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想通了就快乐
12940000000040

第40章 把冰卖给爱斯基摩人

把冰卖给生活在极地地区的爱斯基摩人,这并不是痴人说梦般的呓语,而是在市场营销学中极为重要的一个内容。它的核心意义就是想别人之不能想的方法,来做别人之不能的事情。也只有做到了这一点,你才称得上是一个成功的市场营销者。

办法总是靠人想出来的,没有不能实现的目标,只有不能找到的办法。在很多的市场营销著作中,都讲到了这样的一个经典案例:

一家效益很好的公司要高薪招聘一名营销主管,而考核的题目就是“把木梳卖给和尚”,当然所卖数量最多的那个人就是这次招聘活动的胜出者。对此,绝大多数的应聘者都感到匪夷所思,因为和尚既然已剃度出家,那么木梳对于他们来说又有什么用呢?由于这项考核的难度实在太大,所以很多人都选择了放弃,最后只剩下甲、乙、丙三个应聘者。

在规定的10天限期结束后,三个人来到该公司汇报销售成果。

甲只卖出了1把木梳。在前往寺庙销售木梳的过程中,甲受到了众多和尚的指责和拒绝,最后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患有头癣疾病的和尚,把那把木梳卖给了他。

乙卖出了10把木梳。在一座名山古寺,由于山高风大,很多进香朝拜者的头发都被风吹乱了。于是,乙找到了该寺院的住持,建议他应该为那些进香朝拜者准备一些木梳,因为蓬头垢面毕竟有失对佛的尊敬。而那个住持也认为乙的话很有道理,就买下了10把木梳,分别放在山上的10座寺庙中。

最后是丙,他一共卖出了1000把木梳。在一座远近闻名、香火旺盛的深山宝刹,丙建议该寺庙的住持应该为前来进香朝拜的人准备一些回赠,并可以在自己的这批木梳上刻下“积善梳”三个字,以便勉励那些善男善女多行好事,多来进香朝拜。住持听了以后自然很高兴,不仅买下了丙的木梳,还要求他再提供一些不同档次的木梳,以便分层次地赠给各种类型的施主与香客。

这次考核当然是以丙的胜出而结束。

这个经典案例比起“把冰卖给爱斯基摩人”的营销新主张,恐怕也不差毫厘。而它所展现出来的,正是现代营销学的核心内容和真正含义。那就是不要被事情表面的复杂和困难所吓倒,应该透过表面深入本质,找寻实施营销战略的可能性。因为任何的事情总有它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只要你能够在冷静观察、大量取证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产品的特点和规律,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完善,那么就有可能实现最终的营销目的。这样的一个层层深入、逐步渗透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发现和创造的过程,它可以调动你的全部积极性和能动性,对于营销者自身来说,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锻炼和提高。

其实仔细想想,难道其他的工作种类就不需要这种锻炼和提高吗?不仅如此,就连我们的生活不也是需要发现和创造才能推动它的发展和进步的吗?如果我们能够把一些营销学上的思维和方法,具体灵活地应用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当中,那么最终受益的人无疑将会是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