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拯救独生子女
12911700000008

第8章 为人父母,身教重于言教

有人说:“孩子的眼睛是录像机,耳朵是收音机,大脑是计算机。”的确,父母的一言一行都通过孩子的眼睛、耳朵传输到了大脑之中,而这种影响和教育对孩子来说也是最早、最持久的。因此,父母要时刻规范自己的言行,处处想着为孩子做榜样,孩子才会在潜移默化中学会正确的为人处事的方式。

说得好不如做得好——父母要上好“无声的教育”这堂课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经常会听到孩子这样的反问:“你管我?你还不是一样?”“你就知道说我,你自己做到了吗?”“你们有做父母的样子吗?”当父母听到这样的反问时,一定会非常气愤。但是冷静下来思考一下,确实是这样。试想,如果自己都没做到,还有什么资格要求孩子呢?

孩子天生模仿能力就比较强,辨别是非的能力比较差。其实,他的很多语言、动作和行为习惯都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父母不要以为只有对孩子进行说教的时候才是教育。其实,父母怎样和别人说话、怎样议论别人、怎样表示高兴或不爽、怎样对待亲戚朋友、怎样笑、怎样走路……这些小细节都是孩子效仿的对象。

2006年,张庆红被天津市工委授予“市级好妈妈”荣誉称号。她曾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培养一个成功的孩子,就等于创造了一笔无形的‘财富’。”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她始终认为身教重于言教。

张庆红照顾婆婆如同亲生母亲,当婆婆病故后,她又照顾后婆婆16年。婆婆和公公先后瘫痪,大小便失禁,张庆红不分昼夜为他们端屎端尿,洗澡擦身。她的一举一动,孩子们看在眼里,也牢牢地记在了心上。

儿子上高中的时候,中午只休息1个多小时,有时饭吃到一半发现爷爷大小便失禁,不等妈妈起身,他便放下碗筷去给老人擦洗,为老人换上干净床单后,再回来吃饭。

张庆红一生虽然没有读过多少书,但是她深知知识的重要,她总是教育孩子们要努力学习,并带头给他们做榜样,每天坚持看书读报。在她的熏陶下,孩子们自幼就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如今他们都已经大学毕业,而且在相应的工作岗位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如今,已经50多岁的张庆红还学会了利用网络学习。

张庆红任劳任怨,用实际行动为孩子演绎孝顺父母的一幕幕,所以孩子们耳濡目染,也懂得主动照顾老人。另外,她主动学习的精神也感染了孩子们,使他们从小养成了热爱学习的习惯。如果妈妈具备这样的德行,那么孩子能不从心底佩服、尊敬她吗?当她说话的时候,哪个孩子又会不服从管教呢?“有其父必有其子”说的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

古今中外,无数优秀的父母用自己的言行给孩子树立了榜样,影响着下一代,使他们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也为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比如,王献之自幼随父亲王羲之学习书法,在书法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与其父并称为“二王”;班固自幼在父亲班彪的影响下,研究史学,著写了《汉书》;受父亲戚景通的影响,戚继光自幼喜欢军事,最后成为一代著名抗倭将领、救国英雄……

但现在的很多父母却忽略了身教的作用,所以常常感到很困惑:“我给孩子讲了很多道理,可是他怎么就不听呢?”原因就是,道理说多了,就变成了唠叨,不仅起不到教育的作用,反而会引起孩子的反感情绪。可见,言教的度不太好把握,而且空洞的说教是难以令孩子心服口服的。

还有一些父母忙于为孩子找早教机构,企图把教育孩子的问题寄托于早教机构。其实,这些都是舍本逐末,而且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对孩子来说,家庭教育是最早的教育,也是一切教育的基础。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也是孩子接触时间最长的人,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子女。可以说,父母的身教往往对孩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当父母能时时规范自己的言行时,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经对孩子产生了正面的影响。那么,具体来说,父母应该从哪些方面做起呢?

