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想通了就快乐
12940000000049

第49章 成功不可能一蹴而就

有这样一则寓言:

一位农夫同时在地里种了两棵一样大小的果树苗。其中第一棵树苗拼命地储备从地下吸收的养料,盘算着如何才能更好地完善自己;而另一棵树苗也拼命地储备从地下吸收的养料,盘算的却是如何才能尽快地开花结果。

到了第二年春天的时候,第一棵树苗只是吐出了嫩芽,它把更多的力量留在了以后;而另一棵树苗则在吐出了嫩芽之后,又迫不及待地挤出了花蕾。

转眼又到了第三年的春天,此时的第一棵树苗虽然从未开花结果,却已经长得很是粗壮;而另一棵树苗虽然已经结出了果实,却因为自身的不够成熟连累得果实也酸涩难吃。

时光飞逝,到了第四年的春天,第一棵树苗终于吐出了花蕾,也结出了又大又甜的果实;而另一棵树苗则因为急于开花结果,反倒成了一棵过早老死的枯木。它的结局自然是被农夫砍得七零八落,当做烧火用的一堆柴火了。

两棵同样的树苗,却因为在对待成功的态度和选择成功所需要的奋斗方法上的不同,最终得到了完全相反的两种命运。而它也正是急功近利和厚积薄发这两种迥然有别的态度和做法所造成的一种巨大的差异。就像我们经常会发现那些在马拉松比赛中最先领跑的人却往往不是最终获胜的人一样,因为作为长跑项目的马拉松毕竟不同于百米短跑,那些在前几百米的距离里就急于用尽全力表现自己的人,又怎么能够在此后更加漫长也更加艰难的赛程里赢得最后的胜利呢?在这种素来以坚持和执着而著称的比赛里,循序渐进的积累过程无疑将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为没有了开始阶段的积累,那么等到真的需要你去发力冲刺的时候,你的能量和力气又从何谈起?

其实人生也像是这种马拉松比赛一样,如果你想在奋斗和进取后取得成功,就应该知道随时随地补充自己的重要意义,因为成功离不开必要的储备,而那种足够充足的储备也完全可以提高我们取得成功的几率。除此之外,更不能出于一时的冲动就过早地浪费了所有的精力。因为那不仅不会为我们带来成功,还极有可能在最初的时候就为我们打下了失败的伏笔。

有人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人,而要把他们区分开来,只需一个小小的实验,那就是分给每个人同样的一碗小麦。第一种人会先留下一部分小麦作为种子,然后再去考虑如何处理剩余小麦的问题;第二种人会一口气将拿到手里的小麦全部磨成面,然后再做成各种各样的食物吃到肚子里。

我们应该学习第一种人,因为他们懂得厚积薄发的道理,更知道这是他们获取成功的首要前提。我们远离第二种人,因为他们太过急功近利,也不明白一时的欢愉之后,等待着他们的将是最终的痛苦和失意。

所以说,要成功就不能心急。尤其是对于年轻人而言,志向可以高远,但心态却不可以太急,因为急躁的心理很容易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甚至有可能采取“揠苗助长”的盲目决策和冲动行为,以至于最终酿成失败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