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调血脂
12943800000019

第19章 高脂血病的中医调理与康复(6)

(1)适当的释怒

人在生活中,会经常遇到一些使人生气愤怒的事。有的人善于把自己心中的愤怒采取适宜的方式,在适当的场合向自己的亲朋好友释放出去,来平息内心的压力。但有些人,经常把愤怒压抑在心灵深处,得不到释放。这种被压抑的愤怒,由于没有得到疏导,会对血压有着不良的影响,所以高血压病患者常常有无名火,会引起血压波动。

(2)减轻愤怒情绪

高血压病患者遇到不顺心的事,特别是遇到不公平的事,容易暴躁发怒,愤愤不平,这样会造成血压迅速上升。因此,急躁易怒是高血压产生的重要心理根源,也是高血压久治不见好转的重要原因。高血压患者要清醒地认识到,再好的药物,再好的医疗措施,如不改变易怒的性格、收敛火冒三丈的心理祸根,很难收到明显的医疗效果。

(3)学会应对过强刺激

高血压病患者容易在突发的环境刺激下,血压发生很大的波动,甚至可能导致意外发生。因此,高血压病患者要学会在突发事件发生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每个高血压病患者的生活环境不尽相同,个性特点也有很大差别。应急措施不可能完全一致。下面介绍几种缓解过强刺激的方法,以供参考。

在遇到强烈的愤怒刺激时,心中默念“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这对于减轻愤怒的反应,对于平息矛盾很有作用。当即将发生口角时,迅速张开口,舌头在口腔中由右向左转9次,这对平息心中的怒火很有帮助。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我当时要是能忍一忍,也不至于发那样大的火,造成我几天心情不好;我当时要是能忍忍,也不至于刺伤了人家,得罪了人家;我当时只是想把一口气吐出来,结果一吐把事情搞坏了。凡此种种,都是一念之差。忍还是怒,后果截然不同。如果您在即将发生口角前,张口转舌而制止了口角发生,就可以免去了许多的遗憾。方法虽然简单,但非常有效。用金钱、用药物还不能代替。此法不仅对高血压病患者消解愤怒、抑制口角发生有效,而且对所有的人均能消解口角,避免愤怒,防止因口角发生的不良后果。

(4)改变认知评价

高血压病患者往往做事认真,对己对人要求严格,有时避免不了爱钻牛角尖。基于高血压病患者对事物认知评价的特点,故他们往往在不足以引起生气的小事上,也生气。同样的生活环境,他们比别人生的气多,生气时间也长。所以高血压病患者要改变自己不良的认知评价,以适应社会、适应现实生活、适应身边的环境。客观的对待周围发生的事物。这样就会大大地减少愤怒引起的刺激,大大减少愤怒的时间,少生闷气,少生闲气。这对防治高血压极为有利。

14.中风型患者的心理疗法

中风病有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再发率高、恢复期长的特点,因此极易产生特殊的心理压力,可表现为恐惧、焦虑、易怒、猜疑、悲观、忧郁和社会隔离感等心理变化。即使疾病稳定,患者看到瘫痪的肢体和言语障碍,生活不能自理,需人照顾,就会产生无价值感和孤独感,错误地认为老年人患中风,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活着痛苦,又连累家人,不如死了好。在治疗上采取抗拒态度,对生活无兴趣,抑郁,缄默,不吃不喝,悲观厌世。有的患者情感变得幼稚、脆弱,因小事哭泣、伤感等。这些不良心理反应严重影响了疾病的康复,甚至可引起脑血管病的再发。因此,我们不能只偏重于瘫痪等体征上的治疗,还要掌握中风患者的心理特点,根据心病需要心药医的原则进行心理治疗,具体措施如下:

(1)发病期

患者不承认患中风,怀疑所出现的症状和体征,医护人员和家属应共同劝慰,使患者情绪稳定,正确认识疾病。

(2)急性期

患者淡漠、消极,有文饰现象,意志薄弱。此时应该鼓励患者安心治病,进行良性暗示,执行早期康复措施。如果出现烦躁、焦虑、敏感、多疑、忧愁,应该向患者解释疾病演化过程,逐渐引导,接受新的生活挑战。

(3)康复期

患者抑郁、自卑、沮丧、绝望、神经质,并拒绝治疗。医护人员和家属应共同关心,体贴患者,给其树立成功的典型,使患者保持乐观、坚毅的态度。康复晚期,患者会出现依赖、求助、不愿意动、失望等心理变化,医务人员应该给患者树立成功典型以进行暗示,消除依赖情绪,使心理处于最佳状态。

