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不一样的孩子心理学
12944700000043

第43章 教孩子合理地拒绝别人——比林定律

美国幽默作家比林提出,一生中的麻烦,有一半是由于太快说“是”,太慢说“不”造成的,这就是有名的“比林定律”。

生活中,一个不会拒绝别人的人很容易被他人左右,一个没有任何主张的人很容易给自己带来危险。人不是万能的,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对你满意。有的时候,学会拒绝,不勉强自己去做根本不想做的事情,给自己的心灵一片自由,也不失为一件快乐的事。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学会拒绝不仅是学会自我保护的一种方法,也是学习一种如何与人交往的处事技巧。然而,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孩子却不知道如何去拒绝别人。

轩轩是个腼腆内向的孩子,从不和小朋友们争东西,哪怕是他自己的,只要别人要玩,他总会默默地放弃。

这天,幼儿园放学后,轩轩拿着自己的滑板车到小区花园里玩。正巧,对门的蔡阿姨也带着她的女儿在花园里玩耍。

刚到花园,小朋友们就对轩轩的滑板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轩轩没说什么就让小朋友们玩,自己则站在旁边眼巴巴地等着,看着小朋友们一个个轮番玩着,轩轩的脸上写满了无奈。

过了好一阵,滑板车好不容易还回来了,可是就在轩轩刚握住他的滑板车,脚还没有跨上去时,又有一个小孩跑过来要玩。还没等轩轩同意,孩子的奶奶就直接把孙子抱上小车,推着就走。

看到这一幕,轩轩妈妈就气不打一处来,心想自己的孩子怎么这么窝囊,自己的东西自己都玩不上,如果这种事情屡次发生,轩轩很有可能会变得越来越怕别的小朋友,性格也会更加内向,等他长大了,这可怎么办?

想到这,轩轩妈妈就直接走到孩子跟前,替他吆喝着把车子要了回来。之前那个孩子的奶奶还不服气,嘀咕了一声:“没见过你这么小气的妈妈。”其他小朋友看到轩轩妈妈的这个样子,也都躲得远远的。

这时,轩轩妈妈又大声对轩轩说:“看你这个熊样,自己的东西,想玩就玩,不想玩就不玩,怎么自己的东西反而被别的孩子抢来抢去,连你都玩不上呢!”

听了妈妈的这番话,轩轩好像有一种无形的压力,低着头,一声不吭。虽说后来轩轩一直自己玩着自己的滑板车,可是看得出他一点也不开心。

生活中,孩子总是要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如果与别人相处的过程中,总是不敢拒绝别人,终有一天会害了孩子自己。那么,为什么孩子不会拒绝他人呢?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来,孩子还没有习惯说“不”。正如孩子会遭到他人的拒绝一样,他们也有拒绝的权利。而孩子之所以不会拒绝他人,与孩子的胆量往往没有任何关系,多半是因为他们缺乏拒绝的经验,还不习惯说“不”,还不习惯开口拒绝别人,所以说,拒绝其实是一种习惯。

二来,谦让美德的误导。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会与人分享,养成慷慨大方的美德。可是,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可能把所有东西都共享出去,尤其是自己心爱的东西。比如说,家里来了小客人,父母出于礼节觉得应该教孩子谦让他人,于是总是极力说服孩子放弃自己的好玩的好吃的,来满足小客人的要求。虽然这种做法被许多父母一直延续着,也确实能让父母面子上有光,但是,从孩子成长的角度来说,这种做法只会剥夺孩子自己做主的权力,让孩子变得没有自己的需求,即便是自己的需求和权益受到他人侵犯,也不善维护和争取。

另外,家长的越俎代庖也会导致孩子的胆量越来越小,越来越不敢开口说“不”。孩子难免会有不乐意的时候,但是由于胆量较小,不敢自己去拒绝,这种时候,好心的家长往往会替孩子拒绝他人。其实,家长的做法看似是维护了孩子的权益,但是这样做的结果只会使孩子失去了实践的机会,导致胆量越来越小,越来越不敢开口说“不”。

总之,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所要做的,就是教会孩子如何合理地拒绝别人的要求。

每天懂点社交心理学

教孩子学会拒绝别人,能让他们学会友好地与他人相处,这同样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经历。下面这些教子心得可以让孩子学会拒绝他人。

◎◎让孩子坚持自己的决定

有些孩子不敢拒绝小朋友的要求是因为害怕别人不跟自己玩,因此,只要小朋友要什么东西,孩子都会拱手奉送,可是,事后他就后悔了。这种情况常发生在年龄较小的孩子身上。家长要逐渐培养孩子的果敢品质,引导他们自己说过的话、做过的事,就应该勇敢承担责任,一旦拒绝了小朋友就应承担受冷落的后果,而不是过后就反悔。

◎◎教孩子正确认识“面子”

孩子不敢拒绝他人可能是为了照顾面子。比如,虽说自己的钱是父母给的,但是当别人向他借钱去玩游戏时,为了面子还是会借给别人。这时,家长要教孩子正确区分面子。如果面子是为了维护个人尊严,那么它应该是积极的;如果面子是为了虚荣心,为了随大流,则可以去除。

◎◎教给孩子委婉拒绝的技巧

拒绝别人无法接受的要求或行为时,家长要教孩子一些委婉的拒绝技巧,这样既不违反孩子自己的主观意愿,又避免了矛盾冲突,维系了孩子之间的友谊。比如,别人向自己借画笔,如果不愿借,可以说“我用完后再借给你吧”或是“一会儿上课我还要用呢”。

家长除了教孩子学会说“不”之外,还要教孩子泰然接受他人说的“不”。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强化一个概念,别人的东西不属于我,我要想玩,只有在别人同意的情况下,才能享用一会儿;如果别人不愿意,自己只能坦然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