建议一:父母的言语一定要谨慎

在生活中,不难发现一些孩子说话时和父母很像,特别是语气、表情。毋庸置疑,父母的言语对孩子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如果希望孩子说话有礼貌,父母就要在生活中多说一些礼貌用语,比如“谢谢”、“对不起”、“请”、“您”;希望孩子和同学友好相处,父母在私下就不要谈论别人的是是非非;希望孩子诚实,就不要在电话铃声想起的时候,嘱咐孩子对对方说“我妈妈不在”。

此外,父母对孩子要做到言出必行、信守承诺。如果做不到,就不要轻易许下诺言,即使无意失言,也要勇于向孩子道歉,并寻找机会弥补这次过失。总之,父母要尽量规范自己的言语,为孩子树立好榜样。

建议二:用好的行为影响孩子

孩子就像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父母身上有怎样的行为,孩子身上或多或少都会有类似的行为。所以,父母要谨慎自己的行为,为孩子塑造一个良好的形象。

有一个男孩走起路来眼睛就像长在了头顶上,晃动着肩膀,一副不可一世的傲慢姿态,让人看了很不舒服。如果观察这个孩子的父亲,就会知道他为什么走路是这个样子了。他们父子俩走路简直一模一样,“一招一式”就像经过训练一样。

孩子连走路的样子都会模仿父亲,可见有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一个勤劳的母亲恐怕很难教育出一个懒惰的孩子,一个乐观开朗的父亲,他的孩子必定也会积极向上、乐于助人。因此,父母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把健全的人格传授给孩子。

建议三:努力做一个学习型的父母

父母仔细回想一下,在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经历:一边要求孩子去学习,自己却在一旁看电视、上网,甚至打麻将?如果有,那么即使孩子当时委曲求全,但是心里肯定会很不服气:“凭什么要我学习,你却在一旁玩?”

因此,如果父母希望孩子热爱学习,自己就要为他做好榜样。比如,孩子学习的时候,父母可以在一旁看书,为他营造一个学习的氛围。要注意的是,父母尽量不要选择读报纸、杂志,因为这些在孩子看来是消遣,而不是学习。

一位父亲有一个兴趣爱好——看书,每个周末他都会去逛书店,选择好看的书来看。他的儿子同样继承了他的这个优点,从小就喜欢逛书店,熟读史书、科普类的书籍,懂得很多同龄孩子不知道的知识。

父母也可以借鉴这位父亲的方法,带孩子多逛逛书店、图书馆,借助这种学习氛围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建议四:虚心接受孩子的批评建议

虽说父母身正,孩子不令而行。但是父母也不是圣人,偶尔也会犯一些错误。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很可能会疑惑地问:“妈妈,你没有做到……”“你都没做到,为什么要我做到?”

面对孩子这样的质疑,父母千万不要发怒,也不要辩解,而是要温和地对孩子说:“孩子,你说得对,妈妈以前做得不好,但是希望你能做得更好,我们一起努力,互相监督,好吗?”父母这样的一番话,不仅不会丧失在孩子心中的权威,反而会迎来孩子敬佩的眼神。

孩子的眼睛是“录像机”——别让孩子这张“白纸”染上“污点”

家庭是孩子人生的起点,是他成长的摇篮,也是他智力生成和道德形成的基础环境。在孩子成长阶段,家庭对他性格以及道德品质的影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很多父母没有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盲目地认为教育孩子是老师的事,自己只要满足孩子的吃、穿、住、行就好了。其实,这种观念是错误的。

尤其在孩子处于幼儿阶段时,其认知模式、行为模式和是非标准都处于初步形成时期。而模仿是他主要的学习方式,无论是好的、坏的,他都会模仿,在这一阶段形成的观念和习惯将决定孩子一生的发展。

孩子大多数的行为习惯来源于父母,父母有什么样的习惯,孩子身上也会有。当然,父母的一些问题也会在孩子身上体现出来。

有一个上小学4年级的男孩从父母的抽屉里偷拿了100元钱买玩具。妈妈发现钱少了后,盘问儿子,可是儿子却否认是自己拿了钱。妈妈便相信了他的话,但以后几天内家中三番两次“丢”钱,妈妈都觉得很奇怪,但也没有再怀疑儿子。

可是,男孩花钱大手大脚的行为却被老师发现了。后来,老师对男孩进行了家访,这时妈妈才知道钱是儿子拿了。但是妈妈却很不解:“我们平时一直教孩子诚实守信,可是他怎么学会了撒谎,还骗我们呢?”

