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想通了就快乐
12940000000076

第76章 不要忽略了对父母的关爱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对于这句古语,也许你早就已经听说过。那么你是否真的能够体会出这句话里所包含的深意?

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是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成人,是父母煞费苦心地供我们吃饭穿衣,我们的成长伴随着父母日复一日的悲与喜,而我们的成材却带来了父母生命的老去。从那个时候起,你是否在自己的心里想到过那样的一个承诺,要用人生的成功报答父母的深情厚意,要靠将来的努力让他们的日子过得无忧无虑。

然而斗转星移,当我们真的成为了一个被事业和家庭的双重压力所包围的成年人,我们便常常会因为种种原因淡忘了当年的承诺,更忽视了曾经为自己付出一生的父母,忽视了他们早已斑白的两鬓,忽视了他们日渐弯下的身躯。也许偶尔还会在心底泛起当年的记忆,或是常常提醒自己将来一定要如何如何地善待他们,而既然那是将来的打算,自然也就不必现在去着急。等等吧,我们对自己说。

可如果真有那样的一天,当你积攒够了必要的财产和精力,却发现自己的父母已不再需要这些东西,他们早已失去了可以享受这一切的健康体魄和生理能力,甚至干脆就离开了这个世界,也永远地离开了你。在那样的一天里,你又该怎样地悔过和责备自己?

曾有一位不到30岁就开始守寡的女人,为了自己的儿女能够幸福如意,她虽然度日艰难却终究不肯改嫁。直到儿子终于成材,在距离故乡很远的城市里开辟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已经苍老的女人仍旧和自己的女儿生活在一起。可她的儿子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的母亲,也想着要把这仅有的两个亲人接到自己的身边,可由于事业上过于繁忙的原因,这个愿望始终都没能实现。终于有一天,他的妹妹从故乡打来电话,哭着诉说了母亲突然病逝的消息。那一瞬间里,这个自以为孝顺的儿子,被一种叫作悔恨的东西彻底击中了心灵和身体。可无论是他的泪水还是哭泣,对于自己的母亲而言,都失去了任何的意义。因为有一种痛,是你永远无法弥补的。而它所留下的伤口,也永远都不会愈合。

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这是一件等不得的事。无论你家资富足,或是一贫如洗,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来完成这件事情,因为金钱和物质并不是报答父母的惟一方式,而在所有的那些方式中,也只有一份浓得化不开的情感,才是天下所有的父母最需要的东西。

听听那首《常回家看看》,再读读季羡林老先生写下的《赋得永久的悔》,你就会明白这些歌曲或是书籍为什么能够感动社会上那么多的人们,因为它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告诉你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孝敬父母,是件等不得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