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不一样的孩子心理学
12944700000044

第44章 让孩子学会宽容最重要——海格力斯效应

“海格力斯效应”是指一对一的人际互动,是一种人际间或群体间存在的怨怨相报,致使仇恨越来越深的社会心理效应。

生活中这种现象比比皆是,两个人出于误解或忌妒,闹了矛盾,如果你想报复对方,便会加深对方对你的仇恨,于是对方便会故意挖空心思加害于你;如果你不善罢甘休,他便会更恶毒地报复你,直到两败俱伤。

孩子在交往过程中也会经常遇到小的矛盾和冲突,而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外面受了委屈,父母往往会心疼得不得了,于是便出现“海格力斯效应”这样的教育现象:“你怎么和木头一样,他打你,你就不会打他吗?”“碰了他,他就打你,你怎么不还手呀!找他去……”

其实,用这种方式教育孩子不仅不能使孩子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还会影响孩子将来对人际关系的处理,性格变得狭隘、小气,甚至对待家人、朋友也是如此。然而,从小教孩子学会宽容,不仅能教他们处理好今天的人际关系,更是为孩子将来成为受欢迎的人打下一个好基础。

这天,肖飞妈妈像往常一样到幼儿园接孩子,而肖飞的班主任却招呼她先到办公室来一下。听到这句话,肖飞妈妈心里咯噔一下,心想儿子肯定又是闯祸了。

于是,肖飞妈妈边猜测边跟着老师进了办公室,只见肖飞正站在那里,脸上明显有两道深深的血印。不容分说,肖飞妈妈就捧着儿子的脸端详起来,心疼地问:“这是怎么回事?谁给抓的?痛不痛?”

班主任老师看到这位家长急不可耐的样子就连忙解释:“是课间与一个小朋友逗着玩给抓的。”听老师这么一说,肖飞妈妈这才注意到旁边还站着一个“蔫”了的孩子,名叫海涛,于是恼怒地质问他:“有你这么玩的吗?”她的问话让孩子怯生生地低下了头。

就在这时,海涛的家长也来了,肖飞妈妈不等班主任开口便拉着自己的儿子让人家家长看。海涛家长明白是怎么回事后,连忙道歉。

而肖飞妈妈再看到儿子脸上的血印子时,心里着实难以平静,自己平时连碰都不舍得碰,却让人给抓成这样,儿子怎么这么“窝囊”,这件事让她越想越生气。

想到这里,肖飞妈妈没好气地说:“一句对不起能解决吗?脸上要是落了疤那可怎么办……”谁知就在她正埋怨着,颇有点不依不饶的架势时,肖飞却拉着她的衣襟轻轻地说:“妈妈,别说了,我不疼了,我没事,真的,我们回家吧……”听了儿子的话,肖飞妈妈觉得莫名其妙,一时僵在那里不知说什么好。班主任老师见此情景连忙调解了几句,肖飞妈妈也不好再坚持,只好带着儿子回家了。

回家后,肖飞爸爸也得知了这件事,他们夫妻俩怎么也不敢相信,儿子会这么说,他怎么会这么轻易地就原谅了伤害他的人呢?他可是一个只有5岁,还不懂事的孩子啊。肖飞却看了看他们,低下头说:“不想让他跟我一样,挨爸妈的骂……”

小主人公的表现,是不是也让你忽然意识到自己平日对孩子犯的一点小错误就会大加指责、大加训斥,却从未考虑孩子的内心感受。作为一个成年人,作为一个天天喊着“素质教育”的家长,当自己或自己家人受到伤害时,却不能以宽容的态度去原谅别人,你的心胸怎么竟然还不如一个学龄前的孩子呢?这样的家长又何谈教孩子学会宽容呢?

美国著名的文学家爱默生说过:“宽容不仅是一种雅量、文明、胸怀,更是一种人生的境界。宽容了别人就等于宽容了自己,宽容的同时,也创造了生命的美丽。”疏松的土质能使植物茁壮地成长,宽松的环境能让心灵更加健康地发展,对于童心未泯的孩子来说,为人父母的我们,更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宽容,让他们学会宽容的处事,这样才有可能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每天懂点社交心理学

既然孩子的宽容心是一种非常珍贵的感情,对于孩子个性的健康发展,尤其是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拥有一颗宽容的心呢?

◎◎父母为孩子树立榜样

孩子最初是从父母那里学习待人接物方式的,如果父母为人处事宽容大度、不斤斤计较,孩子就会学着父母的样子处理人际关系,慢慢地也会变得宽容、好善、乐于与人相处。

◎◎教孩子学会“心理换位”

许多孩子只习惯从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而不善于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要消除这种现象,办法就是“心理换位”。当孩子与他人产生矛盾时,要引导他们尽量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尽量理解对方,这样生活中的许多矛盾就都容易化解了。

◎◎让孩子多与同伴交往

宽容之心是在交往活动中逐渐培养起来的,只有在人际交往中,孩子才会发现每个人都是有缺点的,都要犯或大或小的错误,而只有学会容忍别人的缺点和错误,才能与人友好相处。也只有通过交往,孩子才能体会到宽容的意义,体验宽容带来的快乐。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当孩子在交往中遇到矛盾和纠纷时,家长可以适当给予他们抚慰,并帮助孩子分析原因,找出自己或别人的不对之处,明辨是非后,再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