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想通了就快乐
12940000000065

第65章 得失之间,人生百年

传说中,上帝在创造了亚当之后,告诉他说:“作为人类,你命中注定将会统治世间的其他生命,过着无比幸福的生活。但这也不是没有条件的,因为你只有30年的寿命。”

如此美好、快乐的生命却只有短短的30年,这让亚当无法接受。于是他恳请上帝帮忙,再为他多多延长生存的时间。这让上帝感到很为难,最后只好答应亚当为他找来几种动物,看看它们能否从各自的寿命中让出一部分来送给亚当。

第一个来到上帝面前的动物是驴。当它听说自己命中注定要身负重荷去努力工作,并且只能靠一些草料来维持生命的时候,就主动要求把自己40年的寿命让出一半来送给亚当。于是人类的寿命一下子就被延长到了50年。

接着走到上帝面前的动物是狗。对于自己只能作为主人的忠实奴仆来保护他和他的财产,却无法吃到更多食物的命运,狗也表示出了强烈的厌倦情绪,最后它终于答应把自己寿命中的20年让给亚当,以尽早结束这种并不快乐的生活。这样一来,人类的寿命就从原来的50岁变成了70岁。

最后一个赶到上帝面前的动物是猴子。它对自己必须供人类玩乐取笑却还要依靠人类的施舍才能吃到食物的生存方式相当不满,干脆就很痛快地提出转赠给亚当30年的寿命,于是,人类终于可以活到100岁了。

然而这100年的时间却被分成了极为不同的4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一出生到30岁的时候。此时的人类可以尽情地享受人生,过着无比幸福的生活;

第二个阶段是从30岁到50岁的时候。此时的人类已经结婚生子,不仅要为养家糊口而四处奔走,更要为了今后的生活而不得不像驴一样地辛苦劳作。因为这就是驴馈赠给人类的那20年寿命。

第三个阶段是从50岁到70岁的时候。此时的人类就像一条狗那样地活着,不仅沦为子女的奴隶,更要小心地守护着儿女的财产。因为这就是狗馈赠给人类的那20年的寿命。

第四个阶段是从70岁到100岁的时候。此时的人类已经老得牙齿脱落、皱纹丛生,他们偶尔能够得到一些好心人的眷顾,但更多的时间里却要受到孩子们的嘲笑和戏弄,就像公园里的猴子一样。因为这正是猴子馈赠给人类的那30年的寿命。

人生在世,有得就必然有失。人的一生其实就是在“得”与“失”二者之间的不断交替中度过的。虽然人们总是倾向于“得”,并刻意回避着与“得”如影随形、相辅相成的“失”,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却在提醒着我们:所有的“得”都会以一定程度上的“失”作为代价,而所有的“失”也终将为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得”。就像16岁便因为一场意外事故失去了双腿的篮球健将柯特·布克曼,突如其来的灾难使他失去了健康人的起码条件,可这却激发了他抗击身体、抗击命运的强烈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经过了常人难以想像的刻苦磨炼后,他终于成为了一名享誉世界的杰出的轮椅运动员。柯特·布克曼的事迹与前面那个关于人类寿命的故事刚好形成了一种强有力的对比,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了所谓“得”与“失”二者之间的那种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微妙关系。

“得”不足以沾沾自喜,而“失”也不应该灰心丧气。这是一种事实,更是一条真理。

该放手时就放手

学会放弃,只是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却包含了太多的人生哲理。

虽然我们奋斗终生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和索取,但要想拥有一种健康和快乐的幸福人生,那么我们就还要懂得放弃的道理。放弃,不是怯懦无能的原因所在,更不是悲观绝望的结果使然;放弃,它是人生奋斗的又一开始,更是生命境界的完全展现。

学会放弃,就是要放弃那些不切实际的空想和无法实现的目标,而不是放弃我们为成就理想所做出的巨大的努力;学会放弃,就是要放弃那些没有价值的追求和毫无意义的索取,而不是放弃我们应该坚持的进取心和生命力;学会放弃,就是要放弃那些争名逐利的妄想和骄奢淫逸的美梦,而不是放弃我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无比向往和创造活力。

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只有放弃那些空中楼阁般的狂想,我们才能做到脚踏实地;放弃那些难以满足的物欲,才能保持生命活力;放弃那些徒劳无益的等待,才能避免虚度光阴;放弃那些不该坚持的错误,才能做到拥抱真理。

关于放弃的事例,简直是不胜枚举。

早在革命战争时期,如果我们党没有毅然决然地放弃延安这块红色根据地,那么也就没有了后来的成功以及新中国的建立;同样地,在粉碎“四人帮”之后的日子里,如果我们的党和政府不能完全彻底地打破旧观念老规矩的条条框框,那么也将不存在如今的改革开放和翻天覆地的全新格局。一个国家或是一个民族的发展与振兴需要适时的放弃,而一个人或是一件事情的成熟和成功就更是少不了必要的放弃。放弃了棒球运动员这一梦想,迈克尔·乔丹终于成为世界篮坛上最引人注目的“飞人”;放弃了演员身份的里根,却最终在国际政坛上留下了令人难以忘怀的种种传奇;还有歌德对于绘画艺术的放弃,帕瓦罗蒂对于教师职业的放弃……正是因为这些伟人或是名人对于过去的一种勇敢的放弃,才造就了他们今日辉煌的自己。当初的“沃尔玛”对于城市经营的放弃,不仅使它赢得了人们越来越多的信任,同时也为它今天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根基;而“诺基亚”放弃了进军其他家电行业的可能,坚持在移动通讯领域扩展自己的抉择,也终于令它拥有了后来笑傲天下的实力。

因为有了明确的目标和蕴涵的意义,放弃便成为能力的体现、智慧的证据,和一种该放手时就放手的豁达与大度。

所以,面对着日新月异的时代和纷繁复杂的社会,那些懂得放弃的人并不忧郁,因为适时的放弃,只是为了更多的获取,他们清楚这样的一个事实,便能用眼前的失去,去换取永久的得到;而那些不懂得放弃的人却时常焦虑,因为难以割舍眼前的得到,他们将最终面临永久的失去。

放弃是一种策略,更是一门艺术。因为放弃的前提是一种独具慧眼的观察,更是一份闪耀着智慧光芒的洞悉。只有当我们完全理解了得与失的深刻道理,也懂得了生和死的全部意义,我们才可能真正地学会放弃,并在学会放弃的过程中成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