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植物谜团
12910000000010

第10章 植物之谜为什么植物会落叶(3)

会说话的植物

20世纪70年代,一位澳大利亚科学家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现象,那就是当植物遭到严重干旱时,会发出“咔哒、咔哒”的声音。后来通过进一步测量发现,声音是由微小的输水管震动产生的。不过,当时科学家还无法解释,这声音是出于偶然,还是由于植物渴望喝水而有意发出的。

不久之后,一位英国科学家米切尔把微型话筒放在植物茎部,倾听它是否发出声音。经过长期测听,他虽然没有得到更多的证据来说明植物确实存在语言,但科学家对植物语言的研究,仍然热情不减。

对植物语言的研究

1980年,美国科学家金斯勒和他的同事,在一个干旱的峡谷里装上遥感装置,用来监听植物生长时发出的电信号。结果他发现当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将养分转换成生长的原料时就会发出一种信号。了解这种信号是很重要的,因为只要把这些信号译出来,人类就能对农作物生长的每个阶段了如指掌。

金斯勒的研究成果公布后,引起了许多科学家的兴趣。但他们同时又怀疑,这些电信号的植物语言,是否能真实而又完整地表达出植物各个生长阶段的情况,它是植物的语言吗?

1983年,美国的两位科学家宣称,能代表植物语言的也许不是声音或电信号,而是特殊的化学物质。因为他在研究受到害虫袭击的树木时发现,植物会在空中传播化学物质,对周围邻近的树木传递警告信息。英国科学家罗德和日本科学家岩尾宪三,为了能更彻底地了解植物发出声音的奥秘,特意设计出一台别具一格的植物活性翻译机。这种机器只要接上放大器和合成器,就能够直接听到植物的声音。

罗德和岩尾宪三充满自信地预测说,这种奇妙机器的出现,不仅在将来可以做植物对环境污染的反应,以及对植物本身健康状况诊断,而且还有可能使人类进入与植物进行对话的阶段。

当然,这仅仅是一种美好的设想,目前还有许多科学家不承认有植物语言的存在,植物究竟有没有语言,看来只有等待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才能得出答案。

植物情报传递之谜

能传递保护信息的树

许多动物能够以不同的方式向自己的同伴传递一些信息,以表达自己的意愿等,而植物王国里也有信息传送吗?如果有,它们又是靠什么来传递信息的呢?

在美国华盛顿大学有两位科学家发现了这样一件怪事情:

为了做一项实验,两名研究者选择了华盛顿州西特尔城附近的一片树林。

他们曾经发现,在这片树林的柳树和桤木上,凡是经过一些毛虫等捕食性动物侵袭的树叶,就会发生营养质地的变化。那么这种营养质地的变化程度如何呢?

这正是两位研究者要知道的问题。因为他们已经获得了其他一些植物在昆虫侵袭之后的变化情况,例如藿香蓟,它的组织内含有使捕食性动物变态的化学物质,一旦介壳虫、蚜虫侵袭了它,这些虫类反而在化学物质的影响下变态,从而不能产卵。

实验开始时两位研究者将几百条毛虫放在树上,然后观察这些树木如何调节机制来抵御毛虫的袭击。不久,他们就发现树木有了反应,散发出属于生物碱或萜烯化合物一类的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散布在树叶间,很难被昆虫消化。

就在这时,两位研究者意外地发现了另一奇怪的现象:大约在30米至40米远的另一片树林里,同样散发出了防御状态的化学物质,这是一片并没有放置毛虫的树林,而且又隔着一段距离,它们是怎样获得了注意危险的警告信号呢?美国的学者大为惊讶。

他们觉得,肯定是那些受毛虫侵袭的树木把信息通知了那片本来宁静的树林,要它们加强预防。可是他们是怎样通知的?通过什么形式?而对方如何接收又怎样做出防御的反应呢?

难解之谜

这一发现,导致出一系列难解之谜,引出了新的困惑,动摇了传统的、固有的观念。人们对植物的能力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它们不是不会说话,而是用它们自己的方法来说话,来沟通它们的世界,传递它们的信息。一些科学家认为现在远不是下结论的时候,更有说服力的解释有待于大量的实验之后才能作出。

关于植物的超能力,已经广泛地引起了世界上许多人的注意,有人通过自己或者别人的观察、研究,试图作一些解释,但是这些解释是不是很完整,很确切呢?

比如说,有人认为植物之所以具有感应月球和地磁的超能力,是因为植物拥有交流信息的天线装置,植物的刺或毛是一种导波管,类似天线的作用。由于有这些导波管,植物便可以感应可见光、红外线或微波光线,可以敏锐地感应化学物质、气味,还能接受压力、空气电离子、温度和湿度等,因而使得植物拥有了特殊的超能力,能与人类、星球或原始星云做信息交流。

科学家们的观点、假设为人类探索自然之谜拓开了思路。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地球植物所蕴藏着的奥秘和潜力是不容忽视的,那么等待着我们的又是什么呢?是更加艰难的努力探索。

植物中作怪的单宁

1986年克鲁格国家公园里出现一件怪事:每年冬季,这里的捻角羚羊有不少都莫名其妙地死去,但与它共同生活在一个地方的长颈鹿却安然无恙。原来,长颈鹿可以在公园范围内随意走来走去,可以到处挑选园内不同树木的叶子。而捻角羚羊则被圈养在围栏内,不得不限于吃生长在围栏内的树叶子。科学家还发现,长颈鹿仔细挑选它准备吃叶子的那棵树,通常从10棵枞树中选一棵。此外,它们还避开它们已经吃过的枞树后迎风方向的枞树。

