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想通了就快乐
12940000000035

第35章 “八风”不动,境界自成

所谓“八风”,其实是源于佛教的一个名词。

它所指代的,也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遭遇到的八种情况,即“称”、“讥”、“毁”、“誉”、“利”、“衰”、“苦”和 “乐”。

而所谓的“八风吹不动”,也就是告诫世人要坦然地面对一切的毁誉、成败、苦乐等人生遭遇,要学会那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智慧,于世间万物之中,做一个外表恬淡、内心却拥有真正快乐的人。

关于“八风”的重要意义,曾有一个发生在“唐宋八大家”之首的苏轼身上的故事可以充分地说明这个问题:

因为自己中正耿直的脾气,所以苏轼的仕途一直都走得很不顺利。虽然他屡次遭到朝廷的贬谪,却始终因为自己笃信佛理而能够做到从容地面对一切。

当苏轼被贬到江北瓜州做官的时候,自然和仅一江之隔的金山寺高僧佛印禅师相处甚欢,于是,两个人经常在一起探讨佛理。

一天,苏轼偶然写了一首五言诗偈:“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因为他自认为这首诗做得很好,所以就立刻差人将其送过江去,希望能够得到佛印禅师的赞誉与好评。

可谁知佛印禅师看过之后,不仅没有任何的惊讶表现,还在这首诗偈的旁边写下了“放屁”两个大字,然后又让来者将其返还给苏轼。

苏轼当然很气愤,就立刻过江来和佛印禅师评理。而当他怒气冲冲来到金山寺的时候,佛印禅师却笑着反问苏轼:“既然你在诗偈中已经自夸‘八风吹不动’,可为什么只是我的一个屁就把你打过江来了呢?”

至此,苏轼才恍然大悟,惭愧地低下了头。

真的做到了“八风不动”,也就自然地拥有了生命中难得的大智慧、大境界。

可事实上呢?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实在是寥寥无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