后来,还是男孩的一番回答解开了谜底。曾有几次,妈妈带着儿子逛商场,看到一些漂亮的衣服,妈妈忍不住买给儿子,但又怕丈夫责怪自己乱花钱,所以和儿子订下“君子协定”,即这些衣服不是妈妈买的,是妈妈的好朋友李阿姨送的。

妈妈无意中的一些善意的谎言使儿子学会了撒谎,导致他犯了错误不敢承认。不过,还好及时发现了这个问题,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中国有句老话:“上梁不正下梁歪。”这句话强调的是父母行为示范的作用,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其言外之意就是如果长辈、父母做得不好,晚辈、孩子也必然不会做得好。这就要求父母行得正,时刻严于律己,孩子才会做得好。但是一些父母往往容易忽略生活中的小细节,结果给孩子造成错误的诱导。

据《重庆商报》报道:有一个上小学5年级的孩子,以前从来没有过偷盗的行为,可是最近却从妈妈包中偷了500元现金。后来经过调查才发现,原来这个孩子的爸爸妈妈最近迷恋网上“偷菜”的游戏,两个人时常交流“偷菜心得”。而儿子耳濡目染,为了体验父母“偷窃”的满足感,所以从妈妈包中偷拿了500元钱,准备放学后请客。

网络游戏中的“偷窃”行为既可以避免犯法的风险,也能体验到“偷”的刺激和不劳而获的“乐趣”。这对父母来说是一种放松的方式,但是对于思想如同白纸一张的孩子来说,很容易将网络虚拟世界和现实混淆,其造成的后果可想而知。可见,如果父母沉迷于此,还拿它当心得体验来交流、分享的话,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有人曾说:“如果你想教出一个逆子来,最好的方法就是放纵自己品行中的劣行因子。然后,不用费心,孩子自然会踩着你的脚印跟着你走。”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的话,教出一个好孩子也并非那么难,只要父母从细节着手,纠正自身的一些坏行为,时时想着孩子的模仿无处不在,处处为他做好榜样,那么,在修炼自己品行的过程中,孩子的心灵也会一直保持纯洁。

可见,教子需要先修正自己。那么,父母应该从哪些方面修正自己的行为呢?

建议一:改变孩子从改变自己开始

8岁的小宇周末和小伙伴去打球。在路上他会遇到两次红灯,通常情况下,遇到红灯时,如果车流量较少,他便会迅速冲到对面。

但这一次,他却被一辆摩托车撞倒了,还好伤得不重。当伙伴们问他为什么要闯红灯时,他说:“平时和爸爸一起过马路时,他都是这样走的,可是从来没有出过问题。”

爸爸可能做梦都不会想到,自己不经意的行为会对孩子造成如此可怕的影响。因此,在生活中,父母一定要改变自身的一些坏习惯,除了不乱穿马路外,像说脏话、睡懒觉、赌博、迷恋网络的坏习惯都要改掉,尽量为孩子做好榜样,净化他的生活环境。

建议二:勿忘模仿无处不在

著名儿童教育家孙敬修曾形象地比喻:“孩子的眼睛是录像机,孩子的耳朵是录音机,孩子的头脑是计算机。”的确,孩子的模仿无处不在,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地刻在了孩子的脑海里。

试想,在一杯清水中滴入一滴墨汁,墨汁很快就会渗透到整杯水中。但是,想再把那滴墨汁取出来,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孩子的思想也是如此,不管是言语,还是行为,父母第一次要做对、说对,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小到饮食起居、大到为人处事,父母要时刻想着背后有一双眼睛在注视着自己,并督促自己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调整。

此外,父母也要养成作风严谨的习惯,尤其在道德滑坡、拜金主义盛行的今天,要抵制住诱惑,坚持做到不随波逐流,并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是非观传递给孩子。

建议三:时刻反省自己的言行

当孩子身上有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尤其是一些顽固性的错误屡教不改时,父母先不要急着训斥孩子,应该先自我反省,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审视自己身上是不是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如果有,父母就要先从改变自身的行为习惯做起,以身示范,才能从根本上纠正孩子身上的问题。这也正是儒家经典《论语》中所提到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道理。

