消化器官的血流量受到全身血液循环功能状态、血压和血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并与机体在不同的活动状态下,血液在各器官间重新分配有关。进食活动通过神经和体液统一的作用过程,不仅增加消化道的运动和消化腺的分泌,同时,流经消化器官的血量也相应地增多。流经消化器官的血量对于消化道和消化腺的功能,具有允许作用和保证作用。相反如果血管强烈收缩,血流量减少,消化液分泌随之大为减少,消化道的运动也随之大为减弱。这也说明进食以后不宜马上工作,更不宜脑力劳动,否则,既影响劳动的效率,也影响消化过程的效率。
胃的贲门至直肠上部之间消化道的静脉血汇流入肠系膜上静脉。胰腺、肠、脾的静脉血则汇流入脾静脉和肠系膜下静脉,它们不直接回到下腔静脉,而是由肠系膜上、下静脉汇合成门静脉进入肝。门静脉在肝内分支,形成小叶间静脉,小叶间静脉多次分支,最后分出短小的终末支,进入肝血窦。在肝血窦内,血液与肝细胞进行充分的物质交换后,汇入中央静脉,中央静脉又汇合成小叶下静脉,进而汇合成 2~3 支肝静脉,肝静脉出肝后才注入下腔静脉。门静脉是肝的功能血管,它汇集了来自消化管的静脉血,这些血液内含有从胃肠道吸收的丰富的营养物,输入肝内由肝细胞加工和储存。门静脉血中的有毒物质在经过肝处理后,变成比较无毒的或溶解度较大的物质,随胆汁和尿液排出体外。由门静脉供应肝的血量约占肝总血量的3/4,而肝动脉只供应1/4.
在消化过程中,消化系统各部分的活动是紧密联系、相互协调的。比如,当消化道运动增强时,消化液的分泌也增加,使消化和吸收得以正常进行。又如食物在口腔内咀嚼时,反射性地引起胃、小肠运动和分泌的加强,为接纳和消化食物做好准备。消化系统各部分的协调,是在中枢神经系统控制下,通过神经和体液两种机制的调节实现的。
消化系统的全部结构中,除口腔、食管上段和肛门外括约肌受躯体神经支配外,其他部分都受自主性神经系统支配,实际则是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其中副交感神经的作用是主要的。支配消化系统的交感神经起源于脊髓的第3胸节至第3腰节,在腹腔神经节内,把神经冲动传递给下一级的神经细胞,这下一级的神经细胞的节后纤维随血管的走行分布到消化腺和消化道。
那么,节后神经纤维又怎样使腺体或消化道的肌肉发挥功能的呢?原来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末梢释放一种叫去甲肾上腺素的物质,叫做神经递质,这一神经递质作用于靶细胞上的肾上腺素能α或β受体而发挥其效应。
支配消化系统的副交感神经主要发自延髓的迷走神经,只有远端结肠的副交感神经是来自脊髓骶段的盆神经。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进入消化道的组织后,首先与位于组织内的下一级神经细胞发生突触联系,然后由下一级神经细胞发出的节后纤维支配消化道的肌肉和黏膜内的腺体。与交感神经不同的是,副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末梢释放的不是去甲基肾上腺素,而是乙酰胆碱,这种神经递质作用于靶细胞上的毒蕈碱受体(M受体)而发挥其效应。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消化系统的作用是对立而又统一的。副交感神经兴奋时,使胃肠运动增强,腺体分泌增加;而交感神经的作用则相反,当交感神经兴奋时,使胃肠运动减弱,腺体分泌减少。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支配消化系统的自主性神经,除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外,还存在着第三种成分,有人认为是嘌呤能神经,其节后末梢释放嘌呤类物质,如三磷腺苷;但更多的人则认为是肽能神经,其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是肽类物质,如血管活性肠肽、P 物质、脑啡肽、生长抑素、蛙皮样肽、八肽缩胆囊素、促胃液素、神经降压素等。肽能神经在消化系统的活动中可能主要起抑制性作用。此外,从食管的中段起到肛门为止的绝大部分的消化道壁内,还含有内在的神经结构,叫做壁内神经丛,食物对消化道腔内的机械或化学刺激,可通过壁内神经丛引起局部的消化道运动和消化腺分泌。壁内神经丛包括黏膜下层的黏膜下神经丛,和位于纵行肌层和环行肌层之间的肌间神经丛。
消化系统的活动还受到由其本身所产生的内分泌物质——胃肠激素的调节。当食物经过胃窦部时,刺激该部位的腺体分泌一种叫促胃液素的激素,促胃液素进入血流后,刺激胃壁的壁细胞分泌更多的盐酸,就是一个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