高脂血症的运动疗法

(一)高脂血症患者运动原则

运动对血脂有良性调节作用,所以无论从预防还是从治疗高脂血症的角度,都应该积极参加运动。但是运动要有章法,不可盲目而行,故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

运动要以有节奏感、重复性、轻中度等项目为宜。患者应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宜自己的运动项目。如选择长距离步行或远足,又如慢跑、骑自行车、体操、太极拳、游泳、爬山、乒乓球、羽毛球、网球、迪斯科健身操及健身器等。

2.掌握合适的运动时间

运动持续时间应该合理,如达到个体最大心率的79%~85%后可继续运动20~30分钟。运动开始前应做5~10分钟的预备动作,使脉搏缓慢地升至适宜范围,运动终止前也应有5~10分钟的减速期,使血液从四肢逐渐流回心脏。避免出现心脏缺血或自主神经不平衡等症状。

3.掌握合适的运动量

运动量是指体育运动给人体带来的生理负荷量。运动量的测定,往往以运动者的呼吸、心跳、脉搏、氧气消耗量等作为客观指标,并且结合运动者自己的主观感觉加以全面测量。

一般情况下,在锻炼前,可先测1分钟的脉搏数,锻炼后再测1次。如果运动量适宜,正常健康老年人运动后的最高心率不要超过170减去年龄数。譬如年龄为60岁,则运动后最高心率应掌握在每分钟110次的水平。而且在1小时内能恢复正常。这样的心率反映了一般老年人身体中氧的需要量与消耗量之间的平衡,这种强度对老年人是适宜的。

如果运动之后,锻炼者食欲增加,睡眠良好,情绪轻松,精力充沛,即使增大运动量也不感到疲劳,这是动静结合、运动量适宜的表现。反之,如运动后食欲减退,头昏头痛,自觉劳累汗多,精神倦怠,说明运动量过大,应适当酌减。如减少运动量后,仍有上述症状,且长时间疲劳,则应做身体检查。

4.运动要灵活制宜

各人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年龄阶段、体质情况来选择适宜的运动量,选择适宜的运动方法来进行日常的运动锻炼。

清晨空气污染在一天之中最为严重,尤其是浓雾天气,锻炼者呼吸加深加快,污物、灰尘、细菌很容易经呼吸道进入人体,极易造成肺、气管感染,所以不宜晨练,最好在下午或傍晚锻炼。

如在饭前锻炼,至少要休息半小时后才能用餐;饭后则至少要休息1个半小时以上才能锻炼。也有人喜欢在晚上睡觉前锻炼,这是个人运动的习惯。为了避免锻炼后过度兴奋而影响入睡,应该在临睡前2小时左右结束锻炼。冠心病、肾脏病等患者的锻炼方案应在医师指导下制定。

(二)高脂血症患者的运动要领

1.灵活掌握运动的时间和方式

随着社会工业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家用电器广泛普及,交通工具日益发达,把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了出来,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缺乏运动给健康带来的麻烦,如肥胖、高脂血症、冠心病、精神紧张综合征等。

解决这些问题的唯一途径是增加运动量。除了进行有计划的运动锻炼外,还要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增加体力活动。每天至少增加1次为时1小时的体力活动。外出时尽可能步行,如果必须乘车,那么也要提前几站下车,然后步行到达目的地,不乘电梯,改为步行上下楼梯。避免使用可以减少劳动或减少体力活动的用具,以站立代替坐位。休息时要多做些活动,如广播操、上下楼梯、原地跑步。业余时间更应积极参加活动,如多做些家务、跳交际舞、经常散步和参加娱乐性运动项目等。

2.运动方式不可过于剧烈

体育锻炼对调节血脂好处很多,但运动量也不是越大越好。过度的剧烈运动,反而会抑制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加速体内某些器官(特别是心脏)的劳损,从而诱发疾病或发生意外。

有位学者曾把3000多名男女的运动量分成5个等级,并进行了为期5年的调查研究。结果发现,死亡率最低的不是那些热衷于体育锻炼的运动健将,而是那些从事低强度运动的人群。

从锻炼身体的意义上看,要使身体每个部位都得到有效的锻炼,每天只需室外锻炼20~40分钟。即使比较轻度的运动锻炼,如比平时走路快1/4的速度走20~30分钟,也可以使心脏得到有效的锻炼。常见的低强度运动方式有: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爬楼梯、扭秧歌、骑自行车和跳慢步舞等。老年高脂血症病人应避免打网球、打篮球、赛跑和踢足球等运动,以免发生意外。