专家研究了死羚羊胃里的东西,发现死因是它们吃进去的树叶里单宁含量非常高,这种毒物损害动物的肚脏。在研究长颈鹿胃里的东西之后,他们发现长颈鹿吃入的食物品种较多,所吃入的枞树叶的单宁浓度只有6%左右,而捻角羚羊胃里的单宁浓度高达15%。

为什么在同样一些枞树的叶子内,而在不同动物胃里,单宁浓度不同呢?经研究专家认为:枞树用分泌更多单宁的方法来保护自己以免遭到动物吞食。

在研究中科学家们还发现:当枞树不止一次受到食草动物的侵袭时,枞树能向自己的同伴发出危险警报,让它们增加叶里的单宁含量。收到这一信息的树木在几分钟内就采取防御措施,使枞树叶子里的单宁含量迅速猛增。植物之间有传递情报行为,已被人们所公认,但它是如何传递的呢,它的同伴又是怎样接收到它的情报的呢?还需要专家们进一步研究才能得知。

植物发光发热的秘密

会发光的柳树

在江苏省丹徒县发生过这么一件事:有几棵生长在田边的柳树居然在夜间发出一种浅蓝色的光,而且刮风下雨、酷暑严寒都不受影响。这是怎么回事呢?有人说这是神灵显现,有人说这些柳树是神树,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

科学家们得知这一消息后,对柳树进行了体检,并从它身上刮取一些物质进行培养,结果培养出了一种叫“假蜜环菌”的真菌。答案找到了。

原来,会发光的不是柳树本身,而是假蜜环菌,因为这种真菌的菌丝体会发光,因此,它又有“亮菌”的雅号。假蜜环菌在江苏、浙江一带较多,它专找一些树桩安身,用白色菌丝体吮吸植物养料。白天由于阳光的缘故,人们看不见它发出的光,而在夜晚,就可以看见了。

能发光的杨树

1983年,在湖南省南县沙港乡,人们发现了一棵能发光的杨树。这棵树的直径有0.23米,4月7日被砍伐并剥掉树皮之后,竟然在晚上发起光来,就连树根和锯出的木屑也一样放光。一根1米长,0.05米粗的树枝,它的亮度就相当于一只5瓦的日光灯。但随着树内水分的蒸发,亮度就一天比一天减弱,但树枝受潮以后,亮度又会增加。这棵杨树发光的原因,一直没有查明。

在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的原始森林里,又新发现了5棵罕见的夜光树。在没有月亮的夜晚,当地人会看到这样一幅奇景:在一棵大树的枝杈上,有成百上千个两寸多长的“月牙”儿正在放着荧光。当微风吹过的时候,千百个小“月牙”儿轻轻地摇啊摇更是好看。原来这些小“月牙”就是夜光树上会发光的叶子。

揭秘发光的真相

其实,不但真菌会发光,其他菌类也会发光。据说,在1900年巴黎举行的国际博览会上,有人把发光细菌收集在一个瓶子里,挂在光学展览室里,结果这一“细菌灯”把房间照得通明!

菌类为什么会发光呢?原来,在它们体内有一种特殊的发光物质叫荧光素。荧光素在体内生命活动的过程中被氧化,同时以光的形式放出能量。这种光利用能量的效率比较高,有95%的能量转变成光,因此,光色柔和,被称为冷光。

江西井冈山地区有一种常绿阔叶树,叶子里含有磷,这种磷释放出来以后会和空气中的氧气结合成为磷火,磷火能放出一种没有热度,也不能燃烧,但有光亮的冷光。白天看不见,但在晴朗无风的夜晚,这些冷光聚拢起来,仿佛悬挂在山间的一盏盏灯笼,当地人叫它“鬼树”。

古巴有一种美丽的发光植物,每当黄昏时花朵才开始绽放。这种花的花蕊中聚集了大量的磷,微风吹过,花蕊便星星点点地闪烁出明亮的异彩,仿佛无数萤火虫在花蕊间翩翩起舞。有意思的是,一旦黑夜逝去,这种花就像完成了使命,很快就凋谢了。

非洲冈比亚南斯明草原上有一种名叫“路灯草”的植物,可以说是发光植物中的佼佼者。别看它小,它所发出的光亮,甚至可以与路灯相媲美。路灯草的叶片表面有着一层像银霜一样的晶珠,富含磷。每当夜幕降临,这种草便闪闪发光,把周围的一切照得十分清晰,当地居民把这种小草移到家门口充当“路灯”。

夜皇后的花朵内也聚集了大量的磷,一旦与空气接触就会发光。夜间活动的昆虫见到亮光,就会被吸引前去帮助植株传播花粉。夜皇后的花朵放光,实际上是一种适应环境的一种特殊本领。

发热的植物

在冰天雪地的北极,几乎终年严寒酷冷,即使那里的夏季,气温也常常在零度以下,然而生长在那里的植物却能在冰雪中开花结实。科学家惊奇地发现,这些植物的花朵温度总是要比外界高一些。

那么,这些植物的花朵为什么会放出热量呢?这一直是科学家们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瑞典植物学家发现,北极的大部分植物的花朵都有向着太阳转动的习性。因此,他们猜想,这也许与花朵温度的升高有关。

为了证实这种推测是否正确,他们做趣的实验:用细铁丝将仙女木的花萼固定能向阳转动,并在花上安放一个带属探针的温差电阻来测定温一个有使它不很细金。当太阳升起时,测出被固定的花朵比未被固定的花朵温度低0.7度。这一实验结果,似乎揭开了北极植物花朵升温之谜。