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想通了就快乐
12940000000005

第5章 不要被眼前的一点利益所迷惑

《韩诗外传》中有这样一个发人深思的故事:

楚庄王想要调集军队去攻打晋国,为了防止大臣们反对自己,所以在公布了这一决定后立即强调指出:谁敢进谏阻挠,将定斩不饶。

然而楚庄王的话音刚落,大臣孙叔敖就站了出来,冒着被斩首的危险劝说楚庄王:“在我家的院里有一片榆树林。几天前,我偶然看见林中的一棵树上有一只蝉,它正准备着要喝树上的露水。可这时,在它的身后却埋伏着一只螳螂,也打算趁机捕食这只蝉。然而螳螂却没有发现躲在另一边窥视着自己的一只黄雀。就在当时的树底下,一个小孩却拉开了弹弓要把黄雀射下来,他是那么地全神贯注,以至于完全忽略了就在他脚旁边的那个大洞。他们都只是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却没有注意到身后的危险。现在晋国还没有衰退,可大王却因为一点眼前的利益就草率地要去攻打它,难道就不怕身后可能出现的危险了吗?”

孙叔敖的一席话,终于使楚庄王收回了成命,取消了这次军事行动。

这就是著名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典故,而它所蕴涵的道理也再简单不过:不要被眼前的一点利益所迷惑,凡事要考虑周到,从大局着眼,才能做出最完整也最正确的选择。

确实如此。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总会存在着许多乍一看去似乎对我们有着莫大好处的事情,然而当你被这些假象所迷惑,不顾利害得失而匆匆采取行动之后,却往往是无功而返,甚至因此而遭受本不必要的诸多损失,到头来受伤害的就只有自己了。

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做到在遇上类似事情的时候换个角度来看一看、想一想,走出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代之以一种全方位的眼光来重新看待事情和思考问题,那么结局就完全可能是另外的一个样子了。

一个只注重表面现象并被它所蒙蔽的人,将极有可能陷入“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认识误区,从而导致分析和判断上的单一与狭隘,无法做到考虑周到和着眼大局。这就好像是在灰尘之中打扫衣服上的灰,或是在浑水之中洗自己的脚,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得到一个正确而全面的结论。可是如果能够做到抛开表面现象,去挖掘蕴藏在事情深处的本质上的东西,能够在遇事之初就学会换个视角,换上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更全面更深入地去看待摆在眼前的这些事情,那么将会对我们拥有一种恰当的推理过程和得出一个正确的判断结果大有裨益。

人生应该属于远方。这不仅是指我们在选择理想的时候应当把目光放得更高更远,也可以理解成是当我们遇到人生中的许多问题的时候,不妨同样地把目光放得更高更远些。这既可以避免那些不必要的错误和失败,更能够对我们的人生起到一种促进和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