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商务印书馆总经理杨德炎新千年的钟声敲响才几天,商务印书馆总经理杨德炎先生从北京给我打来长途,说近日他要出差到武汉,准备顺道来咸宁寻访向阳湖干校旧址……我闻讯答应在家恭候,届时一定陪同前往。放下电话,上次采访他的情景自然又浮现在眼前。
那还是商务印书馆筹划百年庆典活动的前夕,刚刚走马上任的杨德炎正忙得不亦乐乎。可当他得知我是鄂南来客,马上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一边嘱咐接待的同志预订午餐,一边放下手头的工作,滔滔不绝地和我聊起干校生活。他一侃便将近两个小时,偶尔还学说几句咸宁方言,使我忍俊不禁,深感快意。我早就听人介绍过,杨总曾任我国驻西德大使馆一秘、驻瑞士大使馆文化专员,后任新闻出版署外事司司长,现在果然仍保留着一派外交官的风度,表面随便却不乏稳重,十分健谈又相当得体。
年富力强的杨德炎杨总回忆说,他于1970年春下放向阳湖时,才满25岁。由于十五连的商务人平均年龄达53岁,他属于典型的“小字辈”,被连里安排担任司务长。刚从上海外国语学院毕业不久的他是个文弱书生,平时沉默寡言,没有人注意。到了干校的新环境,因为要管连里100多号人的伙食,他开始学会了交际,学会了与人联系。当时是短缺经济时期,“五七”战士们每天吃干萝卜丝,在这种条件下要尽量改善大家的生活,谈何容易。他从向阳湖走到咸宁城里的菜市场采购,往往早晨四五点钟就启程,将近两小时才能到达目的地。那时咸宁街上的居民不过几千人,而干校的总人数有过之而无不及,买菜之难可想而知。经常是文化部20多个连队的采购员们围着菜市场的头头,里三层外三层,争着凑上前去把自己带来的香烟往人家桌上扔。无奈僧多粥少,好不容易盼来一车菜,一下子就被抢购一空。有时为了买到新鲜蔬菜,他得在城里住上两三天,才不至于空手而归。通过买菜,无形中培养了他的集体主义思想,原来是怀有雄心壮志报效社会,现在才重新认识自己:为大家谋福利,首先要改掉的是“书生气”……
听罢杨总的叙说,我不由得寻思道,看来他今日身居要职,办事干练,还应归功于向阳湖的磨砺哩!杨总接着向我介绍说:“那年头干校人出门办事十分困难,因为社会上不重视知识分子。怎样找到与人打交道的‘切入口’(用现在的话说是所谓‘契机’)?我没少动脑筋。比如,我抽空便主动帮助街上副食店、饭店、药铺的掌柜干点零活,认识了不少熟人,相互有了感情,逐渐买起东西来非常方便,以至别的连队买不到的紧俏物品,我们十五连总能买到。就这样干了一年,一直没卸任。因此可以说,理解人,熟悉人,关心人,我是在咸宁学会的。后来回京,我和印刷厂、报社、领导机关打交道越来越多,一直到外国使馆工作,交往能力不断增强。每到一个新的环境,总要考虑工作如何打开局面。”
我顺便问道:“你在国外时,偶尔也回忆过向阳湖吗?”杨总点点头,说自己过去很腼腆,不会抽烟,但为了拉关系,自己掏钱买了“飞马”牌香烟备用。有次在拥挤的人群中抢购新鲜蔬菜,他手忙脚乱,竟递给卖菜人半截香烟,惹得周围的人轰然大笑。后来调回北京,临行前,当地不少人送他,其中有一位老乡心直口快,道出了真话:“小杨既不抽烟,又不喝酒,我们为什么对他这么好呢?只是看他很可怜!”多年以后,身在异国他乡,回想起这一幕幕,他感动之余,仍会禁不住暗自发笑。
作者采访杨德炎是啊,知识分子放下了“架子”,骨子里却总难免自视清高,岂料自己反倒被老乡同情!杨总由此及彼,又告诉我一桩往事:“一次,我和五连的严文井去四大队参加‘活学活用毛著讲用会’,严老讲,在干校重新认识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谈得很生动:‘我有回拉车,经过一棵桂花树,忽然下起暴雨来,我靠近树旁躲雨时,突然感到身上加重了分量,抬头一看,是和我过去一起的司机为我盖了件雨衣。尽管他是工人阶级,我是被斗的走资派,但他却看我年长,默默地照顾我。我感到十分惭愧,想到过去在北京同一单位呆了多年,我怎么没想到过关心他呢?’”
杨总的回忆绘声绘色,我深受感染。以往我采访过严老,这位幽默大师曾向我讲述了不少干校轶闻,但毕竟年事已高,忆旧时漏掉了这段精彩的“讲用”。老人意想不到的是,后生杨德炎倒一直铭刻于心,终于在20多年后重新向咸宁人提起,可见以情动人的故事总是有生命力的——如果说严老的“讲用”令我难以释怀,那么杨总的“干校心得”亦使我颇受教益。且听他的话由生动转为平实:“咸宁是我一生中挺值得纪念的地方,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我们在向阳湖,尽管政治上受歧视,生活上吃了不少苦,但我觉得也有值得留恋的东西。在国家民族受难的年代,勤劳的咸宁人在鄂南这块贫瘠的土地上默默耕耘,给了我很多启迪。由于我接触的大多是农民和城里的普通人,他们都实实在在,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国家,从他们身上,我发现自己刚走上社会,有许多不切实际的想法,从而摆正自己的位置,不再怨天尤人……”
杨德炎重返咸宁我等杨总稍作停顿,插话问他自1972年回京后,是否重返过向阳湖。他回答说,尽管工作十分忙碌,但一直想找个机会“追寻足迹,追忆时光”。有趣的是,在京城文化界,下过干校似乎已成为“老资格”的一个标志,如商务人就经常被人问起:“你是商务的,去过咸宁干校吗?”前几年,陈原先生以八十岁高龄重返故地,更促使他产生了“步老前辈后尘”的念头……
时隔三载,机会终于来了!杨总在湖北省外文书店参加商务印书馆开设专卖店活动,次日便马不停蹄地赶到阔别28年的向阳湖。他先后参观了干校中转站(咸宁师专)、“四五二高地”、红旗桥、王六嘴等多处旧址,并对我生动地讲述起本连队著名语言学家陈翰伯、《辞源》总编纂吴泽炎、王蒙之父王锦第等已故老“五七”战士的旧事,对他们表示了深切的怀念。返程时,杨总还应邀到温泉参观我的书斋“向阳书屋”,仔细翻看了我收藏的一系列干校老照片,连声赞道:“太珍贵了,真是难得!”我十分理解杨总此时激动的心情,因为他又看到了自己青春的足迹,又走进了昔日难忘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