当然,当父母在孩子面前做错事时,也要肯放下架子,勇于承认错误。这样不仅利于父母在孩子心中树立威信,也利于孩子辨别是非,养成知错就改的好习惯。

建议四:做了好事要让孩子看到

如果父母只是口头上一味地向孩子强调要有爱心,要善于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又或者自己一直是这么做的,可是孩子却没有看到,恐怕这样的言传身教效果不会很好。如果既能让孩子明白这些道理,又让他看到父母好的行为,他自然会效仿。

一位妈妈从小就注重培养儿子乐于助人的品质。在一次为灾区人们捐款的活动中,妈妈鼓励8岁的儿子把200元的零花钱捐献出来,并主动报出自己和丈夫捐款的数目。为此,妈妈还制作了一个“爱心存折”,上面记录着全家每个人的捐款数目、捐款日期。每次当儿子看到自己的名字后面那个累积的数字时,都很有成就感。

如果妈妈单纯地让儿子捐款,自己却没有以身示范,恐怕说服力没有那么强,孩子的积极性也不会很高。而一本“爱心存折”恰恰清晰地展示出了全家人做的好事,进而激励孩子做出更多的好事。当然,好的言行一定要是父母发自内心做出来的,而不是“演”给孩子看的。否则,这种假装也会被孩子完完全全学会。

千万别说一套做一套——坚决不做“两面派”,否则孩子会很失望

有一段时间,网上曾广为流传某小学生写给父母的一封信,信的名字叫《告家长书》。这封信曾引起一阵轩然大波,同时也不得不使父母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信中这样写道:

你常常教育我要有爱心,要爱护小动物,但在上学的路上,看到流浪猫、流浪狗,你却冷漠地一脚把它们踢开;你常常教育我要爱护公共卫生,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不乱丢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可是乘坐公交车的时候,你却顺手把吃完的苹果核扔到窗外;你常常教育我要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可是你送我上学的时候,怎么见缝就插,不遵守规则呢?你常常教育我要尊敬老人,可是你平时对奶奶说话的时候却那么凶……

在这封信中,这个孩子还列举了父母很多言行不一致、自相矛盾的例子。比如,父母一边教育孩子要诚实,自己却不断地食言;教育孩子要有爱心,多帮助那些需要关心的人,可是自己却在救助失学儿童时不慷慨解囊;教育孩子要节俭,可是自己却花钱大手大脚;教育孩子要热爱学习,自己却泡在麻将桌前“砌长城”……

信中的内容揭露了一部分事实,可以说句句都戳到了父母的心坎儿里。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言行不一致、表里不一的现象很常见。大道理谁都懂,可是父母如果总是说一套做一套,便会让不谙世事的孩子无所适从,也会引起他的反感情绪。所以,孩子才会想出这种办法,“控诉”父母的表里不一。尤其是在信的最后,这个孩子还呼吁道:“为了你们,还有你们的孩子,请你们注意言行一致吧!”

面对孩子这样的质问,每位父母都应该深深地反思。父母在每个孩子心中的形象都是高大的,是孩子崇拜、模仿的对象。但如果父母总是说一套,做又是另外一套,这样只会令父母的形象越来越差,甚至使孩子对父母的教育产生怀疑,令他不知所措。时间久了,还会让孩子养成说话、做事随随便便、不认真负责的习惯。

某市曾开展“给父母写一封交通安全信”征文比赛。曾有一名小学生在文章中写道:

“你们平时教育我要遵守交通规则,可是你们却不听我的劝说,非要从护栏上翻过去,你们还说:‘每天都有那么多人翻,没事。’可是,爸爸,你知道吗?晚上,我梦见你翻栏杆时被汽车撞倒了,我一直哭,醒来发现枕巾湿了一大片。爸爸妈妈,我害怕失去你们,为了爱你们的我,请你们注意遵守交通规则,好吗?”

