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想通了就快乐
12940000000003

第3章 妥协是人生的另一种坚持

古语说得好:小不忍则乱大谋。

在现实生活中摸爬滚打的人们,都会有这样一种体会,那就是这个世界上的事情总是存在着太多说不清道不明的地方,抛开那种在是非甚至是生死之间的残酷考验外不说,就是在普普通通的人生境遇里,也永远充斥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面对着这些不公、不顺、不明又或是不利的种种窘地和逆境,为了不至于产生过多的不良情绪并最终损害了自己的身心健康,也为了有利于保持生命中更美好更可贵的快乐和幸福,我们就应该懂得妥协的重要性,和它能够带给我们的积极的意义。要知道,在适当的环境和条件下做出适当的妥协,只有利而没有弊。

然而,对于绝大多数的人来说,妥协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它不仅不是怯懦、无能、麻木或是世俗,相反倒需要你拥有过人的胆识与坚强的毅力。它是度量和气魄的体现,更是智慧和力量的反映。

那种以理性作为基础和核心的妥协,是帮助我们适应社会并逐渐融入社会的一种健康的心态,也是促使我们战胜自我并最终实现自我的一种向上的做法。只有那些懂得妥协也能够妥协的人,才具备了成功者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才知道究竟如何去权衡利弊统观全局,才清楚到底怎样来顺应时势变通自己。而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通过必要的妥协以摆脱种种不利因素的困扰,直至走出窘地和逆境,走向个人的最终胜利。

少年时代的韩信,因为家境贫寒难以度日,便时常靠乞讨维持生计。

一次,他遭到一个无赖的嘲笑和欺侮,竟然被要求当众从对方的胯下钻过。

这个要求本来已无理至极,可韩信非但没有生气,反而真的从那个人的胯下钻了过去。于是他除了受到人们的嘲笑之外,甚至还被咒骂成是“懦夫”和“胆小鬼”。

就是这个当年曾经忍受了胯下之辱的韩信,后来却因为自己卓越的军事能力受到了刘邦的重用,成为其最得力的大将军。

在和赵王的那场决战中,虽然双方力量相差悬殊,但韩信还是以他过人的胆识和巧妙的用兵策略,带领区区几万人击败了赵王的20万人马,并一举消灭了赵国这个最大的敌人。待刘邦夺得天下后,功勋卓著的韩信先是被封为齐王,后又封为楚王。

几年后,功成名就的韩信在返家的途中突然记起了当年的那个无赖,就派人把他找到了自己的面前。对于这个曾经侮辱过自己的人,韩信不仅没有对他兴师问罪,反而是出人意料地犒赏了他。

当部下在事后问起这件事情的时候,韩信先是仰天大笑,接着才解释了自己的理由:如果不是因为这个人的羞辱让自己立志要发愤图强的话,那又怎么可能会有自己今天的这番成就呢?

一个连自己都战胜不了的人,根本就不可能去战胜别人。能够忍受奇耻大辱的韩信,自然是明白这个道理也能够实践它的人。

而春秋时期的越王勾践就更是善于妥协的一个典范。在败给吴王夫差之后,他成了阶下囚,过着非牛非马的悲惨生活。可勾践却并未因此而抑郁消沉,相反倒是忍受了常人所无法想像的种种羞辱,甚至以品尝吴王夫差的大便为其诊断病情的“恭敬”表现来松懈对手的戒心,同时也用“卧薪尝胆”这种被后人传为佳话的苦行僧似的生活来时刻提醒自己。终于在时机到来后东山再起,不仅灭亡了吴国洗刷了耻辱,也重新建立起了更大更强的越国。

妥协,也是人生的另一种坚持。对于这个道理,已经不需要再多的证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