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不娇不惯培养女孩的100个细节
12933900000037

第37章 重视培养女孩的社会公德心

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所要遵循的道德准则。比如,遵守公共秩序、尊重他人劳动、讲究公共卫生、讲文明礼貌、爱护公物……这些都是社会公德的表现。

女孩作为一个具有社会属性的独立个体,自然应该用公德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不能因自己的喜好而为所欲为。然而,女孩的公德心不是与生俱来的。我们常常看到: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一个戴着耳机的女孩坐在座位上,神情冷漠地听着歌,身边站着一位提着很多东西的老人;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一个打扮入时的女孩把吃过的口香糖随地乱扔;在竖着“请不要随意践踏草地”牌子的草坪上,有女孩施施然从草地上踩过……

这样的女孩,即使长得再漂亮,也不会有人喜欢,只会惹人厌恶。我们做父母的自然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变成这样。那么,就让我们共同努力,从小就有意识地给她传授社会公德意识。也许,我们不能把她培养成一个成功的名人,但一定要让她成为一个有公德心的好人,让她无论在哪里都能给人带来美好的感觉,而不是厌恶的感受。

◆◆言传身教,将公德意识植入女孩心中

公德心的萌生和渐进,都是在女孩童年时期发展而成的,她小时候养成的这些习惯,将会成为长大后的固化行为。因此,我们首先应该为女孩树立道德榜样,让她认识到何为公德。

然而,我们很多父母过马路不遵守交通规则,在需要排队的公共场所随意插队,甚至“顺”走公共厕所的卫生纸……这些行为,无疑是教唆女孩的一种“犯罪”。所谓“近墨者黑,近朱者赤”,为了女孩,我们必须谨言慎行,为她树立一个正面的社会公德榜样,这样她才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比如,我们在带着女孩出行的时候,要遵守各种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过马路时要走斑马线,别忘了左右看看,等等。如果我们自己都不遵守交通规则,又怎能指望女孩遵守呢?而且,不遵守交通规则,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也会造成严重的威胁。

再比如,我们带着女孩去超市、银行、电影院或公园等公共场合时,也要以身作则,不大声喧哗,有序排队,而不是随意插队;乘坐公交车的时候,也要按顺序上下车,不争抢座位,主动把座位让给需要的乘客;等等。

◆◆教女孩拥有良好的“私德”

与公德相比,“私德”只是私人生活领域中的道德行为,它的影响范围比公德小。然而,女孩接触最多的却是家庭这个私人生活领域,家庭就是一个“小社会”,是建立女孩公德意识的基地。如果女孩在家里无法约束自我和调节自我,就很容易在公共场合因为“私欲”而忽视公德。

然而,现在很多家庭都过度娇惯女孩,要什么给她什么,女孩在家中唯我独尊、为所欲为,一旦形成了习惯,她走到哪里都会我行我素,自然很难建立起社会公德心。

童童是家里的小公主,每次吃饭的时候,家人都会把她喜欢的食物摆到她面前,让她一个人独享。看电视的时候,童童也喜欢一个人霸占整个沙发,不许其他人坐。因为是家里唯一的孩子,所以每个人都宠着她,让着她,她想怎样就怎样。

一次,妈妈带童童去朋友家吃饭,她把好吃的都端到自己面前,弄得别人都没法吃饭,虽然朋友没有说什么,但妈妈觉得很尴尬,这时,她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童童的例子告诉我们,要想女孩有“公德”,就先要让她有“私德”。如果我们在家里能教女孩学习餐桌礼仪,告诉她好吃的让长辈先吃,好东西要大家一起分享……这样,我们就不会有童童妈妈那种尴尬了。

◆◆鼓励女孩自觉维护周围的环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能看到有的女孩为了一时痛快,随地吐痰;为了少走几步路,把垃圾随意扔在地上;使用公共洗手间时,不及时冲洗,不关水龙头;看到绿化带上种植的漂亮花朵,也随意摘取……这些行为破坏了我们周围的环境。其实,每个人都有维护公共环境的义务,女孩也是这个社会中的一分子,自然也要维护我们共同生活的环境。

俗话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不能因为随地吐痰、扔垃圾只是“小恶”,就去为之;而维护公共环境是“小善”,就不为。要知道,和谐而美好的环境就是由这些“小善”打造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