听了这个孩子的肺腑之言,我们便会知道,父母的言行不一致不仅会令孩子失望,还会引起孩子的担忧。如果孩子长期承受着这样大的压力,他会很没有安全感,也不利于他的健康成长。可是,有些父母却没能体会孩子的心理,甚至还在为自己的言行不一致狡辩。

有这样一则广告:

爸爸训诫儿子,说:“乖儿子,每天只吃一支××雪糕。”可是他自己却一连吃了好几支。

这时候,母子俩同时以质疑的目光望着爸爸,可是爸爸却辩解道:“爸爸长大了。”

这只是一则广告,但这个爸爸的一番话无疑透露了讯息,即成人和孩子在一些问题上存在着两个标准。可是父母要知道,在做人方面,成人和孩子是不应该存在“双重标准”的。

因此,要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有道德的人,父母就先要从诚信做起,不能做“双面人”,不能人前一套,背后一套,不要说是一个样儿,做又是另外一个样儿,而是要统一言行,做一个让孩子心服口服的好爸爸、好妈妈。

建议一: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先要做到

父母的言行一致,除了体现在答应孩子的要求要做到外,其他言行也要达到一致,也就是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自己要先做到。

如果父母希望孩子长大了孝顺自己,那么自己就先要孝顺老人,尊敬老人,多为老人着想,常回家看看;希望孩子诚实,父母就先要说话算话,履行对孩子许下的诺言;希望孩子热爱学习,自己就要做个学习型的父母;希望孩子遵守交通规则,自己就要做到过马路看红绿灯,走斑马线,不翻越护栏……只要父母处处想着为孩子做榜样,相信孩子也一定会向父母学习,时时规范自己的言行。

建议二:不轻易对孩子许下诺言

一个上小学4年级的男孩,奥数学得非常好,可是有一段时间,男孩因为沉迷于网络游戏,玩起来就把学习给忘了。父母为了激励他好好学习,就对他许下诺言:“你要是考了奥数第一名,我就给你买一个手提电脑。”

结果,男孩真的考了第一名。可是,父母思量一下,担心儿子因为有了手提电脑就更肆无忌惮地玩了,所以只用一个MP4敷衍过去了。父母的话没有兑现,男孩很懊恼,于是不仅上课听MP4,有时还跟着“哼哼”,从此学习一落千丈。

现在,很多父母喜欢用物质奖励激励孩子上进,提前对孩子许下承诺:“你要是考××分,我就给你买××。”结果呢?孩子做到了,可是父母却食言了。其实,物质奖励本身的合理性就有待商榷,再加上父母说话不算数,孩子小的时候可能还不会有明显的反映,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负面影响就会慢慢凸显出来。

“曾子杀猪示信”的故事很多父母都听说过,这就要求父母以身作则,说到做到,要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孩子,不要随意许下诺言。

建议三:教育孩子前后要一致,切忌反复无常

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和态度要前后一致,不能“此一时彼一时”,一些原则性的问题也不能“朝令夕改”,反复无常,忽严忽松。

一位妈妈给女儿订立了一个规矩,要求她每天玩电脑和看电视的时间不超过1个小时。可是第一天,女儿上网的时间就超过了1个小时,所以没有时间再看电视了。于是,她向妈妈撒娇,软磨硬泡,最后赢得了20分钟看电视的时间。第二天,女儿故伎重演,但这次妈妈说什么也不纵容她了。最后女儿竟然质问道:“为什么昨天可以,今天就不可以了呢?”妈妈被问得哑口无言。

教育孩子要“慎于始”,讲求原则,不能一味地迁就。尤其是订立规矩的时候,父母不能随意妥协,而是要照规矩办事,否则一次破例很可能就使规矩失去原本的效力了。

建议四:夫妻双方要达成一致

许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都遵循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的原则,两个人相互配合,软硬兼施,真正做到“严父慈母”。乍一听好像很有道理,其实这种方式也存在弊端。

一位妈妈在控制女儿零花钱方面比较严格,若是她乱花钱,妈妈坚决不同意。可是,爸爸却很迁就女儿,她要什么就买什么。结果女儿养成了一个习惯,想要什么就找爸爸,瞒着妈妈。有时,女儿在家里犯错误了,妈妈批评她,可是爸爸却“护短”,说:“有话好好说,不要大声嚷嚷。”久而久之,女儿摸透了爸爸妈妈的脾气,经常讨好爸爸,欺骗妈妈。

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性格很可能会蛮横,不讲理,还可能带有双面性格。因此,夫妻双方的教育态度一定要一致,即使某些问题夫妻双方存在不同的观点,也不能在孩子面前辩论,甚至在孩子面前相互指责,而是要私下商量一下,找到一个合理的解决办法,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孩子明白是非。

重视传统文化的学习——学圣贤,给孩子做有道德的好榜样

看到这个标题,很多父母可能会质疑:传统文化?那些古文很死板啊!古人的东西、那些旧的东西不过是些糟粕、腐朽的东西,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其实,那是人们曲解了真正的传统文化。

那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传统文化呢?

