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好妈妈要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12930200000015

第15章 风趣幽默——让幽默的语言给孩子力量

幽默属于美学范畴,主要表现形式是轻松欢快而又有严肃内容和深刻意义的笑。古今中外,很多名人都对幽默有着各自的理解,英国著名作家莎士比亚曾说过:“幽默和风趣是智慧的闪现。”一位幽默大师认为,在他的成长的过程中,幽默是生活中的七彩阳光,没有幽默就没有他五彩缤纷的童年,也没有他充满欢声笑语、幸福无限的家庭。而我国著名作家林语堂先生这样形容幽默:“幽默如从天而降的湿润细雨,将我们孕育在一种人与人之间友情的愉快与安适的气氛中。它犹如潺潺溪流或者映照在碧绿如茵的草地上的阳光。”看来,幽默是一种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是一种可以给人带来温暖、喜悦和启示的人生哲学。

如果孩子是一个诙谐幽默的人,那么他不但能给自己和周围的人带来快乐,还可以借用幽默这个人际交往的润滑剂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打破某种尴尬气氛,缓解生活和学习中的压力……总之,善用幽默的孩子总是能让自己的人生充满阳光。

一节数学课上,老师正给学生们讲“归纳法”。坐在第一排的白亮却埋头写着英语作业。老师发现后,停止了讲课,看着白亮,白亮抬起头来,正好与老师的目光相遇。

他的心怦怦乱跳,等待着“暴风雨”的来临。数学老师说:“在老师的眼皮子底下,还敢写英语作业?”没想到,白亮小声说:“我以为,最危险的地方往往最安全。”话音刚落,同学们都笑了,老师也笑了,并说:“既然已经暴露了,这个地方也不安全了,还不赶快转移?”白亮一听,迅速把英语作业收拾了起来,正襟危坐开始认真听课。

老师接着说:“事实证明,最危险的地方不一定最安全,一旦暴露就只有危险。所以,我希望大家把该转移的东西都转移走,再次暴露,我就来帮你们转移了。”同学们哈哈大笑,同时也明白了老师的意思。

孩子一旦具备了幽默感,往往就会用与众不同的形式对付突如其来的困境,正如白亮,虽然他不该在数学课堂上写英语作业,但是,如果他没有幽默地回应老师的问话,恐怕就只能接受“暴风骤雨”的洗礼了。而数学老师也很幽默,以更诙谐的方式让同学们在笑声中受到了启发。试想,如果少了一方的幽默,这堂数学课的气氛可能就会因此而变得尴尬,老师和学生的情绪都会受到影响,老师生气地教,学生难受地学,真是得不偿失。但是幽默就能够改变一切,它可以使孩子在喜悦中成长,在开怀大笑中反思。

所以,我们应该努力培养孩子的幽默感,让他有能力化解生活中的各种困惑,并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人生。

为孩子营造幽默的家庭气氛

要想培养孩子的幽默感,我们自己首先就应该是有幽默感的人,至少要有能力欣赏幽默。如果我们自己呆板、固执,总要板着脸解决问题,那么孩子不但幽默不起来,内心恐怕也会充满压抑感。如果我们常常在家庭里制造幽默诙谐的气氛,那么孩子受这种气氛的影响,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变得幽默。

每天晚饭后,小佳的爸爸都要给大家读一个笑话,家里总是能听到此起彼伏的笑声。其中,有一个笑话让小佳记忆犹新,这个笑话讲的是:面条和馒头发生争执,面条狠狠打了馒头一顿,然后扬长而去。馒头发誓一定要报仇。某日,馒头遇见了方便面,不问青红皂白地就把方便面打了一顿,方便面委屈地说:“你为什么打我?”馒头说:“别以为你烫了头发,我就不认识你了!”