3.掌握合适的运动强度

运动时心率至少要达到最高心率的70%,并持续20~40分钟才能起到促进代谢的作用,而且受损伤的危险性很小。运动达到40~60分钟时可明显减少体重,改善脂质及糖类代谢,当运动心率接近最大心率的80%时,运动时限应相应缩短。

从热能消耗的观点看,每次锻炼最好消耗1255千焦(300千卡)热能(相当快步走或慢跑4.8千米),而每周运动耗能至少达到4184千焦(1000千卡)。对于平时不运动的人,尤其是老年人,要从最大心率的60%、每次运动10分钟开始,用几星期至几个月的时间达到要求的强度和时间。

运动的频率可因人而异,但至少每周运动3次,最好渐渐达到每周5次,这样可使运动效果更好,继续增加运动次数意义不大。

4.怎样估计运动的强度

鼓励老年人参加运动的目的是提高心肺功能,改善其代谢和生理状态,运动强度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决定性因素。那么,怎样估计运动强度呢?

用来表示运动强度的方式很多,其中确定最大心率的百分数是估价运动强度最实用、最简便的方法。运动时,能量的消耗与心率的增加呈正比,直至达到最大心率。达到最大心率的70%或稍多,并持续20~40分钟便可以提高心肺功能,改善代谢。运动强度过大,可使心率过快,导致心律失常危险性的增加。因此,参加运动的成年人的运动心率一般要求在最大心率的70%~80%,达到这个水平时一般要伴有气喘和出汗。

最大心率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因而老年人与年轻人进行同样的运动量时,要求达到的心率要低得多。例如,为了改善功能,25岁的人需要达到心率140次/分钟的运动量,而60岁的老年人,只要达到110次/分钟即可。年龄与最大心率和运动心率之间的关系详见下表。

5.老年人怎样掌握运动的强度

老年人进行运动锻炼时,一定要从小强度(约最大心率的60%或略小)、短时间(约10分钟)、长间隔(每周运动2~3天)开始,经过3~6个月的时间达到要求的运动标准,并一直坚持下去。如果中途停顿或中断。则已经获得的锻炼效果会很快消失,重新开始锻炼时,一切又要从头开始,绝不可冒进。如果运动后有持续的较明显的疲劳,说明运动时间过长,就应该适当减少运动时间或次数。运动时若出现胸痛、心律失常、憋气、心慌,应停止运动并请医生检查。

6.老年人运动锻炼要循序渐进

运动虽然可以给人们带来许许多多的好处,但是运动不当仍然有潜在的危险,对于平时不运动的老年人来说更是如此。大肌肉群动态运动可以降血脂,防止冠心病,但运动前必须做好必要的准备活动,运动强度要由小到大。过于剧烈的运动可使肌肉及其附属结构受到严重损伤,更有甚者,个别平时没有明显心脏病史的人,可能在运动时或运动后发生猝死,这多是由于过度或不正常的体力活动所致。有冠心病史的病人运动时发生猝死多是由于继发性心律失常所致,而科学的运动训练可降低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和儿茶酚胺分泌对运动的反应,从而减少致死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老年人进行运动锻炼之前,要先请医生全面检查一下,尤其应注意心肺功能状况。有可能时,应进行阶梯运动心电图试验,然后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一个运动锻炼计划。

对于老年人我们必须再次强调:第一必须参加运动;第二运动必须循序渐进,用几周或几个月的时间缓慢地逐渐达到标准运动量。

7.老年人晨起锻炼应注意什么

虽然傍晚锻炼最能达到健身效果,但并不是说早晨就不能锻炼。由于习惯上的原因,早晨仍然是许多人,尤其是老年人锻炼的重要时间。老年人在晨练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不宜过早。因为越早、天越黑、气温也越低,不仅易发生跌跤,而且易受凉,诱发感冒、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心绞痛、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等疾病。因此,老年人应在太阳初升后外出锻炼,并注意保暖。

(2)不宜空腹。老年人新陈代谢率较低,脂肪分解速度较慢,空腹锻炼时易发生低血糖反应。因而,老年人晨练前应先喝些糖水、牛奶、豆浆或麦片等,但进食量不宜过多。

(3)雾中锻炼有害身体。雾是空气中水气的凝结物,其中含有较多的酸、碱、胺、酚、二氧化硫、硫化氢、尘埃和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锻炼时吸入过多的雾气,可损害呼吸道和肺泡,引起咽炎、支气管炎和肺炎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