总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天人合一”是我们祖先的宇宙观,“善恶有报”是社会常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善的标准,“忠孝节义”是人生处世的标准,“仁义礼智信”是规范人和社会的道德基础。其敬重天地、忠于君主、重视家庭、尊崇师道的文化内涵才是真正的传统文化。

试问这里面哪一条是糟粕的东西呢?如果是,它怎么会传承5000年,又为什么在5000年中一直是各朝各代立国的根本呢?纵观历史,我们就会明白,社会安定的维系都有赖于这些圣贤遗留下来的智慧和经验。哪怕我们能谨记其中的一条原则,将其作为人生的信条,指导我们的为人处事,相信我们的人生便会有很大变化。

可是,如今的人们早就丢弃了圣贤文化,庸庸碌碌,盲目追求利益,总感觉人与人之间缺少一点儿人情味儿。社会上的一些怪相也越来越多,利益纷争也越来越凸显出来,可是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好人。其实,究其根本原因还是人们丧失了做人最根本的标准。那么,做人最根本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呢?

古语曰:“百善孝为先。”也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虽然社会体制在改变,但是“孝”这个做人的根本是不变的。其实,“孝”就是传统文化经典最根本的东西,也是人立身处世的基础。

在一节学习《弟子规》的分享交流会上,一个7岁的孩子站起来,第一句话就是:“我学了《弟子规》后,才知道做人原来要孝顺。”听听这个孩子的话,做人“原来”要孝顺,真是“人不学不知道”啊!

还有一个女孩学习经典后,变化很大。

这个女孩是独生女,备受长辈宠爱,什么都是妈妈准备好了,享受现成的。可是自从学了《弟子规》之后,她的变化很大。

一次,她和妈妈一起吃饭。平时都是妈妈先给女儿盛饭,可是这次女儿却坚持要给妈妈盛。妈妈疑惑地问:“为什么啊?”女儿的回答令妈妈一脸惊诧,她说:“因为您是长辈,我应该先让您吃。”

妈妈听了,顿时眼泪在眼眶里打转,然后老老实实地让女儿把碗盛满了。

看到孩子的变化,父母一定会很欣慰。但是只要求孩子学还不行,父母也要学习,将真正的孝演绎给孩子看,他的心灵才会感受到什么是真正的孝顺。

一位母亲在学习了传统文化后,在生日之际去看望父母。为了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她搬来3把椅子,郑重地请外婆、爸爸、妈妈坐在上面,然后跪在他们面前,说:“爸妈,女儿如今34岁了,这30多年来让你们操了很多心,但是这份养育之恩我会铭记在心。如今女儿已经开始学习圣贤教诲,从今以后,我要当个孝顺女儿,不再让你们操心。今天刚好是我的生日,我要向你们行三跪九叩礼,以感谢你们的养育之恩。”

话音刚落,这位母亲便跪下去,开始行礼。这时候,这位母亲的儿子走了过来,看到了这感人的一幕。回到家后,儿子对爸爸和妈妈说:“爸爸妈妈,明年我过生日的时候也要拜你们两个。”

这位母亲跪拜父母的情景被孩子看在眼里,所以,他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当然,这不是要求所有的父母都跪拜自己的父母,而是要把孝落实在生活中,哪怕回家多看看老人,吃饭的时候让老人先吃,给老人夹一口菜,孩子都会从中受到“孝”的熏陶。

此外,将“孝”延伸开来就是对领导的“忠”、兄弟之间的“悌”、朋友之间的“义”,也就讲到了五伦关系“父子有亲”、“长幼有序”、“夫妇有别”、“君臣有义”、“朋友有信”。只有一个家族的传统得以保持,社会伦理得以维系,一个人才能真正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标。

可见,传统文化是一套完整的做人处事标准,其中蕴含着古圣先贤无限的智慧经验。因此,父母留给孩子再多的财产,也不如留给他真正的德行,将真正的做人处事的标准演绎给孩子看,这才是他立身处世的根本。

