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不一样的孩子心理学
12944700000016

第16章 规则是教育孩子的良好手段——热炉法则

“热炉法则”源自西方管理学家提出的惩罚原则,说的是在规章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如果在工作中,有人违反了工作制度,就像碰触到了烧红的火炉,一定会受到惩罚,这个生动而又有趣的比喻把惩罚的法则表示得十分明白。

企业管理中,“热炉法则”可以规范员工行为,保证企业建立严明的规章制度,可以说,这一法则就是企业成功的保证。家庭教育中,同样需要“热炉法则”。从古至今,没有一个父母敢说自己从来没有惩罚过自己的孩子,也没有一个孩子敢讲自己的父母没有惩罚过自己,似乎孩子的成长就是与惩罚相依相伴的。有教育专家也认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脆弱的、不负责任的教育。孩子犯了错误,父母在不伤害其自尊的前提下实施“惩罚”教育是大有必要的。

超市琳琅满目的物品,总会让孩子看得应接不暇,看到好吃的想买,看到好玩的也想买。为此,一位妈妈和儿子订了这么一个规则:没有特殊情况,每次进超市时,孩子最多只能选择一样东西,否则便任何东西都不可以买。对于这项规则,这位妈妈与儿子讲得非常清楚,而且每次去超市前都要提醒他。

刚开始,这个男孩不太适应,常缠着妈妈非要把喜欢的东西都买下来,但是这位妈妈始终坚决拒绝,无论什么情况都按最初订下的规则办事。

后来,男孩受过一次惩罚(一样东西都没买)后,便很自觉地执行“只买一样”的规则了。

现如今的家长已经很少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传统观念了,相反,更多的家长对孩子是毫不吝啬赞美与夸奖的。其实,在孩子做错事的时候,父母也应该“奖惩分明”,运用一定的手段加以惩罚。尤其是对于一些任性的孩子来说,光靠家长的说服教育是很难奏效的。如果家长对其错误行为不闻不问、听之任之,无疑又会在一定程度上放纵和怂恿孩子,结果变得更加任性而难以管教。

每天懂点习惯心理学

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父母对孩子的适当惩罚可以说是在所难免。但是,惩罚就如一柄双刃剑,运用得当能够很好地完成教育孩子的重任,使孩子成为真正的栋梁之材;反之,如果运用不当,就有可能使孩子距离你的期望越来越远。那么,作为家长,又该如何在家教中运用“热炉法则”呢?

◎◎犯了错误就要惩罚

孩子犯了错误,无论是无意还是有心,都要受到惩罚,这对培养孩子诚实、负责的性格都是大有裨益的。另外,还要让孩子知道做错事就要受到惩罚的道理,即使孩子央求,也不能答应,否则以后就很难保证实施的有效性。

◎◎惩罚的“量刑”要适当

惩罚孩子是为了孩子的良性转化,既不能轻描淡写,又不能小题大做滥用“刑罚”。惩罚轻了不足以使孩子引以为戒,过重又容易激起孩子的对抗情绪。

◎◎依照规则进行惩罚

家长应和孩子事先商定一个奖惩规则,让孩子知道犯错后将受到什么惩罚,这样孩子就会有所注意,减少犯错的几率。另外,孩子犯错后,家长也应注意调节情绪,不要因一时冲动而随意惩罚孩子。

◎◎罚了又赏要不得

家长教育孩子时,要态度一致、赏罚分明。该奖时就郑重其事地奖,让孩子体会到受奖的喜悦;该罚时就态度明确、措施果断,让孩子知道自己错在何处。尤其是对孩子实施惩罚后,如果家长中的一方觉得孩子受了委屈,便来安慰,将会使惩罚失去作用。做到奖罚分明才能培养孩子明辨是非、知错即改的品行。

◎◎最忌讽刺挖苦

有些家长惩罚孩子时,语言不文明、满口脏话,这种讽刺挖苦的方式已超越了孩子理智能够承受的范围,极易损伤孩子的自尊心,不利孩子的心理健康。因此,家长应该牢记惩罚孩子的目的是帮助他改正错误,而非为了刺激孩子心灵中最敏感的角落——自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