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话说向阳湖
12940500000069

第69章 “向阳湖的经历像一出戏”

——访著名画家张广“向阳湖的经历像一出戏”,这是著名画家张广先生讲述咸宁干校往事时对我发出的感慨。在画家装饰典雅的客厅里,我听到这句生动的比喻后,立即追问他在戏中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张广的回答略带几分幽默:“干校初期没有把我当人看,我实际上和牛享受同等待遇;后来情况慢慢好转,我才真正地开始观察牛、研究牛,大画特画其牛,从此和牛难解难分……”

因为我属牛,对这番话自然颇有兴趣。于是,通过仔细询问,我了解到画家一段沉重的往事。那还是1969年夏,28岁的张广和几位美院毕业生被诬为人美社的“五一六分子”,受到残酷斗争,无情打击。到了次年5月,上面有人对他说:“如果你认罪,可以不去咸宁干校。”张广不愿说违心话,毫不犹豫地随大部队奔赴向阳湖。由于他被视作“反革命”,难免受到个别以整人为乐事的同事刁难,时常有苦难言。大约将近一年时间,他只埋头干活,很少说话,甚至见人扭头就走。他下决心学《红灯记》里的李玉和“宁可把牢底坐穿”,也决不“交代”子虚乌有的“问题”。好在干校后期,“政策”有所松动,连里允许画家画画了,这给张广带来了“寄托”。他觉得将来生存总得靠自己的本事,如今在农村劳动,正好借机积累有关牛的素材,画了大量速写。因为经常在风雨中放牛,感情非同一般,他对牛倔强、温顺的两面性了如指掌,并练就了“庖丁解牛”和“目无全牛”的功夫,自然会产生艺术创作的冲动。一次干校办画展,他一气画了好几张,渐渐名声大振,不少“五七”战士慕名找他。1972年12月的一个星期天,老文物专家王世襄牵着一头自己饲养的牛,上门找他献艺。张广随手找了块画板,坐在院子里画了一上午,完全是写生,最后王老带着画满意地走了……

张广画王世襄我插话说,以前我采访过王老,他曾将这幅珍藏20多年的画让我拍照、发表。张广脸上露出舒心的微笑,继而小结说:“向阳湖的经历,影响了我的一生。这以后我的努力、奋斗,都得力于干校的磨炼。一个画家在一段较长时间里专门研究一种动物的习性、形神,恐怕在全国为数不多。我今天之所以画牛取得一点成绩,是在向阳湖打下的坚实根基。”他谈到这里,起身走进书房,找出一本新近出版的《张广画集》相赠,并告之其中217幅国画,有关牛题材的作品占了近百幅。

谢过之后,见张广戴着一副眼镜,前额显得十分宽阔,我的脑海里忽然蹦出“前途一片光明”几个字来。但出于礼貌,我并没有同他开玩笑,而是紧扣主题,发问道:“既然干校是台演了好几年的大戏,那么,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舞台人物’有哪些?”他心领神会,马上列举了几位,一一道来:

“我们二十五连的一位班长,左得出奇,不知是从什么地方学来的,没老师教,完全无师自通。他出点子,明知我白天劳动没歇着,晚上还要我‘夜战’,就这样从头天晚上7点半干到第二天早上7点,不让休息,简直是折磨人。一个小小的菜班班长,做人居然做到这个份上!

“与之相反,邵宇对我特别好。我在干校画牛出了名,引起不少人嫉妒。1971年5月7日《湖北日报》发表了一组干校生活组画,题目是《革命化的必由之路》,选用了我画的《宣传落实毛主席的最高指示不过夜》,邵宇见了,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当然,作为人美社的老领导,他也说过错话,办过错事。‘文革’中很多人批他高高在上,官气十足,连手下的干部都叫不出名字。但他本身是个画家,十分爱才。由于他受过冲击,整过别人,也惧怕别人整,因此,他在二十五连主持落实政策比较实事求是,相当得体,可以说干校这一段大家对他反映最好。他回京后还担任过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1987年11月,我在深圳美术馆办个展,还专门请邵宇写了序言。

“画牛专家”张广“还有一位普通人朱文治,他患有心脏病,因解放前在国民党队伍里干过事,建国后在单位里长期受人奚落。一天中午,我们去七连吃饭,他正好拉东西刚回,大家对他视而不见,好像没这个人似的,唯独我问他吃过饭没有,请他一同进餐。虽然我们不是一个连队的,但从干校返京后,他特地到我家拜年。我早忘了这事,他却提示说:‘我在向阳湖,多少年的同事拿着饭碗从我身边过,明知我饿得慌,理都不理我,多亏你给我内心带来些许温暖……’”

“人间自有真情在,”我接过张广的话,又问道,“也许当年你自己受人歧视,才更富有同情心吧?”他听罢叹了一口气:“人哪!过去在机关一起上班、聊天,吃吃喝喝,看不出本来面目;到了干校,彼此内心深处的东西才显现出来,有些人人性的弱点得到大暴露,有些人灵魂得到净化,精神得到升华。”

毫无疑问,张广属于后者。正是因为他在人生舞台上有过一段特殊的经历和体验,这位“正直、坦率、勤奋而有成就”(邵宇语)的美术家对向阳湖才刻骨铭心。或许我的这次专访进一步勾起了张广的怀旧情结。过了不久,他专程来向阳湖旧地重游,重温了如烟的往事,追寻了遥远的牧歌,张广此行很快上了央视1频道“万家灯火”栏目,许多咸宁人收看后感到无比兴奋,最高兴的观众自然还是我。我立即打电话感谢张广,毕竟是通过他,向阳湖的风光和干校文化人的故事首次展现在全国观众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