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绪成调到开发部不到一月,一天晚上,总务主管突然带着保安,袭击了赵绪成的宿舍,从赵绪成的箱子里翻出了雕刻用的胶泥。次日,赵绪成因偷窃工厂财物,被炒了鱿鱼。一切就是这样简单而突然,就在赵绪成往雕刻师的路上迈出第一步时,梦想就这样戛然而止,连一点铺垫都没有。为了师傅,老乌第一次去找林小姐求请。他对林小姐说,他太了解师傅的为人了。但是林小姐说没有办法:“人赃俱获,还有什么好说的呢。”林小姐说:“李保云你不要什么都管,用心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要出什么差错就是了。任命你当主管,可是有人反对的。”林小姐没有说谁反对,但老乌知道是谁。老乌说:“林小姐你放心,我不会给你丢脸的。”
没能留下师傅,老乌心里终觉不是滋味。师傅丢了工作,而最大的受益者,反倒是他老乌。师傅不离开调色部,他哪里能当上主管?赵绪成出厂的时候,老乌和其他三个师兄一齐去送他。赵绪成却还在为自己突然被炒弄得一头雾水。“肯定是有人告密,不然总务和保安不会突然冲进宿舍,直接就从师傅的箱子里翻出胶泥。”师兄说。赵绪成说:“不知道到底得罪了什么人,要去告我的黑状。”就在他们几个和师傅在厂门口话别时,林虎出来了。见他们在一起,迟疑了一下,对赵绪成说:“对不起,本来想帮你,却弄成这样。”赵绪成说:“不关你的事。”
“肯定是有人告黑状。”一师兄愤愤不平。
赵绪成说:“可是,我真不知道得罪谁了。”林虎说:“怪你悟性太高了。”赵绪成若有所悟。他想到,那天林虎在开发部,拿了一张新款公仔的头型设计稿,让几个雕刻师雕。打版总是这样的,反反复复,要打好多款,因此有时任务不是太紧时,林虎会让几个师傅们同时打一个款式,然后挑最有感觉的一款进行修改最后定版。赵绪成没事,在一边看。林虎说:“手痒了吧,这会儿没事,你也雕一个试试。”其他几个师傅们,都对赵绪成笑笑,问赵绪成能不能看懂设计图。没想到的是,大家雕出的东西,林虎都不满意,倒是赵绪成雕的,虽说比较粗糙,却别有一番味道。林虎当时夸了赵绪成几句,说:“还是有素描基础的上手快。”其他几个师傅,无一人练过素描,都是在工厂里打工,跟了师傅学出来的,雕得多了,熟能生巧。对着一个立体的样板,能准确地复制出泥胎,但对着平面设计图,理解起来就有难度了。想到此处,赵绪成一拍头,说:“我知道怎么回事了。”林虎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有时你不一定做了什么得罪人的事,但你的存在,妨碍了别人。”林虎拿出一张纸,上面写了地址,对赵绪成说:“你去找这个人吧,他是我同学,也在玩具厂做开发。说是我介绍的,他会给面子的,我再给他一个电话。”说完和赵绪成握手而别。赵绪成对几个徒弟说:“别一个个愁眉苦脸的,我早就不想在基德厂干了,这样的厂,哪里是人呆的地方。”又对老乌说:“好好做吧。”
打工几年,老乌最怕这样的离别。但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晚上,老乌又给李钟写信,告诉李钟,师傅走了,被人告了黑状,说他想到了自己当初去老板那里告密的事,越想越觉得对不起李钟。老乌又写,经过的事情越多,对人性越发的失望、悲观了。说现在的人,都越来越狭隘,为了一丁点利益,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他还写,他现在当了主管,但是工作开展很难。人们可以看着与自己无关的人发达,却不能容忍身边的人超越自己。老乌说,在这样的社会,要做一个好人,真的很难!说,不过李哥你放心,我会守住自己的。
后来,又发生了一件事,让老乌的心凉到了极点。就在师傅走后不到十天,出了一次生产事故。一批产品颜色用得不对。老乌记得清楚,颜色是大师兄调的,他核对无误后签了字才送生产线使用。幸亏拉长发现及时,没有造成太大损失。但老乌还是挨了林小姐一次训。这是林小姐第一次冲老乌发脾气。自进基德厂至今,老乌对林小姐有了一个渐渐认识的过程,刚进厂,他对林小姐感觉甚好,觉得林小姐阳光、热情、做事雷厉风行。听说林小姐和老板的关系后,看法一度发生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他不能接受,漂亮能干的林小姐,和那个像土匪样的黄老板,有着那不清不白的关系。时间久了,他渐渐见识了林小姐的能力,又觉得林小姐这人确实不错,待人也和气,特别是林小姐不以貌取人,看中老乌的才华,想方设法为他创造施展才能的机会。又听人说,只是老板在打林小姐主意,但林小姐处事有度,偶尔让老板吃一下豆腐,但她坚守着自己的底线。老乌自然愿意相信后一种说法,对林小姐,不知不觉,又有了一种亲切感。有时甚至觉得,他在工厂里认真工作,是为了报林小姐的知遇之恩。第一次看林小姐发脾气,而且是冲头着他老乌。老乌被骂得晕头转向,骂完了,林小姐又说:“对不起,我心情不好,你出去吧,做事用心点,事事都得靠自己,天塌下来自己顶,别指望别人替你。”老乌不明白林小姐何以说这些。