建议一:从背诵经典开始,主动学习传统文化

传统经典中讲的并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道理,相反都是一些日常行为规范,它能指导我们的言语、行为。父母不必为成篇的文言文感到头疼,刚开始接触时,可以从《弟子规》开始学起。里面的规范具体到生活细节,教导人们如何为人处事。学习的方式主要以诵读为主,另外,父母也可以参考一些老师的讲座,以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内容。

建议二:用行动将传统文化落在实处

有些父母在学习了传统经典后,满口道德仁义、之乎者也,大道理脱口而出,教育孩子也是句句在理。可是要问传统经典中做到了哪一条,可能一下就被问住了。

学习传统文化的目的是教我们对一切人、事、物有一个至诚恭敬的态度,但是如果学习传统文化不落实在生活中,只会长养一个人的傲慢心,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也不会得到根本性的解决,那么学习传统文化就等于白学了,甚至还不如不学。

因此,既然学习了,父母就一定要时刻反省,是否依照古圣先贤的教诲做了。

一位母亲在学习《弟子规》后,时刻用《弟子规》要求自己。她每天早上诵读一遍,提醒自己一天要按照上面的内容做。晚上她会再认真诵读一遍,对照每一条内容反省自己是不是做到了。就这样,她坚持了3个月,最后不仅自己的坏脾气没有了,和丈夫、孩子的关系也得到了彻底的改善,而且,在单位里也得到了领导的赏识。

这位母亲用《弟子规》时时反省自己的做法值得每一位父母借鉴。只要父母能坚持3个月,每天用《弟子规》的标准要求自己,自己的修养不仅会有很大的提升,和家人的关系、生活及工作中的其他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建议三:鼓励孩子诵读经典

古人云:“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在孩子的天性还没有受到坏的影响之前,好的思想先入为主,长大后也不容易改变。可见,孩子的善心、善行和优秀的品质都应该在小时候就培养起来。父母除了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演绎出好的言行外,也要鼓励孩子诵读传统经典,让他明白因果道理、伦理本分,这也是提升他道德修养不错的方法。

一个8岁的女孩最近学习了《弟子规》。一次,女孩正在房间里玩,爸爸有事叫她。女儿心不在焉地应了一句“哎,等会儿。”爸爸又喊:“快过来,我有急事。”女儿没好气地说:“等会儿,正忙着呢!”这时,爸爸只说了一句话“父母呼,应勿缓。”只见女儿老老实实地走过来了,歉疚地说:“请问什么事?爸爸。”

看到这对父女的故事,父母可能会惊讶于这句话怎么能像咒语一样灵验呢?其实这句话就出自于《弟子规》,《弟子规》全书只有1080字,但是这些字可以让孩子明白道理,教他和父母主动配合,也能让他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这样,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只要父母拿出一句提醒他,他就会主动意识到错误。当然,父母也都要尽量做到,教育孩子的时候他才会更配合。

此外,孩子还可以诵读《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三字经》、《孝经》、《老子》、《庄子》、《诗经》、《易经》、《唐诗三百首》等。这些都代表着人类的最高智慧,具有永恒的价值。

父母在指导孩子诵读的过程中要秉承“只求熟读,不求甚解”的原则,只要将善的种子种在孩子心田里,早晚有一天它们会生根发芽,在孩子以后的发展中起到好的作用。

建议四:学习经典也要通权达变

知识是死的,人是活的,学习传统文化的目的是指导我们更好地做人,而不是束缚住我们的言行,使我们和这个社会脱节。比如,《弟子规》言:“路遇长,疾趋揖。”意思是说,遇到长辈,要主动作揖问好。作揖是古代重要的礼仪,可是如今却很少有人使用这项礼仪了,所以父母在教孩子读经典的时候要学会通权达变,不一定要作揖,只要时时用恭敬的态度对待长辈就可以了。

此外,学习传统文化时,男士不一定要穿长衫,女士也不一定要穿旗袍,只要领会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就可以了。还有一些人学习传统文化后,自视清高,有一种高人一等的感觉,反而与其他人渐渐疏远了,这也违背了学习传统文化的初衷。所以,我们要学会随机应变、灵活变通,才能更好地将这些智慧运用到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