小佳还把这个笑话讲给同学们听。一次,换了新发型的妈妈去校门口接小佳,妈妈还没留意,小佳就突然出现在妈妈面前,并说:“妈妈,您以为您换了新发型,我就不认识您了?”妈妈说:“我还真这么以为的。”母女俩相视一笑,走向了回家的路。

一个常常听笑话的孩子肯定会讲笑话,所以,给孩子讲幽默故事不仅可以营造轻松的家庭气氛,也是培养孩子幽默感的好方法。另外,我们可以和孩子做一些情景表演,夸张的装扮和诙谐的语言可以带给大家乐趣,同时,孩子在快乐的“滋润”下,也会自然流露出幽默的气质。

用幽默代替责备和教训

一个真正善用幽默的孩子,不仅能在平和的气氛中给大家增添乐趣,更能够用智慧和诙谐的语言化干戈为玉帛。然而,孩子具备这种能力的前提是自己常常被幽默的力量拉出尴尬的境地,他只有感受到了,才会学着应用。所以,我们在孩子犯错时,应尽量学着用幽默代替责备,那么,孩子与人相处时也会用幽默解决问题。

一天,龙龙在玩耍中不小心把妈妈的手机摔在了地上。手机屏幕立刻变黑了,没有任何显示。妈妈说:“龙龙,你真是用实践证明了妈妈的手机质量不好啊!”

龙龙立刻松了口气,说:“妈妈,我不是故意要证明的。”

妈妈说:“是啊,咱家的物品质量好不好,可不能再用这种方式证明了。”

龙龙笑着说:“知道了。”

当孩子不小心犯错时,我们可以用幽默代替责备,让孩子在轻松的互动去思考、去反省。当孩子失败、沮丧时,我们可以用诙谐的语言让他破涕为笑;当孩子骄傲自满时,我们可以用幽默的方式让他懂得戒骄戒躁。总之,我们应该在生活中多应用幽默这种方式和孩子交流,与孩子保持轻松而有效的沟通。这样,孩子也会用同样的方式与别人沟通。

教孩子学会用幽默的方式进行拒绝

6年级的赵婉最近遇到了一个难题,好朋友告诉她一个秘密,叮嘱她不要泄漏。赵婉的同桌知道她们之间的约定,并总是打听到底是什么秘密。赵婉虽然拒绝了多次,但同桌还是不甘心。

妈妈得知赵婉的困惑后,给她支了一招。第二天,同桌又开始打探时,赵婉说:“你是否能够保证为朋友保守秘密?”

同桌说:“没问题,你告诉我,我一定不告诉别人。”

赵婉又说:“泄漏秘密是不是是不好的行为?”

同桌一个劲地点头,赵婉说:“我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我要守口如瓶。”

同桌一听,顿了顿,笑了。此后,同桌再也没有打听过此事。

如果孩子遇到不好回答的问题,而又不能以“无可奉告”进行回复时,不妨用幽默的方式拒绝对方,这样既不损害彼此的颜面和交情,也达到了拒绝的目的。

告诉孩子,幽默是有原则的

我们要让孩子知道,不是可以令人捧腹大笑的都叫幽默,使用幽默是有原则的,基本原则就是:幽默的语言要以不伤害他人为原则,幽默的对话要以保持礼貌为原则,幽默的动作要以不危险为原则。

具体说来,孩子开玩笑时,不能以他人的生理缺陷、相貌身材、考试失败为素材。有的孩子学结巴的人说话、学腿不方便的人走路来逗大家开心,有的孩子用嘲笑、讥讽、戏弄同学的方式娱乐大众,这些做法对当事人是很不尊重的,算不上幽默。因为幽默不是低俗的,更是以不伤害别人为前提的。

现代社会,孩子们流行过愚人节。愚人节是以互相开玩笑来获取快乐的,在愚人节当天,孩子之间很可能会搞一些恶作剧以示幽默,比如,在同学凳子上涂胶水,或者在同学准备入座时把同学的凳子移开,等等。但是,这些恶作剧搞不好就会引发危险。我们要叮嘱孩子一切幽默的动作都要以安全为前提。当然,我们最好告诫孩子尽量以语言的方式达到幽默的效果,肢体的碰撞应尽量减少,以免因把握不住分寸而乐极生悲。

我们要给孩子灌输一个概念:只有以彼此尊重为前提的幽默,才能带给人真正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