这次事故,老乌被罚款二百。老乌觉得事出蹊跷,明明是调准了色,怎么上了生产线,颜色却差如此之远?老乌不是傻瓜,感觉有人使坏,而这使坏之人,必是三师兄之一。老乌装着糊涂,只是从那以后,他核准颜色,亲自送到生产线,中间再不让人转手,当真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不过,自被罚款又被骂后,三个师兄的态度却有所转变,不似过去那般吊儿郎当。老乌看在眼里,喜在心中。想,挨一顿骂,罚两百块钱,还是值得的。师兄们做了亏心事,心里有愧,改了就好。老乌把这一切,也写在了寄给李钟的信中。老乌在信中说,转眼他就三十岁了,对世道人心,才算慢慢有了点认识。
人啊,生活啊,老乌在信中感慨不已。
让老乌感慨不已的事情,当真是一件接一件。加班加点没完没了赶货的基德厂,生意突然一落千丈。起因是两个货柜被退了货,是他们使用的油漆铅含量超标。货柜退回来的当天,采购部经理就逃之夭夭。老板气得在办公室拍桌子骂娘。这次事故,对基德厂打击甚重,仅退货的直接经济损失,就数目惊人,因此失去的订单,于基德厂,才是真正的灾难。为此,基德厂的两位投资者,大老板和二老板闹将起来,二老板怨大老板用人不当,大老板怨二老板把关不严,闹起来的结果是,二老板宣布退出基德厂另立山头,还拉走了一批技术骨干。自此,基德厂再看不到每日加班到凌晨的火热景况。其时社会上又风传,九七香港回归一定不顺利,恐要打仗。中英若真开战,首遭攻击者,自然是珠三角。因此,时间刚跨进九七门槛,珠三角隐隐紧张的气氛就一日日浓厚。许多工厂订单受到影响,更有工人害怕打仗,九七春节到来之前便已回到内地,想等九七过了,再作决定。老乌断不相信会打仗,也无法想象,若真要打起仗来,会是怎样的情形。彼时,整个珠三角弥漫着一股悲观情绪,却是不争的事实。
那段时间,基德厂的老板黄光南,经常扛一枝猎枪,在厂子里晃荡。厂里多老鼠,肥硕而胆大,见人不躲,老板就端了猎枪打老鼠。老板的枪法不错,一枪一个。打了老鼠,让食堂师傅剥了皮炒来吃。因生意不好,大家又忧心战争,辞工的人就渐渐多了。然而老板有令,所有辞工者,所押三月工资分文不退。有工人闹事,都被老板一一收拾了。老板有句口头禅:“弄死一个打工仔,像弄死一个老鼠样容易。”然而,打工仔们走南闯北,也不是吓大的,不怕死的打工仔总是层出不穷,老板每天也就疲于应付了。很快,又有一件事,在厂里引起轩然大波,睡老乌下铺的那通城佬和他的两个老乡要辞工。辞工自然没问题,问题是,他们想拿到全额工资,这就有问题了。通城佬也不好惹,和两个老乡一起闯进老板办公室。若在往日,员工进老板办公室,是一定要喊报告的,但这次,三人没喊报告就闯进去。老板的脸顿时就黑了,近来他是祸不单行,一肚子气正无处可撒,见这三个打工仔,居然不喊报告,就这样闯进来。老板指着他们,勃然大怒:“丢你老母,出去,喊报告再进来。”然而通城佬显然是有备而来。说:“基德厂辞工,只能光屁股走人,我们今天来,就是要破这例的。”说:“黄老板,别给我们玩这一套,你这一套吓唬小孩子还差不多。”通城佬开门见山,说他们是来结工资的。黄老板说:“笑话,你们也不去打听打听,基德厂的工人辞工,什么时候拿到工资的?”通城佬说:“别人是别人,我们是我们。你欠别人的工资我们不管,可是我们的工资,你少一个子儿都不成。”黄老板当即抓过那把猎枪,一下子,将枪管顶在了通城佬的脑门上,咬牙切齿:“你信不信,老子弄死你。”通城佬冷笑一声,说:“得了吧,马上就要九七回归了,你们这些假香港佬横行不了多久了。”老板几曾受过这样的气?也没见过如此大胆的工仔,拿枪管顶着通城佬的脑门,往前直戳,说:“你嘴硬是不是?”收回了枪,哗地一声,装上子弹,再次把枪管顶在通城佬的脑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