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语文教学的趣味古文设计
12911200000048

第48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出典】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超传》。

【作者简介】

范晔(398-445),南朝宋史学家、文学家。字蔚宗。南阳顺阳(今河南淅川西南)人。少好学。曾任尚书吏部郎,元嘉初年任宣城太守。后迁左右将军、太子詹事。元嘉二十二年(445),因牵涉谋立彭城王案,被杀。

宋文帝元嘉九年(432),范晔因为“左迁宣城太守,不得志,乃删众家《后汉书》为一家之作”,开始撰写《后汉书》。《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全书包括十纪、八十列传及八志,记载了从汉光武帝元年(25)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共196年的史实。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令人遗憾的是,至元嘉二十二年(445)他以谋反罪被杀止,仅写成了十纪、八十列传,原计划作的十志,未及完成。今本《后汉书》中的八志三十卷,是南朝梁刘昭从司马彪的《续汉书》中抽出来补进去的。

《后汉书》意精旨深,文辞隽美。《范滂传》、《班超传》等传记生动感人,为散文名篇。《后汉书》第一次在史书中设“文苑传”,对后世史书影响甚大。原有集,已佚。

【故事】

班超是东汉时期有名的大将,他作为东汉王朝的使者,曾在西域活动了三十年,帮助西域各族摆脱匈奴的束缚和奴役,为东汉王朝开发西域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公元73年,班超受大将窦固派遣,第一次出使西域。他带领三十六名将士首先来到鄯善国(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罗布淖尔西北),与鄯善国王商谈建立友好邦交之事。开始,鄯善国王对他们非常热情,过了几天,班超发现鄯善国国王的态度突然变得冷淡起来。这是什么原因呢?向侍者一打听,班超才知道三天前匈奴也派来了使者。由于匈奴使者从中挑拨,因此国王对建立邦交之事左右摇摆。

面对十分险恶的形势,班超立即召集将士商讨对策。他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如今只有连夜消灭匈奴使者,才能断了鄯善国国王投靠匈奴的念头。”

当天夜里,班超率领三十六个壮士,悄悄摸进匈奴使者的营地顺风放起一把大火。匈奴人从梦中惊醒,吓得到处乱窜。班超和三十六名壮士以一当十,奋勇争先,经过一番搏斗,终于全歼了匈奴一百多人。

班超的果敢行动,震动了鄯善全国。鄯善国王见班超如此厉害,马上表示愿意服从汉王朝的命令,永远与汉朝和睦相处。班超胜利完成了使命。“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